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教材-->中医饮食营养学-->下篇 常用饮食-->第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饮食
第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饮食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常用食物
海蜇(《食物本草会纂》)
【基原】为海蜇科动物海蜇的口腕部。
【异名】水母。
【性味归经】咸,平。入肝、肾经。
【功效】化痰软坚,平肝解毒,止咳,降压,养阴,消疡。
【应用】
1.痰饮咳嗽,肝阳上亢:海蜇皮(漂净)30g,鲜荸荠120g,煮服,兼治淋巴结核。(《古方选注》)
2.高血压:海蜇120g漂净,荸荠360g洗净,用水1000m1煮至250m1,空腹服,亦可饭后服,待血压降至正常,自觉症状大部分消失后,可减少服次。
3.急慢性气管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痰多咳嗽:陈海蜇120g(开水洗去盐味),荸荠120g(无荸荠以萝卜代,连皮切片),放砂锅内煮汤三杯,频频饮服。(《饮食治疗指南》)
4.阴虚久咳:陈海蜇(洗去盐味),冰糖拌蒸食,极效。(《饮食治疗指南》)
5.溃疡病:海蜇、大枣各250g,红糖250g,浓煎成膏。每日二次,每次一匙。
【使用注意】
《本草求原》:“脾胃寒弱,勿食。”食用海蜇应忌一切辛热发物。
【现代研究】
除含一般营养成分外,尚含有烟酸、碘、胆碱等。有降压、扩张血管及
乙酰胆碱样作用。
【按语】
海蜇消痰食而不伤正,滋阴血而不留邪,外用有解毒消肿之功。浙江东部沿海常用以湿敷下肢肿毒。《古方选注》记述雪羹汤,以海蜇50g,荸荠4枚,煮汤服,治阴虚痰热,大便燥结等症,临床验之有效。有崩中带浊、脚气者食之亦宜。《随息居饮食谱》记:“陈久愈佳。”
【参考文献】
1.《本草求原》:“安胎。”
2.《本草求真》:“海蜇,忌白糖,同淹则蜇随即消化而不能以久藏。”
荸荠(《日用本草》)
【基原】为痧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
【异名】地栗、乌芋。
【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化痰,消积,利湿。
【应用】
1.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荸荠打碎,煎汤代茶,每次120g。(《泉州本草》)
2.腹满胀大:荸荠去皮,填入雄猪肚内,线缝,砂器煮糜食之,勿入盐。(《本草经疏》)
3.咽喉肿痛:荸荠绞汁冷服,每次120g。(《泉州本草》)
【使用注意】
虚寒及血虚者慎服。
【按语】
凡热病烦渴、便秘、阴虚肺燥、痰热咳嗽、肝阳上亢(如高血压)等病症均宜食用荸荠。荸荠苗(又名通天草)有利尿消肿作用,可治肾炎水肿。胸中烦闷者食之亦宜。
【参考文献】
1.《日用本草》:“下五淋,泻胃热。”
2.《本草纲目》:“主血痢、下血、血崩。”
3.《本草再新》:“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
毛笋(《本草纲目拾遗》)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
【异名】竹笋、笋。
【性味归经】甘,寒。入胃、大 肠经。
【功效】清热消痰,利尿消肿,止泻痢。
【应用】
1.痰热咳嗽:毛笋同肉煮食。(《本草求原》)
2.肾炎,心脏病,肝脏病等浮肿腹水:毛笋、陈蒲瓜各60g,或加冬瓜皮30g,水煎服。(《食物与治病》)
【按语】
竹子种类多,竹笋品类亦多。市场现售的有圆笋、毛笋、冬笋、青笋、鞭笋等。毛笋浙江、福建山区多,青笋出于云贵山区,鞭笋为毛竹鞭之嫩者。且竹笋自古被视为菜中珍品,故有“山珍”之称。
【参考文献】
1.《食物本草》:“消痰,除热狂,壮热头痛,头风,并妊妇头旋颠仆,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2.《饮膳正要》:“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多食发病。”
3.《本草求原》:“甘而微寒,清热除痰,同肉多煮,益阴血。痘疹血热毒盛,不发起者,笋尖煮汤及入药,俱佳。”
4.《随息居饮食谱》:“甘凉,舒郁,降浊升清,开膈消痰。”
【基原】为葫芦科植物丝瓜鲜嫩果实。
【异名】天罗、布瓜。
【性味归经】甘,凉。入肝、胃经。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通络。
【应用】
1.肠风:丝瓜不拘多少,烧灰存性,酒调6g,空心下。(《续本事方》)
2.痰喘咳嗽:丝瓜烧存性为末,枣肉如弹丸大,每服1丸,温酒化下。(《家庭食疗手册》)
3.经脉不通:丝瓜焙干,为末空心酒下。(《海上名方》)
【按语】
丝瓜幼嫩时供食用。丝瓜中含皂苷和丝瓜苦味质及多量粘液,还含有瓜氨酸。丝瓜老熟后去皮所留之网状纤维,称丝瓜络,燃炭后有通络作用。丝瓜籽可以化痰排脓。
【参考文献】
1.《本经逢原》:“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
2.《本草纲目》:“老者烧存性服,祛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
梨(《名医别录》)
【异名】快果。
【性味归经】甘、微酸,凉。入肺、胃经。
【功效】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应用】
1.太阴温病口渴甚者: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捣取汁)时时频饮。(《温病条辨》雪梨浆)
2.消渴:香水梨(或好鹅梨,或江南雪梨,俱可),用蜜熬瓶盛,不时用热水或凉水调服,止嚼梨亦妙。(《普济方》)
3.咳嗽痰多:梨,捣汁用,熬膏亦良,加姜汁、白蜜。(《本草求原》)
4.小儿心脏风热,昏懵躁闷,不能食:梨三枚,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太平圣惠方》)
【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及寒嗽忌服。
【按语】
本品可制膏食用。“雪梨膏”即以白梨500g,去皮心,加百合250g,白糖250g,拌匀,隔水炖至膏状而成。“秋梨膏”即以本品为主要原料,加白糖、蛋清、蜂蜜以及化痰止咳的中药熬制而成。常服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有显著疗效。常觉口干舌燥者亦宜。
【参考文献】
1.《本草通玄》:“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2.《本草求原》:“梨汁煮粥,治小儿疳热及风热昏躁。”
【基原】为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叶状体。
【性味归经】甘、咸,寒。入肺经。
【功效】化痰软坚,清热利水,止咳。
【应用】
2.慢性气管炎、咳嗽:紫菜15g,牡蛎30g,远志15g水煎服。
3.紫菜15g,车前子15g,水煎服。
【使用注意】
多食胀腹。
【现代研究】
干紫菜含碘较高。另外,紫菜可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
【按语】
瘿瘤、水肿、淋病、脚气均宜饮紫菜汤。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居民常食,有防治作用。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病瘿瘤脚气者宜食之。”
2.《食疗本草》:“下热气,若热气塞咽喉者,汁饮之。”
3.《中药药理学》:“干嚼之,治肺坏疽的起始吐臭痰者。”
芥菜(《千金·食治》)
【基原】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嫩茎叶。
【异名】大芥、雪里蕻。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大肠经。
【功效】宣肺豁痰,温胃散寒。
【应用】
1.风寒束表:芥菜与番薯同煮食。(《食物与治病》)
2.痰湿中阻:芥菜籽研末,拌菜食用。(《中医食疗营养学》)
【使用注意】
凡疮疡、目疾、痔疮、便血及平素热盛之患者忌食。
【按语】
鲜芥菜辛辣,盐腌制后可作炒菜,多食目糊。芥菜子温中散寒,消肿通络。本品有发汗、散气、刚介之意,感冒无汗,腹胀气滞,痰气闭塞者均可食用。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通肺开胃,利气豁痰。”
2.《本草求真》:“芥性辛热,凡因阴湿内壅而见痰气闭塞者,服此痰无不除,故能使耳益聪、目益明也。”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种味甜的干燥种子。
【异名】杏核仁。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大肠经。
【功效】润肺,平喘。
【应用】
1.虚劳咳嗽:甜杏仁12g,胡桃肉12g,加水煎服。
2.慢性咳嗽,上气喘急:甜杏仁12g,桃仁10g,加水煎服。
【使用注意】
大便溏泄者忌服。
【现代研究】
含脂肪油、蛋白质和各种游离氨基酸、杏仁苷等。药理实验证实有止咳平喘作用。
【按语】
甜杏仁味无苦劣之性,对于肺阴不足,肺气虚的久咳可用之。
【参考文献】
1.《现代实用中药》:“有滋润性,内服具轻泻作用,并有滋补之效。外用常用于表皮剥脱时作敷料,呈保护作用。”
2.《四川中药志》:“能润肺宽胃,祛痰止咳。治虚劳咳嗽气喘,心腹逆闷,尤以治干性、虚性之咳嗽最宜。”
【基原】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果实。
【异名】拉汉果、假苦瓜。
【性味归经】甘,凉,无毒。入肺、脾经。
【功效】清肺,润肠,止咳。
【应用】
1.百日咳:罗汉果1个,柿饼15g,水煎服。
2.喉痛失音:罗汉果一个,切片,水煎,待冷后,频频饮服。
【参考文献】
1.《岭南采药录》:“理痰火咳嗽,和猪精肉煎汤服之。”
2.《广西中药志》:“止咳清热,凉血润肠。治咳嗽,血燥,胃热便秘。”
枇杷(《名医别录》)
【基原】为蔷薇植物枇杷的果实。
【性味归经】甘、酸,凉。入脾、肺、肝经。
【功效】润肺,止渴,下气,止咳,化痰。
【应用】
1.燥渴:多吃枇杷。
2.肺热咳嗽、咳痰:宜吃枇杷。久咳者服枇杷露、枇杷膏。
【使用注意】
《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
【按语】
枇杷叶制剂有降气化痰,清肺和胃功效,亦用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但若遇胃寒呕吐及风寒咳嗽者,不宜服。
【参考文献】
1.崔禹锡《食经》:“下气,止哕呕逆。”
2.《滇南本草》:“治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儿惊风发热。”
常用食品
饴萝卜汁(《本草汇言》)
【配方】
白萝卜1000g,饴糖100g。
【制法】
白萝卜洗净,切碎,以洁净纱布绞汁。每次取白萝卜汁30ml,调加饴糖20ml。 再加沸水适量,搅匀。
【效用】
每日饮用3次,适用于新久咳嗽,胸满,喘息诸症。
【按语】
本品原用于治疗顿咳不止,为脾肺气虚咳嗽之常选方。本方凉温并调,适用于肺热、肺寒、新久咳喘证。白萝卜味辛甘,性凉,宽中下气,润燥止咳。饴糖甘温,补益脾肺,二味配伍相得益彰。除用治咳喘诸证之外,尚可用治脾胃升降不调所致的胃脘胀痛,以及呕逆泄泻等证。
雪羹汤(《古方选注》)
【配方】
海蜇50g,荸荠4枚,食盐适量。
【制法】
海蜇用温水洗净,切块备用。荸荠去皮洗净,切块备用。海蜇、荸荠放入锅中,加清水、食盐,旺火烧沸后,再改用小火煮约15分钟即成。
【效用】
本品有清热化痰,润肠通便功效。适用于痰热咳嗽,大便燥结。
【按语】
本品原用于阴虚痰热,大便燥结,为清肺润肠方。痰热郁肺,壅阻肺气,肺失清肃,则见咳嗽;津亏肠燥,肠腑失濡,则见大便燥结。法宜清肺化痰,润肠通便。方中以海蜇为主,清热化痰,润肠通便;以荸荠为辅佐,清热化痰以助海蜇之力。两者合用而为清热化痰,润肠通便之方。本品清肺化痰而不伤正气,兼可滋润,故对痰热咳嗽而素体阴虚不耐攻伐者尤为适宜。
本品除清热化痰,润肠通便外,并可消积化滞,故《本草纲目拾遗》还以本品用于“小儿一切积滞”。
本方可用于高血压病和慢性气管炎。
海蜇入汤,久煮则融化。
虚寒者不宜食用。
花生冰糖汤(《杏林医学》)
【配方】
落花生100g,冰糖适量。
【制法】
落花生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冰糖,煮约半小时即成。
【效用】
本品有润肺止咳功效。适用于肺虚燥咳,秋燥咳嗽。
【按语】
本品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久咳,秋燥,小儿百日咳,为治疗燥咳方。阴虚肺燥,或燥邪伤肺,肺失润降则见咳嗽,法宜润肺止咳。方中以落花生为主,润肺止咳;以冰糖为辅佐,润肺止咳以助药力。两者合用,共成润肺止咳之方。
本方可用于慢性气管炎。
本品滋润,痰湿咳嗽者不宜食用。
秋梨蜜膏(《本草求原》)
【配方】
鸭梨1500g,鲜生姜250g。
【制法】
鸭梨洗净,去核,切碎,以洁净的纱布绞汁;再以鲜生姜洗净,切丝,以洁净纱布绞汁备用。取梨汁放在锅中,先以大火,后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如膏时,加入一倍的蜂蜜、姜汁,继续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效用】
每次一汤匙,以沸水冲化,代茶饮用,每日数次。适用于肺热型咳嗽,痰黄,喉痛等症。
【按语】
本方品名为后加。原方用于清痰止嗽。梨性寒,味甘微酸,能够清毒热,生阴液,滋五脏,降火生津,清热滋肺,滋润止咳。生姜也具止咳作用。加蜂蜜制成膏是肺热燥咳的食疗佳品。
本品不宜用于痰湿咳嗽。
蜜蒸百合(《经验广集》)
【配方】
白花百合50g,蜂蜜50g。
【制法】
百合洗净,脱瓣,浸清水中半小时后捞出,放入碗内,加入蜂蜜,隔水蒸约1小时即成。
【效用】
本品有滋阴润肺功效。适用于虚火劳嗽,咯血。
【按语】
本品原名“百合煎”,用于肺痈,为滋阴润肺常用方。痨病阴虚内燥,肺失清润,见劳嗽咯血,法宜滋阴润肺。方中以百合为主,滋阴清肺,润肺止咳;以蜂蜜为辅佐,润肺止咳以助百合之力,兼可调味。两者合用,共成滋阴润肺之方。
本品去蜂蜜加冰糖蒸食,效用同上。
本品滋阴润肺,痰热咳嗽者不宜食用。
参考:竹笋的营养与功用
竹笋是禾本科多年生植物竹子的嫩茎。又称毛笋、毛竹笋等。主要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是我国南方一种普通的蔬菜。竹笋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冬季采摘的冬笋,春季采摘的春笋,以及夏季采摘的鞭笋。其中以冬笋的质量最佳,春笋次之,鞭笋最差。
中医学认为,竹笋性甘、寒;入胃、大肠经。其具有清热化痰、利水消肿、润肠通便等功用,还有不少食疗方。例如:
(1)急性病发热时的咳嗽:冬笋50克,猪肉末50克,粳米100克,加适量食盐、葱末、麻油煮粥食用。
(2)小儿麻疹、水痘病初发热口渴、小便不利:鲜竹笋50克,鲫鱼一条约250克,煮汤食用,可促使透疹、疾病早愈。
(3)久泻、久痢、脱肛:鲜竹笋50克,粳米100克,煮粥常食。
(4)产后虚热、心烦、手足心热:鲜竹笋100克,最好用鲜竹茹、竹叶心,水煎服,喝汤。
(5)便秘:鲜竹笋100克,炒菜、煮食均可。
此外,用鲜竹笋的根煮水代茶常饮可降低血中胆固醇,起到减肥、治疗高血脂症、高血压病的作用。
由于竹笋中含有较多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儿童正在长身体阶段,不宜多食;有尿路结石者也不宜食用。有些人对竹笋过敏,则应忌吃。
李淑兰 中新社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