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一、治顽固性咳痰喘特色
夏翔教授在治疗顽固性咳、痰、喘等肺系疾患时,倡导扶正与祛邪两法同施。他认为,求治于中医的此类患者,多为应用西药疗效不佳的病例,临床表现症状顽固,病程较长,病机复杂,虚实兼挟,少见单纯寒热实象,佐证了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广泛存在着机体免疫力降低,以及呼吸气道的高敏性等问题,即中医所谓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在临证时,每将益气元实卫与宣散清化祛邪并施,以增强患者机体的抗炎及抗敏能力,进而提高疗效。
常用基本方为:生黄芪、苍耳子各30g 辛夷花、净麻黄、炙款冬、炙紫菀(各)12g 党参、白术、江剪刀草、佛耳草、大枣(各)15g 炙甘草9g。若肺阴虚者,易党参为南沙参北沙参;寒盛痰多者,加桂枝、制南星;痰热壅盛者,加象贝、制南星并酌选蒲公英、蛇舌草、草河车、黄芩、黛蛤散等;咳剧或久咳、咽痒者,加南天竹子、腊梅花;病久及肾,动辄喘甚,腰酸腑肿者酌加杜仲、杜衡、熟地、五味子、山茱萸肉、紫石英、地龙、石苇、车前子等;夹瘀者选当归、川芎、红花等。方中芪、术、参枣、草等寓玉屏风、四君之意,益肺健脾,固卫培元;苍耳、辛夷花重剂并用,疏风祛邪固卫抗敏;麻黄、紫菀、款冬花、佛耳草、江剪刀草温清并用,宣肺平喘,清肺化痰;制南星代半夏,取其走散之性,搜剔表里之痰,使痰净气通,咳喘易平;南天竹子、腊梅花清解镇咳独到;杜仲、杜衡伍用,于肾虚咳喘者,强身截喘。全方奏补气实卫、疏表清里,宣肺化痰之功,适用于虚实相挟、寒热相协的顽固性咳、痰、喘证。
二、治冠心病的经验
夏翔教授认为,元气衰微,胸阳不振,痰瘀内积,心脉瘀阻是冠心病发病的基本病机,益气培元,助阳温通,活血祛瘀,化痰理气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大法。辨治中强调标本兼顾病证结合、脏腑相关。选方用药重视温润相宜,补通相融,且主张药性药理汇通,提高远近期疗效。基本方中,黄芪配黄精,仙灵脾配首乌温而不燥,健脾益肾,培元济心;桂枝佐麦冬,温通胸阳,滋养心脉;当归、川芎、红花、葛根、地龙数药相协,养血化瘀,通达心脉;瓜蒌皮合旋复花,宽胸理气,化痰通络。全方共奏益气培元,活血通脉之功。冠心病相对稳定期,或合并糖尿病者,以气阴两虚,痰瘀痹阻型较为常见,予上方加玉竹、泽泻用于病因性治疗,益气培元强心,养阴活血祛瘀、化瘀通络降脂;心绞痛反复发作者,重用活血药,并选延胡索、杜衡、郁金、香附、三七粉、羚羊角粉等理气化瘀定痛;寒邪引发,胸痛剧烈或心梗患者,胸痛持续不解,每再加附片或制乌头及生水蛭粉6g或血竭粉3g(装胶囊)吞服,以温通散寒,攻瘀除痹;伴胸闷、心悸、汗出、脉结代,表现心律不齐者,加人参(可代以党参、太子参或珠儿参)、五味子、炙甘草、炒酸枣仁、龙骨等,寓生脉散、炙甘草汤之意,养心宁神复脉;合并心衰见动则气急,夜间胸闷、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伴头晕足肿,选加人参、附子、肉桂、细辛、葶苈子、益母草、白术、泽泻、泽兰等,以振奋元阳,鼓舞胸阳,化瘀逐饮。其中附片用至15~30g 如患者舌红或正值夏季,则配伍生地或生地、知母同施,不忌附子刚燥之性。另外,有些女患者,主诉胸痛颇重,而心电图阳性指数较轻,则根据其更年期生理特点,选加仙茅、生地、知母、珍珠母、开心果、百合等,燮理阴阳,理气开郁。并结合心理调适,常能收效。合并高血压者,可见肝阳上亢或肝郁气滞的病证特点,除辨证施治外,还嘱患者以甘菊花、枸杞子、决明子泡茶常饮,或久服逍遥丸、六味地黄丸缓剂图功,以清热平肝,滋阴潜阳,舒肝理气。红花一味,有增加冠脉血供,降脂抗凝的确切疗效,嘱患者藏红花10g 浸入50度白酒250ml中,在病情相对稳定期,每晚饮服5ml(白开水稀释),以预防心绞痛发作。
三、复发性口腔溃疡
1.探病机,多责气阴两虚
复发性口腔溃疡目前多认为外感邪毒,内伤脏腑化火上攻,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以实证为主,很少言及气虚致病。然而本病为慢性疾患,由火引起,且多由虚火所致,为机体阴阳失调的结果。正如《寿世保元·口舌》篇所说“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而引起虚火的本质为气虚而阴不足,阴不潜阳,虚浮于上,火热乘心,口疮乃作。
2.论治法,要在益气养阴
根据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立益气养阴调整阴阳为治疗大法,佐以清热降火,重用黄芪,生地。基本方:生黄芪30g 生地30g 太子参12g 北沙参9g 玄参12g 石斛15g 知母15g 赤芍15g 仙灵脾15g 细辛9g 苍耳子30g 辛夷15g 生甘草9g。对口腔溃疡发作甚伴灼痛剧者,可加用蛇舌草或蒲黄,功能清热解毒,具有抗炎作用。
治疗本病用药独到之处:1)补气用黄芪生而不炙用,因生用黄芪药纯力专,益气固表,托毒生肌,直中病机,可促使口腔溃疡早日愈合,现代药理发现生黄芪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作用,可针对病因,同时加快溃疡的修复。2)生黄芪伍用大剂量生地,益气养阴,两者协同可提高免疫功能,尤其适合免疫功能减低患者。3)苍耳子、辛夷虽为祛风药,但药理研究发现亦具有抑制过敏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4)仙灵脾、细辛可调整阴阳,引火归元。
3.防复发,生用重用黄芪
本病最大特点是容易复发,故治疗其复发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无论是因虚致病的还是由实致病,黄芪的应用均可起到治疗和控制复发的作用,且宜生用、重用。因为人体疾病的产生,无不与元气有关,而黄芪正是扶助元气最为适宜之品。此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四、乙型脑炎诊治规律之我见
乙型肝炎是一种发作于暑天的温病。根据其临床表现许多病例均无典型的暑温症状,在辨证用药方面,也不都与暑温相一致,因此认为乙脑有其本身的传变规律和诊治特点,不必拘泥于暑温的诊治概念。(一)乙脑作为一种温病,虽一般也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来传变,但也具有固定的特点,如传变极速,逆转心包病例特别多,入血分的病例鲜见。(二)舌、脉有其特点,舌象变化常出现在症状变化之后;并不多见洪大脉,常表现为细数或濡数脉。因此,必要时应“舍脉从症”、“舍舌从症”。(三)用药心得:白虎汤及犀角地黄汤(犀角以水牛角代)为较有效的方剂,并在此二方基础上重用鲜生地;高热者用紫雪丹效佳;后遗症可予“补阳还五汤”为主,益气活血。
五、略论“过早搏动”的中医治疗
近年来对早搏的辨证提出了许多分型。其实分型不必太繁琐,因为早搏患者大多具有心悸不宁、心烦、胸闷不畅、善恐易惊、少寐多梦、头晕乏力,舌淡红暗红,脉结代等共同症状。早搏的出现及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有的患者在劳累后及心跳加快后常感早搏增多,并伴有胸闷不畅,心悸而烦,头晕乏力等证,辨证为心脉瘀阻,心阴亏损,可采用活血宽胸,滋阴养心法来治疗,药用丹参、川芎、葛根、玄参、麦冬、玉竹等(活血宽胸汤);有的患者早搏多在夜寐时或安静状态下出现,自觉症状较明显,常有心悸不宁,善恐易惊,少寐多梦,头晕不乏力等表现,辨证为气血不足,心神不宁,可采用补气养血,宁心安神法治疗,药用当归、党参、麦冬、五味子、淮山药、远志、茯神、大枣、炙甘草(养血宁心汤)。
六、益气固表祛风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病因与肺肾气虚,卫表不固有关。如《证治要诀》中说“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素问·宣明五气论》也说“肾为欠,为嚏”;另一方面又与风邪上犯鼻窍有关。故治疗原则应采用益气固本,补肺益肾以治本,祛风宣窍以治标,只有标本兼治才能提高疗效。在益气补肺方面,应首选黄芪,配以白术,取玉屏风散之意,且重用重芪;益肾固本方面,可重用补骨脂,这三药同用能起“治本”的疗效。而且有人认为黄芪和补骨脂尚有调节和抑制免疫以增强体质的功能。在祛风宣窍方面可应用荆芥、防风、苍耳子、辛夷、地龙、千里光、白花蛇舌草等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这些药物具有较显著的抗过敏功效,尤其是苍耳子、地龙,对过敏性鼻炎疗效较佳。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