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痘疹心法要诀-->卷三\痘中杂证(上)-->泻泄

泻泄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初热作泻柴苓先,脾虚冷泻木香煎,色黄酸臭胃苓治,灌浆虚滑豆蔻丸

【注】痘证不喜秘结,更忌泻利。初出时泻,尚具开通之功,火热由利而解。若泻甚,则是邪气并于肠胃,迫而下降,使传化失常也,宜柴苓汤主之。起胀时泻,手足逆冷,痘不起,其色淡白,此冷泻也,以陈氏木香散主之。如中满恶食,泻黄酸臭,手足心热,面赤疮红,此胃热作泻,以胃苓汤主之。惟成浆时尤为紧要,盖痘疮至此,津液已衰,脾胃已弱,复加泄泻,则百变丛生,急以豆蔻丸主之。

柴苓汤

黄芩 半夏(姜炙) 白术(土炒) 甘草(生) 赤茯苓 猪苓泽泻 柴胡

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方歌】痘形未见先泄泻,柴苓疏利功最捷,芩半术甘赤茯苓,猪苓柴胡共泽泻。

陈氏木香散(方见厥逆)

胃苓汤

陈皮 浓朴(姜炒) 赤茯苓 苍术(米泔水浸、炒) 猪苓 泽泻 白术(土炒)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里实作泻胃苓治,陈皮浓朴赤茯苓,苍术猪苓并泽泻,减桂倍术效无穷。

豆蔻丸

白龙骨( ) 肉豆蔻(面裹,煨,去油) 木香(煨) 砂仁 诃黎勒肉(面裹煨,各五钱)赤石脂( ,七钱半) 白枯矾(三钱)

共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饮下。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