古今名医-->当代名医-->王灵台-->医话

医话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一、治肝不忘治胃

肝胃在生理上处于制约平衡的相g关系,故若一旦失于平衡,必然相互影响,产生临床症状。所谓“肝胃不和”在肝炎病患者中最为多见。仲景言“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实无论脾或胃发生病变,均可导致消化功能的障碍。现只言“治肝不忘治胃”而不说“治肝不忘治脾“,乃脾胃同属于土,肝木乘土,必先犯胃,然后传脾。言“和胃”亦实胃健脾也。《素问宝命全角论》曰:“土得木达。”肝主疏泄,主宰脾胃气机的升降,一旦肝病,则胃气不达,胃浊不降,必致脘腹胀满,胃纳呆滞、恶心呕吐等证蜂起。临床上肝病及胃、肝病胃先病的实例所见不鲜。熟谙肝胃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故强调“治肝不忘治胃”,指出“治疗肝炎不能拘于一脏一法,必须疏肝、和胃兼治,只不过根据病程、病证、病情的不同而分主次而已”。而且土生万物,木得土荣、古人也有“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人以胃气为本”的告诫。若土气一败,不但正气不支,而且患者难以接受汤药之治,端无肝炎治愈之望。

 

二、肝病从肾论治

肝病从肾论治并非标新立异之举,其理论依据为“肝肾同源,子母相关”之说,肝病日久必累及肾,故慢性肝病多见肝肾阴虚之证,也有脾肾阳虚可见,补肾当先分清阴阳,凡肝肾阴虚为主者以补肾阴为主,如生地、枸杞子女贞子、首乌等,而以肾阳虚为主者以温肾为要如仙茅、仙灵脾、菟丝子巴戟天等,若无偏颇,则阴阳平补。总之滋阴补阳孰多孰少应视证型而定,并根据患者的脾胃功能适当调整药物及剂量。自七十年代开始应用补肾为主的方法治疗慢性乙肝,对于改善症状、肝功能及免疫功能,尤其是抑制病毒复制取得较好的疗效,并经实验研究证明补肾法是治疗慢性肝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慢性乙型肝炎乃湿热疫毒为害,肝木疏泄肾水藏精,相互依存化生。病则肝失疏泄,疏泄不及则肾失气化,太过则子盗母气,显现肝实肾虚,或肝肾俱虚;乙癸同源,若肝病气郁化火,或肝火素盛,湿热久蕴,则耗肝阴而汲肾水,或肾阴禀受不足,肝木火旺更损肾阴,表现为肾水不足;若肝病过用苦寒,湿热久滞伤阳,或肾阳素亏又罹肝病,出现肾阳不足。经长期临床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日久多见肾虚证候,如面暗或黎黑、腰酸、膝软、足跟酸痛、耳鸣、头晕、齿衄、齿摇、畏寒、疲乏等。有鉴于此,治疗该病甚为重视补肾,并推崇景岳“阴阳互求”之说。由于肝为刚脏阴体易伤,用药宜柔,况该病病因湿热,若过用辛热刚燥,则易伤阴助热,甚或动血,不论肾阴虚肾阳虚,治疗上都潜存此种病理机转。故若肾阳虚,一般不用桂、附,而是选用温而不热,润而不燥之品,如巴戟天、肉苁蓉,肾阳虚明显,可配以锁阳、菟丝子、仙茅、仙灵脾。为阴中求阳,必遣用补肾阴之属。若肾阴虚,除用补肾阴之生地、首乌、黄精等药以外,可稍佐巴戟天、肉苁蓉之温润,以阳中求阴。若肾阴过亏虚火旺盛,出现口干咽燥,齿衄明显,舌干红,则不宜再用温润之品。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