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类证治裁-->卷之六-->鼻口症论治

鼻口症论治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肺窍于鼻,脾窍于口。鼻别香臭,不闻香臭者,病在肺。经云∶肺和则鼻知香臭。口别五味,不知味者,病在脾。鼻之呼吸通脑肺,肺感风寒,则鼻塞声重。参苏饮羌活汤。若风热壅肺,亦致嚏涕声重,宜疏散。

菊花茶调散。肺火盛,鼻塞,宜清解。黄连清肺饮。鼻塞甚者,往往不闻香臭。毕澄茄丸。有脑漏成鼻渊者,由风寒入脑,郁久化热,经云∶胆移热于脑,令人鼻渊。宜辛凉开上宣郁。辛夷消风散羚羊角苦丁茶叶、黑山栀。有流涕成鼻鼽者,肺受寒而成,宜温散。苍耳散川椒散。有精气不足,脑髓不固,淋下并不腥秽,天暖稍止,遇冷更甚者,宜温补。天真丸。有 肉如枣核,生鼻中,为鼻痔,由胃有食积,热痰流注。星夏散,瓜矾散。有肺热极而生 肉,如榴子下垂,闭塞鼻窍,气不得通,由风热郁滞。辛夷消风散,以瓜矾散塞。有肉痛甚,由膏粱积热,湿蒸肺门,如雨霁泥地,突产菌芝。泻白散、胜湿汤,外以白矾末加硼砂吹其上,即化水而消。有鼻端红肿赤 ,名酒 鼻,由饮酒不节,致风热上攻,血热不散。疏风散荆防泻白散,外用密陀僧二两研细,人乳调涂。有不饮酒而鼻色赤,名肺风,由血热郁于肺。清肺饮。

有鼻生粉刺,枇杷叶丸。此三症,忌火酒辛热诸品,鼻症之概也。《灵枢经》曰∶鼻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为便难,色鲜明为留饮。口之津液通脏腑,肝热则口酸。柴胡汤加龙胆草青皮。胆热则口苦,龙胆泻肝汤。心热亦口苦,黄连泻心汤。脾热则口甜,泻黄散佩兰。胃热则口臭,清胃汤。虚则口淡,养胃进食汤。肺热则口辣,泻白散。甚则口腥,加减泻白散。肾热则口咸,滋肾丸。胸胃热郁则口臭,加减甘露饮

口糜者,凉膈散。口疮者,赴筵散掺之。通治俱用龙脑鸡苏丸。唇病因火居多,凉药必兼发散。上唇属肾,下唇属脾,两腮牙关属胃。有心脾热,唇口燥裂者,泻黄饮子。有唇口紧小,不能开合,名茧唇者,苡仁汤,外用黄柏散敷之。口症之概也。

 

鼻口症脉候

《正传》曰∶左寸浮缓为伤风,鼻塞流涕,右寸浮洪为鼻鼽。《回春》曰∶口舌生疮,脉洪疾速,若见脉虚,中气不足。《脉诀》曰∶左寸洪数,心热口苦;右寸浮数,肺热口辛。左关弦数,胆虚口苦;倘若洪实,肝热口酸。右关沉实;脾热口甘;脉数则口疮。

 

附方

〔风寒〕参苏饮 参 苏 苓 夏 陈 葛 枳 桔 草 前胡 木香

〔鼻塞〕羌活汤 羌 防 辛 芎 芷 地 芩 草 苍术 葱 姜 枣

〔风热〕菊花茶调散 见本卷头痛。

〔肺火〕黄连清肺饮 黄连 山栀 豆豉

〔塞甚〕毕澄茄丸 薄荷(二钱) 荆芥穗(一钱) 毕澄茄(二分) 蜜丸,含化。

〔宣郁〕辛夷消风散 辛夷 细辛 本 芎 芷 防 草 升麻 木通

〔鼻鼽〕苍耳子散 苍耳子 辛夷 薄荷 白芷 等分为末,服二钱。

〔温散〕川椒散 川椒 细辛 芎 姜 桂 附 吴萸 皂角 等分醋浸,脂油熬,绵蘸塞鼻中。

〔温补〕天真丸 人参羊肉 苁蓉 山药 当归白术 天冬

〔鼻痔〕星夏散 星 夏 辛 芷 芩 连 草 苍术 神曲

〔外治〕瓜矾散 瓜蒂 甘遂 枯矾 草乌灰 螺壳灰 麻油调作丸,日一次塞鼻内近痔处,即化水而愈。

〔 肉〕泻白散 见一卷火。

〔热湿〕胜湿汤 见一卷湿。

〔酒 〕疏风散 荆 防 归 芍 芩 草 薄荷 蒺藜 灯草

〔赤 〕荆防泻白散 泻白散加 荆 防

〔肺风〕清肺饮 见二卷咳嗽。

〔粉刺〕枇杷叶丸 枇杷叶(八钱) 黄芩(四钱) 花粉(二钱) 甘草(一钱) 酒丸。

〔肝热〕小柴胡汤 见一卷温。

〔胆热〕龙胆泻肝汤 见三卷诸气。

〔心热〕黄连泻心汤 大黄 黄连

〔脾热〕泻黄散 见一卷火。

〔胃热〕清胃汤 生地(四钱) 升麻(钱半) 丹皮(五钱) 当归 黄连(各三钱) 分三服。

〔口淡〕养胃进食汤 参 苓 术 朴 陈 曲 草 麦芽 苍术

〔口腥〕加减泻白散 桑皮(二钱) 桔梗(钱半) 地骨皮 炙草(各一钱) 黄芩 麦冬(各五分)

五味(十五粒) 知母(七分) 日二服。

〔肾热〕滋肾丸 见一卷火。

〔热郁〕加减甘露饮 参 葛 藿 术 苓 草 泽泻 木香 滑石 寒水石 石膏

〔口糜〕凉膈散 见一卷中风。

〔口疮〕赴筵散 芩 连 栀 柏 姜 辛 等分。又方∶铜绿 白矾(各一钱) 为末,掺舌上,温醋漱之,亦名赴筵散。

〔通治〕龙脑鸡苏丸 薄荷(一两六钱) 生地(六钱) 麦冬(四钱) 蒲黄 阿胶 木通 柴胡(各二钱)

甘草(钱半) 人参 黄 (各一钱) 蜜丸。

〔唇燥〕泻黄饮子 芩 芷 防 夏 升 枳 石斛(各一钱) 甘草(五分)

〔茧唇〕苡仁汤 见五卷痹。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