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朱瑞群-->证治经验-->一、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一、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1、脾胃的调治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名,但对本病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方面认识颇早,营养性IDA类似于中医文献中的“黄病”等范畴。“血枯”仅包含IDA的部分症状,宋代《圣济总录》开始将“黄病”症状归纳为“黄肿之黄,则其色带白,眼目如故,面部黄而且浮,手足皆无血色,毛发直指,肌肤不泽,洋洋少神,不能食,四肢乏力……”。较接近现代医学所称的IDA。李时珍认为本病是“脾土衰弱,肝木气盛,木来克土”,总结文献所述并结合临床辨证,综合起来认为“黄病”多因于饮食失调,食积伤脾,或虫积扰肠而致脾气虚弱,脾失健运,生血乏源,责之于“脾虚为本”。王焘《外台秘要》明确指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的损伤是产生贫血的根本所在,为后世奠定了治疗贫血的理论基础, 所用“牛髓补虚寒丸”至今仍有实用价值。祖国医学认为血液的生成,最基本的物质是中焦脾胃所吸收之营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脾胃健旺则能变饮食为水谷之精气,然后化生而成心血。若脾胃虚弱,营气亏损,血液生化不足,就可以产生“血虚证”。采用益气健脾法治疗小儿营养性IDA, 旨在运用气血相关的理论,并通过健脾益脾胃,养胃阴两个方面,益脾胃主要是用甘温补阳的药物,如党参、黄芪、白术等甘温药补中,养胃阴主要是用甘酸滋润的药物,如山楂、白芍、乌梅、甘草等酸甘化阴,滋养胃液,以调理中焦脾胃之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从而使精能生气,气能生血,以达到治疗“脾虚血亏”证之目的。
2、论治血先治气:
血虚之证,何以要用益气健脾之法,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科学地论述了益气在血虚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血病气必病,气病必伤血,气血两者,和则俱和,病则俱病,而其中又以气占主导地位,即所谓“气为血之帅”。所以治疗血虚必须治气,得气机调和,血虚始能恢复,血属阴类,乃水谷精微化生而成,而机体生化之权,皆由阳气,故血之生成,必赖气化。《灵枢·决气》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脾能健运,中焦气盛,则能源源不绝地化生血液,使机体的血脉充盈,倘脾胃虚弱,生化无源,则血脉亏虚,是以补血首当益气健脾,生血灵糖浆中用参、芪、术、归就是取其气能生血之义。补气除了益气健脾外,又当温养心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生血”,张景岳云:“血液化生于脾,总统于心……” ,是说水谷精微必须在心火(心之阳气)的温煦作用下,才能变而赤,成为血液。可见,心之阳气在血液的生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治疗时于益气健脾药中配伍温补心阳的药物,用桂枝、甘草温振心阳,鼓舞气血生长,导诸药入营生血,以奉周身。总之,人身不离气血,气之与血,异名同类,两者之间,又以气为主导,故欲治其血,先调其气,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表里内外,是相互协调、息息相关的,血液的正常生化运行有赖脏腑的协调配合,治疗血虚,不可拘泥于补血,而应综观全局,则血虚可以恢复。多环节、多途径的调理,力图发挥机体各种储备功能,显示了中医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调理是很有效的。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