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颜德馨-->证治经验-->辨治血证心法-->四、气虚则血脱 急应益气止血
四、气虚则血脱 急应益气止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阳气与阴血,阳气之用全仗阴血以营养,阴血之化全赖阳气以温运、摄纳。倘若阳气虚衰,则血失统摄,而致血溢暴脱。临床上多见大吐衄,或反复失血,面恍不华,脉细无力,甚则大汗淋漓,肢冷而厥,出现阴亡而阳亦随之脱的险证。临证时当恪守“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速当即回”之训,颜师除投以常用的独参汤、参附汤益气摄血外,喜用王清任急救回阳汤(党参、附子、干姜、白术、甘草、桃仁、红花),取其益气温阳与活血化瘀同用,或再伍黄芪,升麻升阳益气,每能化险为夷。
例四,蔡××,男,46岁。
初诊:患者曾反复呕血便血多次住院治疗。这次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发热,呕吐而再次入院。经抗生素等处理病势略定,于第五天突然出现便血,一次达200ml,持续不止,用多种止血药无效。因钡餐检查食道静脉曲张极为广泛而显著,外科无法手术,而请中医会诊。证见始而身热,继之便血,盈盆盈碗,神萎面恍,舌淡苔薄,脉细沉。久病伤络,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去气伤,以致气阴两亏,瘀热羁络。当益气养阴为本,清热止血为辅,剿抚兼施。处方:黄芪30g 白芨12g 北沙参30g 五味子9g 麦冬12g 云南白药3g 紫雪丹3g 分2次另吞。
复诊:出血渐趋好转,身热亦净,偶有烦躁,舌淡红,脉亦转细弦。气阴初复,瘀热未化,血络未宁,仍当扶正达邪。前方加芦根30g 桃仁12g。
三诊:血止神安,已能纳食,舌淡红苔薄,脉细缓。血络已宁,而生化之权未复。用归脾汤以善其后。
按:本案为食道静脉曲张伴胆道感染。出现反复呕血、便血;发热、右上腹疼痛不移。并见神萎、面恍舌淡,脉沉细等证。审证求因,气虚不能摄血,血亏气无以附乃其本,瘀热灼络,血海不宁乃其标。故图虚实兼顾,标本同治。用黄芪合生脉饮益气养阴,以防血走气脱;投紫雪丹、苇茎等泄热降火,化瘀止血。善后用归脾汤以促化源。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