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张镜人-->证治经验:-->八、慢性肾炎的辨证论治-->2.热伤气阴,脾肾俱虚,水湿逗留
2.热伤气阴,脾肾俱虚,水湿逗留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主症] 颜面及肢体浮肿,头晕且胀,血压正常或偏高。腰部酸楚,精神疲怠,溲溺量少。实验检查,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g,或见红细胞及管型,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胆固醇增高。脉细沉或细滑,舌苔薄腻,质微胖,稍红。
[治法] 益气养阴,行水利湿。
生黄芪12~15g 潞党参9g 苍术、白术(各)9g 生地、熟地(各)9g 山茱萸肉9g 赤芍、白芍(各)9g 炒滁菊花9g 炒丹皮9g 白莲须5g 芡实12g 黑大豆30g 赤茯苓、猪苓(各)9g 通草3g 泽泻15g 炒山药9g
[加减] 腰酸较甚,加川续断15g。舌苔黄腻,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4.5g,去熟地、山茱萸肉。加米仁根30g,大蓟根30g,石苇15g。红细胞>+,去苍术白术,加女贞子9g,旱莲草15g。管型尿加扦扦活30g。
慢性肾炎,日久病深,无形之邪热和有形之水湿结合,遏阻三焦,中侵伤脾,下注伤肾,湿愈困则脾愈弱,热愈甚则阴愈耗,脾肾气阴俱虚,导致“升降”、“开阖”乖常,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藏不藏,当泄不泄,于是大量尿蛋白丢失,血浆白蛋白降低。湿浊滞留,引起血胆固醇高。里热灼阴,络脉受损,虚阳上扰,引起高血压及血尿。肾府失养,故腰部酸楚。临床治疗,宜宗《脾胃论》黄芪人参汤合《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加减。方中生黄芪、潞党参、苍术、白术益气健脾。山茱萸肉、生地、熟地滋阴补肾。白莲须、南芡实味甘固涩。黑大豆、淮山药性平和养。赤茯苓、猪苓、通草、泽泻行水利湿。赤芍、白芍、滁菊花、丹皮清热凉肝。《证治汇补?水肿》引丹溪云:“大法,宜补中健脾,脾气实,自能升降运行,则水湿自除,此治其本也。”坚持调治,庶几缓缓图功。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