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证类本草-->卷第二十二 \ 虫鱼下品-->石蚕

石蚕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石蚕_图缺)

味咸,寒,有毒。主五癃,破石淋,堕胎。

解结气,利水道,除热。一名沙虱。生江汉池泽。

陶隐居云∶李云江左无识此者,谓为草根,其实类虫,形如老蚕,生附石。伧(助庚切)

人得而食之,味咸而微辛。李之所言有理,但江汉非伧地尔,大都应是生气物,犹如海中蛎蛤辈,附石生不动,亦皆活物也。今俗用草根黑色多角节,亦似蚕,恐未是实。方家不用沙虱,自是东间水中细虫。人入水浴,着人略不可见,痛如针刺,挑亦得之。今此名或同尔,非其所称也。唐本注云∶石蚕,形似蚕,细小有角节,青黑色。生江汉侧石穴中,岐陇间亦有,北人不多用,采者遂绝尔。今陇州采送之。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李云江左无识此者,谓是草根,生附石间,其实如老蚕。如此则合在草部矣!今既在虫部,又一名沙虱,则是沙石间所生者一种虫也。陶云犹如蛎蛤辈,附石而生,近之矣。苏亦未识,而云似蚕,有节,青黑,生江汉石穴中。此则半似说虫半似草,更云不采遂绝,妄亦甚也。按此虫所在水石间有之,取以为钩饵者是也。今马湖石间出此最多。彼人好啖之,云咸、微辛。李、苏二说,殆不足凭也。

图经曰石蚕,生江汉池泽,旧注或以为草根,生石上,似蚕者。或以为生气物,犹如海中蛎蛤辈。又《本经》云∶一名沙虱。沙虱自是水中细虫,都无定论。《蜀本草》注云∶此虫所在水石间有之,人取以为钩饵。马湖石间出此最多。彼人亦好啖之,云味咸、小辛。今此类川、广中多有之。草根之似蚕者,亦名石蚕,出福州及信州山石上,四时常有,其苗青,亦有节,三月采根。焙干。主走注风,散血,止痛。其节亦堪单用,捣筛取末,酒温服之。

衍义曰石蚕,谓之为草则缪矣。《经》言肉解结气,《注》中更辩不定此物在处。有附生水中石上,作丝茧如钗股,长寸许,以蔽其身,色如泥,蚕在其中,此所以谓之石蚕也。今方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