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金匮悬解-->卷十八·内伤杂病-->蛔虫 三章-->蛔虫七

蛔虫七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此段见《伤寒·厥阴篇》。蛔厥者,有蛔虫,而四肢厥冷,其证当见吐蛔。蛔虫在内,令病者有时静,而复有时烦,此因脏寒,不能安蛔。蛔虫避寒就温,上入其膈,故烦。蛔虫得温而安,须臾复止。及其得食,脏寒不能消化,随即呕出。呕时气冲蛔虫,蛔虫扰乱,是以又烦。蛔闻食气之上,随呕而出,故其人当自吐蛔。乌梅丸,乌梅、姜、辛,杀蛔止呕而降冲,人参、桂、归,补中疏木而润燥,椒、附,暖水而温下寒,连、柏,泻火而清上热也。盖厥阴之病,水寒不能生木,木郁而热发,故上有燥热而下有湿寒。乌梅丸上清燥热而下温湿寒,蛔厥之神方也。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