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外科心法要诀-->卷十二-->发无定处(上)-->多骨疽

多骨疽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多骨疽由肾虚源,疮久肿溃复受寒,落草患此胎元结,名为骨胀治一般。

【注】此证一名剩骨,一名朽骨,无论老少,皆有生者,多在腮 牙床、眼胞颏下手足、腿膊等处,有因肾虚之人,生疮久溃,肿硬不退,口不收敛,外被寒邪袭入,与脓毒凝结,借人之气血化成多骨者;又有初生落草,身肉之中,按之有如脆骨,由胎元受之精血交错而致,迨其人长大后,必于脆骨所生之处,突然发肿生疽,及溃破后,多骨脱出,其口方收。有多骨出之不休者,名曰骨胀,难愈。以上二因,治法皆同,俱宜隔附子饼艾灸,以宣寒凝,令骨速脱。盖骨属肾,遇寒则凝,故从热治也。若朽骨内含,或出臭脓,或出涎泡,宜撒黄灵药陀僧膏盖贴,令朽骨出尽,其口始易敛也,肾虚微寒者,服六味地黄丸;虚而寒甚者,桂附地黄丸常服可愈。由胎元结成者,禀赋身虚,不可强取多骨,候自破则取之。

多骨疽图(图缺)

附子饼灸法(贝首卷灸法)

黄灵药 陀僧膏(俱见溃疡门)

六味地黄丸(见面部雀斑)

桂附地黄丸(见面部颊疡)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