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x~y-->拼音X-->(拼音X)第十四篇
(拼音X)第十四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弦
①弓弦。《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
②弦乐器的弦。《素问·玉机真脏论》:“真肝脉至,中处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
③月亮半圆之称。《标幽赋》:“弦不夺而朔不济。”
④脉象名。弦脉。见“弦脉”条。
锨板子骨
骨名。又名五指骨。见掌骨条。
掀针
针具名。见皮内针条。
先兆子痫
西医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指妊娠24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并兼有头痛、眩晕、呕吐、上腹不适、视力障碍或血压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21.3kPa)以上者称为先兆子痫。多因孕妇脏气本弱,因妊益虚,以致精血不足,肝阳偏旺,上亢为患。常见有肾阴虚而肝旺者,症见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夜寐多梦、血压升高者,宜滋益肝肾,平肝潜阳,用钩藤汤(《证治准绳》:杜仲、牛膝、菊花、黄芩、桑寄生、白芍、天麻、钩藤、蝉退);若阴损及阳,脾肾阳虚而发生水肿者,宜健脾利湿消肿,用茯苓导水汤;若肝郁化热兼见口苦咽干目眩者,宜清热平肝潜阳,用羚羊钩藤汤。参妊娠眩晕条。
先兆流产
西医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指妊娠期伴有腰腹部疼痛下坠,阴道少量流血,宫口未开,尿妊娠试验阳性者为先兆流产。属中医胎动不安、胎动下血范畴。治疗参见该条。
先血后便
病证名。大便下血,血在粪前。亦称近血。出《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景岳全书·血证》:“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参见便血、肠风、脏毒条。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肿、直肠息肉、痔疮、肛裂等疾病。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综合性医书。简称《医学广笔记》。四卷。明·缪希雍撰。初名《先醒斋笔记》,乃丁元荐取缪氏所搜集临症所用诸方刊行于世。后经缪氏本人增订改用今名。前三卷介绍作者临床心得及其验案、效方,并能从中总结一些病症的治疗规律和大法。卷四列述常用药及其炮炙大法等。本书语言简练、蕴义深刻,反映了缪氏的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现存初刊本等多种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先天之精
指肾脏所藏的生殖之精。与后天之精相对而言。详生殖之精条。
先天之本
人体生命之本源。先天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医宗必读》:“先天之本在肾。”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对人的体质有重要作用。凡人禀赋强,称之为先天充足,禀赋弱则属先天不足。
先天红铅
出《本草纲目》卷五十二。
①生理学名词。指女子第一次来的月经。
②中药名。古代有以初潮之月经,干燥后取其粉末而入药者,现已不用。
先天
①指人体禀受父母精血所形成的胎元,是人体生命之本原。与出生后饮食水谷精微,生活护养的后天相对而言。先天之本在肾,故肾主先天。
②运气术语。先于天时而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王冰注:“六步之气,生长化收藏,皆先天时而应至也。”
先煎
中药学术语。系煎药法之一。指某些药物煎煮时不与其它药物同下,而提前煎煮。如矿物类、介壳类药物,石膏、代赭石、牡蛎、鳖甲等,质重而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应打碎先煎,约煮十分钟后再下其它药物。再如,麻黄须先煎三两沸,掠去水上浮沫,然后下其他药合煎,可避免服后烦心。
先攻后补
治疗学术语。即先攻邪后培补。多用于体虚而病势较急,须先攻下的病证。如肺虚咳嗽,本宜培补,但患者胸胁有积水,气短喘息,不能平卧,可先用逐水药攻下以解除喘促症状,后用补益药培补。
先补后攻
治疗学术语。即先补虚后攻邪。多用于正虚邪实,急当攻下而体质虚弱不堪峻攻的病证。如肝硬化腹水鼓胀,需逐水而体虚,可先用补益法扶正,后用逐水药泻水利肿。
先便后血
病证名。大便下血,血在粪后。亦称远血。出《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景岳全书·杂证谟》:“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参见便血条。见于上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胃肠恶性肿瘤等疾病。
先
①指病本,与“标”相对。《素问·针解篇》:“察后与先,知病先后也。”
②古代的,从前的。《素问·贼风》:“先巫者知百病之胜。”
③已故的。《素问·六节脏象论》:“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④副词,首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
⑤副词。初,始。《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
⑥副词。早。《灵枢·五变》:“夫木之早花先生叶者。”
⑦介词。先于,在……之先。《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日者为病温。”
骨伤科专着。又名《理伤续断方》、《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一卷。唐·蔺道人传。刊于846年前后。首论整骨手法的14个步骤和方剂,次论伤损的治法及方剂。书中记述了关节脱臼、跌打损伤、止血以及手术复位、牵引、扩创、填塞、缝合手术操作等内容。本书成书较早,在骨伤科著作中有较大影响。于临床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存明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仙拈集》
方书名。又名《李氏经验广集良方》,四卷。清·李文炳辑。本书属于验方汇编,分内、妇、儿、外四门。每门又按病分类,共130余类。书中选方大多平易可取,并注明出处。现存十多种清刻本。
《仙传外科集验方》
外科方书。又名《仙传外科秘方》。十一卷。元·杨清叟撰,明·赵宜真集。刊于1378年。卷一总论痈疽发背及内服荣卫返魂汤的加减法;卷二-四重点论温、热、凉性三个外用药方的用法及其他外科通用方;卷五-七为痈疽、疔疮、瘰疬、咽喉、疯狗咬等病治方;卷八-九再论痈疽、发背疔疮证治;卷十-十一为急救及妇、儿科杂病治方。本书论述痈疽阴阳虚实甚详,保存了不少民间验方。但体例较零乱,书中又杂有道家色彩。
吓(hè,音贺)痈
病名。指生于脐上三寸建里穴处之腹皮痈。出《外科大成》卷二。亦名赫痈。证治详见腹皮痈条。
夏子益
宋代医家。字德懋(一名德)。取师传方药及家藏方,编《卫生十全方》十二卷,附自着《奇疾方》一卷,原书佚。今有从《永乐大典》辑本《卫生十全方》三卷。
夏子俊
清代医家。字云颖,号脱夫。浙江黄岩县人。嗜读书,补博士弟子员。广涉经史百家,尤精岐黄术。学术上推崇《周易》、《内经》之理论,治则多效。着《医理信述》六卷。
夏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为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阳气至极之时,此后阳气逐渐衰降,阴气逐渐旺盛。《素问·脉要精微论》:“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夏泽沛
清代医家。字卧候。湖南益阳人。初习儒,为诸生。好读方书,尤精于脉诊。尝诊一妇曰:“脉极异必挛生。”及产,果如其言。年三十九,对其友薛绳祖曰:“吾死于今岁之夏。”薛问其故,曰:“心脉散矣。”五月果卒。着《脉义发微》。
夏云集
清代医家。字祥宇,又字英白。河南息县人。习举业,官至江苏句容知县。兼通医术,擅长儿科推拿。着《保赤推拿法》(又名《推拿精要保赤必备》)一卷(1885年),后有许敬舆等之增释本,称《增图考释推拿法》(1933年刊行)。
夏云(1825-1904年)
清代医家。字春农,又字继昭,江苏江都人。幼聪敏,师从名医杨慕昭,又与名医方华林、朱湛溪相切磋,术益精,长于喉证,投药辄效。其治喉之法,主宗陈耕道。着《疫喉浅论》二卷,《会厌论》一卷。
夏月咳嗽
病名。夏月伤于暑热所致的咳嗽。证见喘急而嗽,面赤潮热,脉洪大者,用黄连解毒汤;热躁而咳者,用栀子汤;咳唾有血者,用麦门冬汤。俱服六味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而保肺金(《不居集》卷十五)。《温热经纬》:“夏咳嗽者,火气炎上,人气外泄,法当苦降,杏朴芩连汤主之。”《类证治裁·咳嗽》:“夏季咳,火气炎也。治宜兼凉,沙参、花粉、麦冬、知母、元参之属。”参见咳嗽、伤暑咳嗽等条。
夏月霍乱
病名。夏季饮食后冒寒伤湿所致吐泻交作之证。《张氏医通》卷四:“夏月霍乱,吐泻作渴,胃苓汤加半夏、藿香;面赤口干,加炒川连。春夏秋三时,饮食后触冒暴寒,成此症者,藿香正气散。若吐利转筋,为风木行脾,平胃散加木瓜。”参见伤寒霍乱、霍乱条。
夏英
明代医家。字时彦。仁和(今浙江余杭)人。世业医。尝取祖遗诸书,撰《灵枢经脉翼》二卷。
夏应中矩
脉象名。指脉应四时之象。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夏季茂盛,气候炎热,人体阳气盛强,脉象应洪大,像方形的矩一样。
夏以时
明代医家。字凤亭。吉安(今属江西)人。初习书法,后改习医,于李时珍《本草纲目》颇有心得。性侠义,好助人,值岁荒,倾资赈饥民,活数百人。疫疠流行,倾资购药施之,不取酬谢,治多验,常以一剂即愈,故人称“夏一剂”。
夏痿
症名。脾胃虚弱,感受暑令湿热之气所致倦怠不能食之证。见《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又名疰夏,一作注夏。《证治准绳·杂病》:“痿发于夏,俗名注夏。”证见倦怠、四肢不举、羸瘦、不能食等。治宜清暑益气,健脾扶胃,清暑益气汤。参疰夏条。
夏惟勤
明代医家。冀州(今河北冀州)人。太学生。精医术,治多奇中,有“国手”之誉。曾校订《仁术便览》、《明目至宝》。
夏廷秀
明代医家。号怡闻。吴兴(今属浙江)人。诸生。后攻岐黄术,术精,被荐任太医院院判。
夏胜秋
五时相胜之一。夏属火,秋属金,按五行相胜理论,火克金,故夏胜秋。《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
夏三月
指农历的四、五、六三个月。又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日
夏令之日。《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
夏秋霍乱
病名。夏秋季节饮冷伤食,或湿热伏遏所致吐泻交作之证。《张氏医通》卷四:“夏秋霍乱,多食冷水瓜果所致,宜木香、藿香、陈皮、厚朴、苏叶、生姜。四肢重着,骨节烦疼,此兼湿也,二术、二苓、厚朴、陈皮、泽泻。”“凡夏秋霍乱,有一毫口渴,即是伏热,不可用温理脾胃药。如燥湿,小便不利,五苓散为主,本方中肉桂亦宜酌用。”参见霍乱条。
夏气
夏季的主气。其性温热、湿润,适宜植物成长。五行与人体心气相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脉如钩
脉象名。指脉应四时之象。夏季阳气旺盛,脉象亦呈现洪大,其势急升缓降,来盛去衰。《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夏脉
夏季当见的相应脉象。其脉洪大方正,是阳气隆盛之象。《素问·宣明五气》:“五邪所见:……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
夏化
指夏令主气的盛衰多少。《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风温春化同,热曛昏火夏化同。”
夏分
指在夏季针刺应在浅深部位,即指络脉而言。《素问·诊要经终论》:“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
夏鼎
清代儿科医家。字禹铸,号卓溪叟。安徽贵池人。康熙八年(1669年)中武举。通医术,尤善儿科推拿术。于儿科诸证,多有独到见解,其诊察疾病重望诊,但于望指纹,持异议,谓:“指面筋纹,生来已定。”着《幼科铁镜》六卷(1695年),为后世儿科医家所推崇。
夏承天
清代医家。浙江余姚人。生平未详。着《医学考镜》十二卷、《药性辨》,未见流传。
夏
夏季,夏令。一年四季(四时)之一,农历的四、五、六月,即从立夏日至立秋日前的九十余天。《素问·刺要论》:“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
下注疮
病名。发于小腿部疮疡,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三,多由外受风湿毒邪,使荣卫凝滞所致,始生于小腿之前面,证见肿胀痛痒,破溃则脓水淋漓,若水之注,往往缠绵难愈,相当于小腿部之湿疹,或下肢溃疡,治宜内服萆薢渗湿汤,外敷以青黛散为佳。亦名湿毒疮。详见该条。
下针
针刺时的进针。《难经·七十难》:“初下针沉之,至肝肾三部,得气引持之。”见进针条。
下者左行
运气术语。地之气左转。出《素问·五运行大论》。张景岳注:“下者左行,言地气左转,自西而东以升于天。”
下者举之
治疗法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气虚下陷一类病证要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来升提中气。例如气虚下陷引起脱肛、子宫脱垂、久痢、泄泻,当升阳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参见补气、升提中气条。
下者不以偶
中药学术语。指一种用药法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运用攻下、逐水等治法时一般不用偶方,取其力专而效速。
下睥
人体部位名。见《银海指南》卷二。即指下睑。详该条。
下痞
证名。下焦闭塞不通所致的痞症。见《中藏经·辨三痞证并方第四十六》。证见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謇涩,腰脊疼痛,脚重不能行立。宜用瞿麦、官桂、甘遂、车前子等药。
下摩生门
导引方法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九。生门即脐部。方法为:屏住呼吸,微鼓腹部,用手掌摩腹脐部数周。能调整三焦之气。
下毛
即阴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
下马痈
病名。出《外科证治准绳》卷四,即生于右臀下折纹部位之痈肿,以其痈肿之所在位置之形象而命名。证治参见外痈条。
下陵
经穴别名。即足三里。见该条。
下林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下林,穴在上林下一夫。”即下巨虚。见该条。
下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骶部,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中,布有第四骶神经后支和臀下动、静脉分支。主治少腹疼痛,肠鸣泄痢,大便下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痛,阴痒,腰骶痛,下肢瘫痪,及坐骨神经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下廉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称手下廉。属手阳明大肠经。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一说“在曲池前五寸”(《医学入门》)。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桡动脉肌支与头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痛,腹痛,飧泄,肘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下巨虚穴别名。见该条。
③人体部位名。即下侧缘。《灵枢·经脉》:“直上循臂骨下廉。”
下利
证名。简称利。早期古医籍中痢疾与泄泻的统称。后世区分为利与痢,以利为泄泻,痢为痢疾。
下棱骨
人体部位名。相当于肩胛骨的脊柱缘。《伤科汇纂》:“肩胛骨……其下棱骨在背肉内。”
下昆仑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昆仑。见该条。
②经外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内昆仑。位于足外踝下1寸,跟腱前缘凹陷处。主治偏风半身不遂,冷痹腰痛,脚重痛等。直刺0.1-0.3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下颏脱落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外治寿世方初编》卷二。详颊车蹉条。
下厥上冒
病证名。指因脾胃升降失调,胃气逆上冒于头部,导致头目昏花、恶心呕吐等症状。《素问·五脏生成篇》:“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下厥上竭证
病证名。少阴病误用汗法所致的危候。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本病原系少阴病四肢厥冷而无汗,医者强发其汗,激动营血,血升越于上,或从口鼻出,或从目出。阳亡于下,厥从下起,故称下厥;血从上出,阴竭于上,故称上竭。治宜四逆加人参汤、六味回阳饮等,滋阴回阳并顾。
下厥上竭
病证名。指少阴病误用汗法的危候。《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击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阳亡于下,故称下厥;阴竭于上,故称上竭。治宜滋阴回阳并进,用六味回阳饮救治。
下巨虚
经穴名。《灵枢·本输》名巨虚下廉。《素问·气府论》名下廉。《千金要方》名下巨虚。别名下林、足下廉。属足阳明胃经,小肠之下合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或于足三里下6寸取穴(《针灸甲乙经》);另说“在上廉上二寸”(《外台秘要》);“在丰隆上三寸”(《循经考穴编》)。布有腓浅神经分支、腓深神经;及胫前动脉、静脉。主治少腹疼痛,泄泻,痢疾,胸胁痛,小便不利,脚气,乳痛,下肢痿痹,足痿不收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下竟下
脉学术语。指诊尺部脉时,手指向下(臂侧)移至脉搏尽端,所谓下寻尺泽,以测候病位。《素问·脉要精微论》:“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一说是诊尺肤部位。
下焦主出
生理学术语。指下焦有灌渗水液、泌别清浊、排泄二便等作用,而以出而不纳为其特征。《难经·三十一难》:“下焦者……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
下焦吐
证名。见《活法机要·吐证》。其脉沉而迟,其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当通其秘塞,温其寒气。大便渐通,复以中焦药和之,不令大便秘结而自愈。可选用木香匀气散、半硫丸、附子理中汤等方。
下焦如渎
生理学术语。出《灵枢·营卫生会》。指下焦灌渗水液、泌别清浊、排泻二便等,其功能如同沟渠排水,决渎流通。
下焦
①人体部位名,系三焦之一。三焦的下部,指下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阴部分。能分别清浊,渗入膀胱,排泄废料,其气主下行。《灵枢·营卫生会》:“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②温病学名词。指一种辨证方法。温病后期或恢复期,邪在肝肾。《温病条辨》:“中焦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
下睑
人体部位名。见《银海精微》。又名下胞、下睥。与现代解剖学同名部位相同。其上界为下睑之睑弦,下界为眼框之下缘。参见眼睑条。
下加
运气术语。下加于上为加,运与在泉同化,称为下加。《素问·六元纪大论》:“甲辰甲戌太宫下加太阴,壬寅壬申太角下加厥阴。”
下纪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下纪者,关元也。”见关元条。
下极之俞
人体部位名。《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参见下极条。
下极俞
经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腰椎棘突下。主治腹痛,泄泻,腰痛;及膀胱炎,肠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下极
①会阴深部。《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滑伯仁注“纂内深处为下极。”
②经穴别名。即长强穴。杨玄操注:“下极者,长强也。”
③会阴穴部位,张介宾:“下极,两阴之间,屏翳处也。”
④两目之间的部位,亦称山根、頞。《灵枢·五色》:“下极者,心也。”古人认为观察此处色泽变化,可诊察心脏病变。
⑤肛门。《难经·四十四难》:“下极为魄门。”
⑥横骨(《针灸甲乙经》)。见该条。
下汲肾阴
病证名。汲,意为吸引。指心火过亢,吸引命门火妄动,以致耗损肾阴的病机。参见相火妄动条。
下肓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气海。见该条。
下横骨
骨名。又名横骨、盖骨。即耻骨上支。
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手法
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技术。又名下颌关节脱臼整复法,失欠颊车蹉开口不合方。详见各该条。
下合穴
六腑在下肢部的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合于三里(足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委中),胆合于阳陵泉。”从“合治内腑”的治疗原则出发,按疾病所属内腑的不同,而取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如胃病取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等。
下管
人体部位名。即下脘。《灵枢·上膈》:“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详该条。
下关
①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少阳之会。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布有面神经颧支。耳颞神经分支,及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上颌动、静脉。主治牙痛,牙关紧闭,耳鸣,耳聋;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腮腺炎等。直刺0.5-1寸。艾条灸3-5分钟。
②小儿指诊部位。见《奇效良方》。即命关。详该条。
下工
古代对医疗技术较差的医生的称谓。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下工十全六”,是说下工治病,其治愈率在60%左右。
下膈
病证名。即噎膈证的一种,与上膈相对。指进食后,过一段时间,食物才吐出。《灵枢·上膈》:“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
下格
病名。大便数旬不通,时呕而食不进者。见《医钞类编》卷十五。下既不通,必反于上。故虽少与汤水,而呕吐愈甚。治宜调胃承气汤,热饮,下宿结及溏粪胶粘恶物,则呕吐可止。参见关格条。
下疳
病名。
①指发于男女外生殖器部位之疮疡。见《外科正宗》卷三。又名妬精疮、疳疮。多因接触或与患此病人性交而传染,好发于男子阴茎、龟头、包皮,女子大小阴唇、阴道等部位。该病初起阴茎痒痛,坚硬紫色疙瘩渐生;或患处出现豆粒大小之硬结,不红不肿不破溃,名为硬性下疳;若初起即似小疮,皮肤流水,肿痛日生,痒麻时发,疼痛明显者,名为软性下疳。证治参见杨梅疮条。
②指筋疮。见《医宗金鉴》卷四十三。见该条。
下风池
经外穴别名。即新设穴。详见新设条。
下法
①治疗法则之一。是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又称泻下、攻下、通里、通下。凡是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等邪实之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使用。分寒下、温下、润下等,除润下药较和缓外,其余多较峻烈,年老体弱慎用,孕妇和月经期禁用,无实结者不要轻易采用。
②推拿方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用于颈项强硬或腰部板滞难以屈伸者,施以被动动作或对抗性动作,使头部或腰部逐渐前屈的一类方法。
③小儿推拿方法之一。《厘正按摩要术》卷二:“下法:周于蕃曰:凡小儿未能语者,忽大哭不止,多是腹痛,须令人抱小儿置膝上,医者对面,将两手于胸腹着力久揉,如搓揉衣服状。又将两手摩神阙,左右旋转数百次;每转三十六,愈多愈效。再煎葱姜汤加麝香少许,将两手蘸汤,于胸腹两边分推数十次至百余次,亦将分阴阳之法。然后从胸口蘸汤,推至脐下小腹并肚角等处数十次。其余蘸汤由横纹推向版门,皆下法也。总之胸腹上下,或摩或揉,或推或搓等法,往来轻重缓急得宜,自然消化。切勿偏用,庶脏腑不致有反复不宁之患。即有痰滞食积在回肠曲折之间,药力所不能到者,此则妙在运动,因之消化而解矣。”
下发背
病名。发于腰部命门穴部位之痈疽。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对脐发。该病多因火毒伤肾所致,类似腰背部之蜂窝组织炎。证治参见有头疽。
下腭
人体部位名。即口腔的下壁。详腭条。
下都
经外穴名。八邪穴之一。《奇效良方》:“下都二穴,在手无名指、小指本节后岐骨间,一名中渚也。中渚之穴本在液门下五分。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
下地仓
经外穴别名。即侠承浆穴。见该条。
下丹田
气功学术语。三丹田之一,丹书中又常简称丹田,又别称气海。在脐下。具体部位说法不一。《抱朴子内篇·地真》谓“在脐下二寸四分”,《医心方》卷二十七:“脐下三寸为命门宫,此下丹田也。”又《东医宝鉴》引:“下丹田,藏精之所也。”内丹家历来重视下丹田,故有“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等称。
下搭手
病名。系腰部肾俞穴部位之痈疸。出《外科证治准绳》卷四,又名肾俞发、腰疽、连肾发。因疮生患者手指由下可搭着之部位而命名。证即有头疽之发于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脊柱旁三寸处者。证治参见有头疽条。
下层导药
治疗白喉病的一种药物分类。见《白喉忌表抉微》。在“正将”中的下层导药为:郁李仁、知母、生土牛膝兜、泽泻、清宁丸。在“猛将”中为:生大黄、元明粉。在“次将”中为:车前子、灯芯、莲子肉。参见药将条。白喉正将条。
下部冰冷不受孕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不孕证证型之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