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胎产心法-->卷之下-->口干渴兼小便不通或短少论
口干渴兼小便不通或短少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凡产后舌燥咽干而渴,兼小便不利,由产后亡血或汗多所致,内亡津液也。夫日用水谷,胃纳而脾运,肺散至精至清之气,为津为液,清肃下行膀胱而为小便。其气通心,受火色化为营身之血。值产亡血而又汗多,加之产后气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是生化之气不运,渗泄之令不行。所以上无津液流通,而有咽燥干渴之证。下气不升,而有小便不通。虽通而亦短少之候,勿作淋秘,轻用渗利,使气益虚,病益甚。治法必当助脾益肺,升举气血,则气化流行。阴升阳降,斯水入经而为血为津,谷入胃而长气行脉,自然津液充而便利调匀矣。初产生化汤多服数剂,如汗多亡津液,须加人参于内,使血生而津足。若无块痛,六君子倍参、 ,或服生津止渴益水饮。渴甚,兼服参麦饮。如产后口干少力,宜生津益液汤。有用四君子汤,加车前一钱,桂心五分。若认咽干口燥为火,而用芩、连、栀、柏以降之;认小便秘涩为水滞,而用五苓等剂以通之。不特非其治法,更患愈通愈竭变生他证矣。《尊生》云∶小便不通,金匮肾气丸可加减用之。予谓当用加味肾气丸为是。若兼口渴,用生津止渴益水饮。渴甚,兼生脉饮。密斋云∶如恶露不来,败血闭涩水渎,小便不通,其证则小腹胀满刺痛,乍寒乍热,烦闷不宁,用加味五苓主之。予谓初产,自当用生化汤则瘀行便利矣。可无事乎五苓也。如产过五七日,而恶露亦自宜渐少而止矣,又何必事乎五苓也?况产后最禁发汗、利水,予焉敢轻产,而用五苓以竭其阴乎?世有治小便不通,用炒盐加麝少许,填脐中,外用葱白十余茎作一束,切如半指浓,置盐麝上,将艾灸之,觉热气入腹难忍方止,小便即通。此惟气闭者宜之,若产后气虚源涸,与夫热结膀胱者,皆不可用。
生津止渴益水饮 治产后口渴,小便不利。
人参 生地 麦冬(去心。各二钱) 黄 (一钱五分,蜜炙) 五味子(十粒) 当归(三钱,酒浸) 茯苓(八分) 升麻 炙草(各四分) 葛根(一钱)
水煎服。如汗多,加麻黄根一钱,炒枣仁一钱,浮小麦一撮。大便日久不通,加酒洗苁蓉一钱五分。渴甚,用参麦饮代茶饮之,不可疑而不用。凡一切降火利便药,断不可用。
生津益液汤 治产后口干少力。
人参(随宜) 麦冬(一钱二分,去心) 茯苓 栝蒌根(各一钱) 甘草(八分) 小麦(一撮)竹叶(十片)
枣二枚,水煎服。如大渴,加芦根。
加味五苓散 治产后恶露不行,小便不通。
猪苓 泽泻 白术(土炒) 茯苓 桂心(各一钱) 桃仁(去皮尖) 红花(各二钱)
水煎服。此方予未敢用,姑录之以备参考耳。
生化汤(见本卷生化汤论后。) 六君子汤(见上卷诸痛门。) 参麦饮(见本卷晕厥门。) 四君子汤(见上卷胎逆上逼门。) 加味肾气丸(见上卷诸痛门,附六味地黄汤下。)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