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x~y-->拼音X-->(拼音X)第十五篇

(拼音X)第十五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下晡

指申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下晡甚。”参见十二时条。

 

下病上取

治疗法则之一。《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下,取之上。”。指病证的表现、部位偏于下,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上的脏腑或体表,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与病气上下相反。如癃闭因于中气不足者,用补中益气法;子宫脱垂,用蓖麻子仁捣碎敷百会穴等。本法的运用,当以谨守病机为前提,结合病因,脏腑经络辨证,注意整体联系以及上下升降的调节。

 

下胞

人体部位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下睑。详该条。

 

下巴脱落

病名。下巴为下颌之俗称。指下颌关节脱臼。见《伤科汇纂》。详颊车蹉条。

 

[1]低处,与上相对。《素问·气交变大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2]指地,地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3]指人体下半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者其精并于下。”

[4]指下焦肝肾。《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王冰注:“下,谓下焦肝肾气也。”

[5]指下部经脉。《素问·离合真邪论》:“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

[6]指尺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王冰注:“下谓尺中。”

[7]指大小便。《素问·五脏别论》:“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8]指肠。《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9]指下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

[10]指百姓。《素问·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11]较正常位置低下。《灵枢·本脏》:“五脏皆下者。”

[12]指社会地位低的人。《素问·上古天真论》:“高下不相慕。”

[13]指等级低的东西。《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

[14]不足,不及。《素问·气交变大论》:“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15]向下,下传。《灵枢·痈疽》:发于胸曰井疽……不早治,下入腹。”

[16]下行。《素问·气穴论》:“脉滴起……斜下肩交十椎下(脏)。”

[17]降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下为雨。”

[18]泻下,遗泄。《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月事以时下。”

[19]润下,归下。《素问·五常政大论》:“静顺之纪,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其气明,其气下。”

[20]指下陷。《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

[21]咽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22]指用泻下攻逐的药物以通利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素问·五常政大论》:“吐之下之,补之泻之,久新同法。”

[23]指次序在后。《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24]去,祛除。《素问·病能论》:“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25]指进针。《灵枢·刺节真邪》:“用针者……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26]动量词。《灵枢·胀论》:“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

[27]指在泉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

[28]从高处到低处。《古今医案按》:“忽下榻行步如故。”

[29]指服药。《金匮要略》:“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

[30]谦下,谦卑。《灵枢·通天》:“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

[31]指北方。《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王冰注:“面向北而言之。上,南也;下,北也。”

 

下(疒番)

病名。出清·崔秉铣《妇科宗主》。即阴挺。详该条。

 

侠溪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荥(水)穴。在足背部,第四、五趾缝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布有趾背神经和趾背动、静脉。主治胁肋痛,寒热,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目外眦痛,颊颔肿,足背肿痛,足趾痉挛,及高血压,乳腺炎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侠上星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治鼻中息肉,灸上星三百壮,穴在直鼻入发际一寸;又灸侠上星两旁相去三寸,各一百壮。”

 

侠荣疽

病名。痈疽之发于胁部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侠荣疽发胁,起若两肘头……其脓多白而无赤,可治也。”证治参见肋疽条。

 

侠承浆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下颌部,承浆穴外开1寸,当颏孔处。布有面神经,颏神经和面、颏动、静脉分支。主治黄疸,面瘫,齿痛,唇口疔疮,及齿龈溃烂,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

 

侠白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阴肺经。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布有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和头静脉,肱动、静脉肌支。主治咳嗽,气喘,心痛,胸满,上臂前外侧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通挟、夹。指某一部位的左右两旁。《素问·刺疟》:“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素问·气府论》:“侠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侠胃脘各五,侠脐广三寸各三,下脐二寸侠之各三……。”

 

瞎子

盲人之俗称。见《目经大成》卷三。

 

瞎眼

证名。系目盲之俗称。见《银海精微》。详见目盲条。

 

瞎乳

病名。指哺乳期妇女见有乳头内陷者。《中国医学大辞典》:“此证因女孩生后,其母未尝挤其两乳,至长大生育,乳头藏于乳房中。小儿吮乳,每每吮破,疼痛难忍。若畏痛而不使儿吮,则必肿胀成痈,故必忍痛令儿吮之。外搽玉红膏珍珠散自愈。”本病为妇人乳头内陷。可于妊娠期防治,如坚持患侧乳头的按摩、牵引,使凹陷乳头挤出,亦可采用水煮竹管拔吸患侧乳头之方法等,其凹陷之乳头即可逐渐外突。另外,还可配合中药内服,如用炙黄芪当归、干葛、升麻黄柏连翘各二钱,牛蒡子甘草各一钱,上肉桂五分,水二钟,酒半钟,煎至一钟,食后服。

 

虾游脉

脉象名。七怪脉之一。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一跃而逝,须臾复来,其急促躁动如前。为孤阳无依,躁动不安之候。

 

虾蟆

病名。

①瘟疫的一种。又称浪子瘟、大头瘟、捻头瘟。指以头面肿赤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古今医鉴·温疫》:“病者大小无异,大抵使人痰涎壅盛,壮热如火,头痛身痛,项强睛疼,声哑腮肿,俗呼浪子瘟,或称虾蟆瘟。城市乡村,家户相类。”《景岳全书·瘟疫》:“大头瘟者,以天行邪毒客于三阳之经,所以憎寒发热,头目颈项或咽喉俱肿,甚至腮面红赤,肩背斑肿,状如虾蟆,故又名虾蟆瘟。”宜用普济消毒饮或消癍青黛汤去参加大黄合新订浮石汤治疗。参见大头瘟条。

②指瘟疫病见咽痛或音哑者。《温疫论补注·杂气论》:“或时众人咽痛,或时音哑,俗名为虾蟆瘟是也。”

③指有传染性的咳嗽。《证治要诀·诸嗽门》:“时行嗽,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气急,状如伤冷热,连咳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两日即轻。记壬午秋,满城有此病……得免者少,并呼为虾蟆瘟。”治疗宜用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等方。参见时行嗽条。

 

虾蟆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治虾蟆黄,舌上青脉起,七日盛,九日病过,急烙大椎即效。此病尽昼夜不睡,宜服豉栀汤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虾蟆蛊

病名。蛊毒病之一。《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其面色青白,又云其脉沉濡,病发时,咽喉塞,不欲闻人语,腹内鸣唤,或上或下,天阴雨转剧,皮内如虫行,手脚烦热,嗜醋食,咳唾脓血,颜色乍白乍青,腹内胀满,状如虾蟆,若或虫吐出成蝌蚪是虾蟆蛊。经年不治,啖人脾胃尽,唇口裂而死。”参见蛊、蛊毒条。

 

呷嗽

病名。胸膈痰饮停聚,咳嗽时呀呷有声。《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呷嗽者,犹是咳嗽也。其胸鬲痰饮多者,嗽则气动于痰,上搏喉咽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谓之呷嗽。”证见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治宜祛痰利膈以止咳,方用射干丸款冬花散华盖散等(《和剂局方》卷四)。参见咳嗽条。

 

呷咳

病名。即指呷嗽。见《外台秘要》卷九。详呷嗽条。

 

郄中

经穴别名。出《素问·刺腰痛论》:“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刺其郄中。”王冰注:“郄中,委中也。”即委中。参见该条。

 

郄穴

经穴分类名。见《针灸甲乙经》。郄,是间隙的意思,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穴位称郄穴。十二经及阴蹻、阳蹻、阴维、阳维各有郄穴一个,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如胃痛取梁丘,吐血取孔最等。

 

郄门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之郄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和前臂正中动、静脉,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主治心痛,心悸,呕血,衄血,胸胁痛,前臂痛,疔疮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细脉

脉象之一。脉细如丝线,应指明显。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素问·脉要精微论》:“细则气少。”

 

细理

指皮肤纹理细致质密。《灵枢·卫气失常》:“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

 

①指“细脉”。见“细脉”条。

②与“粗”相对。周径小。《灵枢·痈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

③微小。《灵枢·玉版》:“余以小针为细物也。”

④致密。见“细理”条。

⑤精细。《灵枢·寿夭刚柔》:“用棉絮一斤,细白布四丈。”

 

系络

从十五络脉分出的细小络脉。翟良《经络汇编》:“十二经出十五络,十五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

 

喜中

病证名。系类中风病证之一。喜则气缓。因暴喜伤阳,心神涣散,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喜则气缓

病因病理学术语。即九气为病的机理之一,谓过喜伤心,则心气涣散不收。《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喜笑不休

证名。指喜笑过度、不能自制。出《灵枢·经脉》。又名喜伤。简称喜。多因喜伤心,心火偏亢,痰热壅盛或心气大开,阳浮于外,经脉弛纵所致。前者法宜降火、清心、逐痰、定志,可用烧盐煎汤或二陈汤探吐,并以定志丸黄连解毒汤加减;后者宜用建极汤主治。亦有因于肾亏肝旺而致病者。《张氏医通》:“若肾水亏涸,不胜心火而喜笑不休、寻作不安之态者,六味地黄丸;肝木过盛,上挟心火而喜笑不休者,柴胡清肝散。余兼别证,各从其类而添之。”喜笑不休多见于精神病,须结合其他兼证斟酌论治。

 

喜忘

证名。即善忘、健忘。见《济生方》卷四。详见健忘条。

 

喜伤心

指喜乐过极则损伤心神。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前人认为心藏神,正常的喜乐,使精神愉快,心气舒畅。若狂喜极乐,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灵枢·本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喜伤

证名。系喜乐过度所致的病证。《内经》有“喜伤心”之说,《医醇剩义》:“过喜则心气大开,阳浮于外……”参见喜笑不休条。

 

喜气

七气之一。见《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巢元方认为:喜气“不可疾行,不能久立。”参见七气、九气条。

 

喜呕

病证名。即善呕。《素问·至真要大论》:“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霿雾清瞑,民病喜呕。”

 

喜怒

证名。指善怒、容易发怒。出《灵枢·杂病》。参见善怒条。

 

喜梦

病证名。系指睡眠多梦的证候。出《灵枢·淫邪发梦》。正常人在睡眠后有时做梦仍属正常。经常多梦(甚至多为恶梦)则属病态。多因心气或心血虚衰,心失藏神之职;或因脏腑失和,影响心神而致病。治宜以养心安神大法。《杂病源流犀烛》:“夫梦者,亦神不安之一验耳。……神役乎物,则魂魄因而不安。魂魄不安则飞扬妄行,合目而多梦。又况七情扰之,六淫感之,心气一虚,随感而应。谚云‘日之所接,夜之所梦’,洵有然也。宜别离散益气安神汤。”如因于阴血虚、心火炽盛者,用朱砂安神丸加减;因于瘀血者,王清任主张用血府逐瘀汤。参见不寐条。

 

喜惊

证名。指善于惊恐的证候。又称善惊。出《灵枢·百病始生》。《素问玄机原病式》:“惊,心卒动而不宁也。火主于动,故心火热甚也,虽尔止为热极于里,乃火极似水,则喜惊也。反兼肾水之恐者,亢则害、承乃制故也。所谓恐则喜惊者,恐则伤肾而水衰,心火自甚,故喜惊也。”参见惊、善惊条。

 

喜膈

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四肢倦重,身常发热,胸痹引背,不能多食,名曰喜膈。”参五膈条。

 

喜悲

证名。出《灵枢·五邪》。即善悲。详该条。

 

喜按

腹部疼痛因按压而缓减,属里虚证。

 

①快乐,高兴。七情或五志之一。《素问·玉机真脏论》:“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②喜爱,爱好。《灵枢·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洗冤录详义》

法医学著作。四卷。清·许琏撰。本书为《洗冤集录》的一种增注本。除校录该书原文外,每段均加眉注小标题,另有评论、释义,对原文蕴义颇多阐发,使读者易于理解。作者本人亦有多年的验尸实践,根据尸骨实物重新绘制了比较确切的全身骨骼解剖图,并附说明,为本书的特点。

 

《洗冤集录》

法医学著作。简称《洗冤录》又称《宋提刑洗冤集录》。宋·宋慈撰。刊于1247年。原书十余卷。明代以后只有四卷本流传,并有不少的注释本和增补本。作者在继承前代我国法医学著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总结了我国宋以前法医学检验、鉴别中毒、急救措施等方面的经验。也反映了有关解剖、生理、病理、正骨及外科手术方面的成就。其中有关法医检验等论述,颇多符合近代科学原理。本书在国际上也有较大的影响,先后译有多种外文本。

 

洗眼法

中医眼科外治法。适用于外障眼疾刺痒多痂、眵泪胶粘等证。一般以清水、淡盐水、药物煎液洗涤眼目。

 

洗三

小儿护养方法。见《保产万全书》。儿生三日后,用艾叶加少量防风水煎洗浴儿体,以预防各种皮肤病。《产孕集》卷下:“儿生三日,浴之,俗谓之洗三。”

 

洗井灶

小儿推拿方法名。用拇指沾葱姜汤擦洗小儿鼻孔及其周围。用治感冒发热,鼻流清涕,急慢惊风等症。《小儿推拿秘诀·汗法》:“医者用右手大拇指面蘸葱姜汤,于病者两鼻孔着实擦洗数十。随用两大指再蘸汤,擦鼻两旁数十下。随再由鼻梁,山根、推上印堂数十下。”

 

中药学名词。

①系一种炮制法。用水洗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它杂质。

②治疗学术语。指一种外治法。用药汤洗患部或全身治疗疾病的方法。《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百合病一月不解,亦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狐惑“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

 

席疮

病名。臀背部长期压迫所引起之疮疡。见《疡医大全》卷三十五。亦名印疮、褥疮。指久着席褥,身体受压处如臀、背等肌肉单薄部位出现的溃疡。因久病气血亏虚,气不能运血以营养肌肤,加之局部受压摩擦染毒而成。多见于截瘫,半身不遂等病证。症见初起患处呈现紫斑,继而皮肤破损,逐渐坏死溃烂,腐肉脱落,形成溃疡,较难愈合,治宜调补气血。内服十全大补汤之类。外治则重在预防,包括清洁受压部位,勤换体位,保持局部干燥或用酒精按摩,患部衬以软垫等。若溃烂后应去腐生肌,外敷五五丹,继用生肌玉红膏等。余可参见溃疡条。

 

袭虚

乘虚而侵入。《灵枢·百病始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

 

席延赏

宋代医生。履贯欠详。着《黄帝针经音义》一卷,今佚。出《宋史·艺文志》。

 

鼷穴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逢源》作鼠穴。即承泣。参见该条。

 

蟋蟀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虫如蟋蟀,在人体内,百节头,皆欲出血。”本病多由病风毒邪内盛所致。患者自觉体内如蟋蟀钻啮百节,诸窍皆欲出血,日久额烂鼻朽,口唇毁裂,牙齿脱落,瘫痪难动的病证。相当于瘤型麻风晚期。证治参见疠风条。

 

膝中

膝盖骨外侧的中点。《灵枢·骨度》:“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

 

膝游风

病名。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即鹤膝风。详见该条。

 

膝痈

病名。指发生于膝关节表面的痈疮。《外科启玄》卷五:“膝外有痈,是足少阳经毒,多气少血;膝内有痈,是足太阴经,多气少血。此膝间乃枢纽骨节行动之处,宜仔细治之,不然令人废矣。”证治见外痈条。

 

膝疡

病名。指痛后膝关节肿大、股胫变细者。见《中国外科学大纲》卷下。即鹤膝风。详该条。

 

膝阳关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千金要方》名关阳。《针灸大成》名足阳关。近称膝阳关。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另说在阳陵泉上5寸(《千金翼方》)、2寸(《针灸资生经》);“在膝眼旁1寸”(《针灸集成》)。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和膝上外侧动、静脉。主治膝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膝关节炎,下肢瘫痪等。直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

 

膝眼风

病名。指因病而致胫骨及膝关节变形者。见《外科大成》卷二。即鹤膝风。详见该条。

 

膝眼毒

病名。指生于足少阳胆经阳关、阳陵泉二穴处之痈疽。见《疡科心得集》卷中。即托疽。详该条。

 

膝眼

①指髌韧带两侧与股骨和胫骨内、外侧髁所构成的凹陷处。见《外台秘要》。位置同膝眼处。

②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膝目。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左右共四穴,布有隐神经的髌下支及胫、腓总神经的膝下内、外关节支,膝关节动、静脉网。主治膝痛,腿脚重痛,脚气,及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等。向膝中斜刺0.5-1寸。

 

膝下

经外穴名。《千金翼方》:“治转筋经骨痛,不可忍。灸屈膝下廉横筋上三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定位在髌骨尖下缘髌韧带处。

 

膝外

经外穴名。《千金翼方》:“疬疡灸法……五月五日午时,灸膝外屈脚当纹头,随年壮两处灸,一时下火,不得转动。”《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为经外穴,名膝外。定位在膝横纹外侧端,股二头肌前缘处。灸治疬疡。

 

膝头骨跌出臼

病名。指髌骨因跌仆而引起的脱臼。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六。详脚膝出臼条。

 

膝痛

证名。指膝部肌肉、经脉及骨节间作痛。《张氏医通·膝痛》:“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治宜补肝益肾,祛邪通络为主。如膝痛屈不能伸而肿者,多挟风热,宜二妙散加味;兼阴虚者则热痛而不肿,宜虎潜丸;湿重流入脚膝,痹弱疼痛者,宜独活寄生汤;虚寒挟风湿而痛者,宜虎骨四斤丸;肝肾虚热,筋骨痿弱颤掉而痛者,宜鹿茸四斤丸。膝关节肿痛日甚,亦有发展为鹤膝风者,据文献载,又有痛在委中腨肠者,属足太阳经;痛在外廉者,属足少阳经;痛在内廉者,属足三阴经。治宜参照经络加用引经药。

 

膝旁

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张文仲传神仙灸法,疗腰重痛,不可转侧,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急不可屈伸。灸曲踿两文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针灸集成》列作经外穴,名膝旁。在腘窝横纹之两端,每肢二穴,左右共4穴。主治腰痛不能俯仰,脚酸不能久立。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膝目

经外穴名。出《外台秘要》。所述位置与膝眼同。《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作膝眼之别名。见该条。

 

膝骱

解剖部位名。即膝关节。见《伤科补要》卷二。

 

膝解

膝关节的骨缝。亦指膝关节。《素问·骨空论》:“膝解为骸关。”

 

膝腘

膝关节后方的凹陷处。《灵枢·骨度》:“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

 

膝关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另说“犊鼻下三寸”(《千金要方》);“犊鼻下一寸二分,向里横开寸半,下直中都,相去五寸”(《针灸集成》)。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分支,深部为胫神经及胫后动脉。主治膝痛,脚气,鹤膝风,咽喉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膝盖损断

病名。指髌骨因外伤而损折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六。其病多因跌打磕碰所致。症见局部肿胀、压痛、瘀血、膝关节活动受限、断损处压痛,可触到凹陷并可闻及骨声。治宜用手法整复。如膝关节内积血较多者,可先穿刺吸去瘀血,后用抱膝固定法;可配以药物内服,初期宜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肿痛减轻后改服接骨丸,或正骨紫金丹;断端愈合后,服补筋丸,去抱膝,用损伤洗方外洗,同时配合功能锻炼。

 

膝盖离位

病名。指因外伤而致髌骨脱出者。见《医宗金鉴》卷八九。即髌骨脱位。详脚膝出臼条。

 

膝顶法

正骨法之一。该法为肩关节脱臼的常用整复手法之一。《伤科汇纂》卷六:“令患人安坐于凳上,医者侧立其旁,一足亦踏于凳上,以膝顶于胁肋之上,两手将患肩之臂膊擒住,往外拉之,以膝往里顶之,骤然用力,一拉一顶,则入臼矣。”

 

膝顶

经外穴别名。即鹤顶。见该条①。

 

膝膑

膑骨。即膝盖骨。《灵枢·五色》:“巨屈者,膝膑也。”《素问·刺禁论》:“刺膝膑出液,为跛。”

 

大腿和小腿交接部分,内有股骨和胫骨连接而成的膝关节,前有膑骨,后有腘窝。腿部主要肌肉的肌腱(“筋”)均会集于膝。《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

 

瘜肉

病证名。即“息肉”,赘生的肌肉团块。《灵枢·水胀》:“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生。”

 

嘻嘻

喜笑轻率自得貌。《素问·至真要大论》:“粗工嘻嘻,以为可攻,言热未已,寒病复起。”

 

熄风

治风法之一。指平息内风的治疗方法。即治内脏病变所致的风病。内风可见眩晕、震颤、筋惕肉瞤、抽搐等“风胜则动”的病理表现,甚则可见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抽搐痉厥等。由于发病机理不同,临床上又可分为滋阴熄风、平肝熄风、泻火熄风、和血熄风等多种治疗方法。详各条。

 

锡饼

病证名。出《幼科全书》。指痘疮不依次起长,而一齐起发,遍身白色如锡饼形,头面浮肿的症状,属危症。但病人能食,大便坚,小便清利又无其他兼症者,宜清补解毒,用助脾快斑汤

 

溪穴

经穴别名。

①出《针灸甲乙经》。即归来,见该条。

②出《外台秘要》。即承泣。见该条。

 

溪温

古病名。出《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即水毒病。参见该条。

 

溪谷

①人体部位名。指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大的缝处称谷或大谷,小的凹陷处称溪或小溪。《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

②泛指经络穴位。谷,相当十二经脉循行的部位;溪,相当三百六十五个经穴的部位。《素问·五藏生成篇》:“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溪毒

古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七。指水毒病。参见该条。

 

溪病

古病名。指水毒病。多发于山谷溪源地区。《诸病源候论·水毒候》:“自三吴以东及南诸山郡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以其病与射工诊候相似,通呼溪病,其实有异。”或单指无疮的水毒病。该书并谓:“有疮是射工,无疮是溪病。”参见水毒病、射工病条。

 

溪(xī,音夕,又读qī,音七)

①人体部位名。指肢体肌肉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的缝隙及凹陷处。《素问·气穴论》:“内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

②泛指经穴部位。《素问·五脏生成篇》:“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翕翕发热

证名。表热不甚,如羽毛之拂,称为翕翕发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为六经病中太阳中风发热的一种临床症候,多兼见自汗、恶风寒等症。《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翕翕发热……发于皮毛之上,如羽毛之拂,明其热在表也。”方有执注:“翕翕发热,乃形容热候之轻微。”方用桂枝汤。清·王清任认为瘀血在肌肉,亦可有翕翕发热,甚至“证象白虎(汤证),口渴心烦,支体刺痛,宜当归补血汤合甲己化土汤加桃仁红花、柴胡、防风、知母石膏;血府逐瘀汤亦治之。”(见《血证论·发热》)瘀血而呈翕翕发热者,临床较不多见。参见发热条。

 

淅然

身体发冷的样子。《灵枢·百病始生》:“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

 

《惜分阴轩医案》

医案著作。四卷。周镇撰。刊于1916年,不分类。作者于复杂的病证中,能循病机、辨主次、求得其本。尤善于治疗虚体挟实之证,治法近于叶天士一派。在临证中能随证变通,化裁治方以切合病机。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收妇科、五官、伤科等,内容较为丰富。1958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刊行时,改名为《周小农医案》,并增加三卷未刊手稿,以病证归纳,分为六卷、39门,眉目较为清楚。现存初刊本及《医药丛书十一种》本。

 

息微

病状名。呼吸浅表、气息微弱的症状。由于阳虚气衰或肺气将绝所致。

 

息胎

病名。胞衣不下的一种病理情况。宋·薛轩《坤元是保》:“恶血流入胞中,胞为血胀而不下,谓之息胎。”详胞衣不下条。

 

息肉痔

病名。指直肠内所生的赘生物。见上海中医学院编《中医外科学讲义》。症见肛门生息肉,多少不等,便时可突出于肛外,时有鲜血、粘液随粪便排出,无痛。多见于儿童。该病多因湿热下迫大肠,以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内治宜以清热祛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为主。外治宜用结扎疗法或用手术治疗。相当于直肠息肉。

 

息肉瘿

病名。指瘿瘤状若息肉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有:“有息肉瘿,可割之。”治疗应以外治为主,详见瘿条。

 

息肉喉风

病名。指喉间生赤肉,层层相叠,渐渐肿起,壅塞不通的疾病。多由肺胃积热、痰浊熏蒸所致。治宜清热涤痰散结。方选桃红四物汤、清咽双和饮、黄连温胆汤等加减。亦可手术治疗。

 

息鸣

病状名。指呼吸时有哮鸣音。《素问·气交变大论》:“咳喘息鸣。”

 

息利少气

病状名。呼吸通畅但气短不能达到正常的呼吸深度。《素问·调经论》:“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息积

病名。胁下胀满,气逆息难,或有形块的病症。《素问·奇病论》:“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证治准绳·杂病》:“息积,乃气息痞滞于胁下,不在藏府荣卫之间,积久形成,气不干胃,故不妨食。”《医学阶梯》则谓息积仅右胁下满,息难,未见形块。治宜调畅气机为主,三因化气汤木香调气散等方,并可用导引法。参见积聚条。

 

息鼾(hān,音酣)

即鼾声。睡时发出的呼吸粗鸣声。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多见于体质肥胖者,或与睡眠时体位有关。病理性的可见于昏迷病人,痰阻心窍;或见于温热病人,热壅于肺,痰阻气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