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朱瑞群-->验方-->二、抗敏通窍方
二、抗敏通窍方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小儿鼻炎实为儿科的多发病。患儿主要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涕、咳嗽,甚则头痛、眩晕、低热等。临床上以过敏性鼻炎和慢性单纯性鼻炎更为多见。前者属于中医的“鼻鼽”范畴,表现为晨起喷嚏连声,流清涕,患儿因鼻痒而时常揉挤鼻子,鼻粘膜水肿,苍白或浅紫灰色。后者属于中医的“鼻窒”,表现为长期反复鼻塞,流涕粘稠,鼻粘膜暗红肿胀,鼻涕向后流入咽喉,可引起鼻咽炎及中耳炎。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加之寒温不能自调,养育稍有不当则易外感病邪。肺主表,鼻为肺之窍,风寒燥热之邪侵犯人体,首先犯肺,肺失清肃,则鼻窍不利。若邪毒滞留于窦内,日久蒸灼肌肤,化热化湿,则脓涕不绝。朱教授常用抗敏通窍汤(乌梅9g、防风9g、甘草5g、细辛3g、白芷6g、川芎6g、苍耳子9g、莘荑6g)加味治疗有过敏性鼻炎的患儿。《本经》云:“乌梅……去青黑痣、恶肉”,有报告对鼻息肉治疗有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乌梅有良好的脱敏、抑菌作用。苍耳子、莘荑、细辛善通鼻窍,其中苍耳子“治鼻渊鼻息,断不可缺,能使清阳之气上行巅顶也”(《要药分剂》)。“莘荑之辛温走气而入肺,帮助胃中清阳上行。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本草纲目》)”。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本草正义》)。防风、白芷祛风止痛,消肿排脓。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生甘草泻火解毒,和缓调中。如咽红肿痛者,加牛蒡子、僵蚕、玄参、青黛;如咳喘气急者,加炙苏子、葶苈子、黄芩、地龙;如流涕黄浊者,加鱼腥草、黄芩、桃仁、红花;如缓解期患者,加红花、桃仁、当归、白芍、熟地。由于该病易与邻近器官的症状混淆,故常被人们所忽视。朱教授在临床上十分重视鼻咽部检查,认为临床许多病例,如长期咳嗽、低热、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等,可以通过治鼻而奏效。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证明,鼻咽部的病理过程还与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有关,临床上可以通过对鼻咽炎的治疗使这些疾病症状缓解。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