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阴证略例-->岐伯阴阳脉例

岐伯阴阳脉例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内经》云∶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启玄子,在手少阳;二盛而躁,在手太阳;三盛而躁,在手阳明。手少阳,三焦脉;手太阳,小肠脉;手阳明,大肠脉。一盛者,谓人迎之脉,大于寸口一倍也。余盛同法,四倍以上,阳盛之极,故格拒而食不得入也。《正理论》曰∶格则吐逆。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启玄子云∶阴脉法二盛而躁,在手少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手厥阴,心包脉也;手少阴,心脉也;手太阴,肺脉也。盛法同阳。四倍以上,阴盛之极,故关闭而溲不得通也。《正理论》曰∶关则不得溺。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枢》曰∶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故曰关格,非止吐逆、不得溺而已也。

海藏云∶岐伯阴阳二脉,王注为足经,却举《灵枢》手经,何也?答曰∶正经既言五脏之本,云仓廪。)乃知手足经俱有,故言足经,而次举《灵枢》手经也。若躁为手经,不躁为足经。此王注虽举格阳为吐逆,关阴为不得溺,皆引正理为证以比之。大抵格阳关阴,亦岂止吐逆不得溺而已哉!至于上而不欲食,下而不得便,亦关格之病也,故易老有内伤之阴证,大意亦出于此。云岐子别有关格一转。

上此一条,举古人言外之意。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