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r~s-->拼音S-->(拼音S)第十三篇

(拼音S)第十三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神针火

灸法的一种。又称桃枝灸。用桃树枝沾麻油点火后,吹灭乘热垫棉纸熨灸患处。《本草纲目》:“神针火者,五月五日取东引桃枝,削为木针,如鸡子大,长五六寸,干之,用时以绵纸三五层衬于患处,将针蘸麻油点着,吹灭,乘热针之。”主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

 

神脏

五脏的别称。《素问·三部九候论》:“故神脏五,形脏四。”王冰注:“神脏五者,一肝,二心,三脾,四肺,五肾也。所谓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

 

神应经

针灸著作。一卷。明·陈会撰,刘瑾校补。刊于1425年。本书系辑取陈会所撰的《广爱书》(针灸著作,十二卷。今佚。)之精要而成。主要取用119穴,编成歌诀和插图,并附以折量法、补泻直诀、取穴图说、诸病配穴以及针灸禁忌等。现有明刻本等。

 

《神仙传》

书名。晋·葛洪撰。十卷。书中收录了古代传说中的84位仙人的事迹。虽事多怪诞,但其中不少人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有些内容对研究中国古代养生学术也不无参考意义。

 

神仙

①古代传说中的长生久视、神通广大的异人。《史记·封禅书》:“其明年,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

②古代书目分类名称之一。西汉时将方技书《医药卫生一类书籍》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神仙类主要是讲求长生之道的书籍,计10家二百零五卷。《汉书·艺文志》卷三十:“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惕怵于胸中。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非圣王所以教也。”

 

神庭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属督脉。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失眠,鼻渊,癫痫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神堂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肋间动、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主治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上星。见该条。

 

神祟疼痛

证名。指目睛无红赤肿胀,突然疼痛如刺,睑皮亦如火炙,仿佛神祟所致,故名。又曰痛如神祟。参见痛如神祟条。

 

神水将枯

病证名。指泪液减少,不能润泽滋养目睛,而出现的视之暗淡失泽,转动欠灵,眼觉干涩灼热,刺痛羞明,视力渐减,日久黑睛混浊,视力锐减,甚至失明的疾病。多因各种眼疾日久出现阴虚或阳虚所致。阳虚者宜健脾益气扶阳,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阴虚者宜养阴明目,方选杞菊地黄丸加减。

 

神水

解剖名称。《证治准绳·杂病》云:“神水者,由三焦而发源,先天真一之气所化,在目之内。在目之外,则目上润泽之水是也。”实指房水及泪液。

 

神授

经外穴名。《经穴汇解》:“牙痛,灸神授二七壮,随人大指上,直去骨罅处起,用患人手一跨。”穴在手阳明大肠经上,当阳溪穴上一手跨处。

 

神阙

①脐的别名。详该条。

②经穴名。见《外台秘要》。位于脐正中。《证治准绳》:“按脐为神阙穴,禁针之所。”

 

神气枯瘁

证名。指视物昏花,开闭则干涩异常,泪液减少,目睛枯败如死人的眼疾。类似今之维生素A缺乏性眼疾。治宜补肝肾,益气血、方选石斛夜光丸加减。

 

神奇外治法

小儿病的外治法。出《幼幼集成》包括疏表法、清里法、解烦法、开闭法、引痰法、暖痰法、纳气法、通脉法和定痛法。详见各条。

 

神农本草经赞》

药学著作。三卷。清·叶志诜撰。刊于1850年。本书以孙星衍所辑《神农本草经》为依据,将每种药物编成四言赞语,并加以简要的注释。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

药学著作。一册。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编。本书以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为蓝本,除注释原文外,增加了一些内容,而使每种药物从科属、形态、产地、性味、归经、用量、禁忌、贮藏、炮制、参考等项加以认识,并附药物图。1959年由安徽省人民出版社出版。

 

《神农本草经读》

药学著作。简称《本草经读》。四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辑录《本经》药物100余种,分上、中、下三品。并附录《本经》以外的药品46种,分别作注文诠释。除作者本人的注语之外,包括了《本草崇原》及《本草经解》的内容。现有多种近代刊本。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药学著作。一卷。清·徐大椿撰。刊于1736年。本书选辑《神农本草经》中主要药物100种,结合临床加以简要的注释。现有《徐灵胎医学全书》等刊本。

 

《神农本草经》

药学著作。简称《本草经》或《本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一说成于汉代)。本书总结了古代医疗实践所得药学成就。是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形成了我国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药学基础,后世大量本草著作皆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原书早已失传,其主要文字则经辗转引录,仍保存于《证类本草》等书中。明以后刊印的多种题名《神农本草经》的书,都是后代的辑佚本。书中除包括了药物总论的序例外,收载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类)。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种,下品125种。在药物理论方面,书中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阴阳配合,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药物学理论。并介绍了每种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和宜忌等。本书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医学科学价值。《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用和主治绝大多数都能验之于临床,一直沿用至今。其中有些为世界最早之发现,但其内容也掺杂一些糟粕。现存最早的辑本是明·卢复辑本。而流传较广的为清·孙星衍等氏辑本、清·顾观光辑本及日本·森立之辑本(后三种辑本1949年后均予重印)。

 

神农

神农,又称炎帝、农皇,姓姜,名魁。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是距今约4700年原始农业社会的首领,在位一百二十年。与传说人物燧人、伏羲合称“三皇”。

《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后世有神农尝百草而始有医药之传说。神农历来被视为药物的发现者和使用者,尊奉为中国医药学之创始者。正因为如此,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药物的著作,被命名为《神农本草经》,即寓有尊崇怀念之意。

 

神明

①指神志或精神。《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脉要精微论》:“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②指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现象及规律。《素问·五运行大论》:“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素问·移精变气论》:“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

③玄奥,神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神门脉

三部九候遍诊法诊脉部位之一。即手少阴心经神门处动脉,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动脉处。《素问·至真要大论》:“神门绝,死不治。”王冰注:“神门,心脉也。”

 

神门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难经·六十六难》名兑骨。别名兑中、中都、锐中。属手少阴心经。输(土)、原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及尺动脉。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症,目黄,失音,喉痹,胁痛,腕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②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手少阴心经之动脉,即中部人,以候心气。参神门脉条。

③指心脉。《素问·气交变大论》:“神门绝者,死不治。”王冰注:“神门,心脉也。”

 

神庐

鼻之别名。出《东医宝鉴》。“神庐者,鼻也,乃神气出入之门户也。”详鼻条。

 

《神灸经纶》

灸法著作。四卷。清·吴亦鼎撰。刊于1851年。卷一论灸疗的方法、禁忌、灸后调养、经络循环及释周身部位名称;卷二为十二经、奇经八脉的经穴位置与灸法;卷三-四论诸病病候及灸法;最后附医愿一文。作者认为“针之手法未可以言传,灸之穴法尚可以度识”。书中对于灸法理论阐述较详,并有一定的发挥。现有1983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神济

宋代医僧。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普宁寺僧人,与师兄弟慈济得医方,精研之,遂通医理,察脉如神,皆以医名。

 

神机

神,指生命活动;机,指不停运转之气机。《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神机即人体运转不息的生命活动。

 

神火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指生于两臂膀上之丹毒。该丹毒发于两膀上,不过一日便赤黑色者谓之。外治可用栀子仁捣末,醋调敷。或用景天花捣绞汁,涂之。

 

神昏

病证名。见《伤寒明理论》。即神志昏迷不清,或不省人事。详昏迷条。

 

神光自现症

证名。即神光自见症。《审视瑶函》:“此症谓目外自见神光出现,每如电光闪掣,甚则如火焰霞明,盖时发时止,与瞻视有色者不同。乃阴精亏损,清气怫郁,玄府太伤,孤阳飞越,而兴欲散,内障之重者。详参神光自见症。”

 

神光自见症

证名。又名电光夜照、神光自现症。症见:目外百见神光出现,每如电光闪掣,甚则如火焰霞明,时发时止,今之视网膜刺激,闪耀性暗点等可见此症。多因阴精亏损,清气拂郁,玄府大伤,孤阳飞越所致。治宜育阴潜阳,方选地黄饮子加减。

 

神光

①经穴别名。《千金要方》:“吐呕宿汁吞酸,灸神光,一名胆募,百壮。”据《针灸甲乙经》载:“日月,胆募也。”所指即日月穴。后《类经图翼》等作日月之别名。而《针灸聚英》将神光、胆募均作辄筋之别名。

②同精神。《素问·本病论》:“神既失守,神光不聚。”参精神条。

③指视觉功能。如《审视瑶函》:“神光者,谓目中自然能视之精华也。”又曰:“辨析万物,明察秋毫。”

 

神膏

解剖名称。古之文献均未明确指出。下述记载似指玻璃体。《张氏医通》卷八有:“年高卫气不固,针时神膏微出。”而《目经大成》卷一云:“风轮下一圈收放者为金井,庄内黑水曰神膏,有如卵白涂以墨汁。”《证治准绳·杂病》云:“大概目圆而长,外有坚壳数重,中有清脆,内包黑稠神膏一函。膏外则白稠神水,水以滋膏。”而神膏之脏腑所属,历来不一,实应属肾所主,五脏精气皆注之。

 

神封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及第四肋间神经,第四肋间动、静脉。主治胸满,咳嗽,气喘,乳痛,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神灯照法

灸法的一种。又称神灯火。《神灸经纶》:“用朱砂雄黄没药各二钱,麝香四分,共为细末,每用三分,红棉纸裹药,搓捻长七寸,麻油浸透,用火点着,离疮半寸许,自外而内,周围徐徐照之。”用治疮疡初起。《本草纲目》灯火:用“硫黄艾叶研匀作捻,浸油点灯,于被中熏之。”用治疥癣。方法类似。

 

神道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道。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五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健忘,惊悸,咳嗽,疟疾,脊背强痛,癫痫,及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神聪

经外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四神聪。原说在百会四边各开2.5寸。今多据《太平圣惠方》定位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主治头痛,目眩,癫痫,狂乱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神藏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当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及其前皮支和第二肋间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神采

望诊术语。人体五脏六腑功能健全,气血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色彩鲜明,目光有神,称之为有神采。

 

神不守舍

证名。心神失于藏守,神志异常之证。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因七情所伤,痰火犯心,或心气不足等所致。证见精神错乱,妄言妄见,时悲时喜,举止失常,或思虑恍惚,作事多忘。治以顺气豁痰,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等法。选用半夏茯神散十味温胆汤归神丹养心汤归脾汤血府逐瘀汤等方。

 

神不安啼

病证名。见《片玉心书》。指睡中突然自哭,心烦,易惊。多因胎热而致心神不安。治宜清心安神,用安神丸

 

①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狭义指思维意识活动。《灵枢·本神》:“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谷》:“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说明先后天的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所以望神是中医望诊重要内容之一。凡神气旺盛,一般反映脏精充足而机能协调;若神气涣散,说明脏精将竭而气机衰败。《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

②神奇、玄妙。《素问·天元纪大论》:“阴阳不测谓之神。”

 

深忧大恐

沉重的忧虑,极度的恐慌。《灵枢·本脏》:“虽有深忧大恐,怵惕之志,犹不能减也。”

 

深翳

病名。见《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也即沉翳。详见该条。也可见沉翳内障条。

 

深师

南北朝时宋齐间医家。僧人。善治气病。曾选录支法存等诸家有关药方,辑成《僧深药方》(或《深师方》)三十卷,已佚。部分佚文存《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

 

深刺

针刺时,针体进入组织较深的程度。《灵枢·终始》:“脉实者,深刺之。”又:“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一般在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或病变部位较深,属于寒、实证候,或体质较为强壮及感应迟钝者可施行深刺。凡肌肉浅薄处的穴位,如需深刺者,可采用斜刺或横刺的方法。但深刺时必须适度而止,以免发生意外。

 

深痹

病名。指人体较深部位的痹证。《灵枢·九针论》:“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

 

①与浅相对。指病位在人体内部深处。如浅指人体表皮组织(皮毛、络脉);深则指经脉、脏腑等。《素问·玉版论要》:“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

②久,时间长。《素问·宝命全角论》:“留淫日深,着于骨髓。”

③指颜色浓、重。《素问·玉版论要论》:“容色……其深者,必齐主治。”张景岳注:“色深则病深。”

④针法,深刺。《素问·调经论》:“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日我将深之。”

⑤凹陷,塌陷。《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头侧视深,精神将夺矣。”

⑥用力向下;用重力。《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挟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

⑦程度重。见“深忧大恐。”⑧高深玄奥。《灵枢·外揣》:“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

⑨指脉象沉伏。《素问·病能论》:“所谓深之细者,其中手如针也。”

⑩深远;遥远。见“深玄”。

 

身灼热

证名。发热壮盛,身如烧灼,或手抚病人皮肤有烫手感。多见于温邪热盛的患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湿。”

 

身柱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三肋间动脉后支。主治身热,咳嗽,气喘,惊厥,癫痫,脊背强痛,疔疮,及百日咳,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癔病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身重瘖哑

病证名。出《儒门事亲》卷五。即子瘖。详该条。

 

身重痧

病证名。以遍身重痛为特征的痧证。《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身重痧,痧症初发,势虽凶暴,未必身重;若饮热汤热酒,痧毒即阻塞经络血肉之间,遍身重痛,不能转侧,或呕吐腹胀,脉伏。放痧之后,治先消瘀解毒,宜三十五号家人方。如痧气渐减,再放痧,用三十六号益象方。”参见痧条。

 

身重

证名。自觉身体沉重,活动不便的症象。《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多因风湿、寒湿,湿热困脾所致。《(鱼孚)溪医述·身体》:“身重如山,不利转侧,麻木浮肿者何?曰:湿在肉分也。”“身重跗肿,肉如泥,按之不起者何?曰:湿土之气也。”《医钞类编·身痛门》论风湿、热湿、寒湿身重治法:夏月中风湿,身重如山,不能转侧,宜除风胜湿去热之药治之;湿热身重而痛,用羌活胜湿汤;寒湿身重,用五积散;肾着身重,用甘姜苓术汤。亦可选用平胃散、实脾饮、济生肾气丸等方。

 

身肿

证名。即水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寸口脉沉而迟,沉则化水,迟则化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有风寒身肿、寒湿身肿、湿热身肿、燥火身肿、黄汗身肿、肺虚身肿、肺热身肿、脾虚身肿、脾热身肿、肝肾虚肿数种。详各条。

 

身有赤处

病证名。指小儿皮肉呈现赤色。《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因汗,为风邪所伤,与气血相搏,热气蒸发于外,,其肉色赤,而壮热也。”症见患儿身上初起有赤点,渐至额上口旁及其它部位,赤如胭脂,皮即皱削。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用消风散茜草紫草

 

身痒

证名。指体表皮肤痒感。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多由邪郁肌表不能透达、血虚风燥等因所致。见于热病汗不得出、疮疥、瘾疹等疾患。治宜疏风解表、养血祛风、清热燥湿等法。

 

身体不仁

证名。身体肌肤顽痹,不知痛痒冷热的证象。《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医林绳墨》卷六:“有所谓不仁者,谓肌肤麻痹,或周身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或因正气虚,外邪乘袭,或因痰湿停滞,或因风湿相搏,营卫行涩,经络疏散,皮肤少荣,以致遍体不仁,有似麻痹。轻则不见痛痒,甚则不知人事。治宜驱风理气,养血祛湿,用二陈汤加当归白术天麻防风防己黄芩黄连之属,如不效者,去芩、连,加薄、桂。

 

身瘦不孕

病名。不孕症型之一。出《傅青主女科》卷上。指妇女形体瘦怯,久不孕育。多因瘦弱之人,精血不足,精藏肾,血藏肝,精血不足则肝火偏旺,更灼烁肾精,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难于受孕。治宜滋阴补肾,养血调经。方用养精种玉汤

 

身热不扬

证名。病人自觉发热,按其肌肤却不甚热的一种症象。见《王旭高医案》卷一。见于湿温病,热为湿遏,以致发热在里,热势不扬。治宜用渗湿透热或清泄芳开之法。

 

身热

证名。全身发热的症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阳气虚衰亦可见身热。《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详发热条。

 

身面卒浮肿

证名。身体头面突然浮肿者。多因脾肾虚弱,水气泛滥所致。《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身面卒浮肿者,亦水病之候也。此由肾脾虚弱之所为也。肾主水也,今肾虚,故水妄行,脾主于土,脾虚不能制水,故水流溢散入皮肤,全身面卒然浮肿也。”常伴见上气喘息,大小便不利等。治用鲤鱼汤、甜葶苈圆、甘遂圆等方。

 

身交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女人胞落颓,……又灸身交五十壮,三极,在脐下横纹中。”近代《中国针灸学》定位在腹正中线,脐下0.3寸处。《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则谓在脐下3寸。主治便秘,尿闭,遗尿,白带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伸舌

病状名。又称舌纵。舌伸出口外,收缩困难,或不能回缩口内。舌色红绛,舌体胀满,舌形坚干者,多为里热炽盛,痰火扰心,治宜清心化痰。舌色淡,痿软无力,麻木不仁者,多为气血两虚,治宜益气补血。

 

伸欠

病状名。又称欠伸、呵欠。出《素问·疟论》。《金匮要略·女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参欠条。

 

伸法

推拿方法名。是帮助活动功能障碍的关节进行伸展的一种方法。本法可活血舒筋,增加关节的活动度,促使错位的软组织复位。《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引《养生方》导引法:“正卧,叠两手着背下,伸两脚不息十二通,愈足湿痹不任行,腰脊痛痹。”

 

申缱绻

房事养生术语。指男女性交合前的嬉戏受抚行为。《洞玄子》将其列为性交合“卅法”中的第二法。古代房中术认识到了性生理、心理的和谐对男女性生活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对和谐的性生活的重视。如《太平经·阙题》:“男女乐则同心共生,无不成也。不乐,则不肯相与欢合也。怒不乐而强欢合,后皆有凶。”由此主张通过诸如叙绸缪、申缱绻等一些方法使男女性欲高潮达到同步,以取得和谐的性生活。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认识,并与现代性医学的观点相同。

 

申脉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蹻。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申光逊

唐代桂林(今属广西)人,知医。《历代名医蒙术》载其尝治一脑痛患者,以醇酒、胡椒干姜等物于鼻窍吸入,汗出而疾去。云此属古代鼻饮治法。

 

申拱辰

明代医家。字子极,号斗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儒生,游学建康(今南京市),后遇异人授以秘方医术,遂精医学。尝着《伤寒观舌心法》,一作《伤寒舌辨》,另有《外科启玄》行世,有图有方,于我国外科学有一定影响。

 

①地支的第九位。常用以纪年、月、日、时。

②通“伸”。伸展。《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

 

麝香灸

灸法之一。参见隔姜灸条。

 

《摄生纂录》

养生专著名。撰者不详。约成书于宋。一卷,分导引、调气、居处、行旅等四篇。所述气功、养生内容大多实用,也有少量荒诞不经之说。收入《道藏》第321册。

 

《摄生众妙方》

医方著作。十一卷。明·张时彻辑。刊于1550年。本书汇辑诸方分为通治诸病、危病、补养、诸风、伤寒、感冒等47门。各门因病证列举有效成方。但由于编者随见闻而录,内容不够系统完备,复选集临床各科单验方,另撰《急救良方》二卷,与《摄生众妙方》合刻问世。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明刻本、清刻本等。

 

《摄生要义》

养生专著名。南宋河滨丈人撰。一卷。该书将养生原则概括为“调息、摄性、缓形、节欲”八字。内容包括存想、调气、按摩、导引、行景、饮食、居住、房中、四时、禁忌等10篇。“导引篇”绘有八段锦坐功图,对普及、发展八段锦功法有一定作用。

 

《摄生消息论》

养生学著作。一卷。元·丘处机撰。本书既有道家观点,又有儒家论述。书中据《内经》养生意旨,结合个人心得,针对春、夏、秋、冬四时的防病调摄原则与方法等分别作了简要的论述,尤偏重于老年养生。现有《丛书集成》、《学海类编选录养生类九种》、《道藏精华录百种》本等。

 

《摄生三要》

养生专著名。明·袁黄着。三卷。作者认为聚精、养气、存神为摄生的三大纲要,故名,并以此分卷论述。谓聚精的要点有五:寡欲、节劳、息怒、戒酒、慎味。养气起自调息,息调而胎息成,则可延年长寿。而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检尽万卷丹经,总不出此玄机,摄生之要,尽在此矣。”收入《道藏精华录百种》第二十种。

 

摄领疮

病名。系颈项部癣疮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之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本病好发于项部,证见初起皮损为有聚集倾向的扁平丘疹,皮色正常或呈淡褐色,久之丘疹可融合成片,皮肤增厚干燥,稍有脱屑,呈阵发性剧痒。治宜疏风清热。可内服消风散,外搽疯油膏,或用羊蹄根散(羊蹄根、枯白矾,共研细末)醋调外搽。相当于颈部神经性皮炎。

 

摄法

①针刺辅助手法名。指入针后,用手指甲在针刺穴位所在经络上下进行按捏掐抓的方法。如《针经指南》列为十四法之一;“摄者,下针如气涩滞,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其气血自得通行也。”又《针灸问对》:“下针之时,气或涩滞,用大指、食指、中指三指甲,于所属经分来往摄之,使气血流行,故曰摄以行气。”多用于针刺感应迟纯和出现滞针时。

②推拿手法名。指手指捏拿住穴位后,再予以牵拉。作用与拿法相似而刺激量较强。

 

射工病

病名。指射工毒虫侵袭人体而致病。《诸病源候论·射工候》:“江南有射工毒虫,一名短狐,一名蜮,常在山涧水内”。“夏月在水内,人行水上,乃以水洗浴,或因大雨潦时,仍逐水便流入人家,或遇上牛马等迹即停住,其含沙射人影便病。初得时,或如伤寒,或似中恶,或口不能语,或身体苦强,或恶恶热,四肢拘急,头痛,骨悁,屈伸张口欠(去欠),或清朝不苏,晡久则剧,剧者不过三日,则齿间有血出,不即治杀人。又云初始证候,先寒热恶冷,欠(去欠),筋急,头痛目疼,状如伤寒,亦如中尸,便不能语,朝旦小苏,晡夕辄剧,寒热闷乱是也。始得三四日可治,急者七日皆死”。“其毒中人,初未有疮,但恶风(疒参)癝寒热,或如针刺。及其成疮,初如豆粒黑子,或如火烧,或如蠼螋尿疮,皆肉内有穿孔如大针孔也。其射中人头面尤急,腰以上去人心近者多死;中人腰以下者小宽,不治亦死;虽不死,皆百日内乃可保瘥。又云疮有数种。其一种,中人疮,正黑如黡子状,或周遍悉赤,衣被犯之如有芒刺痛;其一种,作疮,久即穿陷,或镇寒热;其一种,如火炙人肉,熛起作疮,此最急,数日杀人;其一种,突起如石疖状。俱能杀人,自有迟速耳。”治用赤苋茎叶或马齿苋捣汁饮,滓涂疮上,或用升麻射干煎汤服等。

 

射覆

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一。指将金针推进于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的手术操作步骤。《目经大成》卷二记述了具体方法:“针锋深入无碍,即近黄精(晶状体),慢慢针目,针柄会须进不招愆,退而得所。”详参拨内障手法条。

 

舍证从脉

诊断学术语。在辨证过程中,脉证表现不一致,经全面分析,认为脉象反映了疾病本质,即以脉象作为治疗的依据。《医宗必读·脉法心参》:“表证汗之,此其常也。仲景云,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疼痛,当救其里,用四逆汤。此从脉之沉也。”

 

舍脉从证

诊断学术语。在辨证过程中,脉证表现不一致,经全面分析,认为症状反映了疾病本质,而脉象只能说明病情复杂,即以症状作为治疗的依据。《医宗必读·脉法心参》:“脉浮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焉;仲景云,若脉浮大,心下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是也。……脉迟为寒,常用干姜、附子温之矣;若阳明脉迟,不恶寒,身体濈濈汗出,则用大承气汤,此又非迟为阴寒之脉矣。四者皆从证不从脉也。”

 

①停留,寄居。《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

②处所,部位。《灵枢·淫邪发梦》:“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

③指日行次宿。二十八星宿,一宿为一舍。《灵枢·卫气行》:“是故日行一宿,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

 

蛇障

病名。泛指体表之一种化脓性感染性皮肤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瘭疽。详见该条①。

 

蛇眼丁

病名。指疔之一。指生于手指甲旁尖角间,形如蛇眼之疔疮。

①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症见其疔大小如豆粒、色紫,半含半露,质硬如铁钉。因其状似蛇眼,故名。证治参见指疔及代指条。

②蛇头疔之别称。出《外科启玄》卷二。

 

蛇沿毒

病名。泛指发生于足部之结毒肿痛者。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脚发。详见该条。

 

蛇头疔

病名。指疔疮生于手指尖,形似蛇头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指疔之一。亦名蛇眼疔、天蛇毒、调疽。《医宗金鉴》卷六十八有:“蛇头疔发自指端筋骨,根深毒重,天蛇毒发自指端肌肉,其毒稍轻。”相当于脓性指头炎。证治可参见指疔条。

 

舌中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系指舌之中心部位,又称舌心。《灵枢·经别》记载:足太阴之脉,“上结于咽,贯舌中。”因此,舌中与脾胃之关系较为密切,临床辨证用药须予斟酌。

 

舌质

又称舌体。即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察舌质。通常以舌尖候心肺,舌边候肝胆,舌中候脾胃,舌根候肾。察舌质主要是观察舌形、舌态、舌的色泽及荣枯等。舌质多反映脏腑虚实,舌苔多反映病邪深浅与胃气存亡。亦有“气病察苔,血病观质”之说。

 

舌诊

诊断学名词。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观指标。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进行舌诊时应将舌质和舌苔辨证结合,一般情况下二者反映病变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现象出现,这就需要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参考其他证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舌胀大

病状名。舌体肿胀而大。赤色而肿大满口,多为心脾热盛。舌肿青紫晦暗,可见于食物中毒或酒毒上壅,心火炽盛。舌肿而色淡,边缘有齿痕,多为脾虚而寒湿壅盛。参舌肿条。

 

舌痈

病名。系指舌赤红肿,如豆如樱,痰涎多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认为:“舌痈,舌红而肿大,属心经火盛。”此外,也有因胃中伏热熏蒸积毒而成者。治宜清热解毒,可用黄连解毒汤加减,外搽冰硼散。舌痈因其颜色、部位等不同又有舌红痈、舌上痈、卷舌痈等不同名称。治疗也应根据其不同特点,辨证用药。详见各条。

 

舌瘖

病名。“瘖,不能言也。”(《说文》)。《疡医大全》卷十五:“舌瘖者,中风而舌不转运,舌强不能言是也。”《证治准绳·幼科》:“若咽喉声音如故,而舌不能转运语言,则为舌瘖”。又《医学纲目》卷十:“知瘖,乃中风舌不能转运之类,但舌本不能转运语言,而咽喉声音则如故也。”包括暴病或热病后的失音、中风后失音及部分先天性发音困难者。治宜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如属中风失音者,治宜祛风豁痰。可选用小续命汤,温胆汤等久病多血虚风动。症见舌强不能言,治宜补益气血。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加减。

 

舌厌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哑门。见该条。

 

舌岩

病名。岩通癌。为舌恶性肿瘤。《谦益斋外科医案》上编:“心开窍于舌,心邪郁滞,舌尖结粒,时大时小,久成舌岩重症。”

 

舌蕈

病名。《梅氏验方新编》第一集:“舌蕈,生舌上,出血不止,即不救”。即舌癌。见舌岩条。

 

舌形

诊断学名词。舌的形状。舌诊内容之一。主要分为老嫩、胖大、瘦薄、芒刺、裂纹、齿痕等。老嫩指舌形苍老坚敛或浮胖虚嫩。老多见于热证实证,嫩多见于寒证虚证。胖大舌多见于心脾热盛或痰湿停留及中毒。瘦薄舌多见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或亡阴失水,阴虚热盛。舌面隆起如刺状称芒刺,属邪热炽盛或胃肠燥热。裂纹舌多见于阴血不足或热盛伤阴。舌体边缘有齿痕多见于脾阳虚,水湿不化或血气双亏。

 

舌下珠

病名。系指舌下生泡如珠、疼痛的病证。《喉科秘旨》卷下:“舌下珠此脾肾两虚之症。”治宜补脾益肾。可选用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等加减。参见舌上珠条。

 

舌下痈

病名。也即痈生舌下的病证。《喉科指掌》卷五:“舌下痈,此乃脾肾积热故发症于舌下,然舌下有金津、玉液二穴,通于肾经,肾水枯竭,生于此穴”。参见舌痈条。

 

舌下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舌下穴侠舌两边,针治黄疸等病。”在舌两侧缘,舌伸出口外,正对口角处。主治黄疸,急喉风,喉蛾痧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