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类证治裁-->卷之二-->脱症论治
脱症论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生命以阴阳为枢纽,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阴阳互根,相抱不脱。《素问》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若夫元海根微,精关直泄,上引下竭,阴阳脱离,命立倾矣。《灵枢》云∶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难经》云∶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嘉言喻氏又分上脱、下脱、上下俱脱。
今详斯症,总由阴阳枢纽不固。如上脱者,喘促不续,汗多亡阳,神气乱,魂魄离,即脱阳也;下脱者,血崩不止,大下亡阴,交合频,精大泄,即脱阴也;上下俱脱者,类中眩仆,鼻声鼾,绝汗出,遗尿失禁,即阴阳俱脱也。更有内闭外脱者,痉厥神昏,产后血晕等症是也。治法∶在未脱之先,审其元阳欲绝者,于回阳剂中兼引阴,参附汤用童便煎。真阴欲绝者,于摄阴剂中兼固阳,固阴煎。其心神浮越,起卧不安者,招集溃散之阳。龙蛎救逆汤去桂、姜、蜀漆,加参、附、枣仁、茯神。脉微垂绝,气短汗出者,收拾虚耗之阴。生脉散,或人参饮子。血脱者益气,吐衄不止,独参汤加参三七、童便。精脱者填营,纵欲走阳,救脱汤。
魂离者镇肝,身外有身,定魂丹。崩中者固下,血漏暴注,安崩汤。津脱者实卫,大汗亡阳,收汗丹。液脱者滋阴,血枯成痿,加减四斤丸。喘促而吸入短者资化源,气急不续,都气丸。类中而神昏者息风火,心火暴甚,河间地黄饮子去桂、附、巴戟。至于内闭外脱,如痉厥神识不醒,暂用豁痰,鲜菖蒲根汁和送至宝丹。产后血晕不苏,急为开窍,外烧铁器淬醋熏鼻,或烧苏合香嗅气,内灌清魂散。若血闷,用独圣散、参苏饮。凡诸暴脱,或孤阳无根,而阴失所系,或精血骤去而神失所根据,洵有如喻氏所见,壮岁无病一笑而逝,少年交合一注而倾者,不早寻罅漏而缄固之,其能拯危于一线也哉。
附方
〔回阳〕参附汤 参 附 姜
〔救逆〕龙牡救逆汤 龙骨(四两) 牡蛎(五两) 炙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桂枝 姜 蜀 漆(各三两)
〔脉微〕生脉散 见一卷暑。
〔气短〕人参饮子 见本卷血。
〔精脱〕救脱汤 人参(三两) 附子(一钱) 黄 (三两) 熟地 麦冬(各一两) 五味子(一钱)
〔魂虚〕定魂丹 参 苓 归 术 麦冬 柏子仁 枣仁远志 白芥子 丹砂 龙齿
〔暴注〕安崩汤 参 术 (各一两) 三七根末(五钱)水煮。
〔津脱〕收汗丹 参 麦 地(各一两) 枣仁(五钱) 五味(三钱) 当归(五钱) 甘草(一钱)
〔液脱〕加减四斤丸 熟地 五味 苁蓉 牛膝 木瓜 天麻 鹿茸 菟丝子
〔喘虚〕都气丸 见一卷火。
〔类中〕地黄饮子 见一卷中风。
〔痉厥〕至宝丹 见一卷中风。
〔血闷〕独圣散 五灵脂(半炒半生) 水煎服。
〔血闷〕参苏饮 人参 苏木
脱脉案
堂弟 心力经营,烦劳动火,消谷善饥,坐则手足俱颤,寐则手足如堕,梦则体析为二,神志恍惚,呵欠气泄,右脉小弱,左虚软不受按。因操劳疲神,元气不受镇摄,若转失气,须防暴脱。食下烦嘈稍定,足知中宫底柱乏权,急摄阳以交阴。潞参、茯神、山药、五味、杞子、白芍、龙骨、牡蛎(俱 研)、枣仁(炒研)。
三服神昏安贴,诸症俱减,惟巅痛唾涎。原方加嫩桑叶炒、甘菊以熄肝胆风热,加益智、半夏(青盐炒),以摄脾涎。又数服,间服膏方而安。此症因其胃旺能纳,专受滋填,用海参煨鸭,及火腿鸡蛋等,皆血肉有情之品,故未及两旬已瘥。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