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教材-->中药学-->各论-->第四章 利水渗湿药

第四章 利水渗湿药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凡功能通利水道,渗除水湿的药物柽为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功能通利小便,具有排除停蓄体内水湿之邪的作用,可以解除由水湿停蓄引起的各种病症,并能防止水湿日久化饮,水气凌心等,故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利水渗湿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症等病症。对于湿温、黄疸、湿疮等水湿为患,亦具有治疗作用。

利水渗湿药味多甘、苦、淡,性多寒、平。主要归肾、膀胱经,兼入脾、肺、小肠经。

 

利水渗湿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利水渗湿药功能有偏于利水渗湿、利水消肿、利水通淋以及利湿退黄之不同,应跟据具体病情适当选用。

二、水湿病症,有兼热兼寒之分,应用时需配合清热药与祛寒药同用。如兼有脾虚不足,肾阳亏损者又应配合健脾、补阳药同用。

三、为加强利水效能,如膀胱气化失司,可配伍通阳化气药同用,肺气失宣者可配宣畅肺气药同用。

四、利水渗湿药效能有强有弱,质地有轻有重,故用量须适当掌握,个别药物用量过大可致伤正,尤宜慎用。

五、凡细小种子或研成粉末者,入汤煎服应于包煎。

六、利水渗湿药,对于阴虚不足者应慎用。

 

茯苓

【药用】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菌核的白色部份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朮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朮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朮、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

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处方用名】1.茯苓、白茯苓、云茯苓、云苓(去皮,蒸熟,切片,晒干用。偏于健脾宁心)

2.赤茯苓、赤苓(去皮,取菌核的淡红色部份,蒸透切片,或辗碎用。偏于渗湿泄热)

3.朱茯苓、辰茯苓、朱砂拌茯苓(取白茯苓净片,用朱砂2%拌匀后用。可增强宁心安神的作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1.茯苓皮:即茯苓菌核的外皮。性味甘、淡、平。功能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用量、用法同茯苓。

2.茯神:即茯苓菌核中间抱有松根的部份。性味甘、平。功能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用量、用法同茯苓。

【按语】茯苓淡而能渗,甘而能补,能泻能补,两得其宜之药也。利水湿以治水肿小便不利,化痰饮以治咳咳嗽、痰湿入络之症,健脾胃而能止泻止带,宁心神治惊悸失眠。药性平和,无伤正气之弊,以其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故脾虚湿盛,正虚邪实之症尤为适宜。

【方剂举例】五苓散(《伤寒论》):茯苓、猪苓、泽泻、白朮、桂枝。治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

苓桂朮甘汤(《金匮要略》):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治痰饮停聚,头眩,心悸,咳嗽。

指迷茯苓丸(《医方考》):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生姜。治痰湿内停,流注四肢,肩臂酸痛,两手疲软者。

【文献摘录】《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本草正》:「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

 

猪苓

【药用】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ies的菌核。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症。

猪苓甘淡渗泄,利尿作用较为显着,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病症,常与茯苓、泽泻等品同用(如五苓散);阴虚者配阿胶滑石等同用(如猪苓汤)。因其能利尿,故有分利水湿的功效,凡湿注带下,湿浊淋病,湿热泄泻等症,都可配合其它利水渗湿药或清热燥湿药同用。

【处方用名】猪苓、粉猪苓(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猪苓利水渗湿之功较茯苓为胜,但无健脾、宁心等作用,是与茯苓不同之处。

【方剂举例】四苓散(《明医指掌》):茯苓、泽泻、猪苓、白朮治大便溏泄,水肿,小便不利。

猪苓汤(《伤寒论》):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文献摘录】《神农本草经》:「利水道。」

《珍珠囊》:「渗泻,止渴,又治淋肿。」

《用药心法》:「苦以泄滞,甘以助阳,叹以利窍,故能除湿利小便。」

《药品化义》:「猪苓味淡,淡主于渗,入脾以通水道,用治水泻湿泻,通淋除湿,消水肿,除黄疸,独此最为捷。」

本草备要》:「行水利窍,与茯苓同而不补,耗津液,多服损肾昏目。」

 

泽泻

【药用】泽泻科沼泽植物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Juzep的块茎。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痰饮停聚等症。

泽泻甘淡渗湿,利水作用与茯苓相似,亦为利水渗湿常用之品,且药性寒凉,能泄肾与膀胱之热,故对水湿偏热者,尤为适宜。治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等症,常与茯苓、猪苓、车前子等配伍;治泄泻及痰饮所致的眩晕,可与白朮配伍。

此外,本引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配地黄山茱萸等同用,有泻泄相火作用。

【处方用名】泽泻、建泽泻、福泽泻(洗净,晒干,切片用)、炒泽泻(炒用,多用于利水止泻)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泽泻性味甘寒,入肾、膀胱,功专利水道、渗水湿,为治疗水湿为患的常用要药。且性属寒凉,有除热之能,既能用治湿热之症,复可配合应用以泄肾经之相火。

前人认为泽泻“利水而不伤阴”甚而有“补阴不足”之说,实皆根于六味丸而来。惟泽泻利水力佳,实有伤阴之可能,更无补阴之效用,张景岳谓:「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可资参考,故临床应尚须注意。茯苓与泽泻均能利水渗湿,作用广泛,故往往配伍应用。然茯苓能泻能补,兼有健脾宁心之效,而泽泻性偏于寒,泻而无补,专用于渗利水道。

【方剂举例】泽泻汤(《金匮要略》):泽泻、白朮。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者;亦治水泻小便短少者。

【文献摘录】《本草衍义》:「其供尤长于行水。」

《本草汇言》:「利水之主药。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谓能利膀胱、包络之火,膀胱包络有火,病癃闭结胀者,火泻则水行,行水则火降矣,水火二义,并行不悖。」

《本草通玄》:「相火妄动而遗泄者,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气虚下陷而精滑者,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

《药品化义》:「除湿热,通淋浊,分消痞满,透三焦蓄热停水,此为利水第一良品。」

 

薏苡仁

【药用】禾本科草本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成熟种仁

【性味与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肾、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排脓消痈。

【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湿温等症:

薏苡仁功能利水渗湿,作用较为缓弱,然而因其性属微寒,故可用于湿热内蕴之症,对小便短赤,可与滑石、通草等同用;对湿温病邪在气分,湿邪偏胜者,可与杏仁、蔻仁、竹叶木通等同用。本品又具健脾之功,用以治脾虚水肿、脚气肿痛,配伍茯苓、白朮、木瓜吴茱萸等同用。

2.用于泄泻、带下:

本品既能健脾,又能渗湿,故适用于脾虚有湿的泄泻、带下,可与白朮、茯苓等配伍。

3.用于湿滞痹痛、筋脉拘挛等症:

本品能祛除湿邪、缓和拘挛,故可用于湿滞皮肉筋脉引起的痹痛拘挛,常与桂枝、苍朮等配合应用。

4.用于肺痈、肠痈:

薏苡仁上能清肺热,下利肠胃湿热,常用于内痈之症,具有排脓消痈之功。治肺痈胸痛、咯吐脓痰可与鲜芦根冬瓜子、桃仁鱼腥草等配伍;治肠痈,可与败酱草、附子等同用。

【处方用名】1.薏苡仁(薏米仁)、苡仁、米仁、生苡仁、生米仁(去壳晒干用,清利湿热宜生用)

2.炒薏苡仁(炒用,健脾宜炒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按语】薏苡仁,甘淡微寒,入肺脾肾经,渗湿、健脾是其两大功能。利水渗湿以治小便不利,除湿利痹以治湿滞痹痛,且能健脾止泻,又能排脓消痈之效,性属和平,渗而不峻,补而不腻。乃清补淡渗之品,唯药力和缓,且质地较重,故用量须倍于他药。

茯苓与薏苡仁,均为甘淡平和之药,渗湿健脾之品,惟茯苓兼入心经,具有宁心安神作用,又可用于化除痰饮;薏苡仁则具排脓消痈之效,又为治湿痹常用之药也。

【方剂举例】三仁汤(《温病条辨》):苡仁、白豆蔻、杏仁、竹叶、通草、滑石、半夏、厚朴。治温病出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胸闷不饥,午后身热。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本草经疏》:「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本草正》:「味淡甘,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以其去湿,故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利小便热淋,亦杀蛔虫。」

本草新编》:「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适用之。」

 

灯心草

【药用】灯心草科草本植物灯心草JuncuseffususL.的茎髓

【性味与归经】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水,清心除烦。

【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短赤

本品味淡性寒,功能清热利水通淋,可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但药力较薄弱,适宜病情较轻者,或作清热利水药如木通、滑石药的辅助品。

2.用于心热烦燥,小儿夜啼

本品能清心火,使邪热从小便而泄,用于心热烦燥、小儿夜啼,可单味煎服或与清心安神药同用。

此外,灯心草烧灰吹喉,可治喉痹。

【处方用名】1.灯心草、灯芯草、灯草、白灯草(去皮,晒干用)

2.朱灯心(用朱砂拌匀,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3.青黛拌登心草(用青黛拌匀,增强清热作用)

4.灯心草灰(焖"火段"成黑灰,用于吹喉)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分至一钱,煎服;外用适量。本品质轻,内服用量不宜过大。

【方剂举例】宣气散(《丹溪心法》):木通、滑石、冬葵子、灯心草、栀子、甘草治小便癃闭急痛。

【文献摘录】《本草衍义补遗》:「治急喉痹,烧灰吹之甚捷。」

《本草纲目》:「降心火,止血通气,散肿止渴。」

 

通草(附:梗通草

【药用】五加科灌木通脱木Tetrapanaxpapyriferus(Hook.)K.Koch的茎髓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乳。

【临床功效】1.用于小便短赤,湿温等症

通草淡渗利水,性寒清热,功能清热利水渗湿,可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但气味俱薄,作用缓弱,可配木通、滑石等同用;用治湿温病症,可配薏苡仁、蔻仁;竹叶等同用。

2.用于乳汁稀少

本品通乳汁的功效与木通相似,为治乳汁不通火乳汁稀少常用之品,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甘草等煎汤服。

【处方用名】通草、方通草、丝通草、穿方通(去皮,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钱半,煎服。本品质轻,不宜用大量,孕妇禁用。

【附用】梗通草:即豆科植物合盟的茎髓。性味苦、平。归肺、胃经。功效、用量、用法与通草相同。

【方剂举例】通草汤(《沉氏尊生》):通草、木通、瞿麦柴胡桔梗天花粉青皮白芷连翘赤芍、甘草。治诸淋。

 

冬葵子

【药用】锦葵科草本植物??麻AbutilontheophrastiiMedic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通乳,润肠。

【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水肿等症

本品功能利水通淋,用治小便淋沥涩痛,常与车前子、海金沙等同用;又能利水通淋,用治水肿,常与茯苓等药配合同用。

2.用于乳汁稀少

本品具有通乳消肿之通,与木通、通草相似,故治产妇乳汁稀少,乳房胀痛等症,常与木通、通草同用。

本品还有润肠的作用,所以也可治疗大扁干燥的病症。

【处方用名】冬葵子(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冬葵子散(《证治准绳》):冬葵子、木通。治小儿尿难,腹胀闷。

葵子茯苓散(《金匮要略》):冬葵子、茯苓。治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即起头眩。

 

车前子(附:车前草

【药用】车前科草植物车前PlantagoasiaticaL.或平车前P.depressawilld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肝、肾、小肠、肺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祛痰止咳。

【淋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水肿等症。

车前子甘寒清热,质沉下行,性专降泄,具有良好的通利小便、渗湿泄热功效,用于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常与木通、滑石等配伍应用。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也具有显着功效,为临床所常用,主要用于实症;如肾虚水肿,可配熟地、肉桂、附子、牛膝等同用。

2.用于湿热泄泻。

车前子能渗利水湿,分清泌浊而止泻,利小便而实大便,临床上以治湿热泄泻为宜,症情轻者,可以单味使用,较重者可配茯苓、猪苓、泽泻、苡仁等同用。

3.用于目赤肿痛或眼目昏花。

车前子清肝热而明头目,不论虚实,都可配用,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者,可与菊花决明子、青箱子等同用;如肝肾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迎风流泪,可与熟地、菟丝子等同用。

4.用于咳嗽痰多。

本品又有祛痰止咳之功,以用于肺热咳嗽较宜,可与杏仁、桔梗、苏子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

【附药】车前草:即车前的全草。性味功效与车前子相似,且能清热解毒,故有可用于疮疡肿痛。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车前子甘寒清热,性专降泄,故能通利水道、渗湿泄热,为利小便、治淋通之要药;小便利则清浊分,大便实则泄得止,故又能渗湿而止泻;入肝而清热,目赤肿痛是以治;入肺而祛痰,咳嗽痰多亦可疗。

车前子主要用治湿热下注、肝火肺热之实症,但又往往配伍补益之品,以治肾虚水肿及肝肾阴虚、眼目昏花等症,可见其适应病症较为广泛,然要在配伍适宜。

【方剂举例】1.八正散(《和局方剂》):木通、车前子、山栀子、滑石、瞿麦、萹蓄大黄、炙甘草。治湿热下注,热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

2.车前散(《证治准绳》):车前子、淡竹叶、赤茯苓、灯芯、荆芥穗。治诸淋。

3.济生肾气丸(《济生方》):车前子、牛膝、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治肾阳不足,腰膝酸痛,少腹拘急,水肿,小便不利,或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等。

 

木通

【药用】马兜铃科藤本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ehiamanshuriensisKom.的藤茎。

【性味】苦,寒。归心、脾、小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清泄心火,通乳,利痹。

【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水肿,脚气等症

木通寒能清热,苦能泄降,功能利水通淋,为治湿热下注、淋沥涩痛要药,常与车前子、滑石等同用。且利尿力强,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等症也常恃为要药,可配其它利水消肿药如桑白皮、猪苓等同用。

2.用于心烦不眠,口舌生疮

木通性味苦寒,能入心经,且能利通小便,导热下行而降心火,故可用于心火上炎、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等症,常与生地、竹叶、甘草同用。

3.用于乳汁稀少

木通又能通利血脉而下乳汁,故可用于产后乳汁稀少,常与王不流行、穿山甲等配伍;或与猪蹄同煮服用。

4.用于湿热痹痛

木通又能通利渗湿,以治湿热痹痛、关节不利之症,常与薏苡仁、桑枝忍冬藤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木通、关木通、潼木通(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木通味甚苦而性寒,功能通泄为其要领。既能清热利水,以治小便不利、湿热淋痛,又能清心除烦,以治心火上炎,心烦口疮。其性通利,故又为治痹痛而下乳汁之要药。

2.车前子、滑石与木通均为清热利水通淋常用要药,临床常配合应用。车前子能治泄泻,又为肺肝二经之品,功能祛痰、明目;滑石亦能治泄泻,且有清解暑热、清热收湿作用;木通则善能利痹、下乳,且入心经,可治心火上炎之症。

3.木通与通草,虽都是通利降水的药品,但木通味苦,以利水泄热见长;通草味淡,以淡渗利湿为胜。《本草纲目》载云:「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可见古今名称有所更易,应于区别。

4.据现代文献报导,有用大量木通(60g)煎汤服用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故在临床应用时不宜大量使用。孕妇慎用。

【方剂举例】1.木通散(《证治准绳》):木通、猪苓、赤苓、桑白皮、紫苏槟榔。治湿脚气,遍身浮肿,喘促烦闷,小便不利。

2.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木通、生地、甘草梢、竹叶。治心经有热,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滑石

【药用】?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的矿石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清解暑热。

【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及湿热泄泻等症

滑石性寒滑利,寒能清热,滑能利窍,为清热利水通淋常用之品,临床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等症,可配车前子、木通等品;用于湿热引起的水泻,可配合茯苓、薏苡仁、车前子等同用。

2.用于暑热烦渴,湿热胸闷等症

滑石又能清暑、渗湿泄热,对暑热病症可配合生甘草、鲜藿香、鲜佩兰等同用;治湿温胸闷、小便短赤,可配合生苡仁、通草,竹叶等同用。

此外,本品外用还能清热收湿,用治湿疹、痱子等,可配石膏炉甘石枯矾等同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飞滑石须包煎。外用适量。

【按语】1.滑石甘淡性寒,质重而滑,淡能渗,寒能清,重能降,滑能利,故为清热滑降、利水通淋之要药。以其清热利水,而有解暑之效,研末外用,还能收湿敛疮。

2.本品性属寒滑,凡脾胃虚弱、热病伤津及滑精等症,应慎用。

【方既举例】六一散(《伤寒标本》):滑石、甘草治小便赤涩以及感受暑热,身热心烦及口渴,或有腹泻。

 

金钱草(附:连钱草

【药用】报春花科草本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lHance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肝、胆、肾、膀胱等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热淋、石淋。

金钱草甘淡利尿,通淋排石,性寒清热,为清热利尿通淋要药,常用于热淋,尤善治疗石淋病症,可单味浓煎代茶饮服,或与海金沙、鸡内金等同用。

2.用于湿热黄胆,肝胆结石。

本品又能清热利湿,利疸退黄,用于湿热黄疸,可与茵陈、栀子同用。现代治疗胆石症配伍茵陈、黄芩木香等同用。

3.用于疮疡肿痛,蛇虫咬伤、烫伤等症。

本品能清热解毒而消肿止痛,用于疔疮肿毒、蛇虫咬伤及烫伤等症,可用鲜金钱草捣汁饮服,以渣外敷局部。

【处方用名】金钱草、过路黄(生用或鲜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鲜者加倍,煎服或洗净捣汁饮服。

【附药】连钱草:即唇形科草本植物活血单的全草。功效、主治与用量、用法与金钱草相同。

【按语】1.金钱草性味甘淡而凉,功能清热而通淋,尤善化坚排石,且能退除黄疸,消肿可治疮疡肿痛,解毒能愈毒蛇咬伤。

2.金钱草品种较多,全国各地所用颇不一致,一般认为以报春花科过路黄(一称大金钱草,即上海药店所备之对座草)作用较好,而上海地区多用连钱草,亦具一定疗效。

【方剂举例】三金汤(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曙光医院方):金钱草、海金沙、生鸡内金、石苇、瞿麦、冬葵子。治泌尿系结石。

 

海金沙

【药用】海金沙科蕨类植物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Thumb)SW的程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小肠、膀胱经。

【功效】清惹利水通淋。

【临床应用】用于石淋、热淋、膏淋。

本品甘淡而寒,其性下降,功专通利水道,善泻湿热,为治淋症之常用药。用于热淋、石淋、膏淋等症,常与金前草、泽泻、滑石、石苇等药配伍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包煎。

【方剂举例】海金沙散(《证治准绳》):海金沙、石苇、滑石、猪苓、泽泻、赤苓、肉桂、白朮、芍药、甘草。治诸淋。

 

石苇

【药用】水龙骨科草本植物庐山石苇Pyrrosiasheareri(BAK)Ching,石苇P.lingua(Thumb.)farwell或有柄石苇P.petiolosa(Christ)Ching的叶。

【性味与归经】苦,甘,微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清肺化痰。

【淋床应用】1.用于热淋,石淋,血淋等症。

石苇有清热利水通淋的作用,为治疗热淋、石淋所常用,可与滑石、海金沙、茅根等同用;因其又能止血,故治血淋亦有效验,可与蒲黄同用。

2.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石苇能清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多,单用有效。亦可与清肺化痰之品配伍,目前还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用名】石苇石韦(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石苇散(《证治准绳》):石苇、瞿麦、车前、木通、冬葵子、赤苓桑皮、滑石、甘草。治癃闭淋沥。

 

萹蓄

萹蓄

【药用】蓼科草本植物萹蓄PolygonumaviculareL.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杀虫止痒。

【临床应用】1.用于热淋

本品苦行下降,能清利膀胱湿热而利水通淋,故适用于湿热下注、热淋涩痛等症,可与瞿麦、滑石、木通、车前子、栀子、甘草等同用。

2.用于皮肤湿疹,阴痒之蛔虫病

本品又有杀虫止痒作用,用于皮肤湿疹、阴痒等症,以本品煎汤外洗。治胆道蛔虫症,可用萹蓄和醋,加水煎服。

【处方用名】萹蓄萹蓄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大剂量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

 

瞿麦

【药用】石竹科草本植物瞿麦DianthussuperbusL.或石竹D.ChinensisL.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小肠经。

【功效】利水通淋。

【临床应用】用于热淋

本品味苦性寒,为沉降疏泄之品,利小便而导热下行,故可用于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常与滑石、车前子、萹蓄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可用于瘀滞经闭。

【处方用名】瞿麦瞿麦穗(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瞿麦汤(《证证准绳》):瞿麦、木通、滑石、竹叶、黄芩、冬瓜子冬葵子。治小便淋沥涩痛。

【文献摘录】《本草经疏》:「阴寒而降,能通利下窍而行小便,故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因于小热甚者。」

《本草正》:「性滑利,能通小便,降阴火,除五淋,利血脉。兼凉药亦消眼目肿痛;兼血药则能通经破血下胎。凡下焦湿热疼痛诸病,皆可用之。」

《本草正义》:「其性阴寒,泄降利水,除导湿退热外,无他用。」

 

萆薢

【药用】薯蓣科草本植物背薯蓣DioscoreahypoglaucaPalib或绵萆薢D.septemlobaThumb.的干燥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肝、胃、膀胱经。

【功效】利湿通淋,祛除风湿。

【临床应用】1.用于膏淋,白带等症。

萆薢能利水湿而分清泌浊,为治疗下焦湿浊郁滞所致膏淋、小便混浊的要药,常与石菖蒲益智仁乌梅等同用;用于妇女白带属于湿胜者,可与茯苓、白朮等配伍。

2.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等症。

萆薢能祛风湿而舒筋通络,故可用于风湿痹痛等症,如寒湿痹痛,可与附子、桂枝等药配伍;湿热痹痛,可与桑枝、秦艽、生苡仁等配伍。

【处方用名】1.萆薢、川萆薢、绵萆薢(生用,长于祛风湿)

2.粉萆薢(生用,长于利湿浊)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萆薢、益智仁、石菖蒲、乌药。治小便时下白,凝而如油,澄下如膏。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萆薢之功,长于袪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

《药品化义》:「性味淡薄,长于渗湿,带苦亦能降下,主治风寒湿痹,男子白浊,茎中作痛,女人白带。」

 

赤小豆

【药用】豆科本草植物赤小豆PhaseoluscalcartusRoxb.或赤豆P.angularis Wight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酸,平。归心、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利湿退黄,消肿排脓。

【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脚气等症。

赤小豆性善于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消肿,故适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症。可单味煎服,或与猪苓、泽泻、茯苓皮等药配伍同用。

2.用于湿热黄疸。

赤小豆能清热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轻症,可与麻黄、连翘、桑白皮等同用。

3.用于疮疡肿痛。

本品能消肿排脓,故可用于于疮疡肿毒之症,可配赤芍、连翘等煎汁内服,亦可配芙蓉叶、陈小粉,研末外敷。

【处方用名】赤小豆、野赤豆、杜赤豆、饭赤豆(洗净,晒干,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杏仁、生姜、大枣。治湿热黄疸轻症,身发黄,发热无汗。

【文献摘录】《名医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泻,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疮肿;通气,健脾胃。」

《本草经疏》:「凡水肿、胀满、泄泻,皆湿气伤脾所致,小豆健脾燥湿,故主下水肿胀满,止泻,利小便也。」

 

玉米须

【药用】禾本科草本植物玉蜀黍ZeamaysL.的花柱和花头。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

【功效】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胆等症。

本品甘淡而平,功能利水渗湿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可配合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本品又能使肝胆湿热从小便出,以利疸退黄,用治湿热黄胆疸,可配茵陈、平地木等同用。

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上有所发展,常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病症。

【处方用名】玉米须(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方剂举例】胆道一号方(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方):金钱草、茵陈、姜黄、鸡内金、玉米须、枳实、广玉金。治胆道结石、胆道术后综合症。

 

葫芦

【药用】葫芦科草本植物瓢瓜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oll.的成熟果皮。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用于水肿腹水、脚气肿痛等症。

本品功能渗湿利水,善能消除水肿,故适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等症,常与猪苓、茯苓、泽泻等药同用。还可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形成腹水的病症。

【处方用名】葫芦壳、陈葫芦(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冬瓜皮(附:冬瓜子)

【药用】葫芦科草本植物冬瓜Benincasahispida(Thumb.)Cogn.的外层果皮。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本品主要作用于水肿,有通利小便、排出水湿以消除肿胀之功,一般用作利水辅助之品,常配合茯苓皮、泽泻、猪苓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冬瓜皮(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附药】冬瓜子:即冬瓜的种子。性味甘,寒。功能清肺、化痰、排脓。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肠痈等病症。一般用量三钱至一两,煎服。

 

泽漆

【药用】大戟科草本植物泽漆EuphorbiahelioscopiaL.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辛、苦,微寒;有毒。归肺、小肠、大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化痰散结。

【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腹水等症。

本品苦寒下降,具有较强的利水退肿功效,适用于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单用有效,也可与白朮、茯苓等药配合同用。

2.用于瘰历结核、肺热咳嗽、痰饮喘咳等症。

泽漆又有化痰散结的做用。治疗瘰历结核,熬膏内服,如已溃破,行成瘘管,可用鲜草煎膏浸纱布塞入创口。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及痰饮喘咳等症,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单用或配合鱼腥草、矮地茶、黄芩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杀虫,用于癣疮,可用本品捣汁涂患处。

【处方用名】泽漆(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泽漆汤(《证治准绳》):泽漆、桑白皮、郁李仁、陈皮、白朮、杏仁、人参。治痢后肿满,气急喘嗽,小便如血。

Ⅱ号抗痨煎剂(《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泽漆、百部蒲公英、甘草。治肺结核。

 

蝼蛄

【药用】蝼蛄科昆虫蝼蛄GryllotalpaafricanaPalisotetBeaurois或华北蝼蛄GunispinaSaussure的成虫全体。

【性味与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膀胱、大肠、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用于水肿、腹水、小便不利等症。

本品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故适用于大腹水肿、小便不利等实症,可与大戟、芫花等配伍。如用治尿闭,可用蝼蛄焙焦,趁热研碎,用黄酒或开水调服。

【处方用名】蝼蛄(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至五只,煎服。研末服,每次一至二只。体虚者不宜用。

【方剂举例】半边散(《普济方》):土狗(即蝼蛄)、大戟、芫花、甘遂、大黄。治水病。

 

茵陈蒿(附:铃茵陈

【药用】菊科草本植物滨蒿ArtemisiascopariaWaldst.etkit.或茵陈蒿A.CapillarisThumb的幼苗。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疸。

【临床应用】用于湿热黄疸

茵陈苦泄下降,功专清利湿热,为治黄疸之要药,主要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又可与泽泻、猪苓等配伍。本品退黄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也可应用。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处方用名】茵陈蒿、茵陈、绵茵陈、西茵陈(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附药】铃茵陈:即玄参科草本植物姻行草之全草。功用与茵陈蒿相似,但在北方许多地区将此品作为"刘寄奴"使用。

【按语】1.茵陈蒿苦寒清热利湿,功专治疗黄疸,力佳效宏,且随佐使之寒热,而能理黄症之阴阳,故为临床所常用。虽入利水之类,略有渗湿之功,然通利小便作用,并不显著。现据药理研究,本品有利疸作用,能增加胆汁分泌,并有解热作用,足以证明数千年来的临床实验经验,确属宝贵。

2.古人认为黄胆的形成,是由于脾胃湿热蕴积所致,故以其为脾胃经药;然湿热必熏蒸肝胆,致胆之外溢而现黄疸,故近人又认为,本品归经与肝胆攸关,此乃认识之发展,且与实际相符合,所当于与以公认者。

3.茵陈虽为退黄要药,近人又用治急性无黄疸性肝炎,凡属湿热所致,亦能奏效,则又不必拘之于退黄矣。

【方剂举例】1.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栀子、大黄。治伤寒八、九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

2.茵陈四逆汤(《玉机微义》):茵陈、附子、干姜、灸甘草。治寒湿阴黄,手足逆冷,脉沉微细等。

3.胆郁通(《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茵陈、郁金、甘草。治小儿急性传染性肝炎。

【文献摘录】《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

《本草钩述元》:「发陈致新,与他味之逐湿热者殊,而渗利为功者,尤难相匹。」

《本草图解》:「发黄有阴阳两种,茵陈同栀子、黄柏以治阳黄,同附子、干姜以治阴黄。总之,茵陈为君,随佐使之寒热而理黄证之阴阳也。」

 

地耳草

【药用】藤黄科草本植物地耳草HypericumiaponicumThumb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苦,凉。归肝、胆经。

【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湿热黄疸

本品能入肝胆,功能清热利湿,用治湿热黄疸,具有良好疗效,可配合茵陈、金钱草等同用。

2.用于疮疡肿痛,毒蛇咬伤等症

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治疗疮疖肿毒或毒蛇咬伤,可用鲜草煎服,另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3.用于跌仆伤痛

本品又能活血消肿,用治跌仆损伤,除煎汤内服外,还可用鲜草适量,捣烂外敷。

【处方用名】地耳草田基黄(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肝三方(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田基黄、岗稔根、灸鳖甲丹参治肝炎,谷丙转氨媒正常,而其它项目不良者。

 

垂盆草

【药用】景天科草本植物垂盆草SedumsarmentoswrBg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淡、微酸,凉。归肝、胆、小肠经。

【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湿热黄胆

本品能入肝胆,具有清热利湿作用,可用治湿热黄胆之症。近年来,临床上单用本品治疗肝炎(包括急性黄胆性肝炎、急性无黄胆性肝炎、以及绵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动期),对降低血清转氨媒有一定的作用,且可使患者的口苦、胃口不好、小便黄赤等湿热症状减轻或是消除。

2.用于疮疡肿痛,毒蛇咬伤等症

垂盆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用于痈肿初起,除煎汤内服外,同时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可消痈退肿。垂盆草有善解蛇毒,为民间治疗毒蛇咬伤的常用药品,可单用鲜草洗净导烂绞汁内服;也可配合半枝莲野菊花鬼针草、车前草、生大黄等药煎汤内服,并可用治水火烫伤之症。

【处方用名】垂盆草(洗净,晒干,切碎用)、鲜垂盆草(鲜者,作用较好)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鲜草一两至二两,大剂量可用四两至八两,煎服或洗净绞汁服。外用适量。

【按语】垂盆草原为民间治疮痈及毒蛇咬伤的常用草药,但因一般中药店不备,故过去在临床上殊少应用。近年来发现本品可用治传染性肝炎,对降低转氨⺳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跟据临床观察,有些病员在停药后又有转氨媒升高的现象,为了提高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它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药物

1.利水渗湿:平地木(化痰止咳平喘药)、地龙(平肝息风药)、槟榔(驱虫药)、茅根(止血药)、白朮(补虚药)

2.清热利水:鸭拓草、竹叶、西瓜皮(清热药)

3.利湿退黄:栀子(清热药)、虎杖(祛风湿药)

4.利水消肿药:麻黄、香薷浮萍(解表药)、半枝莲、半边莲(清热药)、郁李仁(泻下药)、防己五加皮接骨木(祛风湿药)、路路通大腹皮(理气药)、泽兰、马边草、益母草(活血祛瘀药)、葶苈子、桑白皮(化痰止咳平喘药)、黄耆(补虚药)。

5.利水通淋:白花蛇舌草白薇(清热药)、牛膝(活血祛瘀药)、琥珀(安神药)、苎麻根(止血药)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