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幼幼新书-->卷第三(病源形色) 凡一十门-->胎中滋养第四

胎中滋养第四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圣济经》原化篇·和调滋育章曰∶食气于母,所以养其形;食味于母,所以养其精。形精滋育,气味为本,岂无时数之宜哉!原四时之化,始于木也;十二经之养,始于肝也。肝之经,足厥阴之脉也。自厥阴次之至于太阳,自一月积乏至于十月,五行相生之气,天地相合之数,举在于是。然手少阴太阳之经,无所专养者,以君主之官无为而已,是皆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以养形者也。若夫胚膏之始,食必甘美,欲扶其柔脆,味必忌辛惧散。其凝聚既胎之后,食粳、稻、鱼、雁于四月,以通水精之成血;食稻、麦、牛、羊于五月,以助火精之成气,食猛鸷于六月,以强精之成筋;食秫、稻于七月,以坚木精之成骨;八月九月受土石之精,以成肤革皮毛,则形已备矣。饮醴、食甘辅其中和而已,是皆天地动植之产子之所赖以养精者也。气味之养,和理钟萃,深根固蒂,其道出焉。虽或气有不调,药石以攻而子不受弊者,养之有素故也。或者以妊娠母治,有伤胎破血之论。夫岂知邪气暴戾,正气衰微,苟执方无权,纵而勿药,则母将羸弱,子安能保?上古圣人谓重身毒之,有故无殒,衰其大半而止。盖药之性味本以药疾,诚能处以中庸,以疾适当,且知半而止之,亦何疑于攻治哉!又况胞胎所系,本于生气之原,而食饮与药入于口而聚于胃,胃分气味散于五脏,苟非太毒快剂,岂能递达于胞胎耶?以谓母治则过之矣。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