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z~其他-->拼音Z-->(拼音Z)第五篇

(拼音Z)第五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滋水涵木

治疗学术语。即一种治法。运用滋肾阴而达到牵制肝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肾阴亏、肝阴虚、肝火有余的证候。症见头目眩晕、眼干发涩、耳鸣颧红、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妇女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弦数等,可用干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玄参、龟板、女贞子何首乌等药。

 

滋补育阴

参补肾阴。详该条。

 

滋补肾阴

参补阴、强阴条。

 

滋补

即用滋养强壮、浓郁厚味的药物填补肾阴的治法。参补阴条。

 

嗞煎

病证名。指小儿烦躁的表现。《婴童百问》:“嗞煎者,心经有热,精神恍惚,内烦不安,心烦则渴,自然生惊。”治宜清心退热,通利小便。热重者用黄连解毒汤,轻者用导赤散

 

资生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由于脾胃具有腐熟水谷,吸收运送营养物质,增补元气的功能,人体赖以生存,故名资生廓。《目经大成》卷一有:“脾胃相为表里,主腐熟水谷,保合太和,司培元气,曰资生廓。”

 

资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瘈脉。见该条。

 

琢齿

自我推拿方法名。即叩齿法。《诸病源候论·齿虫候》:“琢齿二七过,使人丁壮有颜色,去虫而牢齿。”

 

着肤灸

灸法之一。即直接灸。见该条。

 

着痹

病证名。又名湿痹。出《素问·痹论》。详湿痹条。

 

浊者为卫

生理学名词。水谷精微中浓浊部分化生为卫气。《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浊浴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后正中线2.5寸处。主治胆病惊恐,食欲不振,口舌无力等。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浊阴不降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饮食水谷不能被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的病机。多因脾胃阳气不足,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所致。症见胸闷腹胀,大便溏,小便黄及头重体困,食少纳呆,舌苔厚腻,脉滑等。治宜健脾祛湿,芳香化浊等。

 

浊阴

①指自然界质重阴浊有形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也。”

②指体内重浊下降或浓厚的物质。如水谷精微中的浓稠部分,饮食糟粕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浊邪害清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湿浊邪气阻遏清阳,蒙蔽头面清窍,出现神昏和听觉障碍的病机。《温热论》:“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浊邪

病因学名词。多指湿浊之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清邪居上,浊邪居下。”《温热论》:“浊邪害清也。”参湿浊条。

 

浊涕

证名。指鼻涕浓稠秽浊。常见于鼻渊等病,出《素问·气厥论》。多因肺、胆蕴热上熏鼻窍等所致、治宜化浊清热为主,方选辛夷苍耳散温胆汤加减

 

浊气归心

生理学名词。饮食精微浓浊部分归于心脏,由心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说明心脏起着输送营养的总枢纽作用。《素问·经脉别论》:“饮食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马莳注:“谷气入胃,其已化之气,虽曰精气,而生自谷气,故可名为浊气也。”

 

浊气

病因病理学名词。

①饮食水谷精微的浓浊部分。《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②阴寒之邪。《灵枢·忧恚无言》:“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

③污浊之气。如呼出的废气,排出的矢气等。

④与清阳相对而言的重浊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⑤肠胃中有形的食物残渣。《灵枢·小针解》:“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

 

浊害清和症

病证名。指患痘疹后所引起的眼疾。症见:双目肿痛赤烂、视物昏蒙、迎风泪出、结星为翳等。多因痘疹浊毒,熏灼清净之府,上扰目窍而致。治宜解毒凉血化瘀为主。方选五味消毒饮犀角地黄汤等加减。

 

病名。浊病的简称。又名赤白浊、二浊。

①指小便浑浊。见《丹溪心法》卷三。小便浑浊,色赤或有血者称赤浊,无血而色白者称白浊。《时方妙用》卷四:“浊者,小水不清也。”由湿热下注所致,湿胜于热则白,热胜于湿则赤,治宜清热利湿。

②指精浊。《证治准绳·赤白浊》谓“浊病在精道”,窍端常有浊物,淋漓不断而小便自清。以浊物之有血、无血,有赤浊、白浊之分。

③指小便浑浊与精浊。《证治汇补·便浊章》:“浊分精溺。”详见便浊、精浊条。本证见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及淋病等疾患。

 

斫(zhuó琢)

砍伐。《灵枢·五变》:“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斫材木。”

 

灼痛

病状名。指烧灼样疼痛。多见于阴虚火炽的胃脘痛,或热毒炽盛的疮疡、汤火伤等。

 

灼热

病状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热势炽盛,如火烧烤的症状。手扪病人肌肤,有炙手感。见于多种热性病。

 

卓雨农(1906-1965年)

现代医家。四川成都人。十六岁随父学医,承家学,深研中医经典,学术造诣较深。1949年后,任成都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主任、附属医院副院长。擅长妇科,与当地名医陆景庭、王朴诚等齐名。着有《中医妇科治疗学》、《中医妇科临床手册》、《论崩漏》。主编全国中医学院统编教材《中医妇科学讲义》。

 

卓伯融

宋代医生。撰《妙济方》一卷,佚。

 

准头

①经穴别名。出《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即素髎。参见该条。

②解剖部位。即鼻准。见《医学入门》。参见鼻准条。

 

肫痈

病名。痈疽之发于大腿上肌肤深处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三:“肫疽,肿高而硬,俗言此疽坚无脓,殊不知其因成脓在内,一时不能出皮肤,须用内托发出,方可用针刺破。”如确诊其已成脓者,应予立即切开引流,不可泥于古人内托待其自溃之局限,以免内陷之后患。余证治参见痈疽等条。

 

缀法

指连接断裂组织的一种方法。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乱发若干,放置瓦罐内,盐泥密闭罐口,以火煅使发成灰备用。处理时可乘新伤急蘸发灰于创口内,对好断裂组织,以消毒纱布敷盖,外以绷带包扎。该法古人原用于耳鼻等处撕裂或断离伤。现已很少用于临床。

 

坠睛眼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坠睛。详见该条。

 

坠睛

病证名。系指风寒上攻眼带,致目珠向下偏斜的病证。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又名坠睛眼,类似今之麻痹性斜视。参见目偏视条。

 

椎顶

经外穴名。即崇骨。见该条。

 

椎骨,又称脊椎骨。《素问·刺热篇》:“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鬲中热。”

 

追虚逐实

治疗学名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指用灸法治阴虚内热证的错误方法,导致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后世多引此语批评医生误用补泻,犯虚虚实实、更虚更实之忌。

 

追蚀脓法

外治法之一。指用化腐药外用于患处,以代替刀针排脓的方法。见《外科理例》卷一。书中有:“若疮疖脓成未破于上薄皮剥起者,当用破头代针之药安其上,以膏贴之。脓出之后,用搜脓化毒药;若脓血未尽,便用生肌药,务其早愈,则若毒气未尽,必再发。”追蚀脓法之用“使毒外泄而不内攻,恶肉易去,好肉易生也。”

 

追蚀疮疽肿法

外治法之一。即直接将腐蚀药撒于患处,腐蚀疮疡恶肉的一种方法。见《外科精义》卷上。该法能使疮疡毒气外泄,恶肉易去。常用方剂有白降丹红升丹、五五丹等。适用于痈疽脓成未溃,或溃而疮口小;或腐肉不去肉芽不生者;或痔疮、瘰疬、赘疣等;或胬肉突出者。证治可参见疮疡掺药法和溃疡去腐法等。

 

①补虚法。《素问·调经论》:“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王冰注:“追,言补也。”

②追逐邪气的泄法。《灵枢·九针十二原》:“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③寻求,推求。《素问·方盛衰论》:“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

④随,顺着。《灵枢·小针解》:“追而济之者,补也。”

⑤赶,紧跟着。《三国志·华佗传》:“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

 

撞红

见《妇科易知》。指男女性交时,妇女月经适至,俗称撞红。

 

撞刺生翳外障

病证名。系指由眼外伤引起的目翳。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撞刺生翳。《银海精微》认为此症病因为:眼被撞刺之后。“痕伤受血灌溉,遂生血翳,碜涩泪出,红筋满目。”治宜清热消瘀,方用石决明散经效散加减。

 

撞刺生翳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也即撞刺生翳外障。详见该条。

 

状如鱼脬

病证名。系指气轮肿胀若鱼脬的病证。见《张氏医通》卷八。本病多由金火相搏所致。治宜清泻肺热,方用泻肺汤加减。参见状如鱼胞条。

 

状如鱼胞

病证名。系指气轮肿起,不紫不赤,状若鱼胞的病证。出《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状如鱼脬、气胀、白睛浮壅。本病多因热邪壅遏于肺,气机不得宣畅所致。证见目之白睛肿胀,其色不赤紫,或仅见水红色,或只呈白色,其形若鱼胞状。严重者肿胀可高出黑睛。治宜泻肺清热,方用泻白散加减;或选用泻肺汤加减。

 

状如悬胆

病证名。系指翳贯瞳神,上尖下大,状如悬胆的病证。出《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因胆有瘀热所致,证见翳色青或成斑状,其状薄白而呈圆形或长圆形,因肝胆膏损而兼有变证之急者,治宜清泻肝胆,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①形状。《素问·平人气象论》:“目裹微肿如卧蚕之状。”

②情形。《灵枢·百病始生》:“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

③症状。《素问·厥论》:“原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

 

壮阳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治法。即用温补药强壮心肾阳气。适用于阳气虚衰之证。分壮心阳与壮肾阳。壮心阳多用人参附子;壮肾阳多用鹿茸巴戟天仙茅锁阳等。

 

壮热

证名。指高热、热势壮盛。《诸病源候论·伤寒挟实壮热候》:“伤寒,是寒气客于皮肤,搏于血气,腠理闭密,气不宣泄,蕴积生热,故头痛、体疼而壮热。”有热实、冷实二种。热实者,粪黄而臭;冷实者,食不消,粪白而酸气。内虽有冷热之殊,外皮肤皆见壮热。多见于外感病邪热盛实者。参见风温、湿温、中暑、瘟疫等条。

 

壮火食气

生理学名词。食,腐蚀,消耗。亢盛之火可以消蚀人体正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壮火散气。”吴昆注:“以壮火食气,故气得壮火则耗散。”

 

壮火

生理学名词。阳气过盛形成的亢烈之火,能耗散人体正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张景岳注:“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

 

①盛,大。《灵枢·经水》:“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壮热。”

②壮年。《灵枢·卫气失常》:“人年五十已上为老,二十已上为壮。”

③强壮,壮实。《素问·上古天真论》:“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④艾灸一灼为一壮。《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

⑤谓持针坚定有力。《素问·针解》:“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

⑥充实,增益。《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壮水之水,以制阳光。”

 

庄一夔

清代医学家。字在田,武进(今属江苏)人。尝官至荆州吏目,医理深遂,尤精于儿科。他不同意一般以小儿无补法的见解,多用温补兼消散以治疗痘症,又认为慢惊风也属虚寒;宜用温补。唯有急惊风可用清凉,反对一味用清凉药物。所著有《福幼编》、《遂生编》各一卷,有多种刊刻本行世。

 

庄寿山

清代医生。字越堂,生平里贯欠详,曾任太医院驻署官,授七品吏目。

 

庄绰

宋代医家。字季裕,清源(今山西清源县)人。尝任官职于顺昌、沣州等地。曾因病由阵了翁为其灸治膏肓穴而愈,后绰又以此法转治他人获愈,遂精于此术,后着《灸膏肓法》(又名《膏肓腧穴灸法》),此书专述此种灸法之流派、方法及适应症等,后由窦桂芳刊入《针灸四书》中。另有《本草节要》、《明堂针灸经》,国内未见传本。

 

《撰集伤寒世验精法》

伤寒著作。八卷。明·张吾仁撰。张氏以仲景学说为主,旁参诸家学术经验撰成此书,后由其孙张于乔录编,刊于1666年。本书卷首列《伤寒辨舌世验精法》,其36舌图盖出自《伤寒金镜录》。本书主体则详论伤寒、类伤寒以及和伤寒有关的多种病证的证治,选方比较广泛,颇多经验之谈。但对于病证的分类有欠妥之处,论述的条理和层次不够明晰。现存多种清刻本。

 

转疰

病名。转相传染的消耗性疾病。即转注。《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转疰者,死又易傍人,转注之状,与诸疰略同。以其在于身内,移转无常,故以为转疰也。”其证转相染易,梦寐氛氲,肌体羸瘦,往来寒热,默默烦闷,欲寐不能,手足热,不能食,或欲向壁悲啼,或喜笑无常。治用牛黄散雄黄圆。参见尸疰、风疰、鬼疰等条。

 

转注

病名。又名传尸。《外台秘要·传尸方四首》:“传尸,亦名转注。”详见传尸、转疰条。

 

转阳过阴

小儿推拿手法名。详猿猴摘果条。

 

转胎

产科学名词。即针对孕妇胎位异常,使之转为正常的方法。

 

转矢气

证名。肠中有气转动,时时放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潮热……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肠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伤寒论集注》卷五:“矢与屎同。矢气者,屁乃矢之气也。”参见失气条。

 

转脬

病名。脐下急痛,小便不通之证。即转胞。《证治汇补·癃闭》:“转脬者,胞系转戾,脐下并急而痛,小便不通者是也。”详见转胞条。

 

爪切押手法

针刺押手法之一。即指切押手法。见该条。

 

爪枯

证名。手足爪甲干枯无光泽。多因气虚血少,津液亏耗,或感受寒湿,或肝脏受损所致。见《灵枢·经脉》:“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杂病源流犀烛·燥病源流》:“筋燥爪枯,必滋养其荣血也,宜养荣汤。”

 

爪甲

解剖结构名。系指(趾)甲的通称。《证治准绳》卷三:“爪甲边缘结脓,剧者爪皆脱落。”

 

爪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爪黄之病,口苦舌干,身体急强,面目俱黄,行履不得,言语狂乱,四肢疼痛,发即便走。”治用灸烙法,内服瓜蒂散等方。

 

爪法

①刺法名。指针刺时以拇指指甲爪陷穴位,便于进针的方法。《针经指南》:“爪者,凡下针,用手指着力置针有准也。”源于《素问·离合真邪论》“抓而下之。”

②推拿手法名。即掐法,《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方》:“救卒死……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见掐法条。

 

爪刾(cì刺)

推拿手法名。出《肘后备急方·救卒死尸厥方》。即掐法。见该条。

 

解剖结构名。指甲。《灵枢·本藏》:“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

 

抓法

推拿手法名。出《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将五指分开满把拿捏,常用于头部和肌肉丰满处,有通调气血作用。

 

箸针

针具名。见《外科正宗》。指以竹筷扎针,作刺血或火针用。近代也有以竹筷头横扎数枚缝衣针作皮肤针用。

 

筑基

气功内丹术术语。亦称炼己。为内丹入门的基础功夫。《丘祖全书》:“还丹要妙筑基先,筑得基牢寿命延。”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行为、道德方面的修养,即所谓炼功必先涵养道德、积善积德。一是心意方面的锻炼。即排除杂念,增强心意的自控能力,收心止念,专注于炼功一境。一是强身补亏。即用治病、补益等手段,达到精、气、神充足的境界,为炼功打下一个健康的身体基础。筑基是内丹术的起手功夫,只有作好这段功夫,才能正式进入以后的炼丹各阶段,并避免因“炼己不纯”而可能产生的种种副作用。内丹术还认为,筑基对童体已破的修炼者来说尤为重要。

 

筑法

推拿手法名。出《备急千金要方》。指用空拳敲击治疗部位。

 

筑宾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阴维脉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本干及腓后动、静脉。主治腹痛,呕吐,癫狂,疝气,脚软无力,足踹内痛,腓肠肌痉挛,及肾炎,睾丸炎,盆腔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蛀节疔

病名。

①指手指处患脱疽者。出《外科发挥》卷四。证治详见脱疽条。

②即蛇节疔。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证治见指疔条。

 

蛀疳

病名。指下疳生于阴茎上者。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证治参见下疳条。

 

着痹

病证名。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以湿邪为主,表现肢体疼生酸困、病处不移的一类痹证。《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疰痖

出《治疹全书》。即疹后失音。详该条。

 

疰夏

病名。又名注夏。

①指夏令季节发病的一种病证。见《丹溪心法》卷一。其证每逢春夏之交,忽然眩晕,头痛,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治宜益气阴,消暑热,方用补中益气汤柴胡升麻,加麦冬、五味、黄柏生脉散等(见《时病论》)。

②劳病之一。《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劳之为病,其脉浮。又手足烦热,寒精自出,脚酸削不能行,小腹虚满,春夏剧,秋冬瘥,谓之疰夏病。”治用黄芪建中汤。

③夏痿之别称。《医碥》卷三:“痿发于夏者,俗名注夏。”《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疰夏,脾胃薄弱病也。然虽由脾胃薄弱,亦必因胃有湿热及留饮所致。昔人谓痿发于夏,即名疰夏。”证见倦怠,四肢不举,羸瘦,不能食。参见暑病条。

 

疰布

经外穴别名。即注市。见该条①。

 

病名。疰有转注和留住的意思,指具有传染性和病程迁延的疾病。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又称注病。《金匮翼·诸疰》:“疰者,住也。邪气停住而为病也。皆因精气不足,邪气乘之,伏于筋脉,流传脏府,深入骨髓,经久不已,时发时止,令人昏闭,无不痛处。”变症多端,名称各异,有十疰、九注等名。参见十疰、九注等条。

 

祝源

清代医家。字春渠。浙江海盐人。少孤,业医以养亲济人,自学历代医着,多有心得。精切脉辨证,治病多奇效,名噪一时。言行敦笃,遇善必为。着《杂症汇粹》,毁于兵火。后取其同里医家许栽所编方剂歌诀,予以删补,成《歌方集论》,载方七百首,按功效、主治分类,并将其所著《人身谱》附于后。另撰《伤寒笺注》、《愣香馆吟草》等,未见刊行。

 

祝由

祝说病由。古代以祝祷方法治病的名称。《素问·移精变气论》:“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王冰注:“无假毒药,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后世称用符咒禳病者为“祝由科”,属巫医一类。在古代卫生机构中,多设有该科。现代研究认为,祝由法具有一定的心理疗法作用。

 

祝尧民

明代医生。字巢夫,号薛衣道人。河南洛阳人。诸生,有文名。明亡,弃儒业医。曾得疡科秘方,擅疗恶疮及正骨。后入山修道。

 

祝登元

清代医家。字茹穹。龙丘(今浙江衢州)人。弱冠为诸生。平生淡仕途,医术精,察脉精而效验着。撰《心医集》二卷(1650年)。提出十种养生处世之法及与患病有关之十种时弊,指出“听巫不听医”、“用本草诸书而不深知”等,于后世医药学发展有一定影响。

 

①通注。敷涂。《周礼·天官》:“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贾公彦疏:“祝,注也,注药于疮。”

②古代巫医所用的一种精神疗法,即祝由。《灵枢·贼风》:“先知其病之所以生者,可祝而已也。”参祝由条。

③祈祷,发誓。《灵枢·禁服》:“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

 

柱骨之会

经穴名。指颈项与肩膀相交处,即两天鼎穴。《素问·气府论》:“柱骨之会各一。”高世栻注:“柱骨,项骨也,谓项肩交会之处,两天鼎穴。”

 

柱骨

人体骨骼名。指锁骨。古时亦名锁子骨、缺盆骨和巨骨。《医宗金鉴》:“柱骨者,膺上缺盆之外,俗名锁子骨也。内接横骨,外接肩解也。”或指颈椎。《释骨》:“骨三节,植颈项者,通曰柱骨。”

 

驻节风

病名。膝、肘关节肿大的病证。《外科问答》:“若两膝肘同发或一膝一肘并发,方可名驻节风。”证治参见鹤膝风条。

 

注心痛

病证名。感触秽浊之气所致的心痛。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简称注痛。注亦作疰,又名恶疰心痛。《医学入门》卷五治疰痛,分为虚实二证。素虚者,肾经阴气上攻,神昏卒倒,用苏合香丸。若痛引背伛偻者,用沉香降气汤。素实者,肾火上攻,用小承气汤。《医学从众录·心痛》治注痛语言错乱,其脉乍大乍小,左右手若出两人者,用平胃散藿香麝香服之。《医学心悟·心痛》治疰痛卒尔心痛,面目青暗,或昏愦谵语,用神术散葱白酒生姜汤。参见中恶心痛。

 

注泄

病名。大便泄下如水下注之状。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水泻。又称泄注、注下。《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详水泻条。

 

注夏

①经外穴名。《类经图翼》:“虚损注夏羸瘦,……一法取手掌中大指根稍前肉鱼间近内侧大纹半指许,外与手阳明合谷相对处,按之极酸者是穴。此同长强,各灸七壮,甚妙。”《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注夏。在手掌侧,当第二掌骨桡侧缘之中点,与合谷相对处。主治夏令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病名。于夏令季节发病,证见头痛、身倦、脚软、食少、体热。注与疰通,即疰夏。《丹溪心法》卷一:“注夏属阴虚,元气不足,夏初春末,头疼脚软,食少体热者,是宜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炒柏、白芍药。”详见疰夏条。

 

注下赤白

证名。便下脓血粘冻。《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之胜,……少腹痛,注下赤白。”《医略十三篇·痢疾》谓本病乃风湿相火伤于阴络,血液化为赤白,即痈疽化脓之意。详见赤白痢条。

 

注下

病名。大便泄下如水下注之状。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即水泻。又称注泄、泄注。详水泻条。

 

注痰块

病名。发于肌肤之流痰性肿块。出《医门补要》卷上。多因寒湿夹痰,阻滞经络所发。证见患处起有大小不一,肿胀而质硬之块状突出,此处肿止块消,彼部又起,随处可见,尤以气血虚者,日可见者十数块。重者可破溃化脓。若发于小儿颈项,注痰成串,肿胀至喉者乃危重之证。治宜审慎辨证,若形体壮实者,宜以芫花末、大枣去核为丸内服以补中祛痰;若素虚者则宜内服归脾汤。偏于阴者,或此消彼起者,或痰块针后流清水而仍肿者,可内服阳和汤。外治,可考虑以针烙法治之。

 

注市

①经外穴名。《千金要方》:“一切疰无新久,先仰卧,灸两乳边邪(斜)下三寸,第三肋间,随年壮,可至三百壮。又治诸气神良。一名注市。”近代《中国针灸学》称疰布。位于胸侧部,腋中线上,当第七肋间隙处。主治疰,胸胁痛,腹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旁廷穴之俗名。出《千金要方》。《针灸集成》作注布。参见旁廷条。

 

《注解伤寒论》

伤寒著作。十卷。汉·张仲景着,金·成元己注。书成于1144年。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明赵开美校刻《仲景全书》时,盛赞成氏“博极研精,深造自得,本难(经)、素(问)、灵枢诸书以发明其奥:因仲景方论以辨析其理。极表里、虚实、阴阳、死生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遵照王叔和旧制对《伤寒论》之编次不作任何改动。全书注解比较详明,能够阐析仲景辨证论治之理,立法处方之趣,对后世伤寒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也偶有随文训释、自相矛盾之处。当前的成注本有明·汪济川校刊本及《医统正脉》本等。1949年以后有排印本。

 

注车注船

病名。即晕车晕船。《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论》:“无问男子、女人,乘车船则心闷乱,头痛吐逆,谓之注车注船,特由质性自然,非关宿挟病也。”

 

病名。又称注病。见《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即疰病。详疰条。

 

杼疽

病名。系指颈上两耳后生疽,痛痒不时而出清水的病证。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一。类似乳突结核。本病多因于寒湿,治宜祛寒燥湿,方用八阵散、夺命丹等。参见流痰条。

 

杼骨

解剖结构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助阳解表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阳虚外感证的治法。症见恶寒头痛,发热无汗,手足不温,喜盖衣被,精神倦怠,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沉无力等。治宜助阳益气,解表发汗,方如再造散

 

助教部

我国古代医学教育机构。据《唐六典》载:“晋代以上手医子弟代习者,令助教部教之。”这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教育机关,由于规模尚小,还不具有医学校的功能。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