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t~w-->拼音T-->(拼音T)第二篇

(拼音T)第二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推拿秘书》

推拿专着。清·骆如龙撰于1691年。193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此书时删去骆氏自序及末卷,成四卷本,改名《幼科推拿全书》。卷一列保婴赋等歌赋,杂论儿科病诊法;卷二述推拿穴位;卷三论各种推拿手法;卷四为多种病症的推拿治法。全书论述推拿疗法比较系统、全面,在同类著作中影响较大。1949年后有排印本。

 

推拿麻醉

中医麻醉方法之一。又称按摩麻醉。运用推拿手法刺激穴位以达到镇痛效果,使病人能在意识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手术的方法。常用于拔牙、甲状腺切除、胃部分切除等手术。由于在手法操作中,多用按压一类的手法,又有指压麻醉或点穴麻醉之称。

 

《推拿疗法》

推拿专着。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推拿疗法》编写小组编。本书将中医的按摩推拿疗法作了较系统的整理。根据中医结合的原则,着重叙述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具体手法操作和典型病例。197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推拿抉微

推拿专着。四卷。涂蔚生撰。作者以《保赤推拿法》一书为基础,参考《推拿广意》,以及唐容川、陈紫山、陈飞霞等人有关推拿论述编成此书。第一卷(集)介绍认症法;第二卷论述推拿手法;第三-四卷为16科多种病症的药物处方。书中所附作者评述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28年由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石印本。

 

推拿法

正骨八法之一。该法具体又可分成推法和拿法两种。《医宗金鉴》卷八十七:“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归处也。拿者,或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本法可用于骨折愈合后或其它原因所遗留之关节等处僵直者。

 

推拿

在人体经络腧穴及一定部位上施以特定的操作手法或肢体活动,用以保健、治病的方法。又称按摩、按蹻、乔摩、矫摩等。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促使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多种病症中。《灵枢·九针论》:“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推拿手法有一定的规范动作和技术要领,需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基本要求。常见手法有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摇法、(扌衮)法、击法、摩法、擦法、扳法、捍法和一指禅推法等。推拿手法不仅限于用手操作,也可以用脚、前臂肘部,或凭借专门的推拿器具进行。还可以辅以特制的药膏如按摩膏、按摩乳、冬青油、红花油、麻油滑石粉生姜水或其他润滑剂等介质。以操作者的不同,可分为自我推拿和被动推拿两大类。自我推拿主要用于保健强身,又可分为眼保健按摩、四肢保健、宽胸法、健胃法、安神法、十二段锦、铁档功等。被动推拿主要用于防治疾病,用小儿推拿、正骨推拿、指压推拿、气功推拿、一指禅推拿、宽喉法等分支。

 

推摩法

①小儿按摩法。《一得集·推摩法论》:“以手五指分主五脏,指尖属脏;本节属府。热清寒温,实泻虚补,分顺推逆,推左旋右,旋右推左,以定温清补泻之法,俱有下数,或三百或五百,不可乱推。又有揉以运气,掐以定惊。面上亦各有所主之部位,肚腹手足,俱可推摩。”

②推拿手法名。指用手掌边推边摩的推拿方法。

 

推阖

按压封闭。针刺时按压所刺穴孔,不使经气外泻的手法。《素问·离合真邪论》:“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

 

推罐法

拔罐法之一。即走罐法。见该条。

 

推骨节

小儿推拿治疗方法名。又称推脊。用治伤寒发热身痛。《厘正按摩要术》:“推骨节,由项下大椎,直推之龟尾,须蘸葱姜汤推之,治伤寒骨节疼痛。”

 

推法

推拿手法名。指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力向一定方向推动。有疏通经络,行气消瘀等功效。又常分为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一指禅推法等。详见各条。

 

推而纳之

刺法用语。为针刺补法操作的要领,与泻法“动而伸之”相对。《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因推而内(纳)之,是谓补。”指针刺得气后,将针推进并向下按纳(插)称为补。《灵枢·官能》补法用“微旋而徐推之”,为《难经》所本。后世所称的“紧按慢提”的补法操作,即以此为根据。

 

推肚脐

小儿推拿方法名。用两大指交互由脐向小腹或小腹向脐推。《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推肚脐:须蘸汤,往小腹下推,则泄;由小腹往肚脐上推,则补。”

 

推肠生

产科学名词。指分娩时,产妇直肠脱出。见宋·陈选《妇科秘兰》。即盘肠生。详该条。

 

推板法

推拿手法名。用手指紧紧按住肌肉,进行与肌纤维成垂直方向的向前推压或向后扳动,使痉挛的肌肉得到牵伸而放松。常用以治疗软组织劳损、痉挛、粘连等引起的酸痛等症。

 

团岗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针灸集成》作环岗。在骶部,当小肠俞直下2寸处。主治大小便不通,腰痛等。艾炷灸3-7壮。

 

湍润

犹言“水湿”。《素问·气交变大论》:“水不及,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

 

兔缺

病名。系指生而唇缺,状似兔唇的病证。又名缺唇、兔唇。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本病多由先天而来,宜用手术修复。

 

兔骹(qiāo敲)

指胁部低平,肋骨隐伏。《灵枢·本脏》:“合胁兔骹者肝下。”张景岳注:“胁下之骨为骹也……兔骹者,肋骨低合如兔也。”

 

兔啮

病名。系指胫骨生疽,状似兔啮的病证。《灵枢·痈疽》:“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详见附骨疽条。

 

吐血

病证名。血从口中吐出。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多因嗜食酒热辛肥、郁怒忧思、劳欲体虚等,致胃热壅盛,肝郁化火,或心脾气虚,血失统御而成。亦有因外感引动者。吐血分为外感吐血、内伤吐血、阴虚吐血、劳心吐血、劳伤吐血、气郁吐血、畜热吐血、伤胃吐血、伤酒吐血等,详见各条。

 

吐泻生风

病证名。指长期呕吐、腹泻不止,引起脾虚,而致慢惊风。《幼科发挥》:“久泻不止,津液消耗,脾胃倒败,下之谷亡,必成慢惊,所谓脾虚则吐泻生风是也。”见于中毒性消化不良的酸中毒。治宜益胃养津,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吐泻互作

病证名。《幼科发挥》:“吐出上焦,泻出下焦,乃肠胃之病也。脾在中焦,管摄乎上下之间,吐泻互作者,乃脾之病也。”夏秋吐泻,饮水身热者,属脾胃湿热,治宜健脾化湿为主,宜胃苓汤加减;秋冬吐泻,面(白光)白,足胫冷者,属寒湿困脾,治宜温中健脾,用理中汤益黄散

 

吐泻发斑

病证名。吐泻而见发斑。《嵩崖尊生书》卷十二:“吐泻发斑,由胃虚无根之火游行于外。此症不妨,但可补,不可泻;可温,不可凉。”

 

吐涎沫

证名。呕吐涎水清沫。多由水饮内阻所致。《金匮要略》:“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亦可因脾胃虚弱而致吐涎沫。《张氏医通》卷四:“盖脾为涎,脾虚不能约束津液,故涎沫自出。”治宜健脾祛痰,用六君子汤加减。挟寒者加肉桂附子;挟热者加枳实黄连

 

吐酸

证名。口吐酸水之症。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因宿食、湿痰、热郁、停饮等所致。因宿食所致者,兼见气闷饱胀,嗳气腐臭等证,治宜和中消食化痰,用曲术丸八味平胃散干姜丸等方;若从热化,宜栀连二陈汤咽醋丸。因肝郁犯胃,湿郁化热所致者,证见两胁刺痛,口苦咽干,心烦吐酸,脉弦数,治宜泄肝清火,用逍遥散左金丸,或柴葛平胃散。因脾胃虚寒所致者,证见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苔白,脉弦细,治宜温养脾胃,用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温胃饮等方。参外感吐酸水、内伤吐酸水、吞酸等条。本证可见于慢性肥厚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胃酸分泌过多症等疾患。

 

吐嗽

病证名。咳嗽吐痰与食俱出之证。因饮食失节,肝气不利,而肺有客邪所致。《不居集》卷十五:“吐嗽,有嗽吐痰与食俱出者。此饮食失节,致肝气不利,而肺又有客邪,肝浊道,肺清道,清浊相干,故嗽饮食俱吐出。治宜宣肺化痰,理气降逆,用二陈汤加木香杏仁细辛枳壳。”参见咳嗽、食积咳嗽条。

 

吐屎

证名。呕吐之物挟有粪便。《杂症会心录》:“其标在胃,其本在肾,幽门失开阖之职也。”“为幽门无权,胃液空虚,肾水迫之,又迫而不足以敌直奔之势,从小肠入胃,糟粕随之,已可知矣。治法非救胃则救肾,非正治则逆治。”若病急起者,属实火,兼见便秘腹痛,可攻下,用承气汤类;轻者用清胃平逆散。若久病体虚脉虚,宜补养胃肾,用救肾安逆汤加减。本证可见于各种因素引起的低位肠梗阻。

 

吐舌

病证名。见《保婴撮要》。又名舌舒、吐弄舌。指小儿舌头不断地伸出口外,伸出较长而缩回较慢或久而不收者。常伴有面红烦渴,小便赤涩等。因心经有热所致。治宜清心泻热,用泻心导赤汤。参见弄舌风条。

 

吐痧

病证名。痧证兼见入水即吐。痧证之一。《痧症全书》卷中:“吐痧,汤水入口即吐,研伏龙肝泡水澄饮即定,药亦以此水煎,用金四方。”

 

吐乳泻青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且排泄物呈青色的证候。多因患儿感受寒邪,伤及脾胃,肝气逆乱所致。治宜补脾平肝,用异功散加肉桂、白芍

 

吐乳泻黄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且排泄物呈黄色而臭。因伤热乳引起胃肠积热所致。治宜清肠和胃,用黄芩汤加减。

 

吐清水

证名。呕吐清水而无食物。见《古今医统·吞酸叙论》。由寒湿、痰饮、胃寒、宿食、虫等因所致。恣食生冷瓜果而作者为寒湿,胸膈间漉漉有声者为痰饮,饮食后而吐清水者为宿食,犯寒而作者为胃寒,心腹时痛而作、吐清黄水者为虫。因于湿者,用一味苍术丸、家秘神术汤;若伤于雨湿而见恶寒发热者,用荆防平胃散;因痰饮者,用茯苓饮橘皮半夏汤;因脾胃虚寒者,用六君子汤(伏龙肝煎汤澄清代水煎药)、理阴煎;饮冷过度所致者,用赤石脂散;因宿食者,用保和丸;因虫者,用化虫丸。诸种吐清水,可通用二术二陈汤

 

吐弄舌

病状名。吐舌,指舌体伸长弛缓,出口外而不收。弄舌,指舌体微出口外,立即收回口内,或舌舐唇上下及口角左右。多见于小儿,属心脾热盛重症。

 

吐脓血

证名。吐血杂有脓液。多由热毒壅盛,血络损伤所致。亦可由药误引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记载,内热盛误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

 

吐纳

气功术语。为吐故纳新之略语。即把胸腹中的废浊之气从口中尽量呼出,再经鼻缓慢吸进清新之气,是气功中以习练呼吸为主的一类功法。法出《庄子·刻意》。书中谓:“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道士认为吐纳可吸取生气,吐出死气,达到长生。《汉武帝内传》:“吐纳可以延年。”

 

吐绿水

证名。患者不食,先吐清水,后吐绿水,进而吐黑水、吐臭水。见《寓意草·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系胃气欲绝之证。《张氏医通》卷四:“呕吐大痛,吐出色如青菜色者危。”先用理中汤温中散寒以救胃气,后用旋复花煎汤调服代赭石益气降逆止吐。

 

吐利

证名。呕吐、下利之证并见。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后世将卒暴呕吐下利,躁扰不安者,称为霍乱;仅见呕吐下利,病程缓慢者,称为吐利。《证治准绳·杂病》:“成无己云:若止呕吐而利,经谓之吐利是也;上吐下利,躁扰烦乱乃谓之霍乱,其与但称吐利者有异也。盖暴于旦夕者为霍乱,可数日久者为吐利。”因于寒者,证见吐利腥秽,澄彻清冷,完谷不化,小便清冷不涩,口不渴,脉微细而弱,治宜温中散寒,用理中汤。因于热者,证见吐利酸臭,治宜清热降逆,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因风痰者,吐利而有痰,不饮食,治宜清热祛风化痰,用水煮金花丸。参见霍乱条。

 

吐蛔痧

病证名。指蛔虫病患儿感染痧毒而致吐蛔。治宜用消毒三棱针刺腿弯、臂弯痧筋上,流出紫黑毒血。另用香附陈皮、木香、砂仁莱菔子山楂槟榔等煎汤,稍冷饮之。

 

吐蛔

证名。见《卫生宝鉴》卷十四。蚘通蛔,即吐蚘。详吐蚘条。

 

吐蚘

证名。指呕吐蛔虫。蛔古作蚘,即吐蛔。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仁术便览》卷四:“吐蛔虫,以苦楝根为君,佐以二陈汤。”上方意在驱蚘止吐。亦可用安蚘法。《景岳全书》卷二十:“凡吐蚘者;必因病而吐蚘,非因蚘而致吐也。故不必治其蚘,而但治其所以吐,则蚘自止矣。”因胃火而吐蚘者,但清其火,火清而蚘自静,轻者抽薪饮,甚者万应丸。因胃寒而吐蚘者,但温其胃,胃暖而蚘自安,用乌梅丸。因胃虚无食而吐蚘者,此胃气大虚之候,速宜补胃温中,用温胃饮、理中汤、圣术煎。《张氏医通》卷四:“吐蚘有寒、有热、有寒热交错。寒则手足厥逆,吐出之蚘色淡白者,理中汤加乌梅、黄连、蜀椒;甚则蚘死而形扁者危矣。热则蚘色赤而多,且跳动不已,安蚘丸主之。寒热交错,则病者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蚘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蚘,乌梅丸主之。”使君子鹤虱芜荑、槟榔等均有驱蚘作用。

 

吐黑水

证名。呕吐黑水。见《寓意草·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为胃中津液枯竭之证。《张氏医通》卷四:“黑水为胃底之水,此水且出,则胃中之津久已不存。”

 

吐法

治疗学名词。系八法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王冰注:“越,谓越扬也。”即吐法。指利用涌吐药或其他能引起呕吐的物理刺激(如羽毛探喉引吐等),使蓄积痰饮宿食或毒物随呕吐排出。适用于某些急症,如痰涎阻塞咽喉,妨碍呼吸;或食物停滞胃脘,胀满疼痛;或误食毒物时间不久,尚在胃中,均可涌吐可解。实证用瓜蒂藜芦胆矾等;虚证用参芦饮。吐法一般对孕妇禁用;老弱气衰,亡阳血虚,诸种血症,病势临危之人慎用。

 

吐臭水

证名。口吐臭水。多因胃气大伤所致。见《寓意草·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证治汇补》卷五:“臭水是肠中逆来。”

 

①反胃,呕吐。《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

②吐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窍泻无度。”

③治法,涌吐。《素问·五常政大论》:“吐之,下之。”详见吐法。

 

土运临四季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甲己均为土运,辰、戌、丑、未四支(季)都是土运寄王之位,中运土与此四岁支同气,故所指即甲辰、甲戌、己丑、己未四年均为岁会。参见岁会条。

 

土运

运气术语。五运之一。土主甲己,凡甲年、己年均属土运。《素问·天元纪大论》:“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土郁夺之

治疗原则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土郁夺之,谓下无壅滞也。”指中焦脾胃为湿邪郁阻应予祛除。如湿热郁阻,腹痛腹胀,大便胀,大便稀粘而臭,舌苔黄腻,宜用苦寒燥湿法。若寒湿郁于中焦,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清稀,舌苔白腻,宜用苦温化湿法。

 

土郁

病证名。五郁之一。脾胃之气郁滞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食滞中焦,痰凝脾脏,热蕴肠胃,皆为土郁。证见心腹饱胀,肠鸣泻利,呕恶痰涎或清水等。滞则土郁,滞在上宜吐,滞在中宜伐,滞在下宜泻,可用夺郁汤善夺汤疏土汤等方。

 

土瘿

病名。系因水土因素而引起之瘿瘤。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孙思邈分瘿瘤为五,即: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治用五瘿丸方,即取鹿靥以佳酒浸、炙干内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十具愈。靥,一说为甲状腺。

 

土疡

病名。眼科疾病之一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世又呼偷针眼,生外睑弦上,初得但痒而肿,次则结一小核,乃作痛,屡屡不药自消。”即针眼,详见该条。

 

土喜温燥

生理学术语。系借用五行学说以说明脾的生理特点。脾主运化,温燥则运化健旺,吸收正常。若水湿过盛或过食生冷,就会损伤脾阳,影响脾运;脾虚不运又会形成湿浊内停,导致小便、水肿和痰饮等病症。

 

土位

运气术语。湿土所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土位之主,其写以苦,其补以甘。”王冰注:“土之位,秋分前六十一日,四之气也。”

 

土生万物

人体生理术语。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故借自然界万物滋生于大地的现象,比喻脾胃为营养生化之源的生理特点。胃主受纳和消化食物,脾主吸收和输布营养精微,为各脏腑器官组织的生长和机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土气不调

病证术语。指脾土运化功能失常。《千金要方》:“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

 

土轮

人体部位名。即肉轮,详见该条。

 

土栗

病名。生于足跟部状若栗子非化脓性光亮坚硬肿块。《外科大成》卷二记述曰:“土栗,生于足根之旁,黄肿如琉璃,无脓,由行路崎岖,肭伤筋骨所致。”又有名曰:琉璃疽、跟疽、牛茧蚕等。其发病多因局部长期受压、磨擦,气血阻滞所形成。证见足跟部逐渐形成枣、栗形肿块,由小而大,色黄光亮,无明显痛苦。若因外伤溃破而引起化脓性感染,则应予以治疗。治宜活血散结,宣通疏滞法,内服可选用仙方活命饮。如继发感染而蓄脓者,当切开引流,疮面外用轻乳散。

 

土癞

病名。癞(麻风)证之一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孙氏按其发病之形状与色泽等,分癞为金、木、水、火、土、黄、白、乌、赤、青癞,以及蟋蟀癞、面癞、雨癞、麻癞、(虫旬)癞等。“土癞者,身体块磊如鸡子、弹丸许”,该病宜早治,发展则麻木不仁,穿溃成疮,脓液臭秽难闻,终成不治之症。相当于现代之瘤型麻风病。

 

土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治土黄身体冷,面色青,宜灸太冲及百会后心发际百壮。若面目及十指俱青,不治也。”

 

土疳

病名。眼科疾病之一种。见《杂病证治准绳》:“土疳证谓脾上生毒,俗呼偷针眼是也。”即针眼,详该条。

 

土风疮

病名。时发时止之丘疹类疾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该书认为其发作原系由“肌肤虚疏,风尘入于皮肤故也”,故以命名。其发作特点为乍发乍瘥,证见状若风疹,瘙痒难忍,搔之破溃而成疮。治宜疏风败毒止痒,内服多用《局方》之消风散,或选荆防败毒散,注意诱发因素之触及以预防其发作。类似现代之丘疹性荨麻疹。

 

土方

地区性民间使用的简便方药。

 

土不制水

病机术语。脾属土,肾属水。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在正常情况下,脾土制约水液,使其正常运化,不使泛滥成病。若脾土虚弱不能制约水湿,则可泛滥为患,出现水肿、痰饮等症。

 

①泥土,土壤。《素问·气交变大论》:“风雨大至,土崩溃。”

②五行之一,指土行。《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③代表脾脏。《灵枢·热病》:“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

④五运之一,指土运。《素问·五常政大论》:“土曰备化。”

⑤六气之一,指太阴湿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上太阴土,中少商金运。”

 

透邪

治疗学术语。亦称达邪透表。即透达表邪的治法。外感表证,须透邪外出,故称。

 

透天凉

针刺手法名。出《针灸大全》。其法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天部)、中(人部)、深(地部)三层,操作时,由深至浅,每层紧提慢按六次,如此反复几遍(称几度),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凉感时出针,不揉闭针孔,有泻阳退热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及温疟、骨蒸痨热等症。凡经施术5-7度后,如无凉感出现,宜即出针,另换它法。

 

透热转气

即透营转气。《温热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参见该条。

 

透脓

即攻溃。详该条。

 

透镜灸

日光灸之一种。见该条。

 

透关射指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小儿指纹,命脉向里,主惊风,痰热聚于胸膈。

 

透关射甲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小儿指纹,命脉向外,主惊风,肝木克脾土之败证。

 

透关射甲

诊断学术语。系一种指纹诊法术语。指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射至指甲端的现象,多属病势危重。

 

透刺法

一针多穴的刺法。即透穴法。见该条。

 

透表

即透邪。详该条。

 

透斑

温病治法之一。温病热入营分,内迫营血,斑点隐隐欲出而使用清营透热之法,以清透斑毒。常用清营汤。《温热论》:“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急急透斑为要。”

 

头重

证名。头部自觉重坠,或如布带束裹的感觉。出《素问·刺热论》。多因外感湿邪、疫气或湿痰壅阻所致。若湿淫外着,或痰湿上蒸,必壅蔽清道,致气血不利,沉滞于经隧脉络,故头重。(《证治准绳·头重》)《张氏医通》卷五治疗湿热上攻头重,秋、冬、春季俱用羌活胜湿汤;夏暑用苍术白虎汤,并瓜蒂散加苍术、藁本。内伤元气;头重气乏者,用败毒散加苍术、蔓荆子。又肾气虚衰亦可出现头重。《古今医统·头重》:“精滑脱,肾气竭而阴微,不能与胃气上升,以接清阳之气,故病多头重。”治宜补肾益精。外感热病亦常兼见头重,治宜清泄通下等法。参见首如裹条。

 

头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是针刺头皮上特定刺激区以治病的方法。又称头皮针疗法。1972年始见报道。该法参照现代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理论,结合疾病的部位,选用与之相应的刺激区。针刺时,以毫针在选定的刺激区上,沿皮肤进针至一定深度,然后予以大幅度、高频率的捻转,出现针感后仍持续捻转3-5分钟。留针10-20分钟。期间可再行捻转1-2次,亦可加用电针刺激。多用于中风偏瘫,脑动脉硬化,失语,震颤性麻痹,神经性头痛等症。

 

头胀

证名。自觉头部胀重不适。外感内伤均可引起。外感多因湿热郁蒸所致。《伤寒绪论·头胀》:“冬温、风温、温病、热病、时行、中暍、中暑,多有头重胀痛,皆是湿热火气内燔,慎不可用发散药。如冬温,阳旦汤;风温,萎蕤汤;温病,黄芩汤;热病、时行、中暍,白虎汤;中暑,清暑益气汤。”内伤多因肝火上逆所致,治宜泻肝降逆,方用龙胆泻肝汤等。湿痰、食积、疰夏等症,亦可见头胀。参见各条。

 

头晕

病证名。头脑昏晕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甚至恶心呕吐之证。《医碥·眩晕》:“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慎斋遗书》卷九:“头晕,有肾虚而阳无所附者;有血虚火升者;有脾虚生痰者;有寒凉伤其中气,不能升发,故上焦元气虚而晕者;有肺虚肝木无制而晕者。”肾阴虚,阳无所附者,用六味汤人参;血虚火升者,用芎归芍药汤;脾虚生痰者,用四君子加半夏、天麻;寒凉伤气,气虚而晕者,用补中益气汤加附子;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者,用复方天麻钩藤饮。参见眩晕条。

 

头运眼花

证名。自觉身体飘忽不定、眼花缭乱。或作头晕眼花。《景岳全书·杂证谟》:“但忽运而忽止者,人皆谓之头运眼花。”详眩晕条。

 

头摇

证名。头部摇摆颤动不能自制的症象。又名摇头。《证治准绳·杂病》:“头摇,风也,火也。二者皆主动,会之于巅,乃为摇也。”头摇有少阳经证与阳明府证之分。风火相煽,卒然头摇,项背强痛,为少阳经证,用小柴胡去参加防风;里实腹痛,不大便而头摇者,为阳明府证,用凉膈散或大柴胡。若老人及病后气虚,火犯上而鼓动者,用十全大补汤大建中汤,加羌活(《张氏医通·诸痛门》)。

 

头眩偏痛痧

病证名。痧证见头眩内热,或半边头痛、心烦不安者。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头眩偏痛痧》:“痧气慢者,上升于二阳头面。常觉头眩内热,或半边头痛、心烦不安。宜刮痧。不愈,用清凉之剂治之。”参见痧条。

 

头眩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即眩晕。详该条。

 

头旋眼花

病证名。即眩晕。《医学心悟·眩晕》:“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旋眼花是也。”详眩晕条。

 

头旋

证名。感觉自身与周围景物旋转。又称头晕。《医碥·眩晕》:“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详头晕条。

 

头项强痛

证名。头项部牵强不舒作痛。见《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多因邪在肌肤或遏阻经络所致。外感表证,宜发散解表。如久病项强,多属痹证,宜祛风化湿、蠲痹通络。又痉病初起,亦常有头痛项强,症情较重,治宜镇痉熄风为主。本证可见于某些神经系统感染性疾患及颈椎病等。

 

头响

证名。脑鸣的别称。《四科简效方·内科通治》:“头响即脑鸣也。”详见脑鸣条。

 

头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足少阳之会。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另说“在额角发际,本神旁一寸”(《太平圣惠方》)。布有耳颞神经分支,面神经颞支及颞浅动、静脉额支。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迎风流泪。沿皮刺0.5-1寸。

 

头痛痧

病证名。痧毒中于脏腑,上冲三阳巅顶或三阳头面肌肉之证。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头痛痧》:“痧毒中于脏腑之气,闭塞不通,上攻三阳巅顶,故痛入脑髓,发晕沉重,不省人事,名真头痛,朝发夕死、夕发旦死。急刺破巅顶,出毒血以泄其气;药惟破其毒气,清其脏腑为主。痧毒中于脏腑之血,壅瘀不流,上冲三阳头面肌肉,故肌肉肿胀,目闭耳塞,心胸烦闷。急刺破巅顶及诸青筋,出毒血;药宜清其血分,破其壅阻为要。”痧毒中于气分,用四十二号旅象方;中于血分,先冷服红花膏子半盏,再用四十三号鼎象方。参见痧条。

 

头痛

病证名。凡整个头部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总称疼痛。凡外感六淫,内伤脏腑,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锯,肝阳上亢,精髓气血亏损,经络运行失常者,均能发生头痛。按病因分,头痛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头痛,有感冒风寒、风热、风湿、伤暑,火邪致痛及伤寒头痛等。内伤头痛,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肝阳、伤食、瘀血致痛等。从经络分,有三阳头痛(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三阴头痛(太阴头痛、少阴头痛、厥阴头痛)等。按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发作规律及疼痛部位分,有真头痛、头风、偏头痛、雷头痛、脑风、巅顶痛、久头痛等。详见各条。

 

头软

五软之一。又名头项软。即头项软弱,不能抬起。因小儿先天胎禀不足,肾之阳虚髓亏,后天营养不良,脾之清阳不升所致。治宜温肾补脾,益气升阳。用补中益气汤,兼服补肾地黄丸

 

头窍阴

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别名枕骨。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分支。主治头项痛,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头偏痛

病证名。偏头痛的别称。《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夫头偏痛者,由人气血俱虚,客风入于诸阳之经,偏伤于脑中故也。”详偏头痛条。

 

头皮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即头针疗法。见该条。

 

头皮痛

证名。多由风火上犯所致。治宜轻扬散火,用黄芩、黄连、山栀、天花粉玄参连翘等药(《医林绳墨·头痛》)。如局部肿痛,可配用外治法。《外治寿世方》卷二:“头皮肿痛,好鸡蛋、黄白调匀,涂肿处即愈。”

 

头脑鸣响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头痛》。亦称脑鸣、头响。详该条。

 

头目不清利

证名。头脑不爽利,感觉视物模糊。见《兰室秘藏·头痛门》。由风湿热痰涎郁于头部所致。治宜散风、清热、祛湿、化痰诸法,以清头明目,用川芎丸防风散川芎散沃雪汤、清神养荣汤(《东医宝鉴·外形篇》)。肝阳上亢、气郁等均可引起本症。参见眩晕条。

 

头面正中线

经穴定位线。为督脉、任脉经过处,头正中线(发际内),分布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强间、脑户、风府、哑门;面正中线,分布素髎、水沟、兑端、龈交、承浆等各穴。

 

头面疮

病名。指发生于头面部的湿疮。出《保婴撮要》卷三十二。多由脏腑积热,外受风湿、湿热相搏而成,小儿多见,常见头面皮肤湿红,搔痒起疹,破流黄水,反复发作;甚则漫延全身。治宜清热疏风利湿。内服防风通圣散化裁,外搽青黛散。类似小儿湿疹。

 

头颅骨

解剖结构名。

①指顶骨。

②指覆盖脑实质的骨骼。主要由左右顶骨和部分额、枕骨构成。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