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教材-->中医伤科按摩学-->第八章 下肢伤筋-->第四节 踝部病症-->三、跟腱扭伤
三、跟腱扭伤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解剖生理】
跟腱是由小腿三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向下移行合成的粗大肌腱,止于跟骨结节。跟腱与其表层的深筋膜之间有一种腱围组织,其结构近似滑膜,有7或8层,各层之间虽有结缔组织联系,但互不粘合。跟腱腱围组织在踝关节屈伸活动过程中起润滑作用,以防止跟腱磨损。
【病因病理】
本病多因过度牵拉引起,如准备活动不充分即做猛力踏跳或急速起跑动作,使小腿三头肌强烈收缩而拉伤腱围组织。亦可因过度的跑跳运动,逐渐劳损而发病。
急性损伤,腱围组织撕裂、渗血、肿胀。慢性劳损,腱围组织变性、坏死,均可导致腱围组织各层之间或腱围与跟腱之间产生粘连。
【临床表现与诊断】
本病主要症状是跟腱疼痛。早期疼痛发生于活动开始时,稍活动后疼痛可减轻,但用力跑跳时症状加重。随着症情的加重,凡牵扯跟腱时均可产生疼痛,如蹬山、上下楼梯、行走时间过久等。
检查时,跟腱表浅部位压痛,捻动跟腱时疼痛明显,或出现捻发感(或捻发音)。晚期,可在跟腱处触到硬块,局部增粗呈棱形。
足跖屈抗阻力试验,或过度背伸踝关节,则疼痛增剧。
【治疗】
1.原则 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2.施术部位 小腿后侧及足跟部。
3.取穴 承筋、承山、痛点、跗阳、昆仑太溪、仆参等。
4.施术手法 推、滚、揉、搓、捏、拿、动。
5.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治疗时间十五分钟为宜,刺激量视伤情而定。
6.手法操作(分下三个步骤)
(1)推滚小腿跟腱法 病人俯卧位,踝部前方垫枕。术者立于伤侧,用双手自上而下交替推小腿至足跟部十数次;继之,用一手小鱼际或掌指关节部缓和而沉稳地沿小腿中部滚至足跟数分钟。
(2)揉搓捏拿跟腱法 病人俯卧位,用双手掌或鱼际部着力揉、搓跟腱及其两侧数分钟;继之,使膝关节屈曲九十度,踝关节趾屈,充分放松跟腱。在此姿势下,另手由上向下柔和的捏、拿小腿后侧筋肉数十次。捏拿时,亦可配合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
(3)按揉俞穴动踝法 病人俯卧位。用单手拇指按揉承筋、承山、跟腱部痛点,及拇指对压昆仑、太溪穴,各半分钟;继之,病人仰卧位,术者一手托足跟,另手握足掌,在拨伸下左、右摇转、背伸、跖屈踝关节数次。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应尽量减少跑、跳、蹬的活动。
2.注意局部保暖,勿用凉水侵泡伤处。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