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案一、杨××,男,64岁。
初诊:前日起四肢强直,双目怒睁,神志言语均清,身不热,体有微汗。脉细弦,舌薄绛。症属阴虚血热,血不养筋,发为痉症。治拟平肝育阴,凉血和营。
羚羊角尖0.9g(镑粉先服) 鲜生地30g 生白芍12g 小川黄连1.5g 阿胶珠6g 当归9g 潼蒺藜6g 白蒺藜6g 粉丹皮6g 明天麻4.5g 冬桑叶6g 7帖
复诊:肢强较缓,双目已复正常,脉尚细弦,精神疲软,虚象昭然。还须滋养。
大生地24g 生白芍12g 当归9g 桑寄生9g 小川黄连1.5g 阿胶珠6g 嫩双钩藤9g(后入) 潼蒺藜6g 白蒺藜6g 夜交藤12g 丝瓜络6g 2帖
三诊:四肢渐得自由,但两手尚不能握,神疲乏力,胃纳不多。脉细软。再拟育阴养血,佐以扶脾。
大生地18g 生白芍9g 当归9g 制首乌12g 厚杜仲9g 桑寄生9g 阿胶珠6g 潞党参12g 蜜炙白术9g 野桑枝15g 3帖
四诊:手指屈伸依然不利,高年气血两衰,恢复较缓。幸胃纳稍增,中宫生化之机渐振。再拟培本以治。
潞党参12g 蜜炙白术9g 生地、熟地各9g 当归12g 制首乌12g 白芍9g 潼蒺9g 川续断肉9g 杜红花3g 野桑枝15g 3帖。本方每日煎服后,药渣加水再煎20分钟,入黄酒120g,倾入面盆中,待温度适当时,双手浸入药汁内。凉则燉温再浸。
五诊:双手渐能握物,但觉无力。气血尚亏。当循原法增损。
潞党参12g 炙黄芪15g 炒白术9g 生地、熟地各9g 炒川续断9g 全当归12g 白芍9g 桂枝1.2g 桑枝15g 杜红花3g 4帖。药渣再煎,加酒,浸手如上法。
按:患者仅见肢强目睁,身无寒热,项背不强,此非太阳之为病,与《素问·病机》所谓“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亦有不同。盖此为老年血虚里热,肝阳上亢而筋失所养,故处方首以清肝凉血治其急,次用养血滋阴顾其虚,后以气血双调培其本,如法立方,幸获收获。
案二、蔡××,男,51岁。
初诊:昨在烈日下过度疲劳,回家后气喘汗泄,口渴引饮。脉数,舌绛。暑热内袭,正气与津液均为所损。治拟益气清暑。
潞党参15g 生石膏30g 知母12g 生甘草3g 浮小麦15g 西瓜翠6g 竹叶心20针 连翘心4.5g 粳米3g(后入) 1帖
复诊:喘逆与汗泄虽已渐减,但里热仍盛,舌绛口渴,心烦不寐,脉数,溲短。法当增液清营为治。
南沙参9g 北沙参9g 肥麦冬9g 五味子3g 生甘草3g 川石斛9g 小川黄连1.5g 浮小麦12g 焦山栀9g 六一散12g(荷叶包) 鲜竹叶10片 2帖
三诊:气喘与自汗均止,寐尚未宁,溲黄。脉数较静,舌绛转淡。里热渐退。还须追踪清肃,免致余焰复燃。
川石斛9g 肥麦冬9g 小川黄连1.2g 焦山栀9g 粉丹皮4.5g 朱连翘心4.5g 茯神9g 远志肉4.5g 鲜芦根1支(去节) 2帖。
四诊:里热已清,诸症渐安,惟寐不甚宁,乃是宿恙。乘此病后,当兼顾调理之。
潞党参9g 北沙参9g 川石斛9g 细生地12g 制首乌9g 远志肉4.5g 炒枣仁6g 炒术6g 茯苓9g 交泰丸6g(包) 4帖
按:劳乏之本,骤为暑热所乘,肺气受伤,肃降失司,故喘逆口渴。热扰心营,神不得安,故汗泄不寐,津液亦由此而受损。处方首用人参白虎汤,急治其标;次用生脉散,缓顾其本;第三诊为清肃余热之方;第四诊乃调理善后之治。病无变迁,法当循序。
案三、张××,男,70岁。
初诊:咳嗽延已多日,恶风,痰如涎沫,腰酸。脉沉细。高年肾虚所致,未能以表邪为治也。
厚杜仲9g 川续断肉9g 金毛狗脊9g 甘枸杞6g 苦光杏仁9g 款冬花6g 橘红、橘络各4.5g 桑叶3g 象贝母9g 济生肾气丸12g(包) 3帖
复诊:咳嗽较有改善,惟腰部尚酸,且溲见混浊。此肾虚而膀胱有热,当标本兼顾。
厚杜仲9g 金毛脊12g 菟丝子9g 炒川黄柏6g 肥知母9g 粉萆(艹解)xie9g 车前草9g 桑叶4.5g 象贝母9g 鲜茅根12g 济生肾气丸12g(包) 4帖
按:久咳服药7帖,病即得安。盖此症虽由外感而起,延久则病传于肾,正如《素问·咳论》所说:“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且肾与膀胱为表里,太阳表邪内传则化热,故溲见混浊。方用益肾清热,效乃得显。
案四、车××,男,48岁。
初诊:两足步履艰难,麻木不知痛痒,已延多日。脉细涩。形色萎疲。症属寒湿久留之着痹。拟予疏利气血,祛寒化湿为治。
当归12g 川续断9g 牛膝9g 姜黄3g 羌活6g 秦艽4.5g 木瓜9g 汉防己9g 茯苓12g 黄芪9g 10帖
另外用方:川乌、草乌各9g 留行子15g 当归30g 木瓜24g 麻黄15g 扦扦活60g
煎汤熨两足。
复诊:两足稍知痛痒,但有时仍麻木不仁。再循原意出入为治。
当归15g 川续断12g 牛膝12g 羌活6g 姜黄4.5g 木瓜9g 汉防己9g 茯苓12g 黄芪9g 海金砂12g 络石藤12g 秦艽6g 10帖
外用方同前。
三诊:麻木已大减,痛痒略知,惟步履尚艰。药已适合症情,宜再踵前法治之。
当归15g 川续断9g 牛膝9g 姜黄1.5g 木瓜9g 汉防己9g 茯苓9g 海风藤12g 络石藤12g 羌活1.5g 10帖
另外用盐附子2片,贴两足心,1周时去之。隔2天再贴1次。
四诊:两足步履逐渐恢复,麻木已除,且有痛痒感。伏邪渐去,当以丸剂缓图,可冀全愈。
健步虎潜丸,每日吞服12g。
按:此症服丸药半月后,已步履如恒。揆其症因,乃经旨所谓“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不仁”。法取“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经治四十余日,顽疾得瘳。
案五、刘××,女,28岁。
产后二朝,腹作亏痛,按之有形,是为宿瘀内滞。治拟化瘀止痛。
焦山楂30g 延胡索15g 广木香9g 当归尾12g 刘寄奴9g 2帖
按:产后腹作亏痛,按之有形,欲称儿枕痛。其实为产妇素有宿瘀内积,产后不能与新瘀同下,滞而不行,致成剧痛。此症用焦山楂,效果甚好。盖山楂善能消积散瘀,但必须重用,轻则无济于事。且佐以木香、延胡索,痛亦能止。刘寄奴、当归尾,为活血行瘀之要药,自不可缺。此方配伍适当,药力较专,故用之每一、二剂而愈。
案六、陆××,男,2岁。
初诊:麻疹见点一日而骤隐,神昏气粗,鼻扇口张,身热不扬。是由感冒风寒,邪毒内攻,清窍闭塞,势甚危笃。急宜宣窍达邪,以挽救之。
至宝丹一粒(先用鲜石菖蒲9g煎汤,化丹送服) 麻黄2.4g 苦桔梗2.4g 荆芥4.5g 牛蒡子6g 薄荷2.4g(后入) 光杏仁9g 葱白4寸(后入) 1帖
复诊:神志已清,疹点又见,身热较高,鼻扇渐止,咳呛频作,略有烦躁。险象虽减,邪尚未达。还宜宣化透表。
麻黄2.4g 光杏仁9g 牛蒡子9g 浮萍草6g 荆芥1.5g 蝉衣2.4g 葛根3g焦山栀9g 鲜茅根12g 1帖
三诊:麻疹密布,身热尚高,咳呛烦躁。再拟宣化,免留遗毒。
牛蒡子6g 前胡4.5g 光杏仁9g 象贝9g 连翘6g 焦山栀9g 蝉衣2.4g 辰灯心9g 鲜茅根9g(去心) 1帖
四诊:疹点已透,身热较减,惟咳呛甚剧。
五诊:体温逐渐下降,麻疹将次回隐。咳呛尚甚,乃肺热未清。治当肃化余邪。
白薇3g 青蒿子4.5g 焦山栀9g 桑叶4.5g 象贝母9g 天竺黄6g 辰灯心0.9g 川通草1.5g 鲜茅根12g(去心) 1帖
六诊:麻疹次第回隐,身热已大减,烦躁亦宁,惟大便三日不解,肺胃余热未尽。治宜清肃。
黄芩3g 焦山栀9g 白薇6g 白前6g 象贝母9g 全瓜蒌9g 银花6g 细生地12g 桑叶3g 鲜竹叶10片 1帖
七诊:身热已退,麻疹已回,咳呛虽作,不足为虑。且大便已解,腑气亦通。再拟清化。
川石斛9g(先煎) 银花6g 生甘草1.8g 黄芩4.5g 焦山栀9g 象贝母9g 旋覆花9g(包) 碧玉散9g(包) 鲜竹叶10片 1帖
按:麻疹发时,最忌风冷外感,感则毒陷麻回,每致内闭神昏。如本例见疹仅一日,由于护侍不慎,风寒乘袭而内陷,幸急用至宝丹宣窍开闭,又佐以麻、杏等辛温透达,乃得疹点重布,化险为夷。惟此为麻疹未透内陷之治法;如麻疹已透而感邪内隐者,虽亦需芳香开泄,但不宜辛温解表,只予清热解毒可矣。内陷虽同,治有分别。
案七、徐××,女,2岁。
初诊:身热不扬,已历五日。耳后略见麻疹,色不甚显。终日昏昏如睡,吮乳不紧,手指不温。此属先天不足,正虚不能透邪。拟用补法以达邪。
党参9g 黄芪9g 南沙参9g 肥麦冬9g 麻黄2.4g 升麻2.4g 荆芥3g 牛蒡子6g 蝉衣2.4g 苦光杏仁9g 1帖
复诊:身热略高,昏睡依然,麻疹仅见背部,亦不甚多。正气不足。还须循原意出入。
潞党参9g 黄芪9g 麦冬9g 麻黄2.4g 荆芥3g 蝉衣2.4g 浮萍草6g 苦光杏仁9g 桔梗3g 牛蒡子6g 1帖
三诊:麻疹面部已见,体温较高,昏睡渐醒,略有烦躁,哭时有泪,背部胸前稍有微汗。在此转机关头,仍宜标本兼施。
潞党参9g 南沙参9g 麦冬6g 川石斛6g 浮萍草4.5g 牛蒡子6g 光杏仁9g 桔梗2.4g 大豆卷9g 蝉衣2.4g 1帖
四诊:麻疹遍体均见,身热咳呛烦躁。症情已入正常,只须宣邪外达。
大豆卷6g 前胡4.5g 光杏仁9g 蝉衣1.8g 象贝母9g 苦桔梗1.8g 鲜茅根12g(去心) 此方服1帖后,如无变化,可暂停药,让其自然透发。
五诊:停药3日,麻疹已透齐而逐渐回隐,身热亦退,仅略有咳嗽。当清热解毒为治。
银花钱半 生甘草2.4g 青蒿子3g 桑叶3g 焦山栀6g 象贝母9g 白前4.5g 粉丹皮3g 鲜茅根12g(去心)
按:麻疹用补,似乎少见。但临床辨证,首重八纲,阴阳虚实,分析宜明。麻疹虽为邪毒,然正虚不能托毒外达,参、芪之补,在所必需。如本例之治,由一补再补而疹点方显,若拘泥成法,恐无良好的后果。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