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z~其他-->拼音Z-->(拼音Z)第十二篇

(拼音Z)第十二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郑汝炜

明代外科医家。字明甫。祖籍宛陵(今安徽宣城),迁居武进(今属江苏)。精医术,尤长外科。尝任太医院医官,后隐居民间,前后行医六十年,活人甚众。着《外科宗要》二卷,子文起续纂行世,今佚。卒年八十。孙泽山亦承其业。

 

郑汝明

南宋人。嘉定元年(1208年),集唐代时贤《胎前十八论》、宋郭稽中《产后二十一论》,附以孙思邈等有关论说,编成《胎产真经》(一作《产经》)两卷。

 

郑全望

明代医家。字灵渚。信州(治今江西上饶)人。自幼体弱多病,乃长益甚,乃自取《内经》、《难经》等书研读,复采传奇验方,自疗而愈。万历壬寅(1602)年,四方疫疠大作,诸医皆术穷,郑氏遂取宋李待制《瘴疟卫生方》,加以发明,以治闽广间地方病。并在此基础上,析其原委、调剂,附以己意,编成《瘴疟指南》(1609年)。

 

郑钦安(1804-1901年)

清代医家。名寿全。原籍安徽,其祖游宦四川,遂寓居邛崃。幼习经史,后从刘源学医。道光(1821-1851年)中叶行医于成都。学本《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之奥旨,谓“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治病立法重在扶阳,用药多为大剂姜、附、桂等辛温之品,人称“姜附先生”、“郑火神”。精研《伤寒论》,谓六经辨证可愈外感,亦可治内伤。着《伤寒恒论》十卷(1869年),释方辨脉,颇切实际。又撰《医法圆通》四卷(1874年)、《医理真传》四卷(1869年),论乾坤坎离、五行、四诊、辨阳虚阴虚、杂病内外虚实及经方时方之要。弟子甚众,门人卢铸之,颇得其传。

 

郑樵(1103-1162年)

南宋史学家。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学者称夹漈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不应科举,居夹漈山上,苦读十年,访书十年。对天文、地理、草木、虫鱼、医药等均有研究。不尚空谈,注重实学、博学强记,讲求辞章,著述甚丰。撰有《通志》、《氏族志》、《动植志》等八十余种。尝参阅二十家本草及方书,考察诸药异名同状、同名异状,注解本草经文,撰成《本草成书》二十四卷、《草木外类》五卷,两书共载药一千四百八十三种,今佚。尝谓本草尤关人命,务须识真辨伪。故撰《通志·昆虫草本略》,致力辨析动植物之名与实。另着《食鉴》四卷、《鹤顶方》二十四卷、《采治录》、《畏恶录》等医书,均佚。

 

郑虔

唐代名画家。字弱齐。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曾为广文馆博士。擅书画,又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戍众寡亦无不晓。尝收集西域传入药物,撰成《胡本草》七卷,已佚。

 

郑启寿

清代医家。字卜年。浙江鄞县人。生活于19世纪初。据传得高僧秘传,以麻疹科行于宁波、台州一带,成数十年。着有《郑氏瘄略》(或称《瘄略》),据考此书即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

 

郑奇

宋代医官。为翰林医官副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与王怀隐等共同编修《太平圣惠方》。

 

郑品端(1866-1925年)

近代医家。名正,晚号潜心居士。福建福州人。随伯父恒有学医,后以医行世,治病多效。与林心斋、林笔邻为当时福州治温病之三杰。先后任全闽医药公会会长、神州医药总会福建分会会长。尝倡办三山中医专科学校、福建医学传习所。后筹建福建国医分馆、福州中医专科学校。积四十年临床经验,着有《潜心居士医集》。

 

郑沛(1866-1918年)

清代医家。字雨仁,号问山。安徽歙县人。郑大樽之子。世以喉科为业。着《运气图解》、《问山医案》。兼工篆刻,得徽派正传。

 

郑抡(1871-?年)

近代医家。字迈庵。福建闽候人。四世业医,幼得家传。1932年任福州中医学社教员。常谓医运日衰,乃采录经史、笔记、地志诸书医史资料,按医学发源、医师踵起、医官建设、医政施行、医书流行、名医列传为序,撰成《中国医门小史》(1933年),其中以阐述清以前医药发展史为主。

 

郑连山

近代医家。江苏苏州人。世医,承家学,常与表兄祝怀萱讨论古今中西医学及证治经验。采录叶天士妇科证治方法,附以己见,编成《女科临床效方》(1936年)。

 

郑欐

清代医家。字积厚。博野(今属河北)人。弱冠补博士弟子员。乾隆元年(1736年)举孝廉方正。潜心医书,亲制药饵,详择古方以济世。着《广仁集》,今佚。卒年七十六。

 

郑克荣(1874-1956年)

近现代医家。浙江金华人。擅长骨折整复,重视手法与药物结合治疗,于头部损伤效果尤着。为当地名医。其门人将其经验总结而成《骨伤与穴位损伤诊治》。

 

郑克

宋代人。撰《折狱龟鉴》(一作《决狱龟鉴》)二十卷(今本析为八卷)。谓五代和凝《疑狱集》等尚未详尽,遂采撷诸书中有关断狱文献补编而成,多为法医知识。

 

郑颉云(1905-1983年)

现代医家。又名霨(雨^弟)。江苏南通人。幼年随父迁居河南开封,1928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校,即在开封开业行医。精儿科证治,喜用散剂,尝自制达原饮定风散、加味三甲散等二十余种散剂,治疗以简、便、验为特点。着有《中医内科幼儿科医案辑要》、《儿科证治简要》、《伤寒新解》等。

 

郑兼山(1640-1689年)

清代医家。名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业医,七世祖海官,太医承事。称“僻山郑氏”,子孙世以“山”为号。少习儒,因失怙恃而缀学,随祖父钦谕习医。后业医,手不释卷,研习《素问》、《难经》、《金匮》诸医典,遂悟医理。遇疑难症,治之则愈。着有《论证琐言》、《先天水火广嗣诸论》。

 

郑楫

清代医家。字济川。江苏靖江人。儒生,精医术。宗仲景之学,兼通太极、阴阳、河洛、八卦诸说。着有《医学穷源》、《伤寒问答神行集》,未见传世。

 

郑惠卿

南宋医家。履贯欠详。曾任保安郎翰林医正。约生活于13世纪。撰《婴儿病证幼幼方论》十卷,今有日本写本。

 

郑瑚

清代医家。字友夏。安徽祁门人。少业儒,及长,钻研岐黄,精究《素问》、方脉诸书。为人诊治,观察入微,投剂多效,尤精儿科。撰《扶婴录》两卷,未见流传。

 

郑宏绩

清代喉科医生。字慎斋,号禹东。安徽歙县人。生活于18世纪。精喉科。父于蕃、伯于丰、堂兄宏纲皆为喉科名医。子承湘、承海,孙麟、麈等亦有医名。因宏绩一支居郑村西园,故世称“西园喉科”。

 

郑宏纲(约1727-187年)

清代喉科医家。字纪元,号梅涧,又号雪萼山人。安徽歙县人。自幼得父于丰传授喉科,医术益精,求治者众。集多年临证经验,由方成培整理成书,名《重楼玉钥》两卷。书中详析喉风证治,常内服、外治兼施。谓白喉发于肺肾本质不足者,遇燥气流行或多服辛烈之物而触发,治疗强调养阴清肺为首务,创喉科名方“养阴清肺汤”。切要实用,流传较广。子承瀚、承洛,皆继其业,续有著述。

 

《郑观应》

清末著名思想家。1842-1921年,一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罗浮山人、杞忧生、慕雍山人等。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少多病,及长,游历四方,襄办军务,屡赴南洋。尝经办工商业。倡“主以中学,辅以医学”的学习西方原则,为近代改良主义者。光绪十二年(1886年)得病,研究养性之法,谓中医“慎起居、节饮食、寡欲清心、存神养气”,与西医“光、热、空气、水、饮食、运动”等均为养生要素,故辑中外先哲要语名言;兼录食疗、外功、按摩、导引,为《中外卫生要旨》四册(1890年)。另辑《备急验方》两卷(1889年)。

 

郑奉简

清代医家。号录筠。江西义宁(今修水)人。精医术,善望色辨症,常以布袱裹丸药随行,遇贫者给药不取值。着《济生篇全书》。五子均承其业,长子竟泉,有医名。

 

郑端友

南宋医家。淳熙年间(1174-1189年)集成《全婴方论》(一作《全婴方》),明嘉靖刊本作《保婴全方》,共四集二十三卷。论述儿科疾病病因、诊断、用药等。对小儿伤寒、诸风、麻痘疳痢、痈疽疮疡论述颇详。末附医案。

 

郑德轩

清代官吏。字芸初,里籍欠详。光绪间任职广州,对医药甚表关心。尝设福兰堂药店,制备痧气丸、通关散红灵丹午时茶等,用之多效。光绪五年(1879年)集经营成药良方,注明所治,刊为《宝饵留春》。

 

郑大忠

明代儿科学家。字英翰。榕邑(今福建福州)人。先习儒,后习医。尤专痘疹。初崇丹溪,后采百家,乃得痘疹证治旨要。施于临床。十全八九。晚年撰成《痘经会成保婴慈幼录》(一名《痘经会成》)九卷(1599年)。

 

郑春回

清代医家。字荆辉。祖籍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后徙浙江嘉善。父郑岗,人称“喉科神手”。得家传,亦精医。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1766-1767年)大疫,患喉证多难治,郑氏疗之多愈。着有《喉科源远集》。

 

郑春敷

南宋医家。世医。早年习读妇产科诸书,集诸家之善,抄传世验方,隆兴三年(1165年)撰成《女科济阴要语万金方》两卷。其后裔仲饶,咸淳(1265-1274)年间为太医院监局兼翰林院提举。

 

郑承湘

清代医家。字雪渔。安徽歙县人。生活于18-19世纪间。父宏绩,精喉科。少攻举子业,后承家学,潜心研究各科,均有心得,尤精喉症,治效甚着。着有《伤寒金匮经方简易歌括》、《医汇简切》、《医学正义》、《痘治正名类参》、《思虑医草》、《喉菌发明》等。

 

郑承洛

清代医家。一名焘,字即均,号杏庵。安徽歙县人。名医郑宏纲次子。初学举子业,工诗文,后改习医,与兄承瀚得家传,精喉科,兼擅幼科、痘科,名噪一方。撰《熟地黄论》、《医叹燕窝考》,抨击时医误人。又着《咽喉伤燥论》、《胎产方论》、《杏庵医案》、《秋斋偶记》(约撰于1810年,今附《喉白阐微》末)。子钟泰、钟寿,孙大樽,皆继其业。

 

郑承瀚

清代喉科医家。字若溪,一字枢扶。安徽歙县人。喉科学家郑宏纲长子,与其弟承洛承家学,研习医理,尤精喉科。创“金从水养”法,行医二十余年,活人甚众。性好医学外,通地理,尝遍游楚、豫、江、浙等地,获传方,用之多效,兼擅幼科、痘科与针灸。嘉庆九年(1804)与方成培博采古方,增订方氏原著《重楼玉钥续编》两卷。书中详论喉科虚证,以及喉科色脉辨证。对“白腐证”按“虚燥”论治,补《重楼玉钥》之未备。又着《喉白阐微》一卷(1797年)。另撰《咽喉辨证》、《痘科切要》等。

 

郑承海

清代医家。字青岩。安徽歙县人。父宏绩,兄承湘,皆当地喉科名医。承家学,撰《喉科杂证》,未见刊行。

 

《证治准绳》

医学丛书。一名《六科证治准绳》。明·王肯堂撰。刊于1602年。全书阐述临床各科证治为主。包括《证治准绳·杂病》八卷,《证治准绳·类方》八卷,《证治准绳·伤寒》八卷,《证治准绳·疡医》六卷,《证治准绳·幼科》九卷,《证治准绳·女科》五卷。各详专条。现存初刻本,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证治针经》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郭诚勋辑于1823年。全书以歌赋体裁分述内科、妇科病证证治,赋文之后均有简注,各篇之末附列治疗方剂。为医学入门书。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

 

《证治要诀类方》

医方著作。四卷。明·戴元礼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443年。作者取其《证治要诀》中各门病症所引诸方,分为汤、饮、散、丸、丹、膏六类编成此书。简要地说明所列诸方的主治、配伍及服用法等。1955年商务印书馆将此书与《证治要诀》合刊出版,题名《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现存多种明、清刻本。

 

《证治要诀》

综合性医书。又名《秘传证治要诀》。十二卷。明·戴元礼撰。作者以朱丹溪学说为本,集《内经》、《难经》直至宋元的医学文献并诸家学术经验,参以个人的心得见解,论述多种内科杂病兼及疮疡、妇科、五官科等常见病证的证治。全书共分为诸中、诸伤、诸气、诸血、诸痛、诸嗽、诸热、寒热、大小腑、虚损、拾遗、疮毒,妇人共十二门。每门列述若干病证,先论病因、病源,然后分析病证,介绍治法。全书叙述扼要,条理比较清楚。亦有论其在论述病因和治疗方药方面,或失于笼统者。1955年商务印书馆将此书与戴氏《证治要诀类方》合刊出版,题名《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现存多种明、清刻本。

 

证治心传

医论著作。明·袁班辑。约刊于崇祯年间。此书在辑录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的基础上综合作者个人的心得,着重阐述辨证论治等医学理论问题。书中阐论证治总纲,治病必详于望闻问切,明虚实、别标本、因人、因地、因时用药等颇为细腻。在治病须明阴阳虚实,必审四时用药,辨证订方必先审四诊等方面发挥尤多。此书原系抄本。后经清·赵双湖加评,收入《三三医书》。

 

证治汇补

内科著作。八卷。清·李用粹撰。刊于1687年。本书汇集了内科杂病的各家(包括作者本人在内)论述和经验。书中将80余种内科杂病分为提纲、内因、外体、上窍、胸膈、腹胁、腰膝及下窍八类,每类分别记载了多种疾病的证治,内容比较丰富。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证治合参》

综合性医书。十八卷。清·叶盛辑。刊于1729年。本书系选录《内经》及历代医籍之精要,分门别类整理的资料汇辑。卷一-二阐述脏腑、病机、四诊、用药等;卷三-十七为内、妇、儿、外科疾病证治,每病先列证候,次列治法、脉象、方药、并附方解;卷十八食物单方。全书搜罗宏富,纲目清晰,较切实用。现存初刻本。

 

《证治百问》

医论著作。四卷。又名《证治石镜录》。清·刘默撰。原书名《青瑶疑问》,系据刘默和他的学生问答医理加以记录整理而成。1673年始由石楷等校刊,改为此名。书中对于中风、中寒等62种内科杂病的病因与治法用问答体裁作了探讨,内容比较丰富,于后学多有启发。1953年,林开燧将此书略加改编补充,易名《(林氏)活人录汇编》。此后又有名为《活人方》、《活人方汇编》者,都是后者的复刻本。现有初刻本等。

 

证候分类

指将疾病按其证候特点分为若干类型。疾病的证候,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四诊,可以把有规律的证候,系统地分别归纳为若干类型,作为识别疾病的方法及辨证论治的依据。如伤寒的六经证候,温病的卫、气、营、血证候及三焦证候,均属证候分类。

 

正治

治疗学名词。是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针对疾病的性质、病机,从正面治疗。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等。因药性与病性相逆,故又称逆治。《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医门法律》:“逆者正治,辨之无难,从者反治,辨之最难。盖寒有真寒假寒,热有真热假热。真寒真热,以正治之即愈;假寒假热,以正治之则死矣。”

 

正营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一说“目窗后一寸五分”,即入发际3.5寸(《针灸大成》)。布有额神经和枕大神经吻合支,颞浅动、静脉顶支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偏头痛,目眩,齿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正穴

十四经腧穴,即经穴。与经外穴、奇穴相对而言。见《针灸大成》。

 

正虚邪实

病证名。指虚证、实证同时并见。

①疾病治疗不当,或邪气过盛,使正气已虚而邪实仍在。

②原来体质比较虚弱的人,感受实邪,出现正虚邪实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通常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治疗须扶正祛邪。

 

正邪相争

病因病理学名词。又称正邪分争。

①指正气与邪气相争持。一切疾病都是正邪相争的反映。

②指伤寒少阳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机。恶寒是正不胜邪,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寒热交替出现是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不下。《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

 

正头痛

病证名。

①即冲头痛。《东医宝鉴·外形篇》:“其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即正头痛也。”参见冲头痛条。

②满头皆痛之症。《(鱼孚)溪医述·病症辨异》:“正头痛者,满头皆痛,……偏头风者,但在半边。”参见头痛条。

 

正体类要

骨伤科专着。二卷。明·薛己撰。刊于1529年。上卷首载正体主治大法凡19条,次载作者扑伤、坠跌、金伤及汤火伤等类共64种病证的医案。每证1-3例不等;下卷为伤科所用方剂。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紧密。解放后有排印本。

 

正体

正骨名词。系人体因骨折、脱臼发生变形通过手法、手术恢复正常体态之谓。正骨专科亦称为正体。出《正体类要》卷上。明、清两代正骨科或有以正体称谓者。

 

正岁

运气术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运非有余,非不足,是谓正岁,其至当其时也。”谓中运既非有余,亦非不及,就是所谓“正岁”,气至就不先不后而与节候同时。

 

正水

病名。

①水肿病之一。因脾盛阳虚,水气停蓄,而见水肿、腹满而喘的症。《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参见水肿、肺虚身肿条。

②指十种水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将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等十水称为正水。参见十水条。

 

正伤寒

病名。

①冬令感受寒邪而即发的疾病。《伤寒全生集》卷一:“夫伤寒者,自霜降后至春分前,天令严寒,水冰地冻而成杀厉之气,人触犯之,即时病者,为正伤寒。”脉浮紧,无汗者为伤寒,用麻黄汤;脉浮缓,有汗者为伤风,有桂枝汤。亦可用加味香苏散(见《医学心悟》卷二)。《伤寒大白》称南方无正伤寒,麻黄、桂枝仅可用于北方冬月。

②指四季感寒的病。亦称大伤寒。《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大伤寒,一名正伤寒。立冬后,严寒为重,春夏秋暴寒为轻。”参见大伤寒,伤寒条。

 

正色

生理学名词。又称常色。健康人面部色泽,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容光焕发,表示气血平和,精气内充,为有胃气、有神之象,属无病的常色。正色有主色、客色之分。主色是每个人基本肤色,视个体而异;客色随气候、环境及当时的生理状态而变化,均不属病色。

 

正气

①生理学名词。指真气。人体机能的总称,但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指人体的抗病能力。《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②气象学名词。指四季正常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参见真气条。

 

正疟

病名。长期寒热发作的疟疾。《景岳全书·疟疾》:“古法云,以清脾饮治秋时正疟,随证加减大效。”参见疟疾条。

 

正漏

病证名。系指黑睛漏。《证治准绳·杂病》:“有漏生于风轮,或正中,或略偏,病至此,目亦危矣。”相当于今之角膜漏。应谨慎辨证用药。

 

正经

①经脉分类名。指十二经脉,以与奇经八脉相对应。《针经指南》:“正经十二。”

②指本经脉。《难经·四十九难》:“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

 

正黄疸

病名。一般常见之黄疸病。内因脾胃积热,外因风湿相搏,闭郁于腠理,湿热熏蒸而成。《症因脉治》卷三:“正黄疸之症:食已即饥,遍身俱黄,小便或赤或不利,憎寒壮热,身体如肿。”如见表证脉浮,可汗解,用桂枝黄芪汤。若寒热,胸满,烦呕,用小柴胡汤。恶寒身痛,表不解者,用麻黄醇酒汤。若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为表解而里有实热,宜下,用大黄硝石汤、茵陈汤。小便不利,用加减五苓散,胸满呕吐,用小半夏汤。黄结上焦者,用瓜蒂散吐之。外治可用吹鼻法,出其黄水。参见黄疸有关诸条。

 

正化

运气术语。气分四时,以说明其气数迟早多少及其正常变化的规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明其正化。”张景岳注:“当其位者为正,非其位者为邪。”如五运中的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就是当其位,当其位则按正常的规律而变化,属于平气之年。

 

《正骨学》

骨伤科专着。郑怀贤编。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整理。全书共11章,分述正骨学简史,人体正常骨骼,骨折与脱位,软组织损伤及其他骨伤的原因、症状、治疗、验案等。本书突出的特点有二,其一是比较系统完整,其二是对手法操作附有较多的插图,而又切合实用。

 

正骨心法要旨

骨伤科专着。四卷(即《医宗金鉴》卷八十七-九十)。清·吴谦等撰。首载手法总论及《内经》中有关记述,次为全身各部骨骼名称及其伤损、骨折、脱臼等病的症治,后述伤损内症及其兼症的治疗。

 

正骨推拿

治疗骨伤科疾患的推拿手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凡坠堕颠扑,骨节闪脱,不得入臼,遂致蹉跌者,急须以手揣搦,复还枢纽;次用药调养;使骨正筋柔,营卫气血不失常度,加以封裹膏摩,乃其法也。”

 

正骨手法

医疗技术名。运用手法诊断治疗骨关节损伤之技术。《理伤续断方》提出:拔伸、用力收入骨、捺正等手法。《医宗金鉴》(1742年)卷八十七则总结发展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八种手法。现代则总结出: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按摩推拿、夹挤分骨、折顶回旋等中西医结合新八法。此外,还有拉、卡、捏、抖等手法。详各该条。

 

正骨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正骨疗法由来已久。北宋时太医局内已设立痉肿兼折伤或金镞兼折伤科。正骨属折伤的范畴。元代医学十三科中,始用正骨兼金镞科之名。明代改为接骨科,但其治疗内容未变。接骨、正骨均为专门治疗骨、关节,特别是骨外伤疾患学科。

 

正骨八法

医疗技术名。诊断治疗骨关节损伤之八种手法。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即摸法、接法、端法、提法、按法、摩法、推法、拿法。详各该条。

 

正骨

专科名。“正”字在此作动名词。即整治因骨关节损伤使肢体变形复原位的一门科学技术。元代官方医疗制度中设有“正骨兼金镞科”。因此,元代以正骨专长的医学家危亦林在其《世医得效方》卷十八设有“正骨兼金镞科”以专门论述骨关节损伤及金刃所伤疾病之脉因证治。《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指出:“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损伤之证也。”

 

正副夹缚法

正骨技术。骨折治疗之整复固定法之一。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六。该法适用于四肢肌肉较丰厚部位骨折整复后之外固定。正夹板一般用杉树皮制成;副夹板用竹片制成。正副夹板均宽约2公分,厚0.2公分,长短则视伤折部状况而定。其法:先将正夹板稀疏排列固定部位接骨药缚扎处之上,捆扎之;然后再夹副夹板于其上,缚紧。该法比单层之夹板固定为牢靠,可以减少骨折断端因固定不牢而再移位。

 

正奉上太医

金代医官名。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常设官职,其职在提点、使、副使、判官之下,其职责主要是为皇帝及廷臣治病。

 

正风

气象学名词。指自然界的正常气候。又称正气。《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

 

正对口疔

病名。见《治疗大全》。疔疮生于颈后正中(天柱骨间)对口处者。初起痒而不痛,有一小吻,顶上一小点如麻子或红或黄者是疔也(初发先痒后痛为疔,又痒又痛为疽,痛者为痈)。急刺百劳、委中二穴。症治参见疔疮条。

 

正产

生理学名词。杨子建《十产论》:“妇人怀胎十月满足,阴阳气足,忽然腰腹作阵疼痛,相次胎气顿陷,至于脐腹疼痛极甚,乃至腰间重痛,谷道挺迸,继之浆破血下,儿子遂生,此名正产。”即正常生产。

 

①指正气。详该条。

②指十二经脉之正经,以别于支络。《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

③即正病,指按一般规律进行的疾病过程。《素问·至真要大论》:“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王冰注:“阴病阳不病,阳病阴不病,是为正病。”

 

整体观念

中医认识机体及诊疗疾病的一种思想方法。祖国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认为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发病以及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影响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种观念,称为整体观念。用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而不是单从局部的病变着眼,这种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

 

症疝

病名。指上腹部突然疼痛,且伴见腹胀及气块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腹中气乍满,心中尽痛,气积如臂,名曰症疝也。”多因饮食寒温不调,气机阻滞所致。症见突发性上腹部疼痛,伴见腹胀及气块。治宜内服立效散

 

症结

泛指病邪所积聚之处。

 

症瘕

病证名。《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症。若虽病有结症而可推移者,名为症瘕。”指腹腔内有包块肿物结聚的疾病。后世一般以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的为瘕。《圣济总录·积聚门》:“牢固推之不移者症也。”又:“浮流腹内,按抑有形,谓之瘕。”《圣济总录》还认为症瘕与积聚属同类疾病:“症瘕结癖者,积聚之异名也。证状不一,原其根本,大略相类。”《医学入门》等书以积聚为男子病,癥瘕为女子病。详见癥、瘕、七癥、八瘕、十二癥等条。

 

㈠(zhǐ,音旨)

①五音之一。《素问·五常政大论》:“升明之纪……其味苦,其音征,其物脉,其数七。”

②指代属火音类人的具体类型。如“上征”、“少征”等。详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及《灵枢·五音五味》。

㈡(chéng,音惩)通“惩”。惩戒。如《素问》中“征四失论”篇。㈢(zhēng,音争)同“征”。

 

蒸蒸发热

证名。指内热持续地向外蒸发,多属热聚阳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方有执注云:“蒸蒸,热气上行貌。言热自内腾达于外,犹蒸炊然,故曰属胃也”(《伤寒论条辨》卷四)。参见发热条。

 

蒸脐治病法

间隔灸法之一。《针灸大成》:“蒸脐治病法:五灵脂八钱,生用;斗子青盐五钱,生用;乳香一钱;没药一钱;天鼠粪即夜明沙二钱,微炒;地鼠粪三钱,微炒;葱头,干者,二钱;木通三钱;麝香少许;右为细末。水和筱面作圆圈置脐上,将前药末以二钱放于脐内,用槐皮剪钱放于药上,以艾灸之,每岁一壮,药与钱不时添换。依后开日,取天地阴阳正气,纳入五脏,诸邪不侵,百病不入,长生耐老,脾胃强壮。”

 

蒸笼头

指小儿睡时惯常头汗,无其他症状,不属病态。参见头汗条。

 

蒸病

病名。多见于虚劳、劳瘵,以潮热、虚弱、消瘦为常见症候。一名劳蒸、骨蒸。前人有五蒸、二十三蒸的分类法,现已多不采用。病之所以以“蒸”为名,因其热系自内向外蒸发。在五蒸中,又以骨蒸较为多见。参见五蒸、骨蒸、劳瘵、虚劳等条。

 

中药炮制方法之一。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将药物蒸熟,可以改变药性或利于加工。如酒蒸大黄可缓和泻下作用。又如茯苓厚朴蒸后易于切片。

②指身体蒸热之证。多由患热病后不慎口或兼犯房劳所致,治宜用清热、养阴、调中等法。

 

睁光瞎

病证名。系指外眼无特殊改变而视力障碍的病证。又名睛光瞎,可参见青盲、暴盲条。

 

怔忡

病名。

①指心悸。又名心忪、忪悸。《医碥》卷四:“悸即怔忡。悸者,心筑筑惕惕然而不安,俗名心跳。”《素问玄机原病式》:“心胸躁动,谓之怔忡。”详虚损怔忡、阴火怔忡、气郁怔忡、痰火怔忡等条。

②指心跳并有恐惧不安感。《赤水玄珠》卷六:“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不安也。”怔忡止于心不自安,悸则心既动而又恐恐然畏惧,如人将捕之。”参见心悸条。

 

①预兆,征象。《灵枢·热病》:“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

②应验。《素问·气交变大论》:“妄行无征,示畏侯王。”

③察证。《素问·脉要精微论》:“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

 

震雷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予以命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二。即雷廓。详见该条。

 

震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是用八卦命名的廓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也即雷廓。详见该条。

 

震耳

病名。系指耳内流脓色青的病证。又名囊耳。《证治准绳·外科》:“震耳,耳内虚鸣,常出青脓。”本病多由肝胆湿热所致,治宜清利肝胆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震颤法

针刺手法名。指捏持针柄作小幅度快速振摇的手法。有促使得气及增强针感的作用。《神应经》:“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

 

①震动。《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主骤注雷霆震惊。”

②八卦之一。见《灵枢·九宫八风》。

 

镇星

即土星。《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应四时,上为镇星。”

 

镇定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在使用分筋或理筋等手法结束名,保持手法的短暂静止状态,以巩固和加强其展筋定痛等作用的手法。操作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手指和手掌静压在患处片刻。一是用手握住患部肢体的远端,将患部固定在有利于恢复的姿势,停留片刻。

 

振挺

正骨器械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十七。为一直径半寸,长尺半之光滑木棒,使用时可将其在伤处上下、左右轻轻敲击。该器械具有疏通气血,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可用于外伤后气血凝聚、疼痛肿硬而无骨碎筋断者。

 

振栗

证名。身体畏寒而颤抖。因虚寒或热郁所致。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司天之政……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栗癃闭。”张志聪注:“民病嗌塞、振栗诸证,皆悉燥热之气而为病也。”《伤寒广要》卷三:“振近战也,而轻者为战矣。战为正与邪争,争则为鼓栗而战;振但虚而不至争,故止耸动而振也。下后复发汗振寒者,谓其表里俱虚也。亡血家发汗,则寒栗而振者,谓其血气俱虚也。”参见振颤、战栗条。

 

振拉

摇动拔折。《素问·气交变大论》:“土不及……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霪之复。”

 

振寒

证名。发冷时全身颤动。出《素问·寒热病》。《证治准绳·杂病》:“振寒,谓寒而颤振也。”《灵枢·口问》:“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张氏医通·寒热门》将振寒分为三种:阳明热,阳盛而阴气加之,洒洒振寒者,治当泻阳,用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阴盛阳虚,振振寒栗者,治当补阳,用黄芪建中汤;真阳虚寒栗不振,或兼风寒则振,治当温补,用桂枝加附子汤。参见战条。

 

振法

推拿手法名。出《诸病源候论·风身体手足不随候》。

①指振颤法。详该条。

②指振动法。详该条。

 

振发

暴发,怒发。《素问·气交变大论》:“东方生风……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

 

振动法

推拿手法名。以一手手掌平放在治疗部位上,另一手在其手背上作有节奏的拍击。常用于胸胁内伤等症。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