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n~o~p~q-->拼音Q-->(拼音Q)第六篇

(拼音Q)第六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气虚耳聋

病名。《医学准绳六要》:“气虚耳聋,右脉大而无力,或濡而细,证兼倦怠,口中无味等内伤证者,属气虚”。由年老、体弱、病后、劳碌所致者,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由气虚所致者,治宜补益中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气虚短气

病证名。内伤短气之一。见《症因脉治》卷二。多由本元素弱,劳倦中气或大病后元气耗伤所致。证见气怯神离,言语轻微,气不接续。脉微弱或浮大者,为阳微或真阳外越;脉细数、芤涩,为阴血不足。治宜补气为主,气脱者,急用独参汤;中气不足者,用补中益气汤等;有痰用六君子汤参橘煎等方。

 

气虚喘逆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即气虚喘。详该条。

 

气虚喘

病证名。肺气或元气不足所致的气喘。见《证治汇补》卷五。又名气虚喘逆。或因本元素虚,或大病大劳后失于调养,或过服克削之剂,元气大伤,而致气虚喘逆。证见身倦懒怯,言语轻微,久久渐见气不接续,喝喝喘急。《景岳全书·杂病谟》:“气虚之喘十居七八,但察其外无风邪,内无实热而喘者,即皆虚喘之证。如脾肺气虚,上焦微热微渴而作喘者,宜生脉散;如气虚而无热者,用独参汤;若火燥肺金,上焦热甚,烦渴多汗,宜人参白虎汤。”

 

气虚不摄

①病证名。泛指脏气虚统摄失职,可见自汗、遗精、泄泻、遗尿、崩漏、便血等证。治宜固涩,并补其脏气。

②病证名。指气虚不能摄血而见各种出血症状。治宜补脾摄血。

 

气虚痹

病证名。气虚阴盛所致的痹症。《医学入门·痹风》:“气虚痹者,关节不充,一身如从水中出,阳虚阴盛也。四君子汤肉桂、生附,或川附丸。”麻木重着者,用神效黄芪汤加减。

 

气虚崩漏

病证名。崩漏证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或忧思不解,或饮食劳倦,以致损伤脾气,气虚下陷,统摄无权,冲任失约,致成崩漏。症见经行下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气短,不思饮食等。治宜补气固摄,方用举元煎或补中益气汤。血多加阿胶艾叶炭、乌贼骨;若血流不止,两目昏暗或眩晕跌仆,脉细弱者,用固本止崩汤

 

气虚

证名。

①脏腑正气虚弱。《景岳全书·传忠录》:“如心气虚则神有不明,肺气虚则治节不行,脾气虚则食饮不能健,肝气虚则魂怯而不平,肾气虚则阳道衰而精少志屈,胃气虚则仓廪匮而并及诸经,三焦虚则上中下俱失其职,命门虚则精气神总属无根。”

②指肺气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气虚者,肺虚也。”

③指脾肺气衰。《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气虚者,脾肺二经虚也。或饮食,或劳倦,气衰火旺,四肢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言语,动作喘乏,自汗心烦,心温补中气。”

 

气心痛

证名。因诸气郁滞及七情过极而致心痛。痛时隐隐闷结,胸臆相引,得嗳觉宽,甚则痛连胁肋,呕逆恶心,吐不得出,坐卧不安,奔走狂叫。《张氏医通·心痛胃脘痛》治气郁脉沉伏,或结或弦,胸中气壅,攻刺胀痛者,用沉香降气散。中气虚,按之则痛定者,二陈汤加炮姜。病久服耗气药太过,脉大或数无力,六君子汤加炮姜。

 

气泻

病证名。又称气泄。气机郁滞及七情过极所致泄泻。见《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每见肠鸣,气走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等证。治宜行气和中,用大七香丸解肝煎痛泻要方排气饮五膈宽中散震灵丹等方。

 

气消

病证名。心肺之气因悲而消减之证。九气之一。《素问·举痛论》:“悲则气消。”详九气条。

 

气陷血崩

病证名。属血崩症型之一。为气虚血崩症型之发展。多因素体脾虚,或思虑过度,或饮食劳倦,损伤脾气,脾虚下陷,统摄失司,致冲任不固而致崩漏。症见下血量多,色淡质稀,困倦乏力,怠惰嗜卧,动则气短而血下更多,纳呆便溏等,治宜补气升阳为主,方用举元煎,或补中益气汤(重用人参、黄芪)加乌贼骨、棕榈炭、煅牡蛎等,以固涩止血。若见汗出肢冷,昏不知人,脉微欲绝者,为气陷血脱之危候,急煎独参汤,或加附子,以回阳救逆。方宜频服。

 

气陷泄泻

病证名。因中气亏损,气虚下陷所致泄泻。证见食后即泻,完谷不化,食减,消瘦,困倦,脱肛,自汗等。《医略六书·杂病证治》治气陷泄泻,用补中益气汤加羌、防。久泻脱肛,补中益气汤加粟壳、乌梅、五味、肉果。若大泻气脱,口眼俱闭,呼吸欲绝,急灸气海穴,进大剂参附温补。

 

气下

病证名。因恐惧而致气下陷。九气之一。《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素问·奇病论》:“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详九气条。

 

气郄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长强。见该条。

 

气味阴阳

中药学名词。指药物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四气中的热、温属阳;寒、凉属阴。五味中的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升、浮属阳;沉、降属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气味

中药学名词。即性味。指药物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的基本属性,它们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与效能。

 

气为血帅

生理学名词。指气对血的推动、统摄和化生的作用。气为阳是动力,血为阴是基础。气行血亦行,气虚血亦虚,气滞血亦滞,脾气虚则血失统摄而溢,气火盛则迫血妄行而泄。《本草纲目》卷五十二:“故曰气者血之帅也。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热则行,气寒则凝。”治疗上,补气摄血、行气活血、益气固脱等都是这种理论的运用(《血证论》)。

 

气痛

病证名。气滞三焦所致疼痛。出《灵枢·五色》。气滞上焦,则为心胸痞痛,宜枳橘汤、清膈苍莎丸;气滞中焦,则为腹胁刺痛,宜木香破气散、撞气阿魏丸;气滞下焦,则为疝瘕、腰痛,宜四磨汤木香槟榔丸;气滞于内,则为癖积疼痛,宜化积丸三棱散;气滞于外,则为遍身刺痛,或浮肿,或(月真)胀,宜流气饮子木香流气饮

 

气痰

痰证之一。

①即燥痰。《医宗必读·痰饮》:“在肺经者,名曰燥痰。又名气痰。”

②梅核气类病证。《医学入门》卷五:“七情痰滞咽膈,多胸,胁痞满,名曰气痰。”又曰:“七情郁成,咯出不出,咽之不下,形如破絮,或如梅核,四七汤;久者换苏子加黄芩、山栀、海石、三仙丸、千金指迷丸。”

③素有痰疾,因气恼而喘咯咳唾的病证。《泰定养生主论》:“气痰者,因事逆意而然也。皆素抱痰疾者,因风寒气热味,而喘咯咳唾。”

 

气胎

病名。假孕症型之。《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四:“因当经着气伤肝,久郁冲于血海,似怀胎而无形,此名气胎。”多因平素性躁多怒,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冲任胞脉阻滞所致。症见经闭腹大,状如怀孕。治宜疏肝理气行血,方用逍遥散加木香、香附川芎等。

 

气嗽

病证名。肺虚邪气壅塞所致咳嗽。见《肘后备急方》。《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肺主于气,若肺虚,则风寒入于经络,而成咳嗽也。”治用干姜散、五味子散等。亦可由宿热及饮食伤热,而致久嗽肺虚。《外台秘要》卷九:“肺气嗽者,不限老少,宿多上热,后因饮食将息伤热,则常嗽不断,积年累岁,肺气衰,便成气嗽。”七情郁结,劳伤脾肺亦可引起本病。《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病源流》:“气嗽,七气积伤成咳也。其脉浮洪滑数,心兼上气喘急,痰涎凝结,或如败絮,或如梅核,滞塞咽喉,吐不出,咽不下。多因七情郁结,或劳伤脾肺。”治宜团参饮子苏子降气汤、星香丸。

 

气烁

病证名。指正气为邪气所消烁。《素问·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

 

气水肿

病证名。消肿之一。肺肾不足,水气留滞皮肤的病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夫肾主水,肾虚则水妄行;肺主气,肺虚则卫气不能循环。水之与气,留滞皮肤,令身体四肢肿满,故名气水肿也。”证见肿满喘急,大小便涩,胸胁烦闷等。治用大腹皮散猪苓散、木香圆等方。

 

气水

古病名。十水之一。见《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气水者,其根在大肠,其状乍来乍去,乍盛乍衰者是也。此良由上不下通,关窍不利,气血痞格,阴阳不调而致之也。”

 

气衰呕吐

病证名。见清·罗应章《经验医库》。脾胃气虚不化所致。证见呕吐,面白唇淡,形寒胃冷,口渴不欲饮水。治宜健脾气,用加减六君子汤

 

气收

病证名。因寒所致卫气、脏气收聚之证。九气之一。《素问·举痛论》:“寒则气收。”《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有气收、胸寒上喘,腹胀不和者,宜分气紫苏饮。”参见九气条。

 

气食泄

病证名。《不居集》卷二十一:“气食泄,腹痛下无休时,去如蟹渤者,气食交并而作泄也。”《世医得效方》治气痢泄如蟹渤,用牛乳汤、异香散、木香匀气散等方。

 

气胜形

病证名。指一种形气相失的病证。人体以元气为本,元气充足虽形体瘦小,仍属健康。若因疾病的缘故,形肉大脱,喘急气满,元气无所依附者,为气胜形,是垂危之候。《灵枢·寿夭刚柔》:“平人而气胜形者寿,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矣。”

 

气舍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舌下神经袢肌支及颈前静脉,深层为颈总动脉。主治咽喉肿痛,颈项强急,咳嗽,气喘,瘿瘤,瘰疬等。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条灸3-5分钟。

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气合。即脐中。见该条。

 

气少

病证名。亦称气短。呼吸无力或浅表、急促的症状,病人自感气的交换不足。由气虚所致。治宜益气。

 

气上

病证名。气逆冲上。九气之一。《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详九气条。

 

气疝

病名。指因气郁而发疝者。其证约有三,一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该书所论五疝、七疝内均包含有气疝。其因“皆由脏腑虚弱,饮食不节,气血不和,寒温不调之所生也。”“腹中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治宜理气为主,内服用荔香散。二指因气郁而发作之阴囊坠痛,或兼有少腹结滞不适,大便秘结、小便涩难,遗尿,腹胀满等症状。此证则治宜疏肝理气,内服导气汤,或用天台乌药散。若气虚者,可选用补中益气汤。三者系指小儿偏气。《儒门事亲》:“或小儿亦有此疾,俗名曰偏气。”其一可能系一般气郁所致之腹痛者;其二则含有阴囊、睾丸之疾患所作者;其三或即小儿之腹股沟斜疝者。

 

气色门户

诊断学术语。出《望诊遵经》。气色,指五脏的精气及反映于面部色泽;门户,指五脏在面部分属部位。五脏各有主色和分部,前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从面部一定部位的色泽变化,以推测五脏的病变及预后。这种诊法,须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才合实际。

 

气散腹胀

病证名。真气耗散所致腹胀。见《症因脉治》卷三。证见时胀时退,气怯言微,目慢神清,静则稍减,动则胀急。多因劳累太过,中气受伤,或久病缠绵,元气受损,真气散乱所致。治宜补气敛气为主,气怯言微,宜生脉散;动作胀急,静则稍减,宜戊己汤加敛气药;气不归元,宜都气丸纳气丸;气虚极,宜四君子汤。参见橘煎等方。

 

气乳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乳母忧思气结哺儿,令儿致病。因思则伤脾,儿饮其乳,则病吐泻腹胀,面黄而啼。宜乳母与病儿同治,乳母服逍遥散以解肝郁,病儿服香砂六君子丸以健脾消胀。

 

气热不得卧

病证名。气分受邪热所致不寐症。昼则发热,夜则身凉,是阳气伤于阳分而不得卧;昼则发热烦躁,夜亦发热烦躁,是气受邪热,重阳无阴而不得卧。如左脉浮数,宜羌活败毒散加黄柏、知母;左关数大,宜柴胡饮子;右关洪数,宜白虎汤;骨节烦热,宜地骨皮散

 

气怯

病证名。指胆气虚怯出现惊慌诸症,如气短、心烦、失眠、惊悸不安、口苦、恶心等。因中气不足,脾虚生痰,或痰湿挟热,阻碍胆汁疏泄和肝气生发所致。治宜补气安神。

 

气迫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气候失常,不能应时而至,成为致病因素。《素问·六节脏象论》:“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

 

气痞

病证名。

①表邪因误下入里,无形之邪结于心下,按之柔和不痛的痞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②气膈。多因忧思郁结所致。证见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六朝时医家谓之气膈。初起理气和营,解郁消痞,用木香化滞汤等;日久虚中挟实,兼见肢体懒倦,宜健脾行滞,用枳实消痞丸

 

气呕

病证名。因七情伤感、盛怒气逆所致呕吐。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心膈胀满,气逆于胸间,食入即呕,呕尽却快,名曰气呕。”治宜降气和中,可选用茱萸人参汤、薷香汤、丁香透膈散、五膈宽中汤等方。

 

气逆失血

病证名。气逆而致呕血。多因情志过分激动,肝火随气上逆所致。常伴见胸胁满痛、烦躁而渴等症。可用小乌沉汤加芍药、生地、丹皮、黄芩、黄连

 

气逆难产

病名。又名气结难产。见《傅青主女科》卷下“气逆难产五十九”。指因气逆造成胎儿不能产出。多因产妇临蓐心怀恐惧,恐则神怯,怯则气下而不能升,气既不升,则上焦闭塞而气逆,气逆不行,小儿转动无力,以致临蓐数日,儿头尚未到产门不能下生。治宜利气安神,调畅气机。并应安慰产妇,使其不忧虑焦烦,方用舒气散(人参、当归、川芎、白芍紫苏梗牛膝陈皮、柴胡、葱白)。

 

气逆耳聋

病名。《济生方》卷五:“大抵气逆耳聋尚易治。”《证治准绳·杂病》“气逆耳聋有三,肝与手太阳少阳也,经云,肝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手太阳气厥而耳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手少阳气厥而耳聋者,其候耳内浑浑焞焞。此皆气逆而聋也。治宜四物汤龙荟丸降火及复元通气散调气是也。”参见耳聋条。

 

气逆

病证名。

①脏腑经脉之气逆乱失和之证。九气之一。《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详见九气条。

②火热之气逆乱上冲之证。《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气逆,火病也。”“皆由火热上冲,气不得顺之所致也。然则治逆,惟有散火,而散火必先降气,气降则火自清,火清而逆自平也。”气逆亦可由痰壅、食积、形寒饮冷、上实下虚等因所致。参见气病等条。

 

气纳三焦

子午流注针法用语。与血纳包络相对。《针灸大全》:“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意指当阳干的重见时,分别按生成的关系取三焦经的五输穴。如甲日于甲戍时开胆经的井穴,至甲申时重见甲,取三焦经荥(水)穴。甲属木,为水生木关系。

 

气秘

病证名。气滞或气虚所致的便秘。见《济生方·大便》。多因七情郁结,气壅大肠,或中气不足,传送无力所致。气滞者证见心腹胀满,胁肋刺痛,欲便不得便。气虚者证见言语无力、神思倦怠,大便不出。气滞者破结导滞,木香、槟榔、枳壳、陈皮、杏仁等类。气虚者,补而行之,而不宜破。朱丹溪治肺气不降之气秘,用枳壳、沉香、诃子、杏仁等;老人虚人津液少者,用胡麻、麻仁、阿胶等。《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治气秘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善噫者,用苏子降气汤加枳壳。

 

气门

①解剖结构名。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主治产后恶露不止,崩漏,不孕症,尿闭等。直刺1.5-3寸。灸3-7壮或5-15分钟。

③子户穴别名。出《世医得效方》。

 

气厥头痛

病证名。因情志触发,气逆于上所致的头痛。见《丹溪心法附余·风热门》。证见头痛,头目昏眩,胸腹胀满,呕吐酸水等。治宜理气解郁,用芎乌散加味。

 

气厥

①厥证之一。中气衰竭,或气机怫郁上逆所致厥证。见《景岳全书·杂症谟》。气虚气实,皆能致厥。气虚卒倒者,必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为气脱之证,宜参、芪、归、术、地黄、枸杞、大补元煎之属,甚者治以回阳饮、独参汤。气实而厥者,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为气逆之证,治宜排气饮,或四磨饮,或八味顺气散苏合香丸之类,先顺其气,然后随其虚实而调理之。气厥亦称中气。《证治要诀·厥》:“气厥,即中气。”

②病理名词。指气逆。《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变衄衊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气绝

病证名。十二经脏气衰竭败绝的病证。见《难经·二十四难》。足少阴气绝,即骨枯。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手太阴气绝,即皮毛焦。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三阴气俱绝者,则目眩转目瞑。六阳气俱绝者,则阴与阳相离,绝汗乃出,大如贯珠。《备急千金要方·肺脏》:“扁鹊曰,气绝不治,喘而汗出,二日死。气应于手太阴,太阴气绝,则皮毛焦,气先死矣。”参见气极、脉绝条。

 

气结难产

病名。出《续广达生篇》。即气逆难产。详参该条。

 

气结腹胀

病证名。气机郁结所致腹胀。见《症因脉治》卷三。证见胸腹凝结作胀,胀而不休,或胸前饱闷,或小腹胀急。多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或思虑伤脾,脾气郁结,气血凝滞所致。治宜理气解郁为主。若攻冲刺痛,宜四七汤。寒凝结胀,宜厚朴汤。胸前饱闷,宜枳桔平胃散。小腹胀急,宜青皮散。小便涩滞,宜木通饮。

 

气结腹痛

病证名。气滞郁结所致腹痛。亦称气滞腹痛。见《症因脉治·腹痛论》。证见胸腹胀满,痛应心背,失气则痛减,气闭则痛甚。多因七情郁结,气食相凝,用力迸气及起居不慎所致。治宜调气散结为主。心腹胀者,宜枳朴香砂汤、木香调气散。痛应背心,气结痰凝者,宜二陈四七汤。气食相凝,中气郁结者,宜调气散。气结便实,脉数应下者,宜厚朴大黄汤。脉迟应下者,宜煮黄丸。郁伤肝脾之络,致败血瘀留,遇劳役伤怒,腹痛即发者,宜辛通润血,用桃仁桂枝薤白穿山甲等药。

 

气结

病证名。气分郁结之证。九气之一。《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有气结,痰在喉间吞吐不得,膈痞呕恶者,宜四七汤。”参见九气条。

 

气街

①脉气所行径路名。指经脉之气汇聚和流通的共同通道,其范围超出经脉主干之外。分四气街。《灵枢·卫气》:“胸有气街,腹有气街,头有气街,胫有气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所述脉气流经头部的,都通至脑;脉气流经胸部的,都通至胸和背腧;脉气流经腹部的,都通至背腧和冲脉;脉气流经下肢的,都通至腹股沟及承山、踝上下等部。说明了经络在头面、胸、腹、胫各部的分段联系。

②指气冲部,当股动脉经行腹股沟处。如足阳明胃经“入气街”中即指此。

③气冲穴的别名。见该条。

 

气脚

病名。指情志因素或寒热邪毒所致之脚膝病证。《中藏经·论脚弱状候不同》:“人之喜怒忧思,寒热邪毒之气,自内而注入于脚,其状类诸风、历节、偏枯、痈肿之证,但入于脚膝,则谓之气脚也。”与脚气之病邪从外而入于脚,从足而入于脏者不同。

 

气交

指阴阳二气的交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气急喘

证名。喘急无痰。见《丹溪心法·喘》:“气急喘者,呼吸急促而无痰声。”

 

气极

病证名。以气虚为主证的劳伤虚损重证。六极之一。因脏气不足,正虚邪袭所致。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偏虚者,证见短气不能言,入晚甚,乏力,皮毛焦,治宜益气,用诃黎勒丸钟乳石散、益气丸等方。偏实者,证见喘急胸满,易怒,心腹胀满,口燥咽干,发热,唾血等,用麻黄散前胡汤等方。

 

气积

病证名。九积之一。因气机郁滞成积。见《儒门事亲》卷三:“气枳,噫气痞塞,木香、槟榔之类,甚则枳壳、牵牛。”因忧思郁怒,久不得解所致。证见胸闷痞塞,嗳气则舒,胁腹膨胀,或痞块时隐时现,或游走不定等。治宜疏肝理气为主,方用七气汤,或四逆散加香附、郁金、青皮、陈皮。本证可见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胆囊炎等疾病。

 

气机不利

病因病理学术语。泛指脏腑功能活动失调。通常用以说明脏腑气化过程中,升清降浊机能紊乱,因而产生呃逆、胸脘痞闷、腹胀、腹痛、二便失调等。

 

气机

生理学名词。泛指功能活动,用以概括各脏器官的生理性或病理性活动。如气机失调,气机阻滞等。

 

气会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所指为膻中穴。膻中位于两乳之间,内部为肺,肺主气,诸气皆属于肺,凡属气分病症,皆可酌情取用。参见八会穴条。

 

气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气黄者,上气心闷,腹胁胀痛,两脚冷疼,睡卧不安,小便淋涩,状似脾黄。”《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气黄,病人初得,先从两脚黄肿,大小便难,心中战悸,面目虚黄,不能食。”治用灸烙法,内服葫芦饮方。

 

气缓

心气舒缓。九气之一。《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详九气、喜气条。

 

气化不利

病证名。又称气化无权。指由于阳气不足,不能使体内生化机能畅旺,而致消化、吸收不良,影响气、血、精、液等的化生和体液代谢产物的排除。狭义的常指由阳虚而引起水液代谢机能障碍,致痰饮内停,水湿不化,小便不利等症。其中,实证病多在腑,与膀胱、三焦有关;虚证病多在脏,与肺、脾、肾有关。

 

气化

生理学名词。泛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通常表示生理性的气机运行变化。如脏腑的功能、气血的输布、经络的流注等。又专用于概括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如三焦对体液的调节称“三焦气化”,膀胱的排尿功能称“膀胱气化”。《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气化则能出矣。”

 

气户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布有锁骨上神经及胸前神经的分支和胸肩峰动、静脉分支,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吐血,呃逆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气喉

解剖学名称。《喉风论》:“……喉通天气,呼吸之道也,俗名气喉。”即喉。详该条。

 

气合

经穴别名。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脐中。见该条。

 

气耗

病证名。内气耗损之证。九气之一。《素问·举痛论》:“劳则气耗。”详九气条。

 

气海俞

经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和第二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腰痛,月经不调,痛经,痔漏下血,下肢瘫痪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气海

①人体部位名。有上下之分。膻中为上气海,是宗气所聚之处。《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丹田为下气海(《类经附翼》)。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脖胦、下盲、下气海。属任脉。盲之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虚脱,厥逆,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及尿潴留,尿路感染,肠梗阻等,具有强壮作用。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气关

①小儿指纹的诊断部位之一。出《幼科全书》。又名中关。指纹伸延至食指第二节为气关,表示病邪较重。

②推拿部位名。指三关之一。位于食指中段指节的腹面。用揉法可行气通窍。《保赤推拿法·揉气关法》:“气关,在食指正面第二节,揉之,行气通窍。”参见指三关条。

 

气鼓法

正骨法。用于胸部肋骨个别骨折或错位手法复位之方法。其法令患者仰卧,背部垫高,命患者用力进行深呼吸,同时手术助手以双手按压患者腹部,使患者之胸腔大量充气,此时手术者则按压骨折、错位处突出之骨端。如此,则借“鼓气”之内力与手术者所加之外力将骨折或错位而内陷之骨端鼓出与外突之骨端并合,以达到整复原位之目的。然后即可固定治疗。

 

气鼓

病证名。鼓胀之一。

①气机郁滞所致鼓胀。见《万病回春·鼓胀》:“中空无物,有似于鼓,小便短涩不利,其病胶固,难以治疗,用分消汤加减。”

②气虚所致全身肿胀。见《石室秘录·内伤门》:“气臌乃气虚作肿,似水臌而非水臌也。其症一如水鼓之状,但按之皮肉不如泥耳。必先从脚面肿起,后渐渐肿至上身,于是头面皆肿者有之。”治以健脾行气加利水之药,方用消气散。勿以水臌法治之。并禁食盐

 

气功推拿

推拿方法之一。即运气按摩。见该条。

 

气功

近代养生术语。是运用意识的作用,对人体生命过程实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从而协调身心关系,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一种自我身心锻炼法。调身、调息、调心为气功的三要素。《太清调气经》:“服气功余暇,取静室无人处散发脱衣。”《延陵君修养大略》:“此言无可救者,只谓气功已晚,自我之事不及矣。”《中山玉匮服气经》:“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专其精通,则世一、二。”中国传统气功渊远流长,内容极其丰富。古代的导引、吐纳、服气、胎息、存思、守一、内视、坐忘、心斋、内丹、止观等,都属于气功范畴。可分为动功与静功,以静功为主。道、释、儒、医等各家对气功都有深入探索,流派纷呈争艳,又互为影响融通。

 

气膈

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因恼怒太过,肝木乘脾所致膈证。《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气鬲之为病,胸胁逆满,咽塞,胸鬲不通,恶闻食臭。”或见大小便闭涩,不时吐逆等症。治用七气汤、四七汤等方。若见脾胃久冷,心腹痞满,饮食无味,面色萎黄等,可用《圣惠》沉香丸

 

气高

证名。胸满气喘不平,义同息高。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盛则气高。”上盛或因病邪壅阻而致肺气胀满;或因真阳不固而上浮,见下虚上盛之证。

 

气疳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疳。详该条。

 

气府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气分证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温热病的化热阶段。临床以发热不恶寒,舌苔转黄为特点。多从卫分证转来,或由伏热内发。病机以中焦阳明(胃、肠),也包括肺、脾、胆等脏腑。如热结胃肠则口渴引饮,大便秘结或下利;湿热交阻中焦脾胃,则胸闷脘满、舌苔腻滞;热郁于肺则鼻煽气促、咳嗽痰黄;或热毒壅盛;或邪传少阳等。

 

气分寒

病证名。指寒在气分者,多与素体脾胃阳虚有关。宜桂枝加附子汤,或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之类。

 

气分

①泛指气的范围及其病证。

②病证名。指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的实热阶段。以中焦阳明为主,包括肺、胆、脾、胃、大肠等脏腑,范围较大。参见气分证条。

③病证名。出《金匮要略》。指寒气乘阳之虚而结于气分之病。《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夫气分者,由水饮搏于气,结聚所成,气之流行,常无壅滞,若有停积水饮搏于气,则气分结而住,故云气分。”

 

气反

①病因病理学术语。指上下内外之病气相反。《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张志聪注:“气反者,谓上下内外之病气相反也。如下胜而上反病者,当取之下,上胜而下反病者,当取之上,外胜而内反病者,当取之外旁。”

②《内经》取穴法之一。指取穴与病所相反。《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类经》:“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故病在上取之下,谓如阳病者治其阴,上壅者疏其下也;病在下取之上,谓如阴病者治其阳,下滞者宣其上也;病在中旁取之,谓病生于内而经连乎外,则或刺、或灸、或熨、或按而随其所在也。”又《灵枢·卫气失常》:“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旁取之。”与此说类似。参见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各条。

 

气呃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呃逆源流》。因气滞或气虚所致的呃逆。气滞而呃者,宜木香调气散、调气平胃散气郁汤。肺气郁痹,面冷、频呃、咽喉不爽者,宜舒展清阳,用枇杷叶、川贝、郁金、射干通草等药。中气虚者,宜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阳气欲尽,呕吐,呃逆,下利,两脉微涩者,急宜温阳驱阴,用干姜、吴萸、人参、茯苓、丁香、柿蒂、炮附子等。

 

气端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十穴。主治脚气,足趾麻痹,足背红肿,并用于急救。直刺0.1-0.2寸。艾炷灸3壮。

 

气道

出《灵枢·口问》。即息道。详该条。

 

气单

病名。《喉科紫珍集》上卷:“此症因受湿热郁气,七情所伤而起。初起靠舌根横生,红紫色,青筋直现。”治宜解郁除湿,方用逍遥散和二陈汤加减化裁治疗。

 

气促

证名。呼吸短促。因邪、水饮等所致。《类证治裁·喘症》谓呼吸促而不能续,似喘而无痰声,其证有二:一属支饮,证见短气有微饮,治宜苓桂术甘汤、肾气汤等方。一属气虚,证见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去茯苓加黄芪;腹中气不转者,倍甘草;肺气短促,倍人参,加白芍。若失血后阴火上乘,短气不足以息,或肾虚发热唾废者,生脉散加当归、黄芪、生地。

 

气喘

病证名。

①各种呼吸困难证候的总称。包括实喘与虚喘两类。详见喘证、实喘、虚喘条。

②七情所伤导致的气喘。见《医学入门·喘》。《张氏医通·喘》:“有因气而喘者,遇恼便发,脉必沉弦。此气滞其痰也,苏子降气汤。”

 

气冲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气街。属足阳明胃经。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髂股沟神经,腹壁浅动、静脉,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主治疝气,偏坠,睾丸肿痛,小便淋漓,月经不调,带下,难产,遗精,阳痿等。直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附注]本穴位置,《针灸甲乙经》载:“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素问·热刺篇》王冰注谓:“在腹脐下横骨两端鼠鼷上同身寸一寸动脉应手。”其与腹正中线距离有2寸(《针灸甲乙经》)和3寸(《针灸资生经》)二说。今从《针灸甲乙经》和《素问》王冰注定位。

②经外穴别名。《医学纲目》:“气冲在气海旁一寸半。”所指即经外穴气中。见该条。

 

气池

小儿头面部望诊部位。见《奇效良方》。眼平视,瞳孔直下1寸处,相当于眶下孔之部。气池红,主伤风传变在脏,三焦有热之证。

 

气不足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正气不足。《灵枢·口问》:“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

 

气病

脏腑经络气机失调的病证。见《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有虚实之分,虚者由精气内夺,实者由邪气偏盛。虚证可见气耗、气消、气脱等;实证可见气结、气乱、气逆等。气病与情志过极关系密切,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亦与寒热偏胜有关,如聚热则腠理开而气泄,聚寒则经络凝涩而气收。又劳损可致元气虚衰,积聚可使气机壅阻。古有七气、九气等名 。以肺主一身之气,肾为元气之根,故气病与肺肾疾患影响尤深。血病与气亦有密切联系,以气为血帅,气病常易导致血疾。参见气病各条。

 

气鳖

病证名。因多气恼怒所致瘕病。以其瘕块形状如鳖,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平时多气,血凝于气,而成气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入咽,下餂入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则如钱。宜芜荑汤。”

 

气痹

病证名。由情志刺激等因素引发的痹证。《中藏经·论气痹》:“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则邪气愈胜,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能行,攻于左则左不遂,冲于右则右不仁,贯于舌则不能言,遗于肠中则不能溺,壅而不散则痛,流而不聚则麻。”宜节忧思,慎喜怒。不能食者,用蠲痹汤加减;半身不遂,口不能言者,治法参中风、类中风。

 

气闭耳聋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系指耳聋之因于气闭者。治宜顺气解郁。方用逍遥散加减。参见气闭条。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