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六-->四季疫证治-->治黑骨温二方

治黑骨温二方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肾腑脏温病阴阳毒。膀胱腑虚,为阴邪所伤,里热外寒,烦渴引饮,喜火,腰胁满痛,小便赤黄,面与脚俱黑。

附子(炮去皮脐) 茯苓(各一两) 山茱萸 细辛(各半两) 麻黄(三分) 山药 泽泻(各半两)杏仁(去皮尖,一分)

上为锉散。每服五钱,水两盏,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治黑骨温 肾腑脏温病阴阳毒。肾脏实,为阳毒所伤,腰胁切痛,不得转动,大小便秘涩,小腹胀,食冷则洞泄,色熏黑。

吴茱萸 黑牵牛(炒) 桃仁(去皮尖) 萆 大黄 杜仲(去皮锉,姜汁制炒丝断)

上为锉散。每服五钱,水两盏,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料简】

诸疫证治凡春分以前,秋分以后,天气合清寒,忽有温暖之气折之,则民病温疫;春分以后,秋分以前,天气合湿热,忽有清寒之气折之,则民病寒疫。治之各有法,不可拘以日数汗下。

此且据方论,一体而分。既有寒温二疫,风湿亦宜备论。如己未年,京师大疫,汗之死,下之死,服五苓散遂愈,此无他,湿疫也。以此为法,每年遇有不正之气,即当纪而用之。假如冬合寒,时有温暖之气,则春必患温疫;春合温,而有清凉之气,则夏必患燥疫;夏合热,而有寒气折之,秋必病寒疫;秋合清,而反淫雨,冬必病湿疫。此亦一途而推之,更须以时斟酌,不可偏执。况疫之所兴,或沟渠不泄, 其秽恶,熏蒸而成者;或地多死气,郁发而成者;或官吏枉抑,怨 而成者。世谓狱温、伤温、墓温、庙温、社温、山温、海温、家温、灶温、岁温、天温、地温等,不可不究。古法辟之,用屠苏酒,务成子萤火丸、李子建杀鬼煎、老君神明散,皆辟法。惟刘根别传,令于州治太岁六合处,穿地深三尺,阔亦如之,取净沙三斛实之,以醇酒三升沃其上,俾使君祝之,此亦消除疫气之良术。所谓太岁六合者,岁泄气之所在,故以厌禳。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