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z~其他-->拼音Z-->(拼音Z)第十四篇

(拼音Z)第十四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针灸薪传集》

针灸著作。夏少泉等编,刊于1937年。本书系作者根据其师承淡安讲授针灸时的笔记整理汇编而成。第一编经穴考证;第二编取穴法、要穴功用;第三编为针灸歌赋的简注;第四编针灸治疗各论,汇集了多种针灸配方。现存初刊本、抄本。

 

针灸问对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03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上、中二卷论述针法;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全书以《内经》、《难经》等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对于金、元以后的各种针灸学说则采取批判或否定的态度,并批判了某些不负责任的医疗作风。现存初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针灸铜人

针灸教学之人体模型。始创于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用铜塑造,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膜腔有脏器,中空。是北宋医家王惟一总结前人经验,为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的。它既是针灸教学的教具,又是考核针灸医生的模型。考试时在铜人体表涂蜡,体内注入水银,令被试者取穴进针,如果取穴部位准确,则针进而水银出。如取穴有误,则针不能入。宋代,针灸铜人共铸两具,惜因战乱均已遗失。据说现日本博物馆所藏铜人,即宋针灸铜人,尚有争议。此后,明、清、民车到1949年后,不断有官方或个人仿制针灸铜人,计百余具。

 

针灸素难要旨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节要》、《针灸要旨》。明·高武撰。刊于1531年。共三卷。本书系将《黄帝内经》与《难经》中有关针灸理论予以分类汇编而成。除高氏本人有个别按语外,没有更多的解释与发挥。现存清刻本等。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针灸四书》

针灸丛书。元·窦桂芳辑。1311年刊行。系《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黄帝明堂灸经》和《灸膏肓腧穴法》四书的合称。附刊窦桂芳《针灸杂说》。《针灸四书》的主要内容后收录于《普济方》卷四百○九-四百一十三。现存初刻本。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针灸全生》

针灸著作。二卷。又名《同人针灸》。清·肖福庵撰。刊于1831年。首为周身经穴及十四经经穴图解歌诀,其次为多种病症的针灸取穴。内容简要。现存四种清刻本。

 

针灸疗法

针法、灸法的合称。简称针灸。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穴位,并运用操作手法,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疗疾病。灸法主要是以艾为原料,温灼穴位皮表,温能经脉,扶阳散寒,治疗疾病。方法虽异,但都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上常配合使用,通称针灸疗法。

 

针灸科

古代医学分科名。针灸疗法由来已久,唐代始设针科,宋代设针兼灸科,元、明两代均设有针灸科,清朝前期也设针灸科,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太医院中取消针灸科。

 

针灸聚英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聚英发挥》。四卷。明·高武撰。刊于1529年。卷一论脏腑、经络、腧穴;卷二集录各家针灸取穴方法;卷三论针法、灸法及禁灸;卷四为各种针灸歌赋。编者于书中多以按语的形式,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批判了针灸禁忌方面的某些迷信说法。是一部有较大影响的著作。时至今日,对继承和发展针灸学术仍起着积极作用。现存初刻本、日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针灸经穴图考》

针灸著作。黄竹斋编。本书以《类经图翼》一书为基础将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的古今各家记述予以补充、整理汇编。书内附有十四经穴的点穴照片图。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针灸经穴模型

针灸教具名。是标示体表经络循行路线和经穴位置的人体模型。多用塑料或石膏制作。供针灸教学和临床参考之用。

 

针灸甲乙经

医经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丰富。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针灸取穴等。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的一部针灸著作,也是研究《黄帝内经》古传本的重要文献。本书对古代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在针灸学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文献学角度来说,《甲乙经》可以校正《素问》、《灵枢》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现存明刻本、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校勘本。

 

《针灸集成》

针灸著作。又名《勉学堂针灸集成》。四卷。清·廖润鸿撰。刊于1874年。卷一论针灸法、禁针灸穴、别穴、要穴、奇穴、针灸禁忌时日等;卷二论骨度法及诸病针灸法;卷三-四为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穴。本书引用了大量针灸文献。但多系转录自张介宾《类经·图翼》一书。1949年后有影印本。

 

针灸感传现象

针灸时,被针灸者的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反映。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针灸逢源》

针灸著作。六卷。清·李学川撰。刊于1817年。卷一-二为“灵枢经文”、“素问经文”。系节录《内经》中有关针灸原文并加注释;卷三“群书汇粹”辑自历代医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与歌赋;卷四“经穴考证”;卷五为各种病症针灸取穴;卷六为各科病候及药物处方。全书旨在摘要汇集历代针灸文献,而作者本人并无甚发挥。现存二种清刻本。

 

针灸大全

针灸著作。

①一名《针灸捷法大全》。六卷。明·徐凤撰于1439年左右。卷一-二载针灸歌赋;卷三为周身经穴歌;卷四载窦氏八法流注;卷五载金针赋及子午流注;卷六为灸法。书中除收录多种针灸资料外,并附插图,是一部综合性的针灸书。此书为其后杨继洲《针灸大成》的编纂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存明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②即《针灸大成》的文名,见该条。

 

《针灸大成》

针灸著作。十卷。一名《针灸大全》。明·杨继洲撰,靳贤校正。刊于1601年。杨氏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汇集了明以前历代针灸文献编纂整理而成此书。卷一,摘录了《内经》、《难经》等书的针灸理论;卷二-三为针灸歌赋;卷四为针法;卷五为子午流注及灵龟飞腾针法;卷六-七为经络及腧穴;卷八诸症针灸法;卷九选录各家针灸方法、灸法及杨氏医案;卷十录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一书。由于本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明以前历代医家有关针灸的学术经验和成就,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因而在临床和研究方面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现存初刻本、几十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针灸传真》

针灸丛书。又名《绘图针灸传真名医刺法》。赵熙、孙秉彝、王秉礼合编。全书包括四种针灸著述:

①《针灸传真》二卷,书中对于针灸手法及理论治疗等根据作者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②《名医刺法》二卷,为抄录各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

③《内经刺法》二卷,节录《内经》有关刺法原文并加以简注。

④《考正穴法》二卷,分论十四经穴。1923年出版石印本。

 

《针经指南》

针灸著作。一卷。金·窦杰撰。初刊于1295年。主要内容为《标幽赋》、《通玄指要赋》,还有经络循行、流注之八穴,针灸的补泻与禁忌等有关论述。此书现有日抄本。后收入《针灸四书》中。

 

《针经摘英录》

针灸著作。一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宋末元初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济生拔萃》中。首为九针式,及图、为了解《内经》所载九针式样提供了参考依据。又载折量取腧穴法、补泻法、用针呼吸法;次为治病直诀刺,其中列举了针灸治疗偏正头痛、眉攒内疼痛等69种内科及妇科病证,并紧密结合临床介绍其取穴及针刺手法。颇有独到之处,切于实用。现有涵芬楼影印本。

 

《针经节要》

针灸著作。一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金元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济生拔萃》中,本书系节录《针经》(即《灵枢》)中十二经脉的五腧穴流注部分并加以发挥而成。首论十二经气血多少、十二经流注孔穴(66穴)、十二经是动病所生病,最后为十二经穴治症,分述六十六穴的部位、主治及针刺法等。现有涵芬楼影印本。

 

针解法

针刺手法名。《奇效良方·针灸门》曰:“针解法:凡刺手足,欲使气上行,以指下抑之;使气下行,以指上抑之;用针头按住少时,其气自然行也。此即赤凤摇头之法。”

 

针剂

方剂学名词。指一种药物剂型。指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而制成灭菌溶液,装入安瓿,供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用。具有作用迅速,给药方便,药效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能直接进入人体组织等优点。如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猪苓多糖注射液等。

 

针害

针灸学名词。指因针刺治疗不当而使患者组织或器官受到伤害。《灵枢·九针十二原》:“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指由于针刺治疗时选用的针具不当或有损伤,或操作手法粗猛、过深过重,可造成胀痛久留不退或局部血肿;如刺伤内脏或脑脊髓,后果则更为严重,可致气胸、内脏出血、休克,甚至死亡,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予以处理。故针刺时,除选择适宜而质优的针具外,对重要血管神经及脏器附近的穴位,应特别注意针刺手法,避免进针过深,刺激过重,防生意外。

 

针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是留针与拔罐法结合运用的一种方法。该法先在穴位针刺,待得气后留针,再在上面进行拔罐。适用于风湿痹痛症。惟应用此法时必须准确,防止碰压针柄。

 

针工

古代太医署人员职位名。见《旧唐书·职官志》。详见针博士条。

 

针感

针刺感应的简称。见该条。

 

《针方六集》

针灸丛书。六卷。明·吴昆撰。刊于1618年。卷一《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二《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五腧穴),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卷三《尊经集》,集录《内经》中有关针灸的内容共148节;卷四《旁通集》,为作者阐发针灸学的一些短论45节,修金针赋24条,对于八法的理论尤多独特的见解;卷五《纷署集》,详述身体各部位的腧穴的取穴方法和主病;卷六《兼罗集》,载玉龙歌等歌赋注释以及灸法等。现存初刻本、抄本。

 

针法

眼科手术方法名称。有锋针法及金针拨障法两种。二者之针法及适应症均不同,详锋针法、金针开内障条。

 

针道

针灸学名词,意为针刺治病的理论和具体方法。《素问·调经论》“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针刺手法

针刺治疗的操作方法。简称针法或刺法。

①指针刺时所使用的各种操作方法,包括进针、运针和出针。

②专指运针时所使用的各种促使针刺得气,或保持与加强针感,以及针刺补泻的方法。

 

针刺深度

针刺时针体进入机体的深浅程度。《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勿过其道。”指出针刺时要根据疾病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深度。一般在肌肉丰厚处可予深刺,在重要脏器邻近的穴位或肌肉浅薄处则应浅刺。不应为了获得强烈的针刺感应而针刺过深,以防发生不良后果。亦不宜偏取浅刺,而达不到预期疗效。

 

针刺麻醉

①针刺穴位以达到手术麻醉效果的新技术。简称针麻。它是在中国传统的针刺治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研究成果。具有操作简便,避免麻醉药品的副作用,患者能在手术中保持清醒状态,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早等特点。临床已较广泛地用于一百多种手术,一般认为应用于头、颈、胸部的手术效果较好。并适用于心、肝、肺、肾功能不全,以及体衰和休克患者。临床操作时,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选取适当穴位。针刺后可手法运针,也可采用电针和穴位注射的方法刺激穴位。有时也适当使用少量辅助药物,如镇静、镇痛、局部麻醉或可影响中枢神经递质的药物等。针麻目前仍存在镇痛不全,肌肉松弛不够和内脏牵拉反应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提高。

②针灸著作。《针灸麻醉》编写小组编。共八章。本书中较系统地介绍有关针刺麻醉的具体内容,对我国针刺麻醉科研成果进行了初步总结。对于针麻简史、特点、理论、方法、常用穴位、针麻在各种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几种常用的电针麻醉仪等,都分别作了论述。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针刺角度

针刺时针体和穴位皮肤间的夹角。一般分为直刺(90°左右)、斜刺(30-60°)和横刺(10-20°)。其中横刺又称沿皮刺。采用何种角度主要与穴位的所在部位和治疗要求有关。有时同一穴位亦可采用不同角度进行针刺。

 

针刺感应

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或触电样等感觉。简称针感。不同针感的出现,和患者的体质、病种、针刺的部位以及刺激量的大小有关。凡进行针刺治疗,一般均要求有适当的针感,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至于针刺感应的强弱,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目前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得气”,主要是指“针感”。参见得气条。

 

针刺补泻法

针刺治疗中,为了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目的而使用的各种针法。一般分补法和泻法两类。自《内经》以来,历代针灸文献中都有记述。如《灵枢》以“微旋”、“出针按之”为补;“切而转之”、“摇大其穴”为泻。又如《金针赋》则提出“慢提紧按”为补,“紧提慢按”为泻;“左转”(顺捻)为补,“右转”(倒捻)为泻等。各种补泻法,大致以进针退针的快慢,提插的轻重缓急,捻转的左右或角度大小来区别。有的还结合针刺的方向(顺逆),运针的次数等作出规定,而刺激量的强弱也与补泻有关。目前常用的有徐疾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等。参见各条。

 

针博士

古代太医署人员职位名。《旧唐书·职官志》:“针博士一人(从八品下),针助教一人(从九品下),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沉涩滑之候,又以九针为补泻之法。”

 

针拨白内障术

眼科手术方法名称。又名金针拨障术。即在古代金针开内障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手术知识加以改进的一种白内障手术方法。参见金针开内障条。

 

针柄灸

针灸疗法之一。即温针灸。见该条。

 

针砭

泛指针刺和砭石疗法。因古代以砭石为针,故针砭共称。《西斋话记》:“陇州道士曾若虚者,善医,尤得针砭之妙术。”

 

针艾

刺灸治疗的主要工具和材料。《素问·汤液醪醴论》:“镵石针艾治其外。”针用于刺,艾用于灸。针艾是从用具而言,刺灸是从应用言。

 

①针刺器具。古作箴或针。原指缝衣用具,后引以称医疗用针。源于砭石,早期以竹、骨或陶片制成。随着冶金术的发明和发展,代之以金属或合金制作。并以不同形状以适应临床治疗需要,《内经》中就有针具九种,称为九针。现代针具多以不锈钢制成,坚韧光滑,不易锈蚀,方便耐用。

②指针刺。《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药学著作。浙江省卫生厅主编。本书是在天目山地区药物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民间的医疗经验、中药生产和利用等进行系统整理而成。书中除介绍天目山地区自然植物分布外,按植物学科对1184年草药分别作了介绍,所绘生物图亦较逼真。1965年由浙江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上集。

 

①即“蛰虫”。见该条。

②密固;贮藏。《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辄筋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神光、胆募。属足少阳胆经。在侧胸部,渊液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中。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胸外侧动、静脉和第五肋间动、静脉。主治胸满,气喘,胁痛,呕吐,吞酸,及乳腺炎,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折转试其手

医学技术名。正骨手法之一。为验证肩关节脱臼手法复位后是否达到理想疗效之方法。其法是肩关节脱臼整复后,术者一手按其患肩,另一手握住患侧手腕部,使患侧手向上至脑后,向下挠过胸前,然后再反其手于背部,患者并无障碍者,表示复位已成功。

 

折针

针刺时针身在人体内发生折断的现象。又称断针。《针灸聚英》:“折针,本草云,医工针人而针折在肉中不出。”多由针身伤蚀,或操作粗猛,或患者体位变动过猛所致。针折后,患者应保持原体位。如断端尚在体外,可即拨出;如断端与皮面相平或稍低,可在其附近按压,当断端外露时,再予钳除;若断端埋入较深,简易方法不能取出时,则需手术取出。故针刺前应注意检查,重在预防。

 

《折狱龟鉴》

刑法与法医著作。八卷。宋·郑克撰。约成书于十三世纪。本书收集了历代文献中有关刑法折狱(判决)的一些典型案件,加以分类汇编。其中也有一些法医鉴定的内容,但并非专门的法医学著作。

 

折腰

病证名。腰部疼痛如折断的病证。《素问·脉要精微论》:“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

 

折疡

学科名。古外科分科之一种。《周礼·天官》:“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积药剂杀之齐(剂)。”指因折伤及并发疮疡之专科,或指折伤及其并发之疮疡等疾病。

 

折收

运气术语。指金运不及,火来克金,木来反侮,收气以减,故称折收。《素问·五常政大论》:“从革之纪,是谓折收”。王冰注:“火折金收之气也。”

 

折伤吐血

病证名。因折伤所致的吐血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折伤吐血证治》:“病者因坠闪肭,致伤五脏,损裂出血,停留中脘,脏热则吐鲜血,脏寒则吐瘀血,如豆羹汁。此名内伤。”可用加味芎䓖汤。

 

折伤衄

病名。系指由外伤引起鼻衄的病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或堕车马,打扑伤损,致因淖溢,发为鼻衄,名折伤衄。”宜以细棉蘸药塞入鼻内止血。参见鼻衄条。

 

折伤

学科名。骨关节损伤之泛称。甘肃出土汉代医学简牍中有《折伤薄》。为记述折伤之最早者。可有广义、狭义之不同理解。广义者,系指现代之骨伤科学内容;狭义,当只指骨折之伤者。

 

折脊

证名。腰脊疼痛似折之证。出《灵枢·邪气脏府病形》。督脉属肾贯脊,肾虚则督脉懈弛,腰脊疼痛如折。治宜温补肾督,理气活血等法。参见脊痛条。

 

折骨

病证名。同骨折。《外台秘要》卷二十九有“折骨方三产”,并引“《肘后》疗凡脱折、折骨诸疮肿者,慎不可当风卧湿”。强调预防并发破伤风。

 

《折肱漫录》

医话著作。六卷(一作七卷)。明·黄承昊撰。初刊于1635年。作者幼年多病,自称“凡方书所载之症十患四五,本草所载之药亦十尝四五”。遂取“三折肱成良医”之义,题名为《折肱漫录》。书中记录了黄氏亲身阅历之医事,分养神、养气、医药三门,有医理、医案,可资借鉴。现存初刻本、明崇祯本、多种清刻本。此书又收入《六醴斋医书十种》。

 

折风

八风之一。指从西方来的风。《灵枢·九宫八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张景岳注:“西北方干金宫也,金主折伤,故曰折风。”

 

折顶回旋法

医疗技术名。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的手法之一。其法是以手法加大断端成角,使两骨折面同侧之边缘接触,然后将远骨折段折回,即可使骨折面相对合。如果两骨断端间软组织嵌入,或背向移位之斜行骨折,则应两手分别握住骨折之远近两端,按其原来骨折移位之方法,作逆向回转,促使两断端之骨面相合。该法之适应症为:截断骨折重迭移位明显,经一般拔伸牵引复位未能成功者。该手法之施行,术者必须操作轻巧,谨防整复不成而反致神经、血管之损伤。

 

折髀

病证名。大腿疼痛如折断的病证。《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

 

①治疗学术语。系五治法之一。折,折杀,抑制。用药物控制郁积欲冲逆的病邪。《素问遗篇·刺法论》:“当折其胜,可散其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泄之。”王冰注:“折,谓抑之,制其冲逆也。”

②折断。《素问·刺腰痛》:“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举,刺足太阳。”

③夭折,短折。《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张。”

④弯曲、曲张。《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

⑤对折,折迭。可用此法度量取穴。《素问·骨空论》:“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素问·血气形志》:“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

 

遮睛障

病名。系指圆翳外障,掩盖瞳神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也即圆翳外障。详见该条。

 

遮护

人体解剖名称。系会厌的别名。《喉科金钥》卷上说谛问答:“食下咽,两旁喉管有护,旋开旋阖,当食而言笑,则上气冲激,令人喷饭,故圣人食不语。”

 

照海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蹻。属足少阴肾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蹻。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本干,及胫后动、静脉。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尿频尿闭,咽喉干痛,脚气红肿,失眠,癫痫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赵宗古

宋代医官。任太医局太医。曾将名医郝允“六元五运”之法,绘图献给朝廷。

 

赵自正

北宋医生。德州平原(今山东平原)人。父知嵓精医,随父习经方及医术。父卒,自正以医术应试,补翰林医学。其弟自化亦精医,参见上条。

 

赵自化(949-1005年)

宋医官。德州平原(今山东平原)人。避乱寓居洛阳。父知嵓,通医术,尤精方药。承家学,亦以医为业,医术精湛,后因治愈长公主疾,擢为医学,加尚药奉御。淳化五年(994年)授医官副使,善切脉,咸平三年(1000年)为医官正使。撰《四时养颐录》,宋真宗更名《调膳摄生图》,并为之作序。另撰《名医显秩传》三卷,今佚。

 

赵铸

南宋医生。生平里籍不详。撰《瘴疟备急方》,已佚。

 

赵贞观

明代医家。字如葵。鄞县(今浙江)人。名医赵献可之子。承父业,亦精医,颇具医德,治病不计利,着有《痘疹论》、《绛雪丹书》等,已佚。

 

赵赞

撰《赵赞本草经》一卷。今佚。

 

赵约

南北朝北魏医生。清河(今属河北)人。崔彧弟子。

 

赵莹

宋代医家。字德修。从友人处得《产乳备要》,将家藏旧本加以校正,增附杨子建《七说》及《产论》,集为《增校产乳备要》。

 

赵学敏(约1719-1805年)

清代医家。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习儒,博览群书,尤爱好医学,喜读本草,勤于钻研,每有所获,即汇抄成帙。撰《本草纲目拾遗》十卷(1765年),载药921种,拾《本草纲目》未收者716种,多为民间草药,所收药物必“审其确验”。另有铃医赵柏云之经验汇集整理、增补成《串雅》八卷(1758年)。一生着书甚丰,除上两种外,另有《医林集腋》、《养素园传信方》、《祝由录验》、《本草话》、《摄生闲览》、《奇药备考》等十余种,惜大多已佚。

 

赵献可

明代医家。字养葵,号医巫闾子,鄞县(今属浙江)人。好学博览,曾游学陕西、山西等地,精医理,推崇薛己,谓“命门”是人身脏腑之主,其意义甚至重于心,命门之火为人身之至宝,性命之本。人体生机之盛衰与命门之火的强弱关系重大。故养生、治病重在养命门之火。于古方六味丸、八味丸运用颇有心得。但理论上表现一定的局限性,受到后世医家非议。着有《医贯》六卷(1617年),《邯郸遗稿》、《内经抄》、《素问注》、《经络考》等。子贞观,承其业。

 

赵素

元代医家,道士。字才卿,道号心庵。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宋宝佑元年(1253年)将《风科经验名方》进行增补,补入应验之方,撰成《风科集验名方》二十八卷,今佚。

 

赵术堂

清代医家。字观澜,号双湖,江苏高邮人。久居兴化,先习儒,后业医,博采众长,积二十余年临证心得,遂撰《医学指归》二卷(1848年)。载十二经脉图象,经络解、病证解、治法解等内容。别对张元素之《脏腑药式》加以注解。其子小故、孙履鳌亦以医名。

 

赵士行

南宋官吏。任右监门卫大将军忠州防御使等职。通医学,撰《九钥卫生方》三卷,原书佚,部分佚文存《幼幼新书》。

 

赵铨

明代医家。字仲衡,号石亭子。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精岐黄术,虽为制举,医业不废,以诸生入监贡。因获夏贵溪赏识,携其入京城。因治愈皇帝疾,官至太医令。不欲久仕,辞官归里,着书行医,遇乞医者即赴之,不受人金帛,且施药不怠。善太素脉。着有《春风堂集》、《石亭医案》、《岐黄奥旨》、《太素脉诀》等,均佚。

 

赵泉

三国时吴医家。曾为当时丞相顾雍诊病。好医方,尤善治疟症。

 

赵晴初(1823-1895年)

清代医家。字彦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秀才,因兵乱志于医,常与名医交往,获益非浅,术日精,求治者络绎不绝,治学严谨,临证辩证反复推敲,用药审慎精巧。撰《存存斋医话稿》五卷(1881年),录医话74则,内容广泛,文字简明。本书后经门人鲁东川、贺吉人校订成二卷本。

 

赵卿

唐代医生。精于审证求因,治之辄效。《北梦琐言》载其治一少年眼花胸闷,诊为贪吃酱醋未备之鱼脍太过所致,令食芥醋而愈。

 

赵良仁(1304-1373年)

元末明初医家。字以德,号云居。浦江(今属浙江)人。少习儒,通经史。后从朱丹溪习医,尽得师传,治病多有效,闻名浙中。着有《金匮方衍义》、《医学宗旨》、《丹溪药要或问》,后二种已佚。子友昌、友同亦有医名。

 

赵兰亭

清代医家。字廷海。天台(今浙江)人。少游学四方,于武昌学得种痘之术,归里广种牛痘。后留心骨伤科,凡遇术之良者,必虚心请教,并博采众说,收录秘方。辑《救伤秘旨》一卷(1852年刊)。此书后经孙应科校刊,并补入明代异远真人着《跌损妙方》。

 

赵佶(1082-1135年)

宋代皇帝。于医学颇为关注,曾撰《圣济经》十卷。以理学思想论述医学理论,兼及五运六气。政和八年(1118年)作为医学校教本颁行。曾下诏校正《证类本草》、编撰《圣济总录》等。

 

赵鄂

唐代医家。鄜州(今陕西富县)人。曾为马医,后于京都治愈被当时名医梁新判为不治症之患者,一时名声大振。梁新将其荐于朝廷,官至太仆卿。治病多奇效。

 

赵道震

明初医家。字处仁,金华(今属浙江)人。精于医术。精研古代医书,曾学医于名医朱震亨,得其传。1389年迁居安徽定远县。永乐四年(1406年)参与并督管编修《永乐大典》中有关运气方面的内容,卒年84岁,着《伤寒类证》,已佚。

 

赵大申

元代医家。生平里籍不详。曾与赵素合撰《风科集验名方》二十八卷,今佚。

 

赵从古

宋代人。撰《六甲天元运气钤》二卷,今佚。

 

赵才鲁

元代医生。上虞(今浙江)人。宋宗室后裔,业儒,后得禁方,治病有奇效。

 

瘴气

病症名。温病之一。感受山林间湿热瘴毒所致,多见于南方。《诸病源候论·瘴气候》:“夫岭南青黄芒瘴,犹如岭北伤寒也。南地暖,故太阴之时,草木不黄落,伏蛰不闭藏,杂毒因暖而生。故岭南从仲春讫仲夏行青草瘴,季夏讫孟冬,行黄芒瘴。量其用药体性,岭南伤寒,但节气多温,冷药小寒于岭北,时用热药,亦减其锱体,三分去二。但此病外候小迟,因经络之所传,与伤寒不异。然阴阳受病,会同表里,需明识患源,不得妄攻汤艾。假令宿患痼热,今得瘴毒,毒得热更烦,虽形候正盛,犹在于表,未入肠胃,不妨温而汗之。已入内者,不妨平而下之。假令本有冷,今得温瘴,虽暴壮热烦满视寒,正须温药汗之,汗之不歇,不妨寒药下之。……其一日二日,瘴气在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若寒气在表,发汗及针必愈。三日以上,气浮于上,填塞心胸,使头痛胸满而闷,宜以吐药,吐之必愈。五日已上,瘴气深结在脏府,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

 

瘴疟指南

疟疾专着。二卷。明·郑全望撰于1609年。作者鉴于福建、广东地区瘴疟流行,遂予悉心研究,颇有心得。后得宋·李待制(佚名)所辑《瘴疟卫生方》,以为可取。遂以之为基础,附以己见编成此书。书中论述瘴疟源流,伤寒、内伤与诸症之鉴别,以及瘴疟药用宜忌、预后等。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但对本病病因、病理等方面杂有某些不切合实际的论述。现有清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等。

 

瘴疟

病证名。疟疾之一。多因感受山岚疠毒之气,湿热郁蒸所致。《诸病源候论·疟病诸候》:“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有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疟。”《瘴疟指南》卷上:“瘴疟形状,其病有三。而形状不外于头痛,发热,腰重,脚软,或冷,或呕,或泄,或大便秘,或小便赤,面赤,目红,口渴,心烦,胸中大热,舌或黑,狂言谵语,欲饮水,欲坐水中,或吐血,或衄血,或腹痛,或有汗,或无汗诸证。”有冷瘴、热瘴、哑瘴之分,详见各条。

 

瘴疽

病名。指生于背部的顽硬青紫的肿块。出《外科大成》卷二。该病因感受山岚瘴气积久而成。症见患处初为黑色,稍硬,重按方微疼,五、七日待毒势出后可变软,色转为青,如拳击之状,并伴见身发寒热如疟,头颤口偏,手足厥逆,黑睛紧小等全身症状。病中如见黑色时,可速用砭法,令出恶血,随即服不换金正气散羚羊角,以泄邪毒。若出脓液,治可同外痈。

 

瘴毒脚气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四五:“夫江东岭南,土地卑湿,春夏之间,风毒弥盛。又山水湿蒸,致多瘴毒。风湿之气,从地而起,易于人。所以此病多从下上,脚先屈弱,然后痹疼。头痛心烦,痰滞吐逆,两胫微肿,小腹不仁,以热憎寒,四肢缓弱,精神昏愦,大小便不通,毒气攻心,死不旋踵,此皆瘴毒脚气之候也。”又名江东脚气、岭南脚气。指多发于南方地区之脚气,因感受风湿毒气而致。治疗大法同脚气,方用知母散猪苓散旋复花汤等。参见脚气条。

 

障陷

病证名。系指患内障眼病而目珠低陷的病证。

 

病证名。系指障碍视力之眼睛病患。《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障,遮蔽也。”一般分为内、外障两类。外障在睛外遮障;内障在睛里昏暗,详见外障、内障条。

 

胀后产

病名。难产之一型。相当于枕后位。阎纯玺《增补绘图胎产心法》:“胀后产,乃儿头后骨偏柱产母谷道,不得下者。”可参偏产条。

 

胀病

病名。以腹部胀满为主证的病患。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又称胀。详胀条。

 

①病名。以腹部胀满,胀闷或肿胀为主证的一类疾病。多属久治难愈之证。《灵枢·胀论》:“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廓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五脏六腑,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多由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房劳过度,致脾土受伤,水湿痰瘀积滞不化而成。胀病部位各异,五脏六腑,上下表里,皆可为胀。(《临证指南医案·肿胀》)。故胀病种类颇多。按脏腑分,有肝胀、心胀、脾胀、肺胀、肾胀、胆胀、小肠胀、胃胀、大肠胀、膀胱胀、三焦胀等;按邪正盛衰分,有虚胀、实胀等;按病因分,有寒胀、热胀、食胀、气胀、蛊胀、酒胀、血胀等。

②证名。自觉胀闷不适之证。如头胀、胁胀、腹胀之类。详见各有关条。

 

丈母

经外穴别名。即女膝。见该条。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