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x~y-->拼音X-->(拼音X)第七篇

(拼音X)第七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形乐志苦

病状名。指形体舒适,精神苦闷。《灵枢·九针论》:“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形苦志乐

病状名。指形体劳苦,精神愉快。《灵枢·九针论》:“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形精

指地之有形的物类和天之精气。《素问·五运行大论》:“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大地上有形万物由五行构成,天上精气变化反映在日月五星,二者遥相感应,相互关系如同树根与枝叶一样密切。

 

形寒

①形体感受寒邪。《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

②指形体寒冷不温。

 

形肥痰滞经闭

病证名。见《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指形体肥胖妇女而患经闭者。多因体肥脾虚生痰湿,痰湿阻塞胞脉,以致经闭不行。治宜行气导痰。方用苍附导痰丸开郁二陈汤苍术香附川芎青皮枳壳木香槟榔生姜)等。

 

形肥经少

病证名。见《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指形体肥胖妇女行经量少之病。多因体肥脾虚,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运化为血,反化为水湿痰涎所致。症见形体日益肥胖,月经逐渐量少,色淡质稀,或夹带下,兼见头晕目眩,神倦乏力,胸闷食少便溏等。治宜健脾除湿,方用六君子汤或二陈汤加当归、川芎等。

 

形肥过期经行

病证名。见《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指形体肥胖妇女经期错后者。多因体肥之人多脾虚痰湿,经脉为痰湿所阻则月经后期而至。症见月经后期,甚或数月一行,量少色淡而粘,或有胸闷、纳呆、腹胀、浮肿、倦怠等症。治宜健脾除湿,化痰导滞。方用苍附导痰丸、六君子汤等。

 

形度

诊断学名词。形体盛衰的测度。可作为辨证施治的参考。《素问·通评虚实论》:“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疗原则。指形体虚弱卫阳不足者,宜用补气温阳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王冰注:“气,谓卫气。味,谓五脏之味也。”《灵枢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故卫气温则形分足矣。”《类经》:“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可用人参黄芪附子肉桂等温阳益气。

 

①形体。《素问·八正神明论》:“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

②形状。《灵枢·五音五味》:“闻其声而知其形。”《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③指肿块、积聚之类。《素问·脉要精微论》:“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

④表现。《素问·举痛论》:“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何如?”

⑤形色。即指机体表现于外的形态气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⑥指脾脏所主的四肢肌肉。《素问·调经论》:“形有余有不足。”王冰注:“形属脾。”

⑦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素问·天元纪大论》:“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王冰注:“形,谓木火土金水。”⑧性质。《灵枢·四时气》:“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

⑨显露。《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⑩通“型”。类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愿闻二十五人之形。”

 

邢增捷

明代医家。江西新昌县人。先习儒,后改攻医,精究《内经》及金元诸大家之学,颇有心得,治病不计报酬,临证每获奇效。着有《医案心法》、《本草辑要》、《伤寒指掌详解》及《脉诀删补》等书,均未见刊行。

 

邢伟

清代医家。字诗樵,浙江吴兴县人,生平欠详。着有《痘疹治案》二卷,未见刊行。

 

行针总要歌

针灸歌诀名。见《针灸大成》。内容概括针法和一些要点。如:“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肥人针入三分半,瘦体须当用二分;不肥不瘦不相同,如此之人但着中。只在二、三分内取,用之无失且收功。”又:“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均通俗易晓。

 

行针指要歌

针灸歌诀名。见《针灸聚英》。歌中列举一些常见证候的用穴。《针灸大成》载此,略有修改。全文如下:“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或针水,水分挟脐上边取。或针结,针着大肠泄水穴。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医,针中有妙少人知。”

 

行针

出《灵枢·行针》。即施行针刺之意。亦指针刺时施行各种操作手法,又称运针。见该条。

 

行瘀

指一种治法。用活血药或结合理气药以祛除瘀血。详见祛瘀活血条。

 

《行医八事图》

医论著作。一卷。清·丁雄飞撰,刊于1695年。丁氏总结诊治疾病,不外乎地、时、望、闻、问、切、论、订(即审风土、按时令、望形色、闻声音、问情状、切脉理、论治法、订药物)八事,遂作图式,以利论述。辑入《檀几丛书·二集》中。现存初刻本、抄本。

 

行水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即宣畅气机,通调水道,利水祛湿的方法。适用于肺气不宣,脾不运湿,气化失常所致的水湿停滞病症。症见咳嗽气喘,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身重困倦。或兼有发热等。用越婢加术汤五苓散等方。

 

行尸

病状名。指病情严重、预后不佳,虽能行走,却已见死脉者。《难经·十四难》:“(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呼吸再至,名为无魂。无魂者当死也。人虽能行,名曰行尸。”《注解伤寒论·平脉法》:“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

 

行气玉佩铭

气功专论。撰者不详。原刻于十二面圆柱形玉佩高5.3厘米,径3.5厘米,每面刻三、四字共45字。约刻于战国时期。现藏天津历史博物馆。原拓片见《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全文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释其文为:“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有气功学者认为此铭文主要阐述小周天功的作法和行功时的注意事项。该玉佩为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文物。

 

行气活血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活血祛瘀与行散气滞并用,治疗气滞血瘀证候,常用于心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月经不调,跌仆劳损,胀闷不舒,产后恶露不行等一切气血涩滞之证。常用药有香附、郁金丹参、当归、赤芍延胡索、金铃子、桃仁红花、木香等。

 

行气法

能使针刺感应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各种方法。亦称引气法、通气法和导气法。《针灸大成》:“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得病所。”说明本法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该法主要包括提插行气、呼吸行气、捻转行气、按压行气、针向行气、接经行气等法。详见各该条。

 

行气

气功术语。含意非一。一是指一种逐渐延长闭气时间的以习炼呼吸为主的气功功法,又称闭气法。《抱抱子内篇》:“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病恶。”其“释滞”篇载其功法为:“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已耳闻其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着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呼吸时,以轻、缓、匀、长、深为要点。修习务须循序渐进。其法源于先秦,魏晋时流行不变,但因掌握不当易生弊端,故晚唐以后罕见传行者。行气的另一含意,是指以意识引导内气在体内运行。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中有“行气”一诀,即是指此。此法可用以运气攻病。《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另一种是指治法。即调理气机,行散气滞。又称利气,通气。用于气滞所产生的胸腹胀闷疼痛等病症。常见行气药有木香、橘皮、香附、厚朴枳实等。疏郁理气、和胃理气等均属行气法。详各条。

 

行经气痛

病证名。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三:“经来一半,余血未尽,腹中作痛,变作潮热,或无热,当用红花当归散(当归、红花、牛膝苏木、川芎、枳壳、赤芍、三棱莪术),破其余血,则痛止人安。”即痛经。详见该条。

 

行经

生理学名词。一指月经来潮,一指月经。

 

行健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按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目经大成》卷一:“干为白珠,络通大肠之腑,脏属于肺……肺与大肠相为表里,主分疏泾渭,上运清纯,下输糟粕,曰行健廓。”因大肠与肺输转运行不息而得名。详见八廓条。

 

行间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荥(火)穴。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布有来自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足背静脉网及第一趾背动、静脉。主治头痛眩晕,青盲,雀目。目赤肿痛,失眠,癫痫,瘈疭,小儿惊风,胸胁痛,口眼歪斜,遗尿,癃闭,疝气,遗精,月经过多,干湿脚气,以及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行黄

证名。黄病二十八候之一,黄疸而不影响行立者。《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瘀热在脾藏,但肉微黄,而身不甚热,其人头痛心烦,不废行立,名为行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治行黄方,用黄芩麦门冬犀角屑、栝蒌根、栀子仁、甘草等药。参见黄疸有关条。

 

行茛灸

灸法名。药物发泡灸之一。见《本草纲目》卷十七。指用新鲜毛茛茎叶捣烂,敷贴在有关穴位上使之起泡,有如火灸。敷贴时间约1-2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适用于疟疾,黄疸等疾患。

 

行房时忌

房事养生术语。谓不宜行房之时。《摄生要义·房中篇》:“忌其时者,十有一:醉酒、饱食,远行、疲乏、喜怒未定、女人月潮冲冒、寒暑疾患未耳、大小便讫、新沐浴后、犯毕出行,无情强为,皆能使人神气昏溃,心力不足,四体虚羸,肾脏怯弱,六情不均,万病乃作。”

 

行迟

五迟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小儿周岁以后,甚至二、三岁还不能行走者。多因小儿肝肾不足,或哺养失宜,脾胃虚弱,元气不充,影响筋骨的发育所致。治宜用六味地黄丸鹿角胶、牛膝之类以滋补肝肾,或调元散以补益元气。虚证不明显者,可用五加皮散(五加皮、牛膝、酸木瓜,共研末,每服一钱半,粥饮调服)。参见立迟条。但应注意检查,排除其他疾患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肌营养不良,或骨外伤等。

 

行痹

病名。出《素问·痹论》。又名风痹、走注。详见风痹条。

 

㈠(xíng,音形)⑴行走。《素问·经脉别论》:“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㈡行窜,游走。《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

⑶运行。《素问·六节藏象论》:“天度者,怕以制日月之行也。”

㈣流动;布散。《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精并行。”

⑸做,行事。《素问·疏五过论》:“审于终始,可以横行。”

⑹举止行为。《灵枢·五变》:“夫天之生风也,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

⑺疏导。《素问·八正神明论》:“补必用员,员者行也。”《素问·至真要大论》:“逸者行之。”

⑻运送。转输。《素问·太阴阳明论》:“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⑼活动。《素问·厥论篇》:“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

⑽流行,传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病温厉大行。”

⑾行施,实施。《素问·气交变大论》:“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

⑿指治疗。《素问·标本病传论》:“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张介宾注:“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

⒀指发病。《素问·示从容论》:“若言三脏俱行,不在法也。”⒁指服用(药物)。《素问·五常政大论》:“治热以寒,温而行之。”⒂量词。《灵枢·上膈》:“还而刺之,毋过三行。”

㈡(háng,音航)⑴道路,途径。《灵枢·五味论》:“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㈡列。《素问·气穴论》:“头上五行行五。”

 

腥臊气

即腥臭气。详该条。

 

腥臭气

又称腥臊气。病者的痰液、汗液、白带、粪便等分泌物或排泄物所发出的特殊臊臭气味。

 

惺惺

经外穴别名。出《医学入门》。即夺命。参见该条。

 

星月翳蚀

病证名。《目经大成》卷二详述其状:“风软生白翳,状如大星、星中有一孔,宛若锥钻,甚者如新月,月上亦有一痕,俨指甲深陷,故日星月翳蚀,凝脂症之小者。”详参凝脂翳条。

 

星翳

病证名。指黑睛生翳似星点状。见《中医眼科学讲义》(广州中医学院主编》。参见翳、聚星障等。

 

病证名。目黑睛上生星点状白翳之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有:“乌珠上有星,独自生也,若连萃而相生相聚者,不是星。盖星不能大,大而变者亦不是。”即银星独见。详该条。

 

兴隆

经外穴名。《凌氏汉章针灸全书》:“兴隆二穴,小肠为腑,主心中冷惫年深,气上攻或结双痃成痞块,兴隆二穴与针通。其穴在脐角斜上一寸,以指按痃跳是穴。令人仰卧之,取草一根作三寸三折,一角按神阙中,二角尽处是穴也。”即以一寸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倒置脐上,一角顶点置脐中,底边呈水平,上两角顶为穴位。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脐上1寸,再旁开1寸处。

 

《信验方录》

医方著作。一卷,附《续信验方》一卷。清·卢荫长辑。刊于1804年。二书共收载临床各科民间验方和成方约200余首。文字简要,选方颇切实用而多效验。现存几种清刻本。

 

信水

妇产科名词。见《血证论》。即月经。详该条。

 

信期

妇产科名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一。指经期。详该条。

 

信虫

病名。指妇女每临月经来潮前,腰腹胀痛,即觉阴道内淫之奇痒而虫出,其形若鼠粘子状,绿色者或数十枚,其后经水随至。治宜用酒制黄连为君,白术、香附为臣,研末粥和为丸,吞服。或为阴道滴虫。

 

囟肿

病证名。指囟门肿起。《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有囟肿者,由脾胃不和,冷热不调,或怒啼饮乳,或喘急咳嗽,致阴阳气逆,上冲而囟肿也。热则肿而软,冷则肿而硬。”热肿者,宜清热解毒,用青黛冷水调敷于局部,兼服大连翘饮,或五福化毒丹;冷肿者,宜温阳化气,用肾气丸益黄散

 

囟中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小儿暴痫,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取之法。横度口尽两吻际,又横度鼻下亦尽两边,折去鼻度半,都合口为度,从额上发际上行度之,灸度头一处,正在囟上半合骨中,随手动者是,此最要处也。……”约与囟会穴同位。

 

囟陷

病证名。指囟门下陷。《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脏腑气血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也。”小儿在六个月内,前囟门微陷,不属病理状态。如同时枕部凹陷,则属病重。常兼见面色萎黄,神疲气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温,指纹淡滞等。多因婴幼儿禀赋不足,或五疳久病,元气亏损,泻痢气虚,脾胃阳气不能上充所致。治宜培元补肾,用《医宗金鉴》固真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附子、肉桂、山药、黄芪)。若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升提中气。外治可用狗头骨炙黄为末,以鸡子清调敷囟门。

 

囟填陷

病证名。囟填、囟陷的合称。详各条。

 

囟填

病证名。指囟门胀满或隆起如堆。《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小儿囟填,由乳食不时,饥饱不节,或热或寒,乘于脾胃,致脏腑不调,其气上冲所为也。”多见于发热和惊厥的患儿,亦有由寒凝气滞而致者。因热者,柔软红色,宜清热,用泻青丸;因寒者,牢韧坚硬,宜散寒,用参苏饮

 

囟门

人体部位名。小儿前囟可触知的软组织。囟门陷下或隆起,有助于判断颅内压的高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婴儿顶骨未合,软而跳动之处,名曰囟门。”参囟、囟骨条。

 

囟开不合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解颅。详该条。

 

囟会

经穴名。出《灵枢·热病》。属督脉。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布有额神经分支,颞浅动、静脉与额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出血,小儿惊风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囟骨

又名囟门。即额囟。婴幼儿两顶骨前内角尚未发育完全所致。两岁以后,额囟闭合而称顶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囟骨者,婴儿顶骨未合,软而跳动之处,名曰囟门”。

 

胁痈

病名。痈肿之发于胁部者。出《医学入门》卷六。又名穿胁痈、胁疮。多因肝胆经火毒郁结所成,常见于体质素较虚弱之人。好发于软胁部,其初起形大如梅如李,逐渐生长增大,色红赤,灼热痛,症见迅速,易成脓,易破溃,脓汁黄稠,病程较胁疽短。治宜清热解毒,疏肝泻火。内服可选柴胡清肝汤加减,或以地榆金银花、川贝、当归、穿山甲、赤芍、夏枯草、牛旁子、地丁、鲜菊花根煎服。若已成脓者,宜早作切开引流,可用托里透脓散。参见外痈条。

 

胁下支满

证名。胁下支撑胀满之证。由水饮或肝气郁结,滞于胁肋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胁下痛

证名。季肋部疼痛。肝经气滞血瘀及痰饮内停皆可引致胁下痛。《灵枢·本脏》:“肝偏倾,则胁下痛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参见两胁痛、两胁下痛、留饮各条。

 

胁下偏痛

证名。胁肋部偏侧疼痛。由阴寒实邪结聚而成。《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胁下偏寒,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医宗金鉴》正误存疑篇以胁下偏痛之“偏”字,当为“满”字。“按胁下偏痛之‘偏’字,当是‘满’字,当改之。”

 

胁下痞硬

证名。胁肋部满闷按之坚硬的证候。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胁肋为少阳经脉分布之区,病邪与水饮痰瘀凝聚少阳之募,故见硬满。常兼寒热、胸胁满闷、呕吐等证。治宜和解或兼用攻消,用小柴胡汤加减。见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患。

 

胁下满

证名。胁下胀满。由肝经气血不利,或为邪入少阳而致。《灵枢·胀论》:“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参见胁满、胁下支满条。

 

胁痛里急

证名。胁肋部疼痛,拘急不舒之证。由血虚受寒或湿热内郁所致。《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尤在泾注:“血虚则脉不荣,寒多则脉绌急,故腹胁痛而里急也。”亦可由湿热内郁所致。《证治汇补·胁痛章》:“两胁搐急,腰腿痛,不能转侧者,湿热郁也。”参见胁痛、胁肋胀痛条。

 

胁痛

证名。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出《素问·缪刺论》等篇。《济生方·胁痛》:“多因疲极嗔怒,悲哀烦恼,谋虑惊忧,致伤肝脏。既伤,积气攻注,攻于左则左胁痛,攻于右则右胁痛,移逆两胁,则两胁俱痛。”《赤水玄珠》卷四将胁痛病因分为风寒、食积、痰饮、死血、虚、气郁、火数种。《景岳全书·杂证谟》:“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然而心、肺、脾、胃、肾与膀胱亦皆有胁痛之病。”应辨外感内伤。寒邪在少阳经,胁痛耳聋而呕,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医宗必读·心腹诸痛》中以左胁痛多留血,右胁痛多痰气。肾亏气虚亦可致胁痛,《医碥·胁肋痛》:“房劳伤肾,气虚血滞,胸胁多有隐隐作痛。”他如暑热、湿热、肝阴虚、肝血虚及肝肾不足,均可导致胁痛。详有关各条。

 

胁堂

经外穴名。《外台秘要》:“胁堂,在腋阴下二骨陷者中。主治胸胁支满,胪胀贲(犭屯),噫哕,喘逆,瞻视目黄。举腋取之。”近代《中国针灸学》则定位在“腋窝下二寸陷中,当渊液穴斜上一寸之处。”主治心内膜炎,肝病,胸膜炎。灸3壮。

 

胁满

证名。胁肋部胀满之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由气滞、痰凝或少阳受邪所致。肝气郁结,滞于胁肋,可致胁满。《诸病源候论·诸饮候》以痰饮停积,可致两胁胀满。《类经》卷十七:“少阳之邪有余者,当病筋痹、胁满。”《伤寒明理论》卷一:“胁满者,当半表半里症也……以邪气初入里,未停留为实,气郁结而不行,致生满也,和解斯可矣。”参见胁下满条。

 

胁肋胀痛

证名。胁肋部发胀作痛之证。见薛己注《明医杂着·痰饮》。由气郁痰凝、肝经虚寒、肝火犯肺、瘀血停滞等因所致。肝气郁结者,兼见胸闷纳减,胀痛随情志变化而增剧,治宜疏肝理气,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湿痰走注肝经者,兼见头目眩晕,肢体麻木不仁,治宜平肝豁痰,用导痰汤白芥子竹沥等药。肝经虚寒而见胁肋胀痛者,兼见气急、视物模糊、脉迟弱等证,治宜温肝散寒,用槟榔汤补肝散等方。亦可由肝火犯肺或瘀血停滞所致。《万病回春·胁痛》治肝火犯肺,胁肋胀痛,喘咳吐痰,大便通利者,用小柴胡汤加青皮、山栀清之。《辨证录·胁痛门》治跌扑之后,瘀血停滞,两胁胀痛,手不可按者,祛瘀止痛,用抵当丸等方。后便黑血,则瘀消痛止,用四物汤三七、丹皮等调理。参见气郁胁痛、痰饮胁痛、胁支痛各条。

 

痟中

古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即“消中”、“中消”。参见中消条。

 

痟瘦

即“消瘦”。肌体消减瘦弱。《灵枢·经水》:“若失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

 

痟肾

病名。即“消肾”,属三消之一。《太平圣惠方·治痟肾诸方》:“小便滑数,口干心烦,皮肤干燥,腿膝消细,渐至无力,熟干地黄散方。……治痟肾,肾气虚损,发渴,小便数,腰膝痛,肾沥圆方。”亦可选用白茯苓圆、鹿茸丸麦味地黄丸肉苁蓉丸等方。参见三消及消渴诸条。

 

萧衍(464-549年)

南北朝人。即梁武帝。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为梁开国皇帝。着有《坐右方》十卷。与著名医家陶弘景交往颇密,甚加依赖,故时人称陶为“山中宰相”。

 

萧埙

清代医家。字赓六,号慎斋。檇李(今浙江嘉兴)人。少习举子业,后弃儒从医。潜心研究《灵枢》、《素问》及历代名医著作,长于治虚损、痨瘵等内科杂症。撰《医学经纶》一百三十四卷,以经说为主,详加阐发,条理清晰。另撰《女科经纶》,谓:妇女病四诊难尽,而妇女之病,莫重于月经、胎产、崩淋、带下等症。凡因病而经不调者,病祛则经自调;先经不调而后病者,调其经则病自愈。其论为妇科医家所推崇。另着《中风症》(1722年),今存抄本。

 

萧飋

同“萧瑟”,多指秋天气象。《素问·五常政大论》:“坚成之纪……其德雾露萧瑟。”

 

萧龙友(1870-1962年)

现代医家。北京人。幼读经史,为清时拔贡。后学医有成,擅长治疗虚劳杂病,论治主张四诊合参。推崇《伤寒论》,重视七情内伤致病,医药并重。建国前与孔伯华在北平创办北京国医学院,以弘扬中医,培养中医人材。与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齐名。人称北京“四大名医”,尝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及全国一、二届人民代表等职。

 

萧九贤

明代医家。字慕白。会昌(今属江西)人。精内外诸科。洪武中(1368-1398年)任里长,解运实竹至南都,时马皇后患乳痈甚危,太医治而不效。应召诊视,投剂三日愈,授太医院吏目,驰驿归里。着《外治启钥》、《回生要义》,均佚。

 

萧京

明代医家。字万舆,号通隐子。闽中晋江(今福建)人。幼体弱,患梦遗之疾,百治莫瘳。后随父宦游慈阳,得黄州名医胡慎庵诊治,三月获效,遂师事之,得其传,久之精医理。归里后行医,见当时医者治病舍本逐末,效不佳,乃竭己之所学,悉灵素之蕴,发脉旨,阐药性,辨病之虚实,所治多奇效。撰《轩岐救正论》六卷(1644年)。

 

萧吉

隋代养生家。字文休。南兰陵(江苏武进)人。撰《帝王养生要方》六卷、《相经要录》,均佚。萧吉博学多才,尤精阴阳、历算、养生术,曾任太府少卿。

 

萧涣唐

清代医家。字廉泉。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未详。着《医脉摘要》二卷,鉴别疑似或相类证候,述验舌诊脉法,附时方歌、药性赋等,后被收入《三三医书》。

 

下燥治血

治疗原则之一。出《临证指南医案》。久病损及下焦肝肾之阴,每致虚火时炎,症见咽喉干痛,痰中混血,昼凉夜热,宜养阴滋肾,金水并调,用西洋参玄参、生地、麦冬百合阿胶等。肝肾阴伤、液燥生风者,宜阿胶、鸡子黄牡蛎、龟板、鳖甲白芍、玄参等药,侧重血分治疗。

 

下元亏损

病证名。统指肾虚。其中多指肾阴虚。详该条。

 

下阴别

经穴别名。《素问·气府论》:“下阴别一。”王冰注:“谓会阴一穴也。”即会阴。见该条。

 

下腰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泄痢久下,失气劳冷,灸下腰百壮,三报。穴在八魁正中央脊骨上。”即位于骶骨正中点处。主治泄泻,久痢,难产,及慢性肠炎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下牙床骨

人体部位名。指下颌骨的齿槽突。载附下颌骨。

 

下牙床

下列齿的牙床。详牙床条。

 

下血

证名。即便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详见便血条。

 

下消

病证名。

①内科消渴病之一。《圣济总录》称消肾,《医学纲目》称肾消。症见面黑耳焦,饮一溲二,溲似淋浊,如膏如油等。多由肾水亏竭,蒸化失常所致。治宜补肾固涩为主。方用六味地黄丸、滋膵汤、左归饮大补元煎等;阴虚及阳,火衰不能化气,气虚不能化液者,方用桂附八味丸、右归饮秘元煎固阴煎等。参见消渴、三消条。

②儿科三消之一。见《丹溪心法》。即消浊。详该条。

 

下沃赤白

证名。便下赤白粘冻。见《素问·至真要大论》谓热客于胃,可证见少腹痛,下赤白粘冻。

 

下脘

①人体部位名。指胃腔下口幽门部。《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素问·调经论》:“下焦不行,下脘不通。”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下管。别名幽门。属任脉。足太阴、任脉之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反胃,肠鸣,泄泻,以及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下完骨

颞骨乳突。《素问·气府论》:“下完骨后各一。”

 

下脱

①病名。指子宫脱出。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胞络损伤,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即阴挺。详该条。

②脱证之一。见《张氏医通·脱》。多因房劳伤精。其证翕翕不气,不能饮食,大便滑泄无度,小便清利倍常,或梦寐走泄,昼夜遗精,或精血并脱,不能自主。

 

下体肿痛

证名。下部肢体肿胀疼痛。见《类证治裁·身痛》。证见脉浮,自汗,恶风。多由卫气不固,风湿侵袭所致。治宜祛风湿,兼固表,方用防己黄芪汤,五皮饮等。

 

下胎毒法

古代新生儿调护方法。小儿初生拭净口中秽液后,用药物内服,去腹中恶物、脐粪,解胎中蕴积热毒。如甘草法、黄连法、韭汁法、脐带法等。详见各条。

 

下损及上

病理学术语。指虚损由下部脏腑发展到上部脏腑的病机。参见上损及下条。

 

下四缝

经外穴别名。即指根穴。见该条。

 

下寿

养生学术语。对上寿、中寿而言,小于中寿的年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孔颖达疏:“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又《庄子·盗跖》与《太平经·解承负诀》等则有“下寿六十”的说法。

 

下手八法

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八种手法。出《针灸大成》卷四。内容包括揣、爪、搓、弹、摇、扪、循、捻。见各该条。

 

下士

周代医生职称之一。根据医疗水平和服务对象之不同,周代将医生分为上、中、下土三个等级。下土的级别最低,一般只担任疡医和兽医。下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天官冢宰》中,参见医师条。

 

下石疽

病名。发于膝关节部位之石疽。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多因形体虚弱,为寒邪深袭,致使气血凝结于膝关节部位之膝盖,或两侧部,形若鸡卵,质坚硬如石,但肤色不变,不红热,行走时或有疼痛感。该块难消难溃,如破溃则甚难敛口,治疗参见石疽条。

 

下盛

病理学术语。指病邪盛于下或滞留于下部。《灵枢·卫气》:“下盛则热。”《素问·脉要精微论》:“下盛则气胀。”

 

下三里

经穴别名。出《针灸集成》。即足三里。见该条。

 

下乳

治则。出《千金要方》卷二。指在产妇乳汁不下或乳汁缺乏时采用通下乳汁的方法,即下乳。又名催乳。详催乳条。

 

下泉

尿之别称。详该条。

 

下取

治法术语。即从下施治。指上病下取或下法。《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灵枢·卫气失常》:“其气……积于腹中者,下取之。”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