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医法圆通-->卷三-->辩认邪盛热炽血伤病情

辩认邪盛热炽血伤病情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干呕不止

病人二三日,发热不退,脉息、声音一切有神,干呕不止者,此热壅于阳明也。法宜解肌清热。

 

张目谵语

病人四五日,发热恶热,烦躁不宁,张目不眠,时而妄言,脉健者,此热邪气盛,气主上升,故张目不眠,谵语频临,属邪热乘心,而神昏也。法宜清热。热清而正复,张目谵语自己。若瞑目谵诘,脉空无神,又当回阳,不可养阴。

 

口渴饮冷不止

病人六七日,发热不退,脉洪有力,饮冷不止者,此邪热太甚,伤及津液也。法宜灭火存阴为主。

 

大汗如雨

病人或六七日,发热汗出如雨,脉大有力,口臭气粗,声音洪亮,口渴饮冷,此乃热蒸于内,胃火旺极也。法宜急清肌热。此有余之候,并非久病亡阳可比。

 

舌苔干黄烦躁不宁

病人或七八日,发热不退,舌苔干黄,烦躁不宁,脉健身轻,肠胃已实。此胃火太甚,津液将枯,急宜滋阴攻下为主。

 

狂叫不避亲疏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不退,气粗身轻,脉健,狂叫,目无亲疏,弃衣奔走。此邪火旺极,乱其神明,神无所主也。急宜清凉攻下,灭云邪火,不可迟延。

 

二便不利

病人或七八日,发热恶热,烦躁不宁,口渴饮冷,脉健身轻,二便不利。此邪热伤阴,血液不能滋润沟渠,通体皆是一团邪火,急宜攻下,不可迟延。

 

鼻如煤烟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不退,烦躁饮冷,胸满不食,口臭气粗,忽现鼻如煤烟。此由邪火旺极,炎熏于上也。急宜坆下。

 

肛门似烙

病人或十余日,发热不退,脉健气粗,烦躁不宁,饮水不已,自觉肛门似烙。此邪热下攻于大肠,真阴有立亡之势(势原本作“热”,据文义改。)。急宜攻下,不可因循姑惜。

 

小便涓滴作痛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恶热,烦渴饮冷,舌黄而芒刺满口,脉健身轻,小便涓滴痛者。此邪热下趋小肠,结于膀胱也。急宜清热利水。

 

食入即吐

病人发热恶热,口臭气粗,脉健,食入即吐者。此是邪热伏于胃口,阻其下行之机,热主上升,此刻邪热为崇,升多降少,故食入即吐。急宜攻其邪火,邪火一灭,食自能下矣。

 

昏沉不省人事

病人或八九日,身(身原本作“鼻”,据文义改。)热不退,气粗舌干,小便短赤,大便极黄而溏,或清水、血水,脉健有力,或脉细如丝,或四(四原本作“曰”,据文义改。)肢厥逆(逆原本作“立”,据文义改。),人虽昏沉,其口气蒸手,舌根必红活,即舌黑起刺。此是邪热入里,伏于其内。急宜攻下清里,切不可妄用辛温。

 

日晡发热饮冷妄言鬼神

病人或八九日,十余日,外邪未解,入于里分,身虽发热,日晡更甚,饮冷不已,妄方言鬼神。此是热甚伤血,神昏无主。急宜养血滋阴。并非阴火上腾,元气外越可比。

 

呃逆不止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不退,口渴转增,饮水不辍,忽见呃逆连声。此由邪热隔中,阻其交通之气机也。法宜攻下。

 

鼻血如注

病人发热烦燥,二便不利,口臭气粗,忽见鼻血如注,发热更甚者。此由邪火太甚,逼血妄行也。法宜清热攻下,苟血出而热退便通,又是解病佳兆。

 

斑疹频发

病人发热不退,烦燥不宁,饮冷气粗,脉健声洪,烦渴饮冷,人时恍惚,干咳不已,吐涎胶粘。此乃火旺津枯,热逼于肺,宜润燥清金泻火为要。

 

喉痛厥逆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不退,或不身热,脉健身轻,品气极热,小便短赤,神气衰减,肌肤干粗,忽见喉痛厥逆。此邪入厥阴,热深厥深,上攻而为喉痹是也。急宜清润泻火养阴为主。

 

脓血下行不止

病人或八九日,身热不退,或身不热,时而烦渴,时而厥逆,烦躁不宁。此厥阴邪热,下攻于肠也。法宜清火养阴为主。

 

皮毛干粗

病人或七八日,发热不退,或身不热,必烦气衰,小便短而咽中干,忽见皮肤干粗,毛发枯槁。此邪火伤阴,血液失运,急宜泻火养阴为主。

 

筋挛拘急

病人或七八日,或十余日,发热不退,或不身热,烦渴咽干,小便短赤,恶热喜冷,忽然四肢拘急不仁。此由邪火伤阴,血液不荣于筋,故见拘急。法宜滋阴泻火为主。

 

阴囊如斗

病人或十余日,身热未退,或不身热,脉健身轻,心烦口渴,声音洪亮,忽见阴囊红肿,其大如斗,疼痛异常。此热邪下攻宗筋,宗筋之脉,贯于阴囊,急宜泻火养阴滋肝为主。

 

周身红块

病人身热脉健,烦躁不宁,忽现周身红块,痛痒异常。此是邪热壅于肌肉也。宜解肌清热泻火为主。

 

身冷如冰形如死人

病人八九日,初发热口渴饮冷,二便不利,烦躁谵语,忽见身冷如水,形如死人。此是热极内伏,阳气不达于外,证似纯阴。此刻审治,不可粗心,当于气口中求之,二便处求之。予经验多人,口气虽微,极其蒸手,舌根红而不青,小便短赤,急宜攻下,不可因循姑惜,切切不可妄用姜、附。

 

头面肿痛

病人二三日,头面肿痛,此邪热壅于三阳也。急宜散清热为主。

以上数十条,略言其概,其中尚有许多火证情形。有当用甘寒养阴法者,有当用苦寒攻下存阴法者,有当用清凉滋阴法者,有当用利水育阴法者,有当用润躁救阴法者,有当用甘温回阳救阴法者。种种不一,全在临时变通。总之正气生人,邪气死人,用养阴等法,皆为阳证邪火立说,而非为阴气上腾之阴火立说。当知阳证邪火,其人脉息、声音一切有神。若阴气上腾之阴火,脉息,起居一切无神,阴象全具。此乃认证关健,不可不知。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