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金匮悬解-->卷十·内伤杂病-->水气 三十二章-->水气二十一

水气二十一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诸有水者,腰以下肿,是气鼓也,气鼓因于土湿而气陷,腰以上肿,是水胀也,水胀因于土虚而水逆。盖气中之水降,则水不上逆,水中之气升,则气不下陷。水位于下,气所化也,气清则化水,循经而降,至腰以下而水成矣,气位于上,水所生也,水温则化气,循脏而升,至腰以上而气成矣。气之在上,清者归于心肺而化神气,浊者外发而为汗,水之在下,精者入于肾肝而化精血,粗者外渗而为溺。其所以上下升降,化生气水者,中气之旺也。中焦气水之交,气水未分,非水非气,其象如沤。中气衰败,升降失职,气陷于下,膀胱闭癃,水窍不开,则腰以下肿,故当利水,水逆于上,玄府致密,汗孔不泄,则腰以上肿,故当发汗。腰以下肿,所谓血分也,腰以上肿,所谓气分也。水病非一,随处异名,约而言之,气分血分尽之矣。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