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幼幼新书-->卷第三(病源形色) 凡一十门-->治病要法第十

治病要法第十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唐·孙真人《玉关要诀》风盛之脉须与解之。惊热之脉须与利之。伤冷之脉须与温之。积聚之脉(一云积热)。须与下之。或虚中有积热,先与利热,后与治虚。热里有虚,先与补虚,然后退热,次调胃气,即无误矣。

《惠眼观证》论治病∶

夫惊啼者,皆因滞,风热在心,恐生其涎,必当取下。夫惊热,但治脾惊,化心下涎,必自安也。夫疳热者,皆伤脾胃,受积传邪心肾,必先解邪热,次服疳药。夫惊泻者,必当匀气。夫伤寒者,微微用汤解表里。

夫疳有五种,在意消息。

若麻痘已出,不可冷药过多,或成泻痢,或使毒瓦斯不出,杀人。若麻痘未出,则宜解之。若霍乱,皆因胃气不顺。若三岁,目忽然而闭,乃成肝疳,煮肝散子服之。

凡小儿取积药,便下匀气汤随之,乃不损小儿。

《惠眼观证》又云∶调治小儿之法,当须慎护肾胃气也。缘小儿未有天癸之旺而常根据四时也。胃气一虚,病皆滋长,轻者至重,重者必死,此决然之理也。观令医者,不深念虑,而云小儿纯阳之气。凡有疾病须当疏下,是以世之为医者执此而妄资疏泄,因此而死毙者不可胜纪,良可叹也。虽然疏下在乎审谛而不可过,调理小儿之要也。今夫五脏生病自有阴阳,在脏为阴,在腑为阳。为阴者,为阴邪所中,慢惊、吐泻、疟、痢之病是也。为阳者,为阳邪所中,急风、伤寒、疹痘之病是也。然阴阳之气相感而动,以阳感阳,以阴感阴。阳或未动,待阴而动。阴或未动,待阳而动者有之矣。冬末春初,多患伤寒疹痘,是其阳病感阳而动也。夏末秋初,多患吐泻、疟痢,是其阴病感阴而动也。误或冬末春初,患一惊候,与之化涎,未与之下,迁延至秋,其发则慢,是阳病积之为阴,是感阴而动也。秋末冬初,患一惊候,不与下涎,至春气之盛激触而发,是其阴病待阳而动也。由此推之,调理小儿在乎壮阴阳,识虚实。凡有一病,知之于未然之前,能审知实则生风,虚则气怯,乃善矣。

《联珠》论小儿五虚不治(谓病久而虚,五者或肿也∶)

手心肿、脐中肿、脚心肿、肾阴肿、舌头肿。

小儿五硬不治∶

心硬(啼无泪)、头硬、手硬、脚硬、背硬。

小儿五软不治∶

手软、项软、脚软、腰软、背软。

又歌曰∶小儿不与大人同,得病多由惊热风。先治心神次除热,脉宜紧数及浮洪。

长沙医者毛彬集入室生死候∶

有候小儿定脉部,左臂为肝上为肺。对面为心并晓然,脾病只看见勾睡。肾病夜间不发作,急死之候将口约。忽然吐出冷顽涎,如此徒劳下良药。声细声嘶气血里,昏昏不语大难医。狂言不认人形状,气满胸中也可悲。久患唇红不可医,惊来眼满勿相窥。睛青颊赤耳花黑,发直鸦声怕乱啼。手若无纹舌须黑,鼻头浑黑口双垂。昏昏只睡不开眼,便是神仙难救之。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