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疡医大全-->卷三-->内景图说(上)-->心
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脏腑背面全图(图缺)
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又曰∶心者,惺也。言心气旺,则惺惺而运其神明也。
《 言》曰∶心,深也。言深居高拱,相火代之行事也。
又曰∶其合,脉也;其荣,色也。开窍于舌。
《难经》曰∶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腑腑正面全图(图缺)
又曰∶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其中有窍,多寡不同,以导引天真之气,下无透窍,上通乎舌。其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心下有膈膜,与脊胁周遭相着,遮蔽浊气,使不得上熏心肺也。
经曰∶手少阴经心。
又曰∶其经常少血多气。
又曰∶午时气血注于心。
《黄庭经》曰∶人身神名曰心神,丹元字守灵。
《灵枢》曰∶舌者,心之官也。心病者,舌卷短,颧赤。
心图(图缺)
又曰∶心居肺下肝上。
又曰∶心者,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在时为夏,在方为南,在色为赤,通窍于舌。
经曰∶南方,火也,万物所以盛长也。
又曰∶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肝木为母,脾土为子,小肠为腑,克金,主血。若久视则伤血,司藏神,其类火,其畜羊,一作马。其卦离,其性礼,其华面,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其病在脉,其音征,征者,止也,物盛则止也,其数七,其臭焦,其声言,其气呵,其充血,其液汗,其味苦,外应掌,色赤,然赤如帛裹朱,不欲如赭。
《灵枢》曰∶心应脉,皮浓者脉浓,脉浓者小肠浓。更心主热,热则伤心。病主惊热,痘主红斑。若忧愁思虑则伤心,寒气胜则病,其病候面赤喜笑,心烦掌热而口干,开目妄语,脐上动气。若心实则上窜切牙口干,喜笑身热,汗血而肋胁膺背痛满,或叫哭而搐;若心虚则恍惚多惊,忧烦少色,咳嗽舌强,腰背酸疼;若心绝则摇头直视,形如烟熏。然心绝者,一日死。平脉则夏旺七十二日而脉洪缓,洪者,浮大而散,来疾去迟,其贼脉则沉濡而微,与面黑亦逆,其危脉钩,如操带钩。
又曰∶心主夏,其日丙丁,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者,生之本也,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又曰∶在变动为忧,在声为笑,在虫为羽,在果为杏,在菜为薤。
《仙经》曰∶丹田有三,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
下丹田藏精之腑也,中丹田藏神之腑也,上丹田藏气之腑也。
太乙真人曰∶少思虑,养心气,薄滋味,养血气。
《真诰》曰∶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忧则面戚,脑减则发白。
《回春》曰∶心者,一身之主,清净之府,外有包络以罗之,其中精华之聚萃者,名之曰神,通阴阳,察纤毫,无所紊乱。
邵子曰∶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形统于首,形气交而神主乎其中,三才之道也。
《内经》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注云∶神安则寿延,神去则身毙,故可不谨养也。)又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曜仙曰∶心者,神明之舍,中虚不过径寸,而神明居焉。事物之滑,如理乱棼,如涉惊涛,或怵惕,或惩创,或喜怒,若思虑一日之间,一时之顷,径寸之地,炎如火矣,若嗜欲一萌,即不善也,归而勿纳,是与良心兢也。凡七情六欲之生于心皆然,故曰心静可以通乎神明,事未至而先知,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
盖心如水之挠久而澄清,洞见其底,是谓灵明宜乎静,可以固元气,则万病不生,故能长久;若一念既萌,神驰于外,气散于内,血随气行,荣卫昏乱,百病相攻,皆因心而生也。大概恬养天君,疾病不作,此治心之法也。
《内经》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注云∶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也。)
皇甫士安曰∶心虚则悲,悲则忧;心实则笑,笑则喜。
经曰∶神者,精气之化成也。
又曰∶五脏藏七神。(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又曰∶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是谓七神。)
又曰∶心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
又曰∶暴喜伤阳。
又曰∶喜怒伤气。
又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又曰∶喜则气缓。(盖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皇甫谧曰∶喜发于心而成于肺,故过节则二脏俱伤。
《灵枢》曰∶喜乐者,神荡散而不藏。
丹溪曰∶喜伤心者,以恐胜之,以怒解之。
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失神者,谓失精神而昏乱也。)
《灵枢》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五脏当内通于上七窍也。)
又曰∶五脏不和,则七窍(七,一作九。)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
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
《难经》曰∶忧、愁、思、虑则伤心。
又曰∶邪客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多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仲景曰∶心伤者,其人劳倦,则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脐上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至也。
《灵枢》曰∶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
又曰∶心实则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心虚则胸腹大,胁上与腰相引而痛。
又曰∶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名曰螈。
经曰∶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也。
《难经》曰∶外证面赤口干善笑,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 ,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
《入门》曰∶健忘失记,惊悸不安,心内懊 不乐,皆心血少也。
《内经》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一月死,真脏见,乃与之期日。(注曰∶此心之藏也,期后三十日内死。)
又曰∶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
又曰∶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
又曰∶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输,何也?岐伯曰∶少阴者,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为帝主,精神之所舍,其脏坚固,邪不能容,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少阴无输也。帝曰∶少阴无输,心不病乎?岐伯曰∶在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即神门穴也。)
《直指》曰∶邪客于阴,神不守舍,故心有所感,梦而后泄也。其候有三∶少年气盛,鳏旷矜持,强制情欲,不自知觉,此泄如瓶之满而溢者,人或有之,勿药可也;心家气不能主宰,或心受热邪,阳气不收,此泄如瓶之侧而出者,人多有之,其病犹轻,合用和平之剂;脏腑积弱,真元久亏,心不摄念,肾不摄精,此泄如藏之罅而出者,人少有之,其病最重,须当大作补汤。
《入门》曰∶盖交感之精,常有一点白膜裹藏于肾,而元精以为此精之本者,实在乎心,日有所思,夜梦而失之矣,宜黄连清心饮。
经曰∶无故而喑,脉不至,不治自已。谓气暴逆也,气复则已。
皇甫谧曰∶思虽发于脾,而成于心,过节则二脏俱伤。
经曰∶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又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
又曰∶悸者,心跳动也。
《纲目》曰∶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
《三因》曰∶惊悸,因事有所大惊而成者,名曰心惊胆慑,病在心胆经,其脉大动。
又曰∶五饮停蓄,闭于中脘,最使人惊悸,属饮家。
仲景曰∶心悸者,火惧水也。惟肾欺心故为悸;伤寒饮水多,必心下悸。
又曰∶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丹溪曰∶惊悸者,有时而作,大概属血虚与痰;瘦人多是血虚,肥人多是痰饮,时觉心跳者,亦是血虚。
《入门》曰∶惊悸,因思虑过度及大惊恐而作,甚则心跳欲厥,时作时止者,乃痰因火动。
又曰∶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涎与气搏,变生诸证。
《直指》曰∶血虚心虚多惊。
《正传》曰∶忧、愁、思、虑伤心,令人惕然心跳动,惊悸不安。
《医鉴》曰∶忧、愁、思、虑伤心,或勤政劳心,以致心神不足,惊悸少睡,宜养心汤。
又曰∶劳心思虑,损伤精神,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宜清心补血汤。
《纲目》曰∶怔忡,心动而不宁也。
戴氏曰∶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者是也。多因汲汲富贵,戚戚贫贱,不遂所愿而成也。
《直指》曰∶心虚而痰郁,则耳闻大声,目击异物,遇险临危,触事丧志,使人有惕惕之状,是为惊悸。心虚而停水,则胸中渗漉怏怏之状,是为怔忡。
《正传》曰∶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
《入门》曰∶怔忡因惊悸久而成也。痰在下,火在上。(加味温胆汤加川连、栀子、当归、贝母。)
《直指》曰∶心下有水气,怔忡,水饮为怔,头眩心悸。(宜五苓散。)
《济生》曰∶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怔忡恍惚,宜益荣汤。
《得效》曰∶痰饮蓄于心胃,怔忡不已,宜茯苓饮子。
又曰∶虚人停饮怔忡,宜姜术汤。
《回春》曰∶心中无血,如鱼无水,怔忡跳动,宜四物安神汤。
《入门》曰∶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火不下降,时复振跳,宜朱雀丸。
怔忡亦曰怔忪,与惊悸同看。
《灵枢》曰∶黄帝问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对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荣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内经》曰∶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
丹溪曰∶健忘之证,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
戴氏曰∶健忘者,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此以为病之名,非生成之愚顽,不知人事者。
《入门》曰∶怔忡久则健忘,由心脾血少神亏,引神归舍丹主之。(胆星、朱砂、附子、猪心血为丸,梧桐子大,萱草根煎汤送下五十丸。)
《医鉴》曰∶健忘,陡然而忘其事,尽心力思量不来也,主心脾二经。盖心之官则思,脾之官亦主思,此由思虑过多,心伤则血耗散,神不守舍,脾伤则胃气衰惫而虑愈深,二者皆令人事卒然而忘,治法必先养其心血,培其脾土,以凝神定智之剂,调理之,亦当以幽闲之处,安乐之中,使其绝于忧虑,远其六淫七情,如此则日渐以安矣。
《纲目》曰∶心澹澹动也,因痰动也,谓不怕惊而心自动也,惊恐亦曰心中澹澹,谓怕惊而亦动也。
舌血谓之舌衄,汗孔出血谓之肌衄,属心与肝也。
凡惊而动血者属心。
血吐水碗中,如半沉半浮者是心血。
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如气短不得卧,为心水。
经曰∶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心为牡脏,牡者,阳也。
《金匮真言论》曰∶夏气病在脏,心之应也。
经曰∶喜笑皆属心火,盖火得风而焰,笑之象也。
又曰∶诸血者,皆属于心。
又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神深,精神将夺矣。
又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又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又曰∶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又曰∶诸热瞀螈,皆属于火。
又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又曰∶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黄帝问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对曰∶病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又曰∶厥成为癫疾。
又曰∶邪搏阳则为癫疾。
《资生》曰∶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足,胸上蓄热,实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昏瞀,故谓之风眩。
又曰∶痰在膈间,则眩微不仆,痰溢膈上,则眩甚仆倒于地而不知人,名曰癫痫。
又曰∶仆倒不省,皆由邪气逆上阳分,而乱于头中也。癫痫者,痰邪逆上也,痰邪逆上则头中气乱,头中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耳不闻声,目不识人,而昏眩仆倒也,以其病在头巅,故曰癫疾。
《纲目》曰∶痫有五∶心曰马痫,肝曰鸡痫,脾曰牛痫,肺曰羊痫,肾曰猪痫,以病名状偶类,故为名,其实痰与火与惊,三者而已。
又曰癫者异常也,平日能言;痫则沉默,平日不言。癫则呻吟,甚则僵仆直视,心常不乐,言语无伦,如醉发痴;痫者卒然昏倒,切牙作声,吐涎沫,不省人事,随后渐醒;身热脉浮,为阳痫,身凉脉沉为阴痫。
《正传》曰∶凡癫痫,仆时口中作声,将省事时吐涎沫,省后又复发,时作时止而不休息。中风、中寒、中暑、尸厥之类,则仆时无声,省时无涎,后不再发。
《入门》曰∶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宜开痰镇心神,若神不守舍,狂言妄作,经年不愈,如心经蓄热,当清心除热,如痰迷心窍,当去痰宁心,宜大吐大下而愈。大人曰癫,小儿曰痫,其实一也。
《内经》曰∶黄帝问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对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又曰∶多喜曰癫,多怒曰狂。
又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又曰∶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此神明之乱也。
帝曰∶阳明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则能登高也。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甚于身,故弃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言也。
又曰∶邪入于阳则狂。
《难经》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
又曰∶狂之始发,少卧而多起,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贵倨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直视僵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者是也。
《百要》曰∶癫者,异常也。精神痴呆,言语失伦。狂者,凶狂也。轻则自高自是,好歌好舞,甚则弃衣走而逾垣上屋,又甚则披发大叫,不避水火,且欲杀人,此痰火壅盛而然。
又曰∶阳虚阴实则癫,阴虚阳实则狂。
又曰∶阳盛则狂,狂者欲奔走叫呼,阴盛则癫,癫者眩倒不省。
《纲目》曰∶狂谓妄言妄走也。癫谓僵仆不省也。经有言狂癫疾者,又言癫疾为狂者,是癫狂兼病也。
《内经》曰∶尝贵后贱,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虽不中邪,病从内生,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注云∶血为忧煎,气随悲减,故外耗于卫,内夺于荣。)是证令人饮食无味,神倦肌瘦。
《灵枢》曰∶癫疾呕多涎沫,气下泄不治。
又曰∶癫痫之病,乍作乍醒者苏,不食痴迷者死。
又曰∶凡癫狂之病,若神脱而目瞪,如愚痴者不可治。
又曰∶癫疾者,疾发如狂,死不治。
《医鉴》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惊者,恐怖之谓;悸者,怔忡之谓。惊者与之豁痰定惊之剂,悸者与之逐水消饮之剂。
《直指》曰∶健忘者,心脾二脏血少神亏故也,宜养血安神以调之。
《正传》曰∶狂为痰火实盛,癫为心血不足,多为求望高远,不得志者有之,癫病独主乎痰,因火动之所作也。治法癫宜乎吐,狂宜乎下,癫则宜乎安神养血,兼降痰火。
河间曰∶五志过极,皆为火也。盖气为阳而主轻微,诸所动乱劳伤,皆为阳化之火,神狂气乱,而为病热者多矣。
子和曰∶河间治五志,独得言外之意,凡见喜、怒、悲、思、恐之证,皆以平心火为主,至于劳者伤于动,动便属阳,惊者骇于心,心便属火,二者亦皆以平心火为主也。(《丹心》)
《灵枢》曰∶心小则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伤,心高则满于肺, 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又曰∶心病,禁温食热衣。
经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故血不流;血不流则色不泽。故其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
仲景曰∶形体如烟煤,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
经曰∶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视立死。
《脉经》曰∶心绝二日死。
《灵枢》曰∶五脏皆小者,苦焦心,多忧愁;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忧。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乎,反复言语也。
又曰∶心为血之主,而肝又为血之脏,是以血出于心,而纳之于肝也。
经曰∶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死。
又曰∶心以膻中为腑。
经曰∶十二官皆听命于心。故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又曰∶火王于夏,相于春,废于季夏,囚于秋,死于冬。其王日丙丁,王时日中。
其困日庚辛,困时晡时。死日壬癸,死时半夜。
又曰∶心俞在脊第五椎旁,募在腹上巨阙。
又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火精之气其藏神,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盖手少阴之路,会于耳中,故也。)
又曰∶心色赤而中虚,离之象也。
又曰∶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
又曰∶雷气通于心。
又曰∶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
又曰∶精气并于心则喜。
又曰∶心恶热。
又曰∶血病,无多食咸。
又曰∶久视伤血,劳伤心也。
又曰∶损其心者,调其荣卫。
又曰∶心热病,额先赤。
又曰∶心热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又曰∶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神门。
又曰∶肝移寒于心,在隔中。肝移热于心,则死。
又曰∶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介音嘎。)甚则咽肿喉痹。
又曰∶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音下。)赤色,病甚则不可言快,胗在口,其色赤。
又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又曰∶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主脉痿,枢拆(音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又曰∶心病,烦闷少气,大热,热上烫心呕吐,咳逆狂语,汗出如珠,多厥;其脉当浮,今反沉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死。此水克火也。
《脉经》曰∶夏心脉欲洪大而散;脾脉欲洪而迟缓;肺脉欲洪而浮涩;肾脉欲洪而沉滑;命门与肾同;肝脉欲洪而弦长。
又曰∶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渴自已。
华陀曰∶肺下右侧可见心系,系于脊髓,下通于肾,其心系有二,一则上与肺通;一则自心入肺两大叶间,曲折向后,并脊膂细络相连,贯通脉髓,而与肾系相通。
愚谓四脏之系,皆通于心,心则通于四脏之系也,交相连输其血气,渗灌骨髓,故五脏有病,先干于心,其系上连于肺,其别自肺两叶向后,贯脊下肾,又自肾而之膀胱,与膀胱膜络并行之于溲溺处也。肺之系者,上通气喉,其中与心系相通。脾之系者,自膈中微近左胁,居胃之上,并胃胞络及胃脘相连贯,膈与心肺相通,与膈膜相缀也。肝之系,自膈下,着右胁肋,上贯膈入肺中,与膈膜相连。肾之系,贴脊膂脂膜中,两肾相系,相通而下,行其上与心系通也。(缀音坠。)
经曰∶是动病则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肾厥,是主心。
又曰∶所生病者,目黄胁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又曰∶苦先入心。
又曰∶心宜食酸。
又曰∶心虚以炒盐补之,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以生姜补肝,如无他证,用安神丸主之。
又曰∶心实以甘草泻之,如无他证,用泻心汤。
又曰∶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故心病必先求于肝,是澄源也。五脏有病,必先传其所胜,水能制火,则肾邪必传于心。故先制其肾,逐其邪,诊其肝肾俱和,而心自疾,则随其本经虚实而治之。
手少阴心引经药歌∶
午心麻(黄)桂(心)独(活山)栀(黄)芩,生地(当)归(黄)连代(赭石紫)石英,更有细辛并半夏,熟地(北)五味泽(泻)同成。
《针经》曰∶心脉起足少阴,少冲穴在小指内端。
又曰∶赤如鸡冠者生,赤如 血者死。
又曰∶实则梦忧惊恐怖;虚则梦烟火焰明。
又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注曰∶心苦缓,是心气虚也。)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酸补之,甘泻之。
泻∶贝母、川黄连、木香、玄胡索。
温∶藿香、菖蒲。
引经报使∶独活、细辛。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