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z~其他-->拼音Z-->(拼音Z)第十七篇
(拼音Z)第十七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脏寒腹胀
证名。脏气虚寒所致的腹胀。因真阳素虚,脏气不足,又口食冷物,身得寒气,阴寒痞寒所致。证见四肢常冷,小腹胀急,冷硬如冰,小便清利,大便时泻,不思饮食,唇口色白,言语轻微(《症因脉治》卷三)。治宜温阳散寒。肝肾虚寒,腹冷如冰,大便不实或小便不利,治宜温阳补肾,用金匮肾气丸。脾肺虚,不思饮食,言语轻微,治宜理中散寒,用理中汤。手足逆冷,回阳救逆,用四逆汤。参见腹胀、内伤腹胀条。
脏腑之风
病证名。指风邪中伤五脏六腑。《素问·风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府之风。”
《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
经脉著作。又名《人镜经附录全书》,简称《人镜经》,八卷。原撰人不详。本书根据十二经及奇经八脉次序,分别联系五脏六腑重点论述脏腑功能、病状及治法。后经明·钱雷补充二卷,名《人镜经附录》。清初张俊英补充二卷,名《人镜经续录》,均广泛征引了《人镜经附录全书》,刊于1662年。
《脏腑性鉴》
脏腑学说著作。三卷。清·尤乘撰。为丛书《博物知本》中的一种。重点介绍脏腑生理。全书以《人镜经》内容为主线,兼辑《内经》及历代诸家对脏腑功能的论述。卷首为脏腑总论及阴阳五行论;卷上、下依据脏腑的性质特点分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病证表现、诊断大法、治疗原则及针灸穴位等,间附辑者的心得、按语。内容较为丰富。但其中脏腑结构图,尚存在一些可商之处。
脏腑相合
生理学术语。指脏与腑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影响。人体脏与腑的配合,体现了阴阳、表里相互输应的关系。脏腑经脉相连,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脏行气于腑,腑输精于脏,病变时又互相影响,互相传变。《灵枢·本脏》:“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后世还以心包络合三焦。
《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
脏腑学说著作。又名《中西医粹》三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上、中卷为脏腑论说及图解。以脏象学说配合易理阐论脏腑的形象部位和功能。附录王清任《改正脏腑图》及西医解剖图。下卷为十二经病证治法。现存清刻本、石印本及《中国医学全书》本。
脏腑惊证
病证名。指以脏腑命名的小儿惊风证。《小儿病源方论》:“肝惊,眼赤粪青;胆惊,面青下白;心惊,面脸红赤;小肠惊,夜啼至晓;脾惊,五心热干呕;胃惊,腹胀不食;肺惊,气喘吃水;大肠惊,喉中痰作声;肾惊,梦中咬牙;三焦(惊),睡中惊哭。”
脏腑辨证
诊断学术语。系辨证方法之一。是各种辨证的核心。它以脏腑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通过四诊八纲,辨别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脏腑
人体器官名。系五脏六腑及奇恒之腑等体内器官之总称。《素问·金匮真言论》:“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灵枢·禁服》:“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脏度
诊法衡量标准之一,与脉度、肉度、筋度、俞度并列。脏度具体内容见《灵枢》“本脏”、“胃肠”、“平人绝谷”诸篇。《素问·方盛衰论》:“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
脏毒下血
病证名。因肠胃湿热所致大便下血,多为污浊色暗之血。见《儒门事亲》卷四。又称脏毒便血。《证治要诀·肠风脏毒》:“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浊而暗者为脏毒。”由肠胃湿热郁滞引起,主要症状为大便下血,污浊色暗,胃纳不振,身体疲乏,苔黄腻,脉濡数等。治宜清化湿热,初起用调胃承气汤加当归,次用芍药柏皮丸、黄连解毒丸。久不愈者,用防风黄芩丸。参见脏毒条。
脏毒
病名。见《圣济总录》一百四十三卷。
①指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肠风脏毒,自属滞下门。脏毒,即是脏中积毒。”
②指内伤积久所致的粪后下血。《医学入门》卷五:“自内伤得者曰脏毒,积久乃来,所以色黯,多在粪后,自小肠血分来也。”证见粪后下血,污浊色暗,兼见胃纳不振,身疲乏力,舌苔黄腻,脉濡数等。治宜清解解毒,选用槐花散、脏连丸、黄连解毒汤、清胃散、防风黄芩丸等方。
③指肛门肿硬类似痔漏的病证。《血证论》卷四:“脏毒者,肛门肿硬,疼痛流血,与痔漏相似。”
脏病取原
针灸取穴法之一。指五脏有病取其原穴进行治疗的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病,当取之十二原。”如肾脏疾患取足少阴肾经的太溪;肝脏疾患取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等。
脏
古通作“藏”。
①内脏。泛指体内器官。《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生满病。”《灵枢·病传》:“淫邪泮衍,血脉传溜,大气入脏。”《素问·六节脏象论》:“凡此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素问·五脏别论》:“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
②专指“藏精气而不泻”的脏器。如心、肝、脾、肺、肾。《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
③指脏腑及其所属经脉。《素问·经脉别论》:“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又:“太阳脏何象?”
臧达德
清代医家。山东诸城县人。生平欠详。尝着有《履霜集》三卷,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行于世。
赞刺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是连续分散浅刺出血的刺法。用以治疗痛肿。《灵枢·官针》:“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痛肿也。”目前临床上多用三棱针散刺出血。
攒竹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眉头、眉本、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沿皮刺0.5-1寸,或点刺出血。
攒牙疳
病名。出《喉科杓指》卷三。又名攒齿疳。也即钻牙疳。详见该条。
攒簇五行
气功内丹术术语。《脉望》卷五:“精神魂魄意聚而为一,是谓攒簇五行。”即五气朝元。见该条。
攒齿疳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三。即钻牙疳。详见该条。
唐代妇产科学家。蜀(今四川境内)人。精医理,官至随军节度、医学博士,于宣宗大中(847-860年)年间收集有关经闭、带下、妊娠、坐月、难产、产后诸证之医方,编成《产宝》三卷。公元897年,周颋补益并序,现传本作《经效产宝》三卷,为我国现存最早之妇产科专书,另有《医方类聚》辑本。又撰《食医心鉴》三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卷)。
再逆
治疗学术语。指治疗上重复犯错误,即再次误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再经
太阳病不愈,再传他经。《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医宗金鉴》卷一:“再者,再传阳明经也。谓其邪已传经尽,热盛不衰,欲再转属阳明故也。”一说伤寒日传一经,六日传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注解伤寒论》卷二:“伤寒自一日至六日,传三阳三阴经尽,至七日当愈。经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若七日不愈,则太阳之邪再传阳明。”参见传经、过经等条。
再传
①伤寒病日传一经,传遍六经后,第七日仍未愈者,又传回太阳经,称再传。
②指从这一经传到下一经。
灾眚(shěng省)
即灾祸。《素问·气交变大论》:“灾眚变易,非常而有也。”
《杂症会心录》
医论著作。二卷。清·汪蕴谷撰于1754年。本书为作者数十年研究古典医籍心得及临床经验总结的汇辑。其中有三篇医学总论,五十余篇有关内科、妇科、杂症症治的论述,辨证析因细致,不乏独特见解,并列医方、医案。治法宗张介宾,以扶阳养心为主。此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现存乾隆自余堂刻本。
《杂证谟》
内科专着。二十九卷(即《景岳全书》卷九-三十七)。明·张介宾撰。内容为内科杂病(共70余种,不包括伤寒病)证治,对每种病证均引录古说,论述详备,参以己见,议论恢宏。作者长于温补,其温补学说的见解,在本书多种病证的论述和治疗中均有较充分的体现。
《杂证汇参》
内科著作。八卷。清·程杏轩辑。刊于1826年。本书系《医述》第五-十二卷。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疾病证治。每一病种。选列《内经》、《脉经》及后世有关医论,记述病名、病因、病状、治法及方药。间附医案以为佐证。眉目清晰资料丰富。辨证详审,说理透彻。
《杂疫证治》
温病著作。二卷。清代作品。不着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现存最早为1820年刊本。所谓“杂疫”,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疫》、《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疫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治、针灸等,其中不乏方士口授、村老传闻的民间效方和疗法,可供临床参阅。现存三种清刻本和罗礼堂铅印本。
杂医科
元代医学分科名。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杂医科为其中之一。该科学生除读《素问》、《难经》、《神农本草》外,还要加习《圣济总录》八十三卷及《伤寒论》等。杂医科专门治疗杂病。参见十三科条。
杂痢
病名。痢疾排出物颜色杂乱不定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杂痢谓痢色无定,或水谷,或脓血,或青或黄,或赤或白,变杂无常,或杂色相兼而痢也。挟热则黄赤,热甚则变脓血也,冷则白,冷甚则青黑。皆由饮食不节,冷热不调,胃气虚,故变易。”类似后世所称五色痢。详见该条。
杂积
病证名。寒热气血痰瘀食积等多种因素所致的积证。《证治准绳·杂病》:“杂积通治,万病紫菀丸、《局方》温白丸、厚朴丸。”参见积有关条。
《杂病源流犀烛》
内科著作。三十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卷首载有《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全书内容以介绍杂病为主,包括脏腑门、奇经入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等。每门分若干病证,每病各着源流一篇,并详述病证原委,悉其形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依法立方,按方遣药。理法方药比较契合。每病在介绍方治外,并附导引等治法。沈氏博采前人著述,结合个人见解予以整理编写,论述较为完备,在杂病著作中有相当影响。直到今天,此书仍不失为内科名着而受到极大重视。现存乾隆、同治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杂病穴法歌
针灸歌赋名。见《医学入门》。为明·李梴所作。七言韵语,内容与《席弘赋》相似。
《杂病心法要诀》
内科著作。五卷(即《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四十三)清·吴谦等撰。本书正文以七言歌诀的形式重点论述内科杂病(包括中风、类中风、痉病等四十余种病证)的证治。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内容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
杂病十一证歌
针灸歌诀名。见《针灸大全》。七言韵语。共十一首。《针灸聚英》载此作“十一穴”,实际用穴不止十一,应以“十一证”为是。
《杂病广要》
内科著作。三十卷。日本·丹波元坚撰。刊于1853年。本书广泛选集了我国历代医籍中有关内科杂病(不包括伤寒)的论述分类编辑而成。共分外因类、内因类、诸气病、诸血病及脏腑类五类。每类包括若干病证,对于每种病证的名义、病因、脉候、症状、治疗及方药等均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所引文献比较精要准确,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稿本、日本跻寿馆活字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杂病
①泛指伤寒、温病以外的多种疾病(以内科病证为主)。
②《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因经气厥逆所引起病证,各种心痛及喉痹、疟疾、膝痛、呃逆、大小便不通等。因论述范围广、病种多,故称之杂病。
咂舌痈
病名。系指牙龈生痈,致舌短大的病证。本病多由风热酒毒湿痰酿而成痰火,痰火风热上灼而成。治宜解毒泻火,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参见舌痈条。
匝舌痛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此症乃受天地杀厉之气,中人脏腑,因痰火而成。故发则暴悍,为症非小。重则发为僵直,轻则发为反张。舌向上肿如热物者是,后包破者非。知左右或肿或不肿,面紫口白。”治宜清火涤痰。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
匝舌喉风
病名。本病多由肝经积毒或肺火炽盛所致。《喉科秘旨》卷上:“生于喉之上下两边。迫于小舌,有泡或红或紫,外睑皆肿,喉内不肿,舌卷粗大,此恶症也。”治宜泻火解毒。用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匝风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脑户。见该条。
足跗
足背。《灵枢·本输》:“冲阳,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
朱楚芬
清代医家。字茝滨,宛平(今属河北)人,道光(1822-1850)年间名医,因见痘疹专书甚为罕见,而世人学无指归,乃搜辑金元以至明清诸名家有关痘疹之专论,集成《麻疹集成》二卷、《痘疹集成》四卷,现有刻本行世。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