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r~s-->拼音S-->(拼音S)第二篇

(拼音S)第二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水中金

名词。出《本草原始》。即月经。详该条。

 

水中病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水症

病证名。因经络不畅,水气停聚,致腹内结块。《诸病源候论·水病诸候》:“水症者,由经络否涩,水气停聚在腹内,大小便不利所为也。其病腹内有结块(革卯)强,在两胁间膨膨胀满,遍身肿,所以谓之水症。”治宜理气逐水,用木香丸等方。参见症条。

 

水针麻醉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水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即按针麻要求向穴位注入注射用水或药液以达到镇痛作用而施行各种手术。可用于普通外科、五官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及各种门诊小手术,其中以甲状腺手术、五官科手术、颅脑手术效果较好。

 

水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指用注射器为针具将药液注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针注疗法和穴位注射疗法。临床操作时,在选取的穴位上,按肌肉注射的要求,在进针得气后,缓慢推入药液。一般凡适合于肌肉注射的中西药物,均可据情选取。常用的有葡萄糖、注射用水、各种维生素、普鲁卡因,当归红花注射液及部分抗菌素等药物。通常用量均小于该药物的常规剂量,头面和耳部穴位须更少。应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有些药物须做过敏试验,还应避免将药液注入关节腔内或刺伤内脏。常用于腰腿痛,肩背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高血压,肝炎,消化性溃疡及神经衰弱等。

 

水胀

病名。胀病之一,胀满而兼见面目四肢俱肿,或怔忡喘息。《灵枢·五癃津液别》:“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备急千金要方》:“水胀,胀而四肢面目俱肿。”《金匮翼·胀满统论》:“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而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即为水胀是也。”初起宜去其水,用葶苈木香散;久则宜补脾土以制水,用中满分消丸。参见水鼓条。

 

水脏

人体器官名。指肾。肾主水液。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水运临子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丙为水运,子为水的正位,中运水与岁支子同气,故所指即丙子年为岁会。参见岁会条。

 

水运

运气术语。五运之一。水主丙辛,凡丙年、辛年,均属水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丙辛之岁,水运统之。”

 

水郁折之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水郁折之,谓制其冲逆也。”水郁,指水气郁滞;折,调节制约。水郁的根本病机多在于肾,如肾阳衰微,症见颜面苍白,头晕眼花,腰部酸痛,四肢发冷,小便短少,而及下身浮肿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可用温肾利水法,以调节制约,增强气化功能。他如汗法、逐水法、利小便法等,也属水郁折之的范围。

 

水郁

病证名。五郁之一。水气郁阻,而见水肿胀满。二便阻隔之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治汇补》卷二:“水肿胀满,二便阻隔,皆水郁也。治宜折之。折者制御之也。伐而挫之也,渐杀其势也。”《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论折之之法,有健脾、温补命门、补肾、利水诸法。可用折郁汤、补火解郁汤等方。不效者,或发汗,或通利二便。参见五郁、郁证条。

 

水俞五十七处

治疗水病的五十七穴。出《素问·水热穴论》。即肾俞五十七穴。见该条。

 

水瘿

病名。瘿之一种。见《外台秘要》卷二引崔氏方。《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养生方》云:“诸山水里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崔氏所论,指出“凡水瘿、气瘿,可瘥。”或指因水土因素而引起的甲状腺肿大。或如崔氏所云:“平旦手挽瘿令离项,掐其下根,脉断愈。一日一度掐,易愈者七日,如难差者三七日愈。”实为慢性手术切除,或类痔之挂线结扎手术。一般证治参瘿条等。

 

水衣

名词。出谢文祥《救产全书》。即胞衣。详该条。

 

水靥

病证名。指痘疮结靥而有脓水溢出。《痘疹慈航》:“痘靥时,有外溃而脓水淋漓者,谓之水靥。”

 

水液浑浊

证名。指小便浑浊。《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类经》卷十三:“水液,小便也。”参见便浊条。

 

水穴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扶突。见该条。

 

水咻咳

病证名。肺有水饮而呻吟喘咳。《不居集》卷十五:“水咻咳者,水停肺而咻喘咳嗽也。”治用芫花末和米粉糊成颗粒,煮食。详水咳、咳嗽条。

 

水性流下

病因病理学名词。系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往下流的自然现象,比喻水湿邪气所致病变有向下趋势的特点。如腹泻、下肢倦怠和浮肿等。

 

水泻

病证名。泻下稀水,如水下注。又称水泄、注泄、泄注、注下。多因脾胃虚弱,感寒停湿及热迫肠胃所致。《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脾胃怯弱,水谷不分,湿饮留滞,水走肠间,禁固不能,故令人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若肠胃虚弱受于气,或饮食生冷伤于脾胃,大肠虚寒,故成水泻也。”可用藿香正气散苓姜术桂汤胃苓汤、香连散等方。湿泻、寒泻、热泻等均可表现为水泻。详各该条。

 

水泄

病证名。泻下稀水,如水下注。见《素问玄机气宜保命集·泻论》。即水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水泄,肠鸣如雷,一泄如注,皆是水。”详水泻条。

 

水哮

病证名。痰水蓄肺所致的哮症。《医学入门·哮》:“水哮者,因幼时被水停蓄于肺为痰。”症见咳喘哮吼,唾清稀痰沫,胸胁疼痛或见形肿呕吐等(《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治宜祛水饮、肃肺气,可选用小青龙汤金沸草散导水丸等方。

 

水霞翳障

病名。清·佚名《眼科捷径》:“此眼初患之时,因肝脏壅热,肝受毒风,时常发歇不定,致令乌珠生翳如葱白,淡淡如水霞之状。”治宜清肝泻热,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冰瑕翳深外障。

 

水瑕深翳

病名。《世医得效方》卷十六:“黑水(指黑睛)内横深瑕盘,青色沉沉深入,痛楚无时,盖五脏俱受风热。”治宜清泄三焦热邪,方用凉膈散清胃散等加减。参见冰瑕翳深外障。

 

水位

运气术语。寒水所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王冰注:“水之位,冬至前后各三十日,终之气也。”

 

水土不服

病证名。指初到一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暂时未能适应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等。

 

水突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水门。属足阳明胃经。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以及颈总动脉。主治咽喉肿痛,气喘,咳嗽,以及甲状腺肿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水蛇

病名。疔发于指头部位之一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又名水蛇头疔,以其形似而命名,即指疔头。症见手指头部有明亮色黄之水泡者。治宜以消毒针尖挑破水泡放去泡中毒水,余证处理参见指疔条。

 

水疝

病名。阴囊积水水肿之病证。出《儒门事亲》卷二,因水湿之气下注,或感受风寒湿邪而发。症见阴囊部肿胀疼痛,阴汗时出,或见阴囊部肿大光亮如水晶状,不红不热;或有搔痒感,破溃伤流黄水;或于小腹部按之而有水声。治宜行气逐水。轻症者可选用五苓散加减,重症者可选用禹功散加减。相当于睾丸鞘膜积液,阴囊水肿等病。积水者可用穿刺放水或选用外科手术治疗。

 

水泉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郄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及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小便不利,目视昏花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穴别名。《千金要方》载:“石淋小便不得,炙水泉三十壮,足大敦是出。”

 

水气肿满

病证名。指水肿气急喘满。《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六:“夫小儿水气肿满者,由将养不调,脾肾两脏俱虚故也。……肾虚不能传其水液,脾虚不能克制于水,故水气流溢于皮肤,故令肿也。”先宜理脾利水,用茯苓导水汤;继宜温肾渗湿,用金匮肾气丸

 

水气凌心

病证名。指水气上逆,引起心脏的病变。凌,侵犯的意思。由于脾肾阳虚,气化障碍,水液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产生痰饮,水肿等水气病。水气上逆,停聚胸膈影响心阳时,可致心阳不振,心气不宁,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治宜温阳益气、宁心涤饮。

 

水气喘促

病证名。因水气逆行乘肺所致喘促之症。《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水气喘促,乃水气逆行乘肺,肺得水而浮,喘不能卧,气不宣通。当从小便去之,宜桂苓甘术汤,肾气丸。”即水喘。参见水喘条。

 

水气不调

病证名。指水气失去正常的调节。《千金要方》:“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

 

水气

病名。

①指水肿。《素问·评热病论》:“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金匮要略》载有水气病,包括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

②指水饮、痰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参见水肿各条。

 

水癖

病名。因水气结聚两胁而成癖病。《诸病源候论·水病诸候》:“水癖由于浆不消,水气结聚而成癖,在于两胁之侧,转动便痛,不耐风寒,不欲食而短气是也。”又称支饮。《儒门事亲·内积形》:“积水转甚,流于两胁,世谓水癖,或谓支饮。”参见癖、支饮条。

 

水逆

病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因内有伏饮所致,治宜通阳利水,用五苓散。《伤寒论条辨》卷一:“伏饮内作,故外者不得入也。盖饮亦水也,以水得水,涌溢而为格拒,所以谓之曰水逆也。”

 

水沫疮

病证名。指腿间疱疹,因冷水沫后而加重。《扁鹊心书》:“小儿腿胻间有疮,若以冷水洗之,寒气浸淫,遂成大片,甚至不能步履”为水沫疮。可用葱、椒、葱煎水洗后,再以百花散掺之。

 

水苗法

人痘接种法。取痘痂20-30粒,研为细末,和净水或人乳三、五滴,调匀,用新棉摊薄片,裹所调痘苗在内,捏成枣核样,以线拴之,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通常至七日发热见痘,为种痘成功。此法为我国古代人痘接种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可达到预防天花的目的,即便发病,亦可起到减轻病情,避免产生危重的病情。

 

水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水突。见该条。

 

水轮

人体部位名,系眼的五轮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冰轮。《银海精微》认为:“肾属水,曰水轮,在眼为瞳人。”即瞳神。其疾患多与肾、膀胱有关。详见瞳神条。

 

水癞

病名。麻风病分类证型之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因患者多先有水病史而得名。其病因系由水病留停,并触风发动。毒邪入肾而成。初发逐渐遍体成疮,日久眉毛脱落,四肢无力。继则腐烂,色呈紫黑,不知痛痒,甚则脚底溃漏,阴茎腐蚀溃烂。相当于晚期瘤型麻风病。证治参见厉风条。

 

水廓

人体部位名。系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自然界之物质现象予以命名。见《银海精微》。又名坎廓、坎水廓、津液廓。

①《审视瑶函》:以(气)轮上血脉丝络为凭,“坎正北方,络通膀胱之腑,脏属肾。”

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水廓即水轮也。水轮属肾,肾与膀胱为表里,故轮主藏为肾病,廓主府为膀胱病。”

③《目经大成》卷:“坎为神膏,络通膀胱三腑,脏属于肾。”

④《张氏医通》卷八:“肾之府为水廓”,有名无位。

⑤陈达夫《中医眼科法要》认为此廓位于白睛正下方,属膀胱。水廓,历代医家多认为脏属肾,腑属膀胱。故肾、膀胱的病变与水廓密切相关。

 

水亏火炎

病证名。

①指肾水不足,引起心火独旺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心烦、头晕耳鸣、失眠或睡卧不宁,舌尖红,脉细数等。

②指肾本脏阴阳失调,出现阴虚阳亢的病变。详肾火偏亢条。

 

水亏火旺

病证名。

①火指心火,水指肾水。即水亏火炎。详该条。

②火指命门火。肾阴亏损,命门火偏亢,出现牙齿浮动而痛,性欲亢进,遗精等症。

 

水咳

病证名。由水饮凌肺引起的咳嗽。见《医学入门》卷四:“水咳,因饮茶水停蓄,为涎上涌,身热,胸满,怔悸者,小青龙汤;身寒胁硬者,玄武汤;结胸者,小半夏汤;小便闭者,十枣汤;小便涩者,五苓散。”《伤寒六书·咳嗽》将水咳分为太阳表水、太阳里水、阴证水气三证,以小青龙汤主太阳表水,十枣汤主太阳里水,真武汤主阴证水气。参见咳嗽条。

 

水灸

指用刺激性药物涂擦体表以治病的方法。《理瀹骈文》。:“痨瘵,用大蒜擦脊梁,名水灸。”《外治寿世方·劳伤》:“治劳病人未气虚者,水灸法:……尾闾起,擦上至大椎,又从大椎起擦下至尾沟,如此数十遍。”

 

水晶障证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水晶障翳证。《审视瑶函》:“此症色白清莹,但高厚而满珠,……其名有三:曰水晶,曰玉翳浮满,曰冰瑕翳。如冰冻之坚,傍珠斜视,白透睛瞳内。”详圆翳内障条。

 

水晶疯

病名。脚根喉风之别名。详该条。

 

水禁

病症名。系禁疮之一。出《痘疹经验良方》。痘疮将出,毒气方炽,误食生冷,以致痘毒停滞皮肉之间,隐隐有红点,红于头面、两胁、手足之际,发有水泡。如冷气在内则腹痛肚胀,冷气在外则发热恶寒,称为水禁。治宜温经散寒,选用肉桂丁香升麻、茯苓、大腹皮等。冷食伤及脾胃者,须防泄泻,再加山楂

 

水疥

病名。诸疥中之轻轻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该书分疥为大疥、马疥、水疥、干疥、湿疥。巢氏谓:“水疥者,(疒咅)XX如小瘭浆,摘破有水出,此一种小轻。”类似丘疹性荨麻疹,或为湿疥之轻微者。证治参疥条。

 

水结胸

①水邪结于胸胁的病患。症见结胸而无大热,头汗出,心下怔忡。《注解伤寒论》卷四:“但结胸无大热者,非热结也,是水饮结于胸胁,谓之水结胸。周身汗出者,是水饮外散,则愈;若但头微汗出,余处无汗,是水饮不得外泄,停畜而不行也,与陷胸汤以逐其水。”《伤寒全生集·辨伤寒结胸》:“若心下怔忡,头汗出,无大热,先渴后闷痛,揉之有声汩汩者,名水结胸,用半夏茯苓汤。”

②即结胸。《伤寒来苏集·陷胸汤证》:“水邪热邪结而不散,故名曰结胸。粗工不解此义,竟另列水结胸一症,由是多岐滋惑矣。不思大陷胸汤丸,仲景用甘遂、葶苈何为耶?”参结胸条。

 

水瘕

病证名。因经络不畅,水气结聚于心腹之间。《诸病源候论·水病诸候》:“水瘕者,由经络否涩,水气停聚在于心下,肾经又虚,不能宣利溲便,致令水气结聚而成形段,在于心腹之间,抑按作水声,但欲饮而不用食,遍身虚肿是也。”参见瘕条。

 

水激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种。见《外科启玄》卷八。系因足少阳胆经之风火郁结所致,多发于两胁部位,证见患部呈现虚肿红热,边缘清楚。治宜清热解毒,疏肝祛风之剂,方选小柴胡汤加减,外用青黛末调香油,或以鸡蛋清,涂患处。

 

水积

病证名。多饮汤水而致积病。为九积之一。《儒门事亲》卷三:“水积,足胫胀满,郁李、商陆之类,甚者甘遂、芫花。”《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水积,多饮汤水成积,胸胁引痛,沥洛有声也。宜牵牛子、甘遂、茯苓、猪苓,方用五苓散、十枣丸破积导饮丸。”参见积条。

 

水火之脏

人体器官名。指肾脏。肾藏人身元阴、元阳,亦即真水和真火,故称。参见肾条。

 

水火相济

生理学名词。系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与火的生克关系,来比喻心火与肾水、肾阴与肾阳的相互关系。互相协调,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称相济;互相失调称不济。参见心肾不交、水亏火旺条。

 

水火不济

病证名。指心肾两脏功能失调的病机。又称心肾不交。心属火,肾属水,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交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如果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或心火妄动,下灼肾阴,便失去了这种协调关系而出现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症。参见心肾不交条。

 

水火

气功学术语。指人之神、气。《中和集》:“天以日月为水火,《易》以坎离为水火,禅以定慧为水火,圣人以明润为水火,医道以心肾为水火,丹道以神气为水火,种种异名,无非譬喻。”

 

水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水黄者,身面青黄,脚膝浮肿,心腹胀满,上气烦闷,语声不出。”治用大黄甘草汤等方。

 

水寒射肺

病证名。指寒邪和水气犯肺脏而引起的病变。多由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证候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苔白腻,或伴有发热、恶寒等。治宜宣肺降逆,温化水饮。

 

水罐法

治疗法术语。拔罐疗法之一。使用时,将火罐放入清水或药液中煮沸3-5分钟,然后用镊子挟出,便出水液,迅速用毛巾擦去罐口沸水,趁热吸附于穴位或病痛局部皮肤上。有通经活血,逐寒去湿的作用。常用于感冒风寒,风湿痹痛等症。

 

水鼓

病名。多因饮酒过量,损伤脾胃,水湿停聚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少年嗜酒无节,多成水鼓。”主张治疗水鼓当以血气为主,兼以养阴利湿。《辨证录·臌胀门》:“人有水肿既久,遍身手足俱胀,面目亦浮,口不渴而皮毛出水,手按其肤如泥,此真水鼓也。”宜用决水汤决流汤逐水,续用五苓散、六君子汤等方调理。忌食盐。本病可见于肝硬变腹水、肾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出现腹水者。参见鼓胀条。

 

水谷之精

生理学名词。指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而化生的营养精华,它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来源于饮食水谷,禀受于后天,故又称后天之精。

 

水谷之海

人体器官名。为四海之一。指胃。《灵枢·海论》:“胃者,水谷之海。”胃为受纳、腐熟水谷的器官,故称。

 

水谷泻

病证名。见《幼科证治准绳》。又名水谷利。指小儿食物不化,与水液杂下的腹泻。多因脾胃素虚,饮食不慎,以致食物不消化而成。《小儿药证直诀》:“食不消,脾胃冷,故不能消化,当补脾,益黄散主之。”若伴有四肢不温,面色神疲等,治宜温中健脾,用理中汤加陈皮神曲、山楂;肠滑不禁者,用四神丸

 

水谷痢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

①指脾胃虚寒所致的痢疾。《时病论》卷三:“水谷痢者,糟粕脓血杂下,腹中微痛,登圊频频,饮食少餐,四肢困倦,脉来细缓无力,或关部兼弦,此因脾胃虚寒,虚则不能健运,寒则不能消化也。”治宜健脾温中。

②指水土不伏所致的痢疾。又称不伏水土痢,详该条。

③指飧泄。《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飧泄,亦曰水谷痢。”参见飧泄条。

 

水谷利

病名。出《太平圣惠方》。泄泻而见完谷不化。《卫生宝鉴·泄痢门》:“饮食太过,肠胃所伤,亦致米谷不化,此俗称水谷利也。法当下者举之而消克之也,加减木香散主之。”参飧泄、水谷泻条。

 

水谷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以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即地廓,属胃。因脾胃主纳水谷以养生,故曰水谷廓。此廓的病变常与脾胃有关。详地廓条。

 

水沟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名人中。别名鬼宫、鬼市、鬼客厅。属督脉。督脉、手足阳明之会。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布有面神经颊支,眶下神经分支,上唇动、静脉。主治中风昏迷,口噤不开,口眼㖞斜,面肿唇动,水气浮肿,小儿惊风,心腹绞痛,以及休克,晕厥,窒息,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低血压,急性腰扭伤等。向上斜刺0.3-0.5寸。

 

水疳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水疡。多因风火湿热相搏,攻冲头目所致。《张氏医通》卷八:“忽然一珠生于脾眦气轮之间者多,若在风轮,目必破损。有虚实大小之殊,实者小而痛甚,虚者大而痛缓,状如黑豆,亦有横长而圆者,头风人多有此患,清空膏神芎丸选用。”《审视瑶函》记载:本病与木疳相似,但部分稍异,色亦不同,黑者属水,参见木疳条。

 

水分

①病名。指先身肿而后月经闭止之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亦名妇人水分。详妇人水分条。又《脉经》:“妇人怀娠,三月而渴,其脉反迟者,欲为水分。”亦指水肿病。

②病证名。指水肿证型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水分候”:“水分者,言肾气虚弱不能制水,令水气分散,流布四肢,故云水分。但四支皮肤虚肿,聂聂而动者,名水分也。”

③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分水、中守。属任脉,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水飞

中药学术语。系一种中药炮制法。是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与水共研细,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粉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的粉末。多用于矿物药,如飞炉甘石

 

水毒病

病名。山溪河流中水毒侵入人体所致的疾患。多流行于江南地带。《诸病源候论·水毒候》:“自三吴已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一名中水,一名中溪,一名中洒,一名水中病,亦名溪温。”症见恶寒,头微痛,目眶痛,心中烦懊,腰背骨节皆强,两膝疼痛,或翕翕热,但欲睡,旦醒暮剧,手足指逆冷至肘膝,或见身体发赤斑,或有下部生疮,不痛不痒,脓溃,或热盛下注,不食狂语,下血物如烂肝等。

 

水毒

病证名。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患疮疡,水入疮中,局部疼痛、水肿,甚或全身发肿。

 

水痘

病名。见《痘疹方论》。又名水花、水疮、肤疹。是一种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儿童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较多。症见发热,皮肤及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和疮疹。由外感时邪风毒,内蕴湿热,袭扰卫分而发。《痘科纂要》描述患儿症状:“面赤唇红,眼光如水,咳嗽喷嚏,唾涕稠粘,身热二三不出,明净如水泡,易出易痂,与痘疮大不相同。”风热夹湿者,宜疏风清热渗湿,用银翘散滑石;热毒炽盛者,宜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发热期间,注意休息,并注意皮肤清洁,勿抓破皮肤;若抓破溃烂,外擦青黛散

 

水疔

病名。疔发之形似水泡者。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二。多因皮肤热毒蕴结而发病。症见发处状若水泡,其四围红赤,中心有黑点,坚硬如石,疼痛剧烈,破溃后常流血水。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剂,或只用外治即愈。

 

水底捞月

小儿推拿手法名。用于治疗发热等证。《小儿按摩经》的操作方法是:先掐总经,清天河水,后以屈曲的中指节向右运劳宫穴,并以口吹气,随吹随运。《幼科推拿秘书》则为医生以拇指自小儿小指尖推向手掌根部坎宫穴,再回转至内劳宫穴,如捞物状。

 

水底

推拿穴位名。位于小指及第五掌骨远端尺侧一线。有清心止热作用。《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水底穴,在小指旁,从指尖到干宫外边皆是。”参见水底捞月条。

 

水道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另说在天枢下五寸(《针灸甲乙经》);天枢下四寸(《针灸聚英》);“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肋下神经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利,遗尿,便秘,月经不调,疝气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解剖结构名。水液的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水丹

病名。小儿丹毒证型中之如有水在皮中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风丹。多因遍体热起,热毒与水湿相抟而结丹。以股及阴部较为多见。其证:晃晃黄赤色水泡,甚者破溃流水,湿烂疼痛。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防己散内服,外用可选升麻膏敷之,或以如意金黄散调敷。该病与尿布性皮炎相似。

 

水喘

病证名。水饮犯肺所致的气喘。《医说》卷四:“水喘,有人先因咳嗽发喘,胸膈疰闷,难于倒头,气上凑者,宜早利水道,化痰下气。”《景岳全书·杂证谟》以水喘乃肾邪干肺,主张治疗“不宜妄用攻击之药,当求肿胀门诸法治之,肿退而喘自定”。《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水气喘促,乃水气逆行乘肺,肺得水而浮,喘不能卧,气不宣通,当从小便去之,宜桂苓甘术汤、肾气丸。”参见喘条。

 

水不化气

病证名。指水液代谢障碍而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液的输化和排泄,必须经过气化的过程,这与肺、脾、肾的气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如气化功能失调,尤以肾阳虚损,以至不能维护三焦水道的通调,则水液不能蒸发化气,输布全身。

 

水不涵木

病证名。肾属水,肝属木。根据五行的滋生制约关系。水不涵木,即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出现肝阴不足,虚风内动的病症。表现为低热、眩晕、耳鸣、耳聋、腰酸、遗精、口干咽燥、手足蠕动,甚则抽掣等。

 

水病

病名。

①指水肿病。《素问·水热穴论》:“故水病下为胻肿大腹,上为喘呼。”《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凡水病之初,先两目上肿起如老蚕色,侠颈脉动,股里冷,胫中满,按之没指,腹内转侧有声,此其候也。”《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支。”

②指单腹胀。《外台秘要》卷二十:“深师疗三焦决漏,水在胁外,名曰水病,腹独肿大。”

③水肿病的总称。《诸病源候论·水病诸候》分为风水、石水、皮水、大腹水肿、十水等二十二症。

 

①病名,即水肿。以水肿主要表现为水液代谢障碍,故名。出《素问·平人气象论》:“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又:“足胫肿曰水。”

②指水肿病的病理机制。《素问·阴阳别论》:“三阴结,谓之水。”王冰注:“三阴结,谓脾肺之脉俱寒结也,脾肺寒结,则气化为水。”

③五行之一。《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行以肾属水,故常肾、水并称。

 

水(疒颓)

病名。阴囊积水之病证。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多因风水内积于阴囊者。证见阴囊逐渐肿大,不痛不痒,肿大明显者,局部呈现光亮,或肿胀坠痛不适感。治宜利湿清热祛风之剂,方用王苓散加味,或热证明显者宜内服三白散,或橘核散之类。

 

脽(shuí,音谁)

即臀部。《素问·五常政大论》:“当其时反腰脽痛,动转不便也。”王冰注:“脽,谓臀肉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

 

霜杀

阴寒收杀之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流行气交,乃为霜杀。”

 

霜降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考经援神契》:“寒露后十五日,斗指戌为霜降。言气肃露凝结而为霜矣。”霜降是我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

 

双燕子症

病名。见《喉牙口舌各科秘旨(喉舌备要)》。《喉科方论》认为:此症发在喉中上腭,左右俱有,满口红肿,形如燕子伏梁,头向上,尾向下,其尾开有两片,其膜色白黄红。治宜疏风解毒,用《喉科秘旨》六味汤加清肺解毒之品。参见双喉痹条。

 

双燕口风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此症生在帝中两边,靠于上腭左右俱有。皆红肿不能吞咽,甚至肿出舌上来,连舌亦痛。”治疗方法:宜靠肿处用刀轻轻刺破,切不可深。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合治疗。

 

双头痔

病名。肛门周围之皮肉赘物。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证见肛门部周围有皮肉赘物下垂,自觉搔痒而少见痛感,其形若鼠乳状,大小不一。治宜驱风止痒,方用秦艽羌活汤内服,或配合外洗剂。必要时可选手术切除。即赘皮外痔。

 

双胎

生理学名词。出《脉经》卷九。亦名双躯、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

 

双锁口痘

病名。系指痘疮面部俱稀,口角独有,色黑而大的病证。两口角生者,为双锁口痘。由痘疮邪毒熏灼所致。治宜解毒托邪。可选银翘散、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等加减。

 

双锁口

病名。系指两嘴角各有痘(天花)一粒,较大,板硬无盘的病证。见《医宗金鉴》卷五十七。参见单锁口条。

 

双松子风

病名。多由上焦风热邪毒上冲咽喉而起。《重楼玉钥》卷上:“此症生靠帝中下边,初起两边红紫如粟形大,逐时胀肿,起鳞向上者是,渐长如绿豆大,似松子一样,甚至黄皮裹住。及有莲子大者,斯难治也。”一边生者名单松子风,两边生者名双松子风,治宜疏风清热、消肿利咽。可选用紫地汤,清咽利膈汤等加减。

 

双生

生理学名词。出南北朝《公羊传》。又名挛生、孖生、双产、骈产、厘(兹^手)、僆子。指一胎生二婴。

 

双乳蛾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双蛾、双鹅风、双活鹅、双鹅。多由肺胃蕴热,复感风邪,风热火毒熏蒸咽喉而发。《喉科指掌》卷三认为:此症多感冒时邪而发。生于关口上部两边,如樱桃大。症见咽喉两旁喉核肿起形如乳头,或如蚕鹅,色红疼痛、饮食难咽、痰涎壅盛,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参见乳蛾条。

 

双肉蛾

病名。系指双侧乳蛾肿大发作。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见乳蛾条。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